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季,演員那爾那茜突然成了輿論風暴中心——不是因為她新戲上映,而是因為她17年前的高考“神操作”被扒了個底朝天!更勁爆的是,央視新聞和人民日報原本發布的明星高考祝福視頻里還有她的身影,結果6月6日當天,兩家官媒火速刪除了她的畫面,這波“秒刪”操作直接讓網友炸鍋:“基本實錘了,這瓜保熟!”
那爾那茜被扒出2008年通過內蒙古定向委培政策考入上海戲劇學院,享受降分錄取和“畢業包分配公務員”的福利,但離譜的是——她根本沒履行協議! 按照政策,她畢業後應該回內蒙古工作,結果人家大三就違約出國深造,三年後回國直接殺進娛樂圈,資源一路開掛。
更讓網友憤怒的是,她明明在北京長大、接受教育,卻通過戶籍轉移獲得內蒙古高考資格,妥妥的“高考移民”操作。要知道,內蒙古的定向委培政策本意是扶持邊疆地區教育,結果名額被“空降選手”占用,真正需要機會的本地學生反而被擠掉。網友怒評:“這不就是搶了窮孩子的飯,還嫌碗不夠大?”
那爾那茜近年參演的《封神第二部》《長安的荔枝》《鏢人》等影視項目,也被質疑存在“特權護航”。比如在《長安的荔枝》里,她飾演的胡商阿彌塔原著本是男性角色,硬生生改成女性給她演,被嘲“硬捧都捧不自然”。此外,她還被指“超齡入選”“角色加戲”,資源咖的標簽越貼越牢。
央視和人民日報的“秒刪”操作,被外界視為對輿論的隱晦回應。畢竟,高考是全民最敏感的教育公平紅線,而那爾那茜的“違約+移民”操作,直接踩中了公眾的雷區。網友紛紛喊話:“別光刪視頻,該查的查,該罰的罰!”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之前的董襲瑩、黃楊鈿甜事件,同樣是特權與公平的矛盾激化。公眾憤怒的從來不是“有人走捷徑”,而是“走捷徑的人還不用付出代價”。當規則被輕易打破,普通人寒窗苦讀的意義又在哪里?
娛樂圈的瓜吃多了,但涉及教育公平的瓜,絕不能一笑而過。那爾那茜的爭議,不僅關乎她個人,更關乎整個社會的公平底線。希望這次輿論風暴能倒逼相關部門給出明確說法——特權玩家,別再來沾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