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由網友發的“隨手拍”,引發網友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管理方給出回應。
舊視頻又博流量——
攤主撒鹽,被誤解成“撒硼砂”
6月5日,一段攝於杭州富陽城東綜合市場的視頻引發關注。
畫面中,一名豬肉攤販手持瓶子向豬肉表面撒白色粉末,發布者配文質疑“這是在腌肉嗎?”不少網友留言推測粉末為有毒的硼砂,並呼吁報警。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注意到,視頻中攤主身穿厚實長袖衣物,與浙江當前30℃左右的天氣溫度明顯不符。
6月6日上午11時許,記者聯系到富陽城東綜合市場管理方,負責人通過兩個關鍵細節證實視頻並非近期拍攝:
1. 燈光更換時間:市場負責人表示,視頻中攤位使用的紅色照明燈已於一年前被統一更換為白色LED燈,以符合市場監管要求;
2. 季節性着裝:“現在都是夏天短袖,視頻里明顯是冬季穿着,起碼是一年多前的舊內容。”
對於撒粉行為,管理方解釋,“運輸中豬肉易因溫差滲出水珠,攤販撒少量鹽可吸附水分保持肉質干燥,這是常見的保鮮操作。”負責人強調,市場豬肉每日接受嚴格檢疫,若消費者存疑,“隨時歡迎市場監管部門抽檢”。
科普知識——
如何識別放心豬肉
針對公眾對硼砂豬肉的擔憂,中國食品報曾於2021年就發布提醒:
1. 看購買渠道:選擇正規超市、農貿市場,查驗攤位公示的檢疫合格證明;
2. 觀肉質狀態:新鮮豬肉呈淡紅或鮮紅色,脂肪潔白。硼砂處理過的肉表面滑膩,可能泛出不自然粉紅光澤;
3. 觸摸測手感:正常豬肉微濕不粘手。若觸摸後有明顯粉末感、異常滑膩或久置不招蚊蠅,需警惕;
4.簡易測試法:將豬肉切片貼近紅紙,若紙變藍(硼砂遇酸變藍反應)應避免食用。
目前,富陽區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將加強巡查抽檢力度。同時提醒消費者,網絡傳播舊視頻易引發誤讀,遇食品安全問題應及時向監管部門核實。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王煜鑫 編輯 李婧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新聞熱線 029-888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