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別逼孩子學熱門專業!選對一點,甩開90%同齡人

本期要點:選大學,首要考慮什么?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里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落幕了。不過,很快大家又要開始准備志願的填報了。

而且,和以往不同的是,AI已經對於就業市場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例如,微軟的CEO納德拉說他們公司目前30%的代碼由AI生成,說這話不久後微軟就宣布全球裁員約6000人,軟件工程師成為重災區,連不少資深的工程師也未能幸免。

但另一邊,大量科技公司爭相招聘AI人才。比如算法工程師,不少頂尖崗位的月薪高達5-7萬元。麥肯錫更是測算,到2030年,中國高級別AI人才需求將達600萬人。

所以,如今產業結構在劇烈調整, AI相關產業即將大爆發,過去的成功路徑也許也不再適用。如何為孩子的長遠發展做出正確的戰略性抉擇,成為很多家長最焦慮的事情。

今天,我就從科技產業發展的角度,為孩子的大學選擇和未來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先說結論,我認為,傳統的大學選擇邏輯,如“唯分數論”、“唯名校論”和“熱門專業”,將不再適用。一旦進入大學和社會,孩子的未來發展高度,不是大學的名氣或專業熱度,而是更取決於他們所處城市的產業生態。

一個產業蓬勃發展、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價值遠不止於為孩子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更關鍵的是,能夠為孩子提供超越課堂的“隱形課程”:耳濡目染的前沿產業環境、豐富的實踐機會、高密度的創新人才網絡和濃厚的創業氛圍。而這些軟環境將決定一個年輕人的天花板。

AI時代,選AI專業?

首先,我想強調的是,熱門專業並不等於高薪,更不代表長遠的職業發展前景。

近年來,很多高校都在爭相開設AI專業。但是大家要注意甄別,其中許多學校的師資和課程跟不上產業前沿,與實際應用脫節嚴重。

要知道,企業真正需要的是高端的AI技術人才,本科學生很難達到企業要求的深度。甚至可以說,清華北大等名校光環,加上更高的學歷,才有可能進入AI領域的核心技術崗位。

而且,要注意的是,AI固然是大趨勢,但AI技術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

如果只是因為看到AI工程師目前收入高,而沒有考慮孩子的興趣,就讓他們去報考AI專業,最後可能是不情不願地學了一堆過時的技術,反而對孩子的發展不利。

英國工業革命時代的富豪:阿克萊特

更關鍵的是,未來AI技術將像水和電一樣,成為社會的新型基礎設施。就像現在不需要太多人掌握發電技術,未來也不是所有人都要掌握AI的核心技術。

18世紀,瓦特改良了蒸汽機,被認為是工業革命之父。但當時最富有的人不是瓦特,而是如阿克萊特這樣實現了大規模生產的企業家,因為他們才給社會創造了實實在在的價值。

我在喜馬拉雅剛剛上線的《王煜全講技術史》課程,一開篇就講了福特推出了T型車,不懂技術的Jim Cassey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最先引入汽車送貨,打造出UPS的故事。

其實底層規律是一樣的,AI技術是蒸汽機、是福特車,是工具,但創造價值的關鍵在於如何應用它解決社會的普遍需求。

所以,我想提醒的是,孩子們不一定非要擁有最強的編程和算法能力,夠用了就行。培養他們對行業痛點和用戶需求的敏感度,反而能讓孩子具備差異化的競爭力。

怎么選?

那么,具體該怎么辦呢?

我認為,在變革的時代,不應“以終為始”來規劃孩子的未來,而是要為他選擇一個能持續浸潤、不斷試錯與成長的產業環境。擇校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城市的產業生態。

AI正在改變學習的方式,大部分基礎知識可以通過網絡和AI自主學習。此時,大學的核心價值,應是為學生打開產業視野、提供實踐機會。

在我看來,未來的AI人才不僅要掌握算法,更要像產品經理了解真實難題,像分析師能觀察和預測市場趨勢,還要像創業者能驗證商業模式。

很明顯,培養這些能力,僅靠象牙塔里的課堂是不夠的,也需要孩子能走進企業、走進產業。

相比而言,身處創新高地的大學中,學生更容易接觸真實產業項目,聽到一線創業者的經驗分享,並獲得實習機會,甚至參與創業孵化。

我們觀察到,不少AI的出海公司和創業者都聚集在杭州和深圳。

杭州不僅有DeepSeek等“六小龍”,更重要的是,有濃厚的創業氛圍。

例如,在杭州的良渚文化村,有一批AI應用開發者,每周末舉辦線下聚會。他們創立的公司堪稱“小而美”的典范,通過AI工具賦能各類出海APP,活得也很滋潤。

這些初創公司,恰恰會是未來AI應用產業的主力軍,不僅創造新增就業崗位,而且經常與這些創業者接觸,既積累技術經驗,也錘煉商業思維。

再說說深圳。近年來,深圳引進了國內外頂尖高校設立分校或研究院,已經成為了中國高等院校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而且,深圳依托強大的硬件供應鏈,在AI硬件領域形成了軟硬協同、高效落地的產業閉環。

據統計,深圳有150多家AI硬件初創公司,其中80多家完成了A輪融資,3家估值超十億美元。在歷屆CES展上,我們也發現來自深圳的參展商最多。

因此,在深圳,孩子能接觸到從算法到芯片、從研發設計到量產的全產業鏈實踐,參與眾多硬件廠商的創新創業項目,邊學邊做,深刻理解技術如何才能變現。

最後,總結一下,與其將大學只當作獲得文憑的“鍍金廠”,不如把它當成讓孩子走向產業前沿的試驗田和加速器。

我建議,應該優先選擇一個創新氛圍濃厚、產業蓬勃發展的城市,這里的大學不僅是學術機構,更能為孩子的發展助力。然後,鼓勵孩子跨出大學校園,積極到產業中、到創業公司中去鍛煉,去發現機會。

本文標題: 家長們,別逼孩子學熱門專業!選對一點,甩開90%同齡人
永久網址: https://laoziliao.net/baby/info/61887066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14歲少年花37萬游戲充值誰買單?法院:家長擔主責
14歲少年李某沉迷游戲 一年半內充值552次 累計金額高達37萬 這筆巨額消費該由誰買單呢? 李某父母由於工作忙 長期未注意到孩子游戲充值行為 現在他的充值款已消耗完畢 法院審理中發現 案涉游戲雖設有防沉迷系統 但未充分采取措施識別和預防
标签
聲稱三歲孩子玩游戲氪金兩萬要退款,爸爸被法院識破
在游戲氪金日益普遍的當下,未成年人游戲充值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博士去查了一下,目前《民法典》規定:8歲以下兒童的充值行為一律無效;8-16歲未成年人超出認知能力的充值需監護人追認才有效。雖然目前家長針對的未成年人游戲充值的維權步履維艱,但是不
标签
為何越來越多的孩子罹患抑郁、雙相?顛覆性的“榕樹理論”說清背後的病根
當代的青少年真不容易,自殘自殺、厭學暴食、抑郁症、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症等出現率越來越高! 很多大眾和父母難以理解:是不是孩子這一代人變脆弱了?還是現在的孩子“基因突變”了?是不是這個社會出問題了?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用一棵樹,來深入揭開精神
标签
未成年孩子在酒吧揮霍兩萬七千元,這錢該誰買單?
17歲的小王多次去酒吧消費 共揮霍兩萬七千余元 因無力支付 酒吧員工老楊為其墊付了費用 轉頭把小王及其監護人老王 一起告上了法庭 法院如何判? 三年前,老楊在南通某酒吧當酒水服務生(兼業務員),2022年認識了當時剛滿16歲的小王。202
标签
安徽首批完考學生沖出高考考場,“顯眼包”家長們迎接考生歸來
大皖新聞訊  6月9日上午,2025年安徽高考化學和地理科目考試結束,意味着選考物理、化學、地理三門學科的考生已經完成了所有科目的考試。中午12:15,隨着考試鈴聲的結束,合肥五十中(天鵝湖校區)考點的考生們在鮮花和歡呼聲中沖出考場。 “
标签
“順路”偷車給孩子當禮物 濟南一男子被行政拘留
近日,濟南槐蔭公安分局張庄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馮女士報警,稱自己停放在地鐵口附近的電動車被盜。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通過研判很快便鎖定了嫌疑人周某的行蹤。 次日,民警將周某傳喚至派出所內。經審訊,周某稱:“我那天准備回老家,路過發現這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