遼寧艦向關島方向走遠後,台軍F-16掛魚叉反艦導彈升空干什么?

最近,台軍搞了個特別壯膽行動,來彰顯“備戰決心”。

據台媒報道,近期台空軍花蓮基地出動5架F-16V戰斗機,在台島以東海域實施了1小時40分的所謂“威力偵巡”,其中2架各掛載2枚“魚叉”反艦導彈,2架掛載AIM-120和AIM-9的標准空戰配置,最後一架則專門負責拍照。

(掛載2枚“魚叉”的F-16V也帶了中距彈和格斗彈,保留一定的空戰能力)

為什么如此作秀,按照台媒解釋,是因為近期解放軍多批次軍艦、軍機出現在台灣以東海域,特別是遼寧艦與十余艘主力驅護艦組成的編隊通過宮古海峽後,又向南經過台島以東海域進入菲律賓海。

問題是,當時遼寧艦編隊早已離開可以對台灣島形成威懾的位置,台軍等到遼寧艦編隊走遠了才來這么一出,甚至專門安排一架戰斗機拍照片,不是壯膽是什么?

不過從這個動作來看,台軍可能確實將F-16V視為對海打擊的主要手段,那么從軍事角度看,是否可以在戰時對遼寧艦造成威脅?

F-16V和“魚叉”的反艦能力

航空反艦作戰有很多種形式,如果台軍計劃以F-16V作為主要打擊手段,最有可能采取的戰術是效仿馬島戰爭時的阿根廷空軍,戰斗機以50米以下的超低空掠海飛行,在衛星或預警機的引導下接近目標,待進入導彈射程後迅速爬升並發射,隨後返航。

當然,台軍也不可能完全依賴四十年前的戰術,可以猜測必要的電子干擾和壓制肯定不會少,或者用無人機、巡飛彈在其他方向吸引注意力等手段,來提高突防成功可能性。

(日本海自拍攝的遼寧艦打擊群部分護航和補給軍艦)

采用這個戰術的話,載機的戰斗力就居於次要,導彈性能才起到決定性意義,那么台軍這次亮出來的“魚叉”,是否當得起?

台空軍F-16V裝備的是空射型AGM-84L“魚叉”,發射全重691千克,戰斗部為221千克高爆穿甲彈,采用J波段主動雷達+慣性/GPS中段制導,射程因發射方式不同而異,低空掠海模式下為124千米,高空拋物線彈道則在240千米以上,最高速0.85馬赫,具備一定的抗電子干擾能力,但沒有隱形優化。

(“魚叉”實際上早已落伍)

總體來說,AGM-84L的射程是硬傷,需要載機硬着頭皮突破航母編隊的多層防空圈後才能抵達發射位置,這就意味着台軍F-16V要冒着損失三分之一或更多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獲得發射導彈的窗口。

那么這些沒有隱形設計、最高速還不到1馬赫的“魚叉”,能夠突破遼寧艦的防空圈嗎?

遼寧艦編隊如何防空作戰

從目前中國海軍航母編隊的配置來看,大概率參考了美軍航母戰斗群戰術思路,在防空作戰方面,依靠不同的武器配置組成遠中近結合立體防御網。

(解放軍可以與美軍拉開差距的並不是航母,而是質量占優的護航艦艇)

最外層是殲-15和空警-600組成的防線,有效作戰距離約200到400千米,如果可以得到岸基航空兵支持可以延伸到更遠;

中層是055和052D艦載防導彈編織的區域防空網,有效作戰距離為30到200千米,海紅旗9B/C是中層防空網的主力。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央視報道,解放軍已完成協同交戰能力(CEC)測試,驅逐艦通過數據鏈和預警機共享目標信息,實現更先進的“A射B導”;

內層則是054A護衛艦的海紅旗-16防空導彈,以及多數主力艦都裝備的海紅旗-10近防導彈,有效作戰距離10到30千米。

(台軍作秀之時,遼寧艦編隊早已遠離台灣島 圖源:牧星觀海天)

此外解放軍主力艦還配備了末段防御系統,730或1130近防炮負責硬殺傷,攔截漏網之魚,電子干擾(ECM)和箔條/紅外干擾等誘餌負責軟殺傷,有效作戰距離0到3千米。

理論與現實的差異

以上只是簡單的紙面盤點,但從這些數據也看得出來,台軍F-16V掛載“魚叉”進行航空反艦作戰的話,理論成功率都不是很高。

當然,台軍也不太可能把F-16V撒出去就完事了,岸基型和艦載型“魚叉”,被視為“撒手鐧”的雄風三巡航導彈,以及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航器等等,有可能與升空的F-16V協同作戰,試圖用多維度打擊來突破解放軍航空打擊群的防空圈。

(雄風三有較大威脅,但能否有發射機會也很難說)

解放軍用來執行艦隊防空作戰的武器裝備,應該也遠不止航母編隊本身,衛星、各類無人機等等,都會被納入這個完全一體化的作戰體系,台軍任何動作都有可能第一時間被捕獲,甚至可能導彈尚未來得及發射,反制火力就已經到達。

所以說,如果台軍能拿出來一個完整的全方位遠程精確打擊體系,也許還有一定的威脅,但現在看來,也就只能在解放軍航母編隊走遠了以後,才掛上過時的洋玩意出來壯壯膽了。

本文標題: 遼寧艦向關島方向走遠後,台軍F-16掛魚叉反艦導彈升空干什么?
永久網址: https://laoziliao.net/star/info/61887139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藍營遭罷免危機,預計損失14席位,韓國瑜有望取代盧秀燕成藍營共主
2025年6月7日,國民黨發起的大罷免行動在第二階段遭遇重大挫折。罷免吳沛憶因連署差3000份而失敗,罷免吳思瑤則因領銜人退出而宣告終止。這一結果讓藍營面臨政治危機,31名藍營“立委”可能遭到罷免,預計至少減少3席,最多可能減少8席。綠營人
标签
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抵上海:戳破民進黨的謊言
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今(6月10日)晚飛抵上海,展開6天5夜首度到訪大陸行程。陳之漢表示,期許扮演「和平大使」角色,希望兩岸多交流、多往來。 他說,民進黨多年選舉策略為「對中國大陸的恐懼」,建構大陸很可怕、很退步印象,所以我來的主要目的
标签
遼寧艦抵近關島,特朗普突然對台海“踩剎車”,扣下64架F-16V戰機
中美通話之後,美國軍火商以 “技術問題” 為由拖延向台灣交付 64 架 F-16V 戰機,甚至直接拒售 E-2D 預警機,但在同一時期美國仍在向菲律賓等盟友提供同類裝備。 解放軍近期的軍事行動成為影響局勢的關鍵因素。遼寧艦航母編隊率領 1
标签
鄭麗文宣布成立“黨外在野大聯盟”,郭正亮、“館長”等入列,親綠“院士”也在其中
島內罷免相關議題持續延燒,目前國民黨推動的民進黨民代罷免皆宣告失敗,目前比數為31比0。對此,國民黨前民代鄭麗文宣布,於本月11日成立“黨外在野大聯盟”救“大罷免”。 該聯盟旨在聯合國民黨外力量,支持國民黨民代度過大罷免的危機,展現中道力量
标签
台軍揚言效仿烏克蘭,用無人機突襲解放軍?
台灣軍方叫囂說,要學習烏克蘭的“先進經驗”,用無人機突襲解放軍。其實大陸反無人機作戰,早在7年前就進行了布局,等的就是這一天。 烏克蘭使用小型無人機打擊俄羅斯戰略空軍基地,引發全球軍事圈的熱議,無人機作戰理念從過去的前線協同,到現在真正落
标签
台灣人民的抗日斗爭圖片展在長春開展
  中新社長春6月9日電 (記者 郭佳)“不屈與抗爭——台灣人民的抗日斗爭圖片展”9日在長春開展。本次展覽共展出120余張照片及1.5萬余字的文字敘述,集中展現1895年至1945年間台灣人民抵抗日本殖民統治、始終堅持爭取民族獨立和回歸祖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