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傳》後6集節奏是不是太快了?
自從趙秉文摘下面具之後,劇情就像坐上火箭一樣,拉不住!
石一平死了,皇帝死了,高明死了,藏海還來不及傷心,就遠赴冬夏去阻止趙秉文的惡行。
十年來,藏海為了復仇,一路上犧牲太多的人,他的身上背負着使命,一樣背負着太多條人命。
誰能想到,庄之行才是最大的贏家。
趙秉文是一個癲狂的人,也是一個可憐人。
童年的悲慘經歷,不僅害了趙秉文一生,還害了庄蘆隱和曹靜賢的一生,更害了無數人的一生。
趙秉文所謂的大義,為了天下百姓,也許都只是在修補少年時期被欺辱的記憶。
當藏海當着面問趙秉文:“我是該稱呼您恩公,還是喊您一聲仇人?”
趙秉文就不再隱藏自己的野心和面目,好一個披着羊皮的偽君子啊。
趙秉文擅長玩心術,最後死在“幻覺”里,被“瘖兵”殺死。
藏海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終於報了血海深仇,拯救萬千生命。
我總覺得趙秉文死得太輕松,像他這樣的人應該拉去游街,讓他感受下從最高端跌落神壇的滋味。
更該讓趙秉文在牢獄里煎熬,從心理上慢慢“折磨”死他,才能平息那些因為他而死去的“亡靈”。
如果說星斗師父是為了隱藏藏海的身份而死,那高明師父呢?
趙秉文“殺”了藏海,讓高明收屍,還不忘送上一杯毒酒,太毒了!
高明師父從頭到尾都是憑實力在催淚。
曾經許多人懷疑過高明,他確實是第三人的人,但他沒被打臉。
他雖然隱瞞了藏海,卻沒辜負藏海對他的信任,這十年來他跟星斗師父對藏海傾囊相授,做到了問心無愧。
星斗師父的死,“福爾摩斯” 網友們透過蛛絲馬跡才發現的,藏海根本來不及傷心。
高明師父死的如此直白,滿身是血的他倒在了藏海的前方,藏海卻只能眼睜睜看着師父離自己越來越遠。
藏海一直以來跟恩公是有距離感的,高明師父亦師亦父,藏海把他當成了家人,就像高明師父說他陪着藏海十年,值得。
如果趙秉文沒讓高明陪着藏海進京,也許高明早就跟星斗一樣,永遠留在山上……
藏海多次問高明師父,以後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高明師父說藏海在哪里,他就在哪里,也許高明師父早就預料到自己的結局,所以才總是對藏海遮遮掩掩吧。
藏海的身上背負了許多“人命”,絕大多數人是因為趙秉文而亡,藏海也是被利用的一員,只是他幸運活了下來。
直到高明師父死了,直到看到師父的信,藏海才明白師父為何一直跟他強調:“活下去!”
因為被趙秉文掌控的高明,活着對他來說本就是奢侈。
兜兜轉轉,藏海復仇的路上,死的死傷的傷,沒想到最大的贏家竟然是庄之行。
庄之行從在侯府不受待見,扮豬吃老虎,到被藏海選中,抓住機會往上爬,最後被“發配”邊疆一樣求生欲滿滿。
庄之行做到了對父親的承諾,在關鍵時刻又一次做了正確的選擇,讓侯府站在了食物鏈頂端。
庄之行是一個聰明的人,他對仇恨不如藏海執着,當初跟着藏海合作,除了為母親復仇之外,庄之行更看重的能力和權力。
這樣的人,在風雲暗涌的權力中心,比藏海走得更遠。
藏海跟香暗荼選擇遠離京城,多少會讓人有些失落吧。
以藏海的能力和正直,若位處高位則能造福百姓。
現實呢?
藏海不僅擁有癸璽,他曾經在京城翻雲覆雨的手段太出名,還知道太多皇家的秘密。
這樣的藏海已引起新帝王的“忌憚”,若他不離開會生活在旋渦和危險中。
更重要的是藏海香想遠離政治中心,專心研究癸璽的秘密,好徹底銷毀。
雖然為藏海不值,但辭官對藏海來說,是最好的結局。
關於《藏海傳》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