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合法殺戮”來了:“斬首”與“核反擊”並行,澤連斯基還能撐幾天?

6月,戰爭的鍾擺再次劇烈晃動。

烏克蘭“蛛網行動”發起無人機編隊深襲俄羅斯本土,撕裂了原本已趨平緩的戰線態勢。數十架無人機突防成功,摧毀俄境內多座戰略空軍基地,重創圖-95與圖-160等關鍵轟炸機——這些被克里姆林宮奉為“核武平台”的巨獸,曾是俄軍威懾體系的柱石,如今卻成了殘骸中的焦炭。

俄國防部沒有公布詳細損失數據,克宮也沒有聲嘶力竭地怒斥,只留下一個沉默的輪廓。對熟悉莫斯科政令節奏的人來說,這沉默本身就是警告,甚至比導彈起飛更具殺傷力。

特朗普冷眼旁觀,表演以和平為名的放棄

而在大西洋彼岸,特朗普在與德國總理默茨會談時,用“兩個孩子打架”形容這場戰爭,笑着說“讓他們多打一會”,如同一個早已下注的賭徒在等待終局。他聲稱正在推動戰俘交換,試圖將這包裝為“和平信號”,但烏克蘭方面深知,這更像是為了應對美國內部壓力而上演的“義務演出”。

比沉默更冷的,是虛偽的關懷。

特朗普的“中立”,從不是調停的姿態,而是對克宮路線的默認與縱容。他無法終結戰爭,也並無意願真正制衡俄方的步步進逼。他更在意的是,美國能否從中再多掙一筆軍火與能源訂單。

“斬首”作為合法戰術,莫斯科啟動合規操作

而與此同時,莫斯科早已在法理上為極端反擊做好預設。

早在幾個月前,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便將澤連斯基及其核心幕僚列為“恐怖組織頭目”。這並不是輿論戰的一時發難,而是為軍事行動構建合法性外殼。正如以色列打擊哈馬斯高層、美國定點清除本·拉登一樣,一旦對方不再被認定為“敵對政府”,而是“恐怖組織”,那么“斬首行動”便具備了法律與外交上的正當性。

在普京的劇本中,獵殺澤連斯基與其軍政核心,已從“戰術幻想”躍升為“可執行條目”。法律邏輯已鋪就,導彈只待坐標。

核反擊不再遙遠,規則的重新編排已展開

而比“斬首”更具沖擊力的,是戰術核武器的啟封可能。

2023年,俄羅斯修訂《核威懾政策基本文件》,明確凡對其“國家生存關鍵設施”或“核打擊平台”的攻擊,均可引發核回應機制。如今,烏軍無人機直接摧毀圖-95與圖-160,這一行為無疑踩破了俄羅斯的“核門檻”。

在克宮的語境中,這不再是倫理問題,而是邏輯歸納——“你擊毀我戰略轟炸機,即等於對我發起核前奏。”因此,俄方一旦動用戰術核武,其國內的政治與法律結構已預先築好防火牆;對外則有解釋路徑——“核自衛”而非“核侵略”。

如此布設,不是憤怒失控的激烈回應,而是一次編排成熟、合規齊全的戰略回應。

白宮的冷靜,其實是算計

美國的反應,則更像一個漫不經心的股市操盤者。

特朗普政府並未譴責烏方是否越線,也未表明是否反對俄方“升級反擊”。一位白宮高級顧問甚至表示:“只要普京的反應不越過北約邊界,華盛頓無意干預。”

這種態度,不是袖手旁觀,而是風險轉嫁。特朗普看得清:烏克蘭戰爭正在演化為一場高風險、高回報的地緣博弈,而華盛頓更傾向於“做庄”而非“做擔保人”。

戰爭的熱度,可以推高軍火訂單;能源的恐慌,可以催生戰略油儲談判;烏克蘭的焦土,也可以成為美國新一輪外交杠桿。唯獨和平——沒有市場定價。

澤連斯基的孤島時刻

無人機擊毀的,不僅是俄軍的空軍基地,也摧毀了烏克蘭僅存的戰略回旋空間。

澤連斯基的每封呼救信,如今都像被扔進黑洞——沒有回響,沒有響應。他向北約請求防空援助,卻無人搭理;他對特朗普發出談判信號,卻被解讀為“軟弱退縮”;他眼睜睜看着無人機空襲之後,俄方迅速向核武邏輯靠攏,卻無法阻止自己的國家在戰略地圖上被推向“戰略棄子”的角色。

他曾是西方輿論捧出的“自由代言人”,如今卻成了戰場劇本里“待定生死”的一行小字注腳。

普京的棋局已開到尾聲階段,而澤連斯基,手中只剩一堆無法兌現的承諾與一支越打越小的軍隊。

戰爭劇場的閉眼觀眾

普京並未宣布新一輪動員,也未發布“正式宣戰”。但在戰略層面,他已經啟動了對烏克蘭最致命的選項卡——精准清除、核打擊、法理預設、話語主權四重套。

在一個越來越不相信規則的世界里,最令人戰栗的,不是暴力,而是暴力被精致包裝後的合法性。

特朗普不會阻止這場升級,因為這對他而言不是失敗,而是又一個可交易的談判籌碼。歐洲的防線雖在顫抖,卻依然未邁出實質干預。北約官員繼續重復着“觀察形勢”“勸告克制”這些空洞辭令,仿佛烏克蘭人的命運可以被延遲到“下一輪協調會議”之後再處理。

但戰爭不會等。

無人願意喊停,戰術核武的倒計時便不會暫停。而澤連斯基的未來,也不再由他自己決定。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戰爭轉折點,而是一個核與權力、規則與語言,被徹底改寫的臨界時刻。

本文標題: 普京的“合法殺戮”來了:“斬首”與“核反擊”並行,澤連斯基還能撐幾天?
永久網址: https://laoziliao.net/military/info/61887089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猛!猛!猛!無錫小伙 駕戰機迎敵!逼退…
6月5日 錫北鎮張涇老街鑼鼓喧天 軍地聯合為錫北鎮現役軍人沈浩 送上二等功喜報 2011年 沈浩 從空軍航空航天大學畢業 進入軍營後 多次帶隊執行遠海、高原重大任務 直面外軍飛機挑釁 成功逼退來犯敵機 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 三等功2次
标签
2025年6月上旬國防部例行新聞發布
6月9日下午,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大校就近期涉軍問題發布消息。 6月9日下午,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大校就近期涉軍問題發布消息。李曉偉 攝 首先,我發布兩條消息。 第一條消息 應蒙古國防部邀請,6月中
标签
成飛六代機首次被正面拍攝,碩大的機頭為什么就是戰斗力?
近日,中國“殲-36”超重型第六代戰術噴氣式飛機的正面照片首次曝光,引發全球關注。這組圖像清晰展示了殲-36的獨特設計,尤其是其寬大的機頭和氣泡式座艙蓋,凸顯了其作為下一代隱形戰機的強大潛力。 殲-36的正面照片揭示了其異常寬大的機頭設計
标签
“威懾中國”的兩種日本新導彈,首次亮相
關注中國周邊軍事動態的網友可能都記得,日本近年來不斷叫囂要部署改進型12式反艦導彈封鎖中國海軍進出太平洋的通道,也吹噓要發展新型高超音速導彈用於“島嶼爭奪”。但這些被日本寄予厚望的導彈到底什么樣?外界卻難得一見其“真容”。這不,機會來了,在
标签
俄軍攻入第聶伯羅州!到底哪支部隊,“突然”就打過來了?
眾所周知,俄烏談判最核心、也最棘手的是領土問題;因為俄羅斯提出的條件是克里米亞半島以及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等四州歸俄,而這個條件是烏克蘭不可能同意的。 甚至在雙方第一次伊斯坦布爾談判結束後,有報道稱俄方代表表示這次是4個州,
标签
“內戰”升級!“部隊24小時內抵達洛杉磯”,特朗普:我們別無選擇
整個洛杉磯亂成了一鍋粥。由非法移民問題引爆的美國洛杉磯騷亂進入第四天,緊張局勢仍在升級。 美軍北方司令部9日發表聲明說,約7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已完成動員,他們將與已部署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地區的國民警衛隊“無縫對接”,保護洛杉磯地區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