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7歲女孩婷婷(化名)
今年還在讀高二
前段時間
媽媽帶着她去逛街買衣服
試褲子的時候店員來幫忙
感覺孩子身形消瘦
但是肚子卻有點大
於是建議媽媽帶她去醫院看看
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婷婷的肚子里
竟然長了一個巨大的腫瘤
直徑長達27厘米
店員無心提醒成救命關鍵
婷婷告訴記者,當時在試褲子時,店員用手摸了下她的肚子,然後就和媽媽說肚子有點硬,不正常。婷婷身材非常苗條,一米六幾的身高,體重只有八十多斤,平時穿衣服看不出異常。
等到了當地醫院一檢查,CT結果顯示,她的右腎有惡性腫瘤伴肝轉移可能,家長就立即帶着孩子來到深圳求醫。
醫生表示,她的腫瘤已經到了肚臍的下緣,就是後腹直肌外側,這種情況需安全地把腫瘤切除。
經過多輪討論,最終,醫生決定創新嘗試國外的“反L型”切口開腹策略。“腫瘤切出來後,我們測量了大小有27公分,重量有2.435公斤,非常非常的大。”醫生表示。
青少年腎腫瘤隱匿性強
醫生呼吁家長應重視體檢
腎腫瘤是泌尿系統常見腫瘤,大部分為惡性,約占85%,少部分為良性,約占15%。
腎腫瘤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因為腰部不適、血尿或者腹部包塊就診,超過50%的腎腫瘤是在進行腹部超聲檢查、CT掃描或MRI等其他原因的檢查時偶然發現。
早期腎癌多無臨床症狀,是通過健康體檢或其他檢查偶然發現,此類目前約占60%。
晚期腎癌可出現血尿、腰痛、腹部腫塊的“腎癌三聯征”,僅占6%~10%。
醫生提醒,家長平時需要多關注孩子的體型、身體變化,定期進行體檢。只有及時關注健康異常,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對此
網友們為店員的火眼金睛點贊
同時喊話家長們多關注孩子!
很多癌症並非完全沒有預兆,
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下11個信號
就要警惕
1.異常腫塊:乳腺、頸部、皮膚和舌等身體表淺部位出現經久不消或逐漸增大的腫塊;
2.疣痣增大: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變淺、迅速增大、脫毛、搔癢、滲液和潰爛等,特別是在足底、足趾等經常摩擦的部位;
3.異常感覺:吞咽食物時的哽噎感,胸骨後悶脹不適、疼痛和食管內異物感,當這些症狀進行性加重時更應警惕;
4.潰瘍不愈:皮膚和黏膜經久不愈的潰瘍,有鱗屑、膿苔覆蓋;
5.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進食後上腹悶脹,並逐漸消瘦、貧血等;
6.大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大便變形、帶血或粘液;
7.持續性聲音嘶啞、干咳、痰中帶血;
8.耳鳴、聽力減退,鼻衄、鼻咽分泌物帶血和頭痛;
9.月經期外或絕經後,陰道不規則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
10.血尿,排尿不暢;
11.不明原因的進行性體重減輕。
來源:福建衛生報綜合新聞坊、第一現場、西安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