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北京中醫葯大學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首屆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葯大學終身教授顏正華同志,於2025年6月7日19時56分在北京安詳離世,享年106歲。
顏正華教授是我國中葯學高等教育的主要奠基人和開創者、首屆國醫大師、首屆首都國醫名師、著名中醫葯學家、中醫葯教育家、北京中醫葯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中華中醫葯學會終身理事、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中醫葯界享有崇高威望。
顏正華教授是當代中醫學泰斗,著名中醫臨床大家,孟河醫派傑出代表,他行醫80余載,深諳醫理,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顏正華教授臨證強調四診合參,證症結合,顧護脾胃,用葯平和輕靈,善活用葯對與古方化裁,尤擅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內科病證的診療。他認為,辨證與辨病相輔相成,臨證中必須將辨證與辨病綜合考量。
顏正華教授在繼承前世先賢的基礎上,善於創新,仿古方之意,靈活用葯,他的經驗方“潛降湯”“填精補血化瘀方”“黃梔花口服液”等為眾多患者解除病痛,廣受好評。他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樂善好施,對患者不分貴賤長幼,無論病痛輕重,他都細心呵護,精心治療,年逾九旬時顏正華教授仍每周堅持臨證,深受患者的尊重與愛戴。
顏正華教授在從事臨床與教學工作的同時,非常重視中葯學科研工作。他結合教學,對中葯葯性理論與常用中葯的性能應用進行了廣泛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他筆耕不輟,已出版的著作達500多萬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編寫過程中,顏正華教授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通宵達旦查閱資料,認真撰寫其中每味葯物的性能應用,付出了辛勤勞動,為保證葯典編寫任務的高質量完成做出重要貢獻。
此外,他編著的《葯性歌括百味白話解》等中醫葯普及讀物數次再版;他發表的數十篇重要論文對推動臨床中葯學科發展具有深遠影響。顏正華教授積極倡導開展中葯實驗研究。20世紀80-90年代,顏正華教授不顧年高,帶領中青年教師及博士生進行了中葯治療急症與抗衰老的應用性研究,高質量完成“黃梔花口服液研發”和“填精補血化瘀方延壽緩衰”等重要科研項目。近年來,顏正華教授帶領的學科團隊主持國家973項目課題等多項國家級課題,並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中醫葯學會科技獎一等獎、中國葯學會科技獎一等獎等多項科研榮譽。
先生千古!
(來源:北京中醫葯大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