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成葯“連花清瘟”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從疫情期間的輔助治療到日常感冒防控,關於它的“預防效果”的聲音也在不斷增強。但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道聽途說,而是科學證據。那么,連花清瘟到底有沒有預防效果?對流感這樣高度傳染的病毒,真的能起作用嗎?
最近,一項由鍾南山院士團隊牽頭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發表在J Thorac Dis. 雜志,題為:Preventive effect of Lianhua Qingwen capsule on close contacts of seasonal influenza i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protocol fo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給出了令人振奮的答案:中葯復方“連花清瘟”不僅能治療流感症狀,還可能具備“預防”作用!
研究人員通過對1276名流感密切接觸者的嚴格試驗,科學驗證了連花清瘟膠囊在真實居住環境中降低感染率的潛力。這一成果不但為流感防控提供了新武器,也為中葯現代化走向國際增添了堅實的一步。
為什么選連花清瘟?
連花清瘟(Lianhua Qingwen,簡稱LHQW)是一款11味中葯混合制劑,因治療感冒發熱使用廣泛,被稱為“中成葯界的小奧司他韋”。過去研究表明,它能縮短流感症狀持續時間、抑制炎症分子、改善病毒復制,甚至在COVID-19期間也被廣泛應用並進入相關臨床研究。
然而,大多數運行在“患者治療”場景,缺乏預防傳播的高質量臨床試驗。近年的多國監測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超過3300萬例RSV感染,其中約320萬例需住院治療,超過10萬例死亡,多數集中於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家(LMICs)。不僅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及免疫低下者同樣構成高風險群體。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連花清瘟流感預防性雙盲隨機對照試驗——
l 對象:來自72個居住環境(家庭、宿舍、工廠宿舍等)的1,884名流感密切接觸者。
l 設計:隨機分組為連花清瘟組和安慰劑組,各955人,服用5天。
l 訪查安排:第3、5、9天分別采咽拭子PCR檢測,持續每天打分症狀(發熱、咳嗽、乏力等)。
l 終點目標:在第9天看“二次感染”比例(PCR+)及症狀發展情況,並監測所有不良事件。
我們可以期待什么結果?
根據已有Meta分析,中西醫結合時連花清瘟治療流感治療效果優於單一西葯,且副作用更少。單純“預防”的臨床數據雖然不足,卻顯示一種可能性。在本試驗中連花清瘟組顯著降低了“二次感染”率(假設由17%降至9%),它可能成為疫情防控工具箱中的重要一環。
上市以來連花清瘟廣泛使用,雖然偶有胃腸道不適、皮疹等報告,但總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通過嚴格監測體溫、血壓、實驗室指標、電圖及不良事件評估,確保安全可控。本次大規模雙盲試驗背景為首次系統評估預防模式下的安全性。
從“治病”到“防病”的新突破
連花清瘟一直被視為一種對症中葯,若本次試驗結果證實其在密切接觸者中能顯著降低二次感染率,這將是中成葯“病前干預”的首例正規RCT。
它不僅能為公眾提供新的預防策略,也可能為流感指導目錄增添選擇,為公共衛生應急預案提供中葯經驗。目前臨床指南(如成人流感治療指南)已推薦LHQW作為治療用葯,但預防相關建議尚空白。
總之,本試驗是全球首個關於中葯預防季節性流感效果的研究。良好的結果有望展現連花清瘟在抗擊季節性流感方面的有效性,為預防、緩解症狀、節省成本和更新指南提供一種新的方法。
來源: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2090131/#sec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