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北伐!諸葛亮的畢生所願為什么沒有成功?

影視劇新版三國在趙雲病逝時,安排他在臨終前大喊三聲北伐,而當諸葛亮聽到趙雲的遺言後不由得淚流滿面。此事雖然是虛構,但卻是一次不錯的演繹——北伐中原、興復漢室一直是諸葛亮的願望和抱負,為此他在公元228年到234年里發動了五次北伐,兵出蜀中直指長安,一度令曹魏朝廷震恐。但最後,這幾次北伐都沒能取得太大的戰果,諸葛亮本人也在最後一次北伐之中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令人不禁扼腕嘆息。諸葛亮的軍事戰略能力當然是相當優秀的,他在傳統文化中幾乎就是“智慧”的代名詞,但以他的聰明才智卻依然沒能贏得北伐的勝利,背後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戰爭歸根結底是兩個國家國力的消耗戰,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二,雄踞八州,擁有的人口數量是蜀漢七倍有余,經濟實力極為強大,即使蜀軍取得多次局部戰斗的勝利,曹魏也能很快喘息過來,發起猛烈的反撲,而相較之下蜀軍遭受的損失則難以彌補。其次,蜀中山地坎坷、道路崎嶇,雖然有利於防守但極為不利於主動進攻,諸葛亮歷次北伐都要承受極大的後勤壓力,這也是為什么司馬懿統領魏軍時選擇堅守不戰,准備拖垮蜀軍。最後,由於人口較少,蜀漢人才數量也很難與曹魏抗衡,北伐戰略基本上都由諸葛亮把控和支撐,這不僅使得北伐戰略偏於保守,更加重了丞相的負擔,最終導致了他的病逝,只留後人憑吊多牢騷,追思往昔,想象如果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那么歷史的結局是否會有所不同。

幸運的是,今天的人們並不是只能靠想象來彌補千年前的遺憾,尤其是在游戲行業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通過游戲回到三足鼎立的亂世,改寫諸葛亮北伐的結局。就比如即將開啟新賽季“北伐興漢”的《率土之濱》,作為一款大戰略slg游戲,率土新賽季完美復刻了長安城在北伐戰爭中的戰略地位,讓每一個懷揣着三國夢想的玩家都可以回到歷史戰場,親自部署指揮北伐,改寫命運,完成當年諸葛亮克服中原的畢生所願。此外,本賽季還新增了“尚書令”與“副將”職位,呼應了諸葛亮的《出師表》,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讓歷史上那些風雲人物更好地輔佐玩家,續寫出師一篇的宏偉志願。

相信看到這里,屏幕前的各位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嘗試了吧,那還等什么,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動盪的三國時代,攻城略地、征戰天下吧!

本文標題: 北伐!北伐!諸葛亮的畢生所願為什么沒有成功?
永久網址: https://laoziliao.net/history/info/61887007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台灣義勇隊檔案”入選國家級名錄 海峽兩岸不可分割再添鐵證
▲圖為台灣義勇隊少年團。 ▲抗戰勝利後,台灣抗日志士李友邦在廈門五老峰山石上題寫的“復疆”。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檔案雖無聲,歷史永留痕。今年6月9日是第十八個國際檔案日,國家檔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評選結果
标签
澹台、獨孤、漆雕、羊舌……歷史上那些罕見的復姓,如今都去哪了
朋友,您貴姓? 要是回答姓張,姓李,姓劉,別人一般不會有什么反應。如果回答慕容,端木,歐陽,或許會收獲一些感嘆——復姓啊!真少見。如果回答令狐、澹台、申屠,那收獲的可能就是——哇!好高級! 為什么這些復姓會讓人感覺“高級”呢?最直接的原因就
标签
朱元璋吹的牛,得整個明朝來背
如果讓明太祖列舉他引以為傲的政績,“軍衛屯田法”八成會進入前三,畢竟他曾多次自詡過“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當下不少朋友以及明史專家們,也將此視為明朝的一大成就。但事實果真如此么? 首先,明太祖的“養兵”標准非常低,簡而言之不餓死就行
标签
劉璋投降時,城內有三萬精兵,劉禪投降時,城內有十萬將士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率軍奪取益州,圍攻成都劉璋,當時,因為軍師龐統在攻打雒城時中箭戰死,劉備急調和關羽一同鎮守荊州的諸葛亮率軍支援,諸葛亮率趙雲等人,與張飛兵分兩路,入川作戰。 在這過程中,劉備收降了名將馬超,然後,命令馬超率軍攻打
标签
同是敗軍之將,竇建德被殺王世充苟活,李淵屠刀下的帝王術有多狠
一、唐朝對於投降的諸侯,大多采取斬殺的手段。 西秦末代皇帝薛仁杲被李世民擊敗,帶到長安後被斬首。蕭梁政權皇帝蕭銑投降唐朝,李淵下詔在長安斬殺蕭銑。 李密投降唐朝之後,又密謀叛逃,被唐朝將領盛彥師伏擊所殺,傳首長安。江淮地區割據勢力首領輔公祏
标签
我們的1945|郭化明:“唯一的路就是當八路軍”
“日本鬼子殺人、搶劫、掠奪、強奸婦女,無惡不作。一‘掃盪’一‘清鄉’,全部一掃而光。”在順義區宏城花園社區一處簡朴的住宅內,離休干部郭化明向記者回憶起自己的抗戰經歷,談到敵人的種種暴行以及當時面臨的危險,他的眼神中飽含憤慨與堅毅。盡管已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