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吸收合並中科曙光,復牌後怎么走?怎么參與最好?

今天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復牌,按照兩家公司的公告,參與本次換股的中科曙光股票為14.63億股,海光信息為本次換股吸收合並發行的股份數量合計為8.08億股,按照換股比例1:0.5525計算。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吸收合並方即海光的換股價格為143.46元/股,被吸收合並方曙光的換股價格為79.26元/股。

這里的換股價格並不是當前股價,也不是對復牌後兩家公司股價的承諾或預測,而是雙方協商確定的 “合並專用定價”。

中科曙光換股價格79.26元比公司目前的股價61.9元高28%,其實相當於給原股東的一種 “溢價補償”。因為如果我們直接按61.9元計算換股比例,應該是 61.9÷143.46≈0.4315,每股只能換 0.43 股,比合同約定的0.5525股少了22%。

所以79.26 元的定價是為了讓中科曙光的股東在換股時 “多拿股份”,而非保證股價上漲,大家不能認為這就是復牌後的目標價,千萬不要因此操作錯了。

我想目前大家最大的疑問應該是:海光曙光復盤後,如果曙光漲過79.26元,是賣掉中科曙光收益大還是繼續持有等海光信息吸收合並完成後,持有海光信息股票收益大?

我覺得這個取決於海光信息未來的股價,曙光的短期上漲更多的是預期推動。就算沒有合並這事兒,單憑海光在國產替代主線里的攻堅地位,公司新高也是遲早的事,更不用說這次景氣度重組的戰略意義和有可能吸引的資金流入。

強者恆強的邏輯,兩光合並只會把盤子變大,把利潤擴大而非縮小,長期股價非常樂觀,短期波動反而是機會。

不過合並前沒有持有的海光的估計今天開盤後也很難搶到,畢竟現在大家都在關注這件事情。這種時候可以借道一些重倉海光、長期業績又很能打的基金來布局,比如$半導體設備ETF(SH561980)$,海光是第四重倉股,權重將近9%

前三大是北方華創、中微公司和中芯國際,都是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龍頭,芯片產業鏈的賣水人,也是國產替代的扛把子,產業壁壘非常高,76%的高集中度馬太效應強者恆強。

資金面顯示,ETF昨天2156萬凈流入,上周五3430萬,兩天共計吸金5586萬,可見這次海光曙光復牌有多少資金在埋伏。

另外兩光停牌這段時間科技外部環境有修改,懂王幾次改弦更張但對科技這塊一直限制都很嚴重,未來自主可控只會不斷加速推進。國內現在只有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國產化率最低,所以替代空間也是最大的。

這次海光合並後將與華為成為唯2承擔大規模供貨GPGPU的國產企業,之前英偉達讓出了大量的AI芯片市場,大家完全可以對上游設備端客觀一點。

作者:ETF金鏟子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E播報

本文標題: 海光信息吸收合並中科曙光,復牌後怎么走?怎么參與最好?
永久網址: https://laoziliao.net/finance/info/61887024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投行人扎堆考公上岸背後,降薪70%,持續擔心被裁員
金融人正在涌向體制內。尤其是幫助企業上市的投行部門,曾經幾乎是金字塔頂尖的工作:和企業高管一起敲鍾,見證財富神話,同時迎來個人的財富自由。這個離錢最近的地方,曾吸引了大批學霸和野心家,如今他們也開始求上岸。 有在投行工作將近10年的人回
标签
美國狂推穩定幣,又一場貨幣戰爭?才明白中國的先見之明
在香港連的《穩定幣條例》發布之後,美國參議院火速通過《GENIUS法案》。 這件事情從表面看是加密貨幣的技術升級,背後卻是刀光劍影的貨幣暗戰。美國想用穩定幣給美元霸權“打補丁”,順帶消化36萬億天量美債;中國反手在香港試點人民幣穩定幣,直
标签
跌幅91.66%!爆火的LABUBU被幣圈盯上了
在幣圈,“萬事皆可幣”,而近期被盯上的IP是爆火的LABUBU。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火遍全球的LABUBU一度霸榜熱搜榜單,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有同名的山寨幣種,也趁着熱度收割了一波,該幣種名為LABUBU幣,於5月29日推出,上架當日幣
标签
芯片龍頭世紀聯姻,3000億市值海光信息“合體”900億中科曙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6月9日訊(記者 邵雨婷)6月9日晚,海光信息(688041.SH)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向中科曙光(603019.SH)的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交換該等股東所持有的中科曙光股票。 據公告,參與本次換
标签
半夏投資李蓓:我錯過了新消費、科技和創新葯,但依然堅持自己的框架
來源:半夏投資 作者:李蓓 原標題:我錯過了什么?做錯了什么? 前些天,一位老投資人給我發了一條微信: “蓓總好!現在凈值和924相差不大,8個月過去了,我們應該是錯過了什么,或者做錯了什么。記得您說過22年的回調源於執念,現在的堅持是否也
标签
與特朗普“分手”的代價?特斯拉連遭兩次評級下調 成“最不受歡迎”大型股
財聯社6月10日訊(編輯 劉蕊)在上周末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特斯拉CEO馬斯克爆發“口水仗”後,美東時間周一,特斯拉接連遭到兩次評級下調,突顯出華爾街分析師對特斯拉前景的擔憂日益加劇。 特斯拉成為最不受歡迎的美股巨頭 美東時間周一,華爾街機構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