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唐德宗很像崇禎皇帝?背後什麼原因?

每當我看到唐德宗上位時的操作,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明朝的崇禎皇帝:他們上臺之後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把把火都燒得大快人心。看到唐德宗又信任宦官,官員們都沒臉說什麼了。代宗優寵宦官,奉使四方者,不禁其求取。因為類似的原因,唐德宗上位後,就不能再逼地方大佬過年、過節、過生日時,給自己孝敬銀子。癸醜,上生日,四方貢獻皆不受。

每當我看到唐德宗上位時的操作,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明朝的崇禎皇帝:他們上臺之後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把把火都燒得大快人心。

比如說,他們一上臺,都是嚴厲打壓宦官集團。但是結果呢,他們都是很快栽了大跟頭。下麵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崇禎經過一番教科書高度認可的操作之後,就是讓敵人打到了帝國都城下麵。

然後呢,崇禎皇帝就又開始信任宦官了。看到崇禎皇帝又信任宦官,官員們都急瘋了,因為您怎麼能這樣做呢?

崇禎皇帝的態度很簡單,總而言之,不要再忽悠我了。我壓制宦官的結果是什麼?就是整個帝國好像沒有人管了。你們想讓我不信任宦官,這個很簡單,你們自己爭點氣啊!問題是,你們怎麼看,都好像是王八旦,能怪我信任宦官?

唐德宗一番教科書高度認可的操作之後,就是直接逃出了長安城。

然後呢,唐德宗就又開始信任宦官了。看到唐德宗又信任宦官,官員們都沒臉說什麼了。因為皇帝壓制宦官的結果,就是在關鍵時候,差點連槍桿子都丟了;甚至差點連命都丟了。

你現在還敢勸皇帝壓制宦官,皇帝就算不方便公開反駁你,明天有機會收拾你,肯定是不會猶豫的。

在代宗時代,皇帝有意無意縱容宦官收受紅包;甚至有意無意鼓勵宦官收受紅包。

代宗優寵宦官,奉使四方者,不禁其求取。嘗遣中使賜妃族,還,問所得頗少,代宗不說,以為輕我命;妃懼,遽以私物償之。由是使公求賂遺,無所忌憚。宰相嘗貯錢於闔中,每賜一物,宣一旨,無徒還者;出使所曆州縣,移文取貨,與賦稅同,皆重載而歸。

這種行為,用高大上的理論看,自然是國家敗亡的標誌。因為皇帝縱容、鼓勵宦官收受紅包,這叫什麼事?

但是從隱秘的權力運行原則看,這顯然是加强宦官系統權威的一種手段。

各種軍政長官願意給宦官塞紅包,無非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害怕宦官向皇帝說自己壞話。第二、希望宦官向皇帝說自己的好話。

只要各軍政長官有這種心理,他們在各種權力競爭時就會爭相討好宦官。這樣一來,皇帝就有機會把各種人事權力收回來。

一切是顯然的,一個人想競爭某個職位時,竟然一心討好宦官,皇帝决定讓誰擔當這個職務時,就會擁有足够的底層基礎。因為誰敢拒絕皇帝的這種人事任命,那個給宦官發過大紅包的人,也會玩命反對。因為皇帝有這種任命,是他們給宦官發了大紅包的結果。這種人事任命不能生效,他們發過的大紅包豈不是打水漂了?

關鍵是,一個人能不能競爭到某個職務,竟然取決於宦官的態度,在各種職務競爭中,更會刺激人們爭相討好宦官。

而大家都討好宦官,皇帝的權力就增强了。

但是用這種手段增强皇權,會讓皇帝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

各種軍政職務的競爭,竟然是依靠討好宦官才能實現,這叫什麼事?至於需要給宦官發紅包才能實現,這更叫什麼事?

後來,各大軍區反對皇帝時,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各大軍區的將領,全是通過討好宦官取得相關職務的;關鍵是,他們還是借高利貸給宦官發紅包才取得相關職務。這種將領遍佈帝國各大軍區,那還了得?他們當了地方大帥,能不想方設法貪污腐敗嗎?

自大曆以來,節度使多出禁軍,其禁軍大將資高者,皆以倍稱之息貸錢於富室,以賂中尉,動逾億萬,然後得之,未嘗由執政;至鎮,則重斂以償所負。

唐德宗按教科書操作時,還有一項重要的舉措,那就是削减了中央政府的一部分隱性收入。

在許多歷史階段,都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皇帝、皇后過生日時、過節時,或是官員到中央政府報到時,地方大佬都得給皇帝孝敬銀子,誰給皇帝孝敬的銀子多,皇帝就對誰好。

更有甚者,有的皇帝還留下地方大佬玩幾圈麻將,當然了,與皇帝玩麻將,規矩你應該懂的,那就是你只能輸,不能贏;甚至而言,你輸的錢少了,皇帝還不高興呢!

上末年尤貪財利,刺史、二千石罷還,必限使獻奉,又以蒲戲取之,要令罄盡乃止。

看到皇帝這樣玩,用大道理看,皇帝的吃相簡直是太難看了。

其實呢,這是皇帝變相讓藩鎮納稅。因為這筆錢交給皇帝後,皇帝就會放到宮廷庫房裏。

事實上,中央地方一直在爭奪稅源。在中央政府稅收力量不足時,通常只能跟地方政府玩大包乾的政策,換而言之,每年你給中央政府交納若干兩銀子,剩下的錢都是你的。

在地方勢力巨大時,地方大佬聽到“稅”這個字,就會非常反感,因為這多少意味著中央政府插手他地方事務了。

在這種背景下,皇帝只能和他們換一個詞,換而言之,我是皇帝,你是地方官,你從來不給我交稅(或是交的稅很少),過年過節時,你給我送點禮,總是應該的吧!我過生日、我老婆過生日、或是我兒子過滿月、結婚,你總應該送點禮吧!

看到皇帝天天唱著“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XXX”;人們難免會感覺,這個皇帝真是想錢想瘋了。

至於看到皇帝拉著你玩麻將,你不輸個百八十萬,就不讓你下桌,這更是想錢想瘋了!

問題是,當你深入思考時,就是另一回事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崇禎皇帝過生日時,如果也玩這一套,官員再哭窮,他也得拿點錢出來吧!而皇帝倒倒手,把這筆錢用於政府開銷,多少可以解解財政上的饑渴吧。

說到宮廷的庫房,人們常常有一種錯覺,那就是這是皇帝用來腐敗的。其實呢,這些錢依然是中央政府財政的一部分,只是直接控制在皇帝手裡。

安史之後的大唐,這種現象也非常明顯,那就是藩鎮還得經常拿銀子孝敬皇帝。皇帝生日,你得給皇帝獻禮;元旦你得給皇帝獻禮;端午節也得獻禮、冬至還得獻禮。

代宗之世,每元日、冬至、端午、生日,州府於常賦之外競為貢獻,貢獻多者則悅之。

這種行為,史書自然大力抨擊。因為用大道理看,皇帝這就是貪財到了不可理喻的境地。

事實上,地方藩鎮反對中央政府向自己地盤滲透時,經常用的理由就是皇帝逼自己壓榨老百姓。總而言之,我們並不想壓榨老百姓,實在是因為不壓榨老百姓,就沒有錢孝敬皇帝;再總而言之,只有我們實現了藩鎮割據,才能封锁皇帝逼我們壓榨老百姓。

因為類似的原因,唐德宗上位後,就不能再逼地方大佬過年、過節、過生日時,給自己孝敬銀子。

癸醜,上生日,四方貢獻皆不受。

總的來說,教科書的操作,通常都是大道理。它永遠都會模糊現實中的利益博弈、爭奪。

而現實的權力爭奪中,皇帝永遠相信悶聲發大財。換而言之,許多事就是不能端上檯面,但是你必須得這樣玩。

最經典的就是讓宦官掌握軍權、財權、人事權力。這放到教科書中,就是錯誤的行為,問題是,晚唐皇帝都是這樣玩的,偶爾想拒絕這樣玩,隨後也會因為栽了跟頭,而變本加利的繼續這樣玩。

雖然說,宦官、朝臣、軍人都是人,很難說哪個系統代表正義,也很難說哪個系統代表邪惡。但是,在輿論的爭奪戰中,宦官顯然永遠是以邪惡的化身出現,既然如此,皇帝信任重用宦官,這叫什麼事呢?

資料標籤: 崇禎皇帝 歷史 過生日
本文標題: 為什麼說唐德宗很像崇禎皇帝?背後什麼原因?
永久網址: https://laoziliao.net/doc/1635474695479935
相关資料
劉備蜀漢大業到底是什麼樣的四次創業失敗年過半百都沒有放棄
劉備創業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細數劉備的一生先後4次創業,都失敗了,年過半百仍然不放弃。但是劉備最終造就了蜀漢大業,這種創業精神,讓人不得不敬佩。並且劉備身上還攜帶著漢室宗親,大漢皇叔的身份。最終劉備依靠自己的能力,最終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建
標籤: 劉備 三國人物 創業 三國 曹操
清朝時期共出現過幾比特皇后?哪幾類人可以成為皇后?
第一類便是登基之前在潜邸娶的嫡福晋,無可非議。第三類大婚娶妻。大婚的女子便是皇后,天經地義。這類除了如懿烏拉那拉氏,還有康熙帝的孝昭皇后、嘉慶帝的孝和皇后、道光帝的孝全皇后、咸豐帝的孝貞皇后。
標籤: 清朝皇后 清朝 歷史 清朝歷史
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為何力挺道光稱帝?
《清史稿》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禮部尚書恭阿拉女。孝和睿皇后有兩子,即皇三子綿愷與皇四子綿忻,鈕祜祿氏有兩個親兒子,為何會力挺養子道光稱帝呢?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囙此不求回報之事為宣宗所衷誠敬服,囙此之後母女配合默契。孝和睿皇后的遺體搬移綺春
標籤: 鈕祜祿氏 道光 孝和睿皇后 宣宗
蜀漢三老將分別是誰他們的戰鬥力如何
蜀漢時期有三比特比較年邁的將軍,被稱為蜀漢三老將,他們在戰場上殺敵無數,非常勇猛,並且忠肝義膽,忠心耿耿,三比特老將分別是黃忠,嚴顏和廖化。據悉黃忠最後的死亡和關羽有著很大關係,主要是為關羽報仇心切,最後中箭身亡。在戰場上的廖化剛毅果敢,戰
標籤: 黃忠 劉備 蜀漢三老將 三國 歷史 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