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6家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被罰
4月末,重慶市醫保局揮出一記重拳:對市內7家知名醫院開出總額超2100萬元的罰單,更令人震驚的是,其中6家與西南醫學重鎮——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有關。
具體來看,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以840萬元罰款居首,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康復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公共衛生醫療救治醫院(原重慶市公共醫療衛生醫療救治中心)均未能幸免。這些大部分背負“三甲”榮光的醫學殿堂,被揭露存在重復收費、超標准收費、非醫保項目納入結算等系統性問題。
02.
西南醫學教育奠基者
回溯歷史,重慶醫科大學堪稱西南醫學教育的一座豐碑。
1956年,它承載着沿海支援內地的國家戰略,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至渝組建,並於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批通過沿海高校內遷支持中西部建設的醫學院校,是西南地區現代意義上首所獨立醫科類大學,填補了區域高水平醫學教育空白。
近七十載耕耘,重慶醫科大學可謂碩果累累。
目前重慶醫科大學擁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科建設方面,現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ESI全球前1%學科(其中臨床醫學進入前1‰),2個重慶市一流學科和16個市級重點學科。
學校設有22個學院(系),開設36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個,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8個。10個專業通過教育部認證,教學平台包括1個國家級臨床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及1個國家虛擬仿真中心,擁有14門國家級一流課程。
師資隊伍達3901人,高級職稱占比46.5%,含博士生導師432人、碩士生導師1598人。引進成建制國際團隊,擁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83人次,省部級人才1470余人次。設有8個博士後流動站,在站博士後970余人,形成“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目前重慶醫科大學已有16家附屬醫院,其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以及附屬兒童醫院在近十年內均連續榮登復旦版《全國醫院綜合排行榜》百強之列,以下詳細列出其附屬醫院名稱及對應級別: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北碚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巴南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足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南川醫院:三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康復醫院:三乙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兩江醫院:三乙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公共衛生醫療救治醫院(2025年5月完成附屬):三甲
03.
規模擴張的陰影已然顯現
此次罰款事件揭示的真相令人憂思。
細看各家附屬醫院的違法事實,涵蓋了重復收費、無指征檢查、分解住院、集采不規范、超標准收費、串換項目、將非醫保支付費用納入醫保結算等多項違規操作,這些絕非技術性失誤——當違規行為在多家重醫系附屬醫院中呈現共性模式,指向的則是其系統性管理失序。
重醫近年以“醫療集團”模式迅猛發展,這種擴張帶來資源集聚優勢的同時,也埋下治理隱患:大學本部對附屬醫院的實質性監管能力是否同步增強?當附屬永川醫院被查出高達10項違規行為,從重復收費到集采管理混亂,折射的正是集團化運作中統一、高效、穿透式監管的缺位。三甲醫院的金字招牌,在某些場景下竟異化為違規操作的“護身符”,其公信力代價令人扼腕。
更深層的矛盾在於多重身份的撕裂。
作為大學的教學科研基地,附屬醫院承載着醫學人才培養與前沿研究的使命;作為公立醫療機構,其核心價值應是守護公益性與患者福祉;而在現行運營體制下,醫院又不得不面對經濟創收壓力。當附屬第三醫院一邊在《柳葉刀》發表突破性成果,一邊將非醫保支付項目納入結算;當永川醫院既承擔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重任,又陷入分解住院套取基金的尷尬——多重目標的沖突將醫院推向價值迷失的十字路口。
重醫官網宣稱“近悅遠來”的人才戰略,但若基礎醫療行為失范,學術高樓亦可能建於流沙之上。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
04.
全國醫保基金監管常態化縮影
重慶的雷霆處罰實則是全國醫保基金監管常態化的縮影。
據國家醫保局統計,2024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總收入、總支出分別為34809.95億元、29675.92億元。同時,2024年全國醫保系統共追回醫保基金275億元,其中,通過智能監管子系統挽回醫保基金損失31億元,國家醫保局飛行檢查已成利劍。
此次重醫系醫院集體受罰的警示意義尤為深刻:學術地位與歷史榮光絕非違規行為的豁免金牌。醫保基金是民眾的“救命錢”,其安全紅線不容觸碰。重醫附屬醫院高達24000張的床位規模與近90萬的年住院量,更意味着其行為的示范效應與輻射范圍遠超普通機構。
對重醫體系而言,此次風暴恰是刮骨療毒的契機。整改必須超越個案處理層面,亟需啟動全系統業務流程再造:建立智能化的收費實時監控系統,從技術上杜絕重復收費;推行病種成本精細核算,根除超標准收費土壤;實施醫保合規“一票否決制”,將違規行為與科室評級、負責人考核直接掛鉤。更重要的是重塑價值排序——大學管理層需將附屬醫院的公益屬性與合規運營,提升至與學科排名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集團化擴張中同步強化垂直監管能力。
05.
西南醫療明珠閃耀
西南醫療的天空需要重醫這顆明珠持續閃耀。
從1956年內遷建校填補西南醫學教育空白,到如今守護億萬民眾健康,其歷史功績不容抹殺。同時,本次罰單揭開的治理瘡疤也警示我們:醫學聖殿的基石不僅是ESI前1‰的學科排名,更是對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忠誠實踐。
唯有當制度剛性約束與公益初心真正融入龐大醫療集團的毛細血管,重醫系醫院方能洗去塵埃,在守護生命的道路上重綻無瑕光芒。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重要說明:財金調查所有文章引用的數據或信息均來源於文中所提及公司的定期報告、臨時公告、官方發布及媒體報道等公開渠道,並盡可能對信息進行驗證,保證數據及信息經得起查證。如存在可能的錯漏,請給我們留言,我們第一時間處理。
商務溝通電話:158 0807 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