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和馬斯克的互懟鬧得沸沸揚揚,,如果你仔細研讀特朗普的支出法案,就會發現在改善民生和降低赤字之間,特朗普選擇了既要改善民生,同時又要大幅增加美國的財政赤字。
美國現在的債務情況本就像個燙手山芋,也難怪馬斯克在社交媒體抨擊特朗普政府,現在特朗普再次提出要取消美國政府政府的債務上限,會給美國帶來啥後果?
早有預謀還是病急亂投醫?
特朗普內心的想法其實也比較的簡單,大概率是想通過取消債務上限,讓政府能更方便地借錢,好維持那些花錢如流水的政策,畢竟他要是想在中期選舉前再搏一把,需要大量的錢去開道。
但是現如今美國的財政狀況不支持他這么做,美國財政部現如今,一年收入 4.9 萬億,支出卻高達 6.8 萬億,光財政赤字就 1.8 萬億。
還有那 36 萬億的債務,跟座大山似的壓在美國頭上,每年光還利息就得花去 20% 的收入,債務率更是達到了 123%,遠遠超過了 60% 的警戒線。
就連華爾街的大佬們都坐不住了,摩根大通 CEO Jamie Dimon 和貝萊德 CEO Larry Fink 這些頂級投行的頭頭,都在不停地提醒美國的債務風險。
當兜里沒錢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去借錢。
美國現在就像一個透支過度的 "卡奴",靠借新債還舊債過日子,特朗普這提議,就好比是讓這個 "卡奴" 申請更高的信用額度,看似能解燃眉之急,實則是在挖更深的坑。
從政治角度看,現在美國兩黨在財政政策上分歧挺大,民主黨主張加大開支搞福利,共和黨嚷嚷着要削減開支。
特朗普作為共和黨的重要人物,提出取消債務上限,一方面是想跟民主黨對着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自己攢政治資本,讓支持者覺得他在為解決美國經濟問題 "沖鋒陷陣"。
取消美債上限,美國真能逃脫 "死亡螺旋"?
要是特朗普的提議真通過了,那美國可就踏上了一條危險的不歸路,妥妥的 "金融死亡螺旋" 前奏。
債務上限取消了,政府借錢沒了限制,肯定會可勁兒發債。
可發債得有人買,現在美國國內投資者對美債的熱情已經不像以前那么高了,國外投資者也在猶豫,畢竟美國債務風險這么大。
為了吸引投資者,美國政府只能提高債券利率,這可就麻煩了,利息支出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本來每年 20% 的收入就用來還利息了,要是利率再提高,那以後可能 30%、40% 的收入都得搭進去,政府能用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錢就更少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得跟着受影響。
對美國的金融機構來說,這也是個不小的考驗。很多銀行、保險公司都持有大量美債,要是美債價值下跌,它們的資產負債表可就不好看了,搞不好還會引發金融機構的連鎖反應。
2008 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就是金融機構的問題引發了全球危機,這次要是美債出問題,後果可能比那次還嚴重。
而且,美國的信用評級也會受到影響,一旦信用評級下調,以後借錢的成本會更高,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再看看國際市場,其他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度會下降。
以前美國靠着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能輕松在全球借錢,可現在要是大家都覺得美國還不上錢,誰還願意把錢借給它?
美元的地位也會受到沖擊,這對美國的全球霸權來說,可是個致命傷。而中國呢,在昨天特朗普和中國的通話中,還沒提到匯率和債務互助的問題。咱中國這些年一直在減持美債,就是因為看到了美國債務的風險。
美國要是想讓中國幫忙,那得拿出點真金白銀的好處來,可現在美國還端着架子,不想付出代價,哪有那么美的事兒?
美國深陷債務泥沼,中國該如何應對?
現在的美國,就像一個在債務泥潭里越陷越深的壯漢,想掙扎卻越陷越深。為了抑制通脹,美聯儲還在加息,這讓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更重了;
但是如果要是停止加息,通脹又會反彈,老百姓怨聲載道。
特朗普取消債務上限的提議,看似是在解決短期問題,其實是在拖延時間,讓美國的債務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對中國來說,咱們得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輕易被美國的請求牽着鼻子走。
以前買美債,是覺得美債相對安全,現在美國債務風險這么高,咱就得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策略。
繼續減持部分美債,優化外匯儲備結構,是個不錯的選擇。
要把精力放在國內經濟上,發展好自己的制造業、科技產業,提高國內消費能力,讓中國經濟更加獨立自主。
美國的債務危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可以趁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在國際貿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幣結算,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從全球經濟的角度看,美國的債務問題不會只影響它自己,全球經濟都會受到牽連。
其他國家也得做好准備,防止美國的債務危機傳導到本國。
說不定以後國際金融秩序會發生一些變化,提前布局,才能在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中站穩腳跟。
話說回來,美國現在的困境,其實提了個醒:不管多大的國家,都不能寅吃卯糧,過度依賴借債過日子。只
有量入為出,發展好自己的實體經濟,才能有穩定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