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3-06-27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一些国家的官员和专家表示 欢迎北京“双解除”

第3版(国际)
专栏:

一些国家的官员和专家表示
 欢迎北京“双解除”
  据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世界卫生组织24日对北京“双解除”,多个国家的传染病专家及卫生官员对此表示欢迎。
  “我很高兴听到取消对北京旅行警告的消息”,加拿大安大略省卫生厅厅长克莱门特说。他认为,这一消息意味着全球范围内控制非典的努力正在全面取得成效。克莱门特说,他期待着能与中国卫生部门继续加强信息交流,互相学习抗击非典的经验。他认为,非典将会促使人们对全球传染病监控体系进行重新评估,重新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应对未知的新型传染病。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勒迪克博士说,非典在中国得到控制令人高兴,中国抗击非典的工作绝对称得上“出色”。他表示,美国疾控中心将继续寻求在非典和其他传染病防治领域与中国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克莱门特和勒迪克还特别强调要对非典时刻保持警惕。克莱门特指出,在尚无绝对有效检测手段的情况下,保持警惕尤其重要。勒迪克则认为,应继续加强对非典的监测,确保快速识别可能出现的新病例并尽早采取适当隔离措施,另外农村地区的防治工作也不能松懈。
  越南外交部25日祝贺中国抗非典斗争成功,并表示将尽早恢复越中之间正常的进出境活动,但越南在各边境口岸、国际机场和海关的卫生检疫工作仍将继续坚持下去。
  南非旅游局发言人谢里登25日表示,世卫组织24日的决定表明北京市已经成功控制了非典疫情的传播,“这也证明我们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即中国政府能控制住这种疾病的蔓延。”今年4月1日起,南非正式成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国,即使在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南非也未限制中国公民入境。(附图片)
  6月25日,在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举行的非典后中美贸易研讨会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纽约经贸办事处处长胡宝珠(左)发表演讲。中美有关代表数百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新华社记者 彭张青摄)

英国副首相会见我外长

第3版(国际)
专栏:

英国副首相会见我外长
  本报伦敦6月26日电 记者施晓慧报道: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今天在伦敦会见了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
  李肇星说,中英两国各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英国是欧盟在华最大投资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方欢迎更多的英国公司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加强双方在服务、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李肇星说,中英在国际事务中有很多共同点。两国都主张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安理会的团结,在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问题上进行了良好的沟通、磋商与合作。中国积极评价英方和副首相本人在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中方愿意与英方合作,促进南非可持续发展大会后续行动的落实和《京都议定书》的落实。
  普雷斯科特赞同李肇星对两国关系的评价。他说,英中两国各层次的密切交往有力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英国愿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希望参加北京奥运会基础设施项目。他说,英方重视在国际事务中与中国的合作。双方在解决世界面临的贫困、不公正等问题方面可共同发挥作用。他说,中国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为推动《京都议定书》的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英方对此表示赞赏,愿与中方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
  同日,李肇星会见了英国议会中国小组主席查普曼和议会外委会及中国小组主要成员,并就中英关系、经贸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及朝鲜核问题、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交换了看法。他还分别会见了英中贸易协会主席鲍威尔和英国前副首相、“英中中心”名誉主席杰弗里·豪。双方均对目前双边关系表示满意,希望这一势头不断得到加强。

美国—欧盟首脑会晤举行 普罗迪希望美国尊重“老欧洲”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国—欧盟首脑会晤举行
 普罗迪希望美国尊重“老欧洲”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25日电(记者严锋、谭卫兵)美国和欧洲联盟领导人25日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首脑会晤,双方同意在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促进中东和平等方面加强合作。
  美国总统布什在会晤结束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和欧洲保持强有力的关系对世界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双方都面临全球恐怖主义的威胁并决心击败恐怖主义。他透露,双方签署了有关加强反恐法律合作和加快引渡恐怖分子两项新的合作协定。根据协定,美欧将就可疑银行账户成立联合调查组并分享有关情报,同时扩大引渡范围。
  布什说,美国和欧洲将采取新的措施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对其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双方同意携手合作,加强对各种“危险材料”的出口管制,寻求新的方法阻止非法交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表示,美欧双方将在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上进行密切合作,并敦促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全面合作”。
  关于中东问题,布什表示,美欧均支持在中东实现“公正和全面的和平”,双方将为实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和平共存的目标而合作。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25日电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25日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后表示,美国一些人所讨厌的“老欧洲”能提供丰富的经验,“年轻的”美国需要欧洲的智慧。
  普罗迪是在美国和欧盟首脑会晤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他说,“许多人说欧洲太老了。也许是这样,但是年老能使我们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了解世界的现实”。他说:“如果我们各管各的,过于年老的欧洲和过于年轻的美国都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团结起来给世界带来和平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在25日的首脑会晤中,双方在国际刑事法院、转基因食品以及如何对待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等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

以向加沙发射导弹 巴激进组织否认同意停火

第3版(国际)
专栏:

以向加沙发射导弹
 巴激进组织否认同意停火
  新华社加沙6月25日电(记者周轶君)据巴勒斯坦电台报道,以色列武装直升机25日向加沙地带南部发射了3枚导弹,造成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名巴激进组织成员和另外10余人受伤。
  报道援引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官员的话说,哈马斯成员萨亚姆在袭击中被炸断双腿。报道说,前2枚导弹没有直接命中萨亚姆乘坐的车辆,而是在其附近爆炸。第三枚导弹击中了附近的一辆出租车,司机当场被炸死,1名女乘客因受到惊吓心脏病发作而死亡。
  以色列《国土报》援引军方人士的话称,萨亚姆当时正前往某一地点,准备向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或以色列南部发射“卡桑”火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巴勒斯坦官员日前宣布,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激进组织很快将接受停火。但以色列总理沙龙24日表示,即使巴激进组织宣布停火,以色列也不会放弃追杀“已经接到恐怖指令”的人。
  据新华社加沙6月25日电(记者周轶君)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巴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官员25日否认他们已同意停火。

哈议会批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

第3版(国际)
专栏:

哈议会批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
  本报阿拉木图6月26日电 记者孙力报道: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今天在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法律草案,并递交哈总统最后签署。此前,哈议会下院已批准了该法律草案。
  哈议会上院全体会议认为,《上海合作组织宪章》明确规定了该组织的目标、任务和内部机构职能等,因此,《宪章》的批准对该组织机构建设和制定相关补充文件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是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于2002年6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峰会上签署的。

锤砧之间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札记

锤砧之间
刘志海
  日前,面对美国“不向国际刑事法院引渡美国公民”的要求,斯洛文尼亚和保加利亚都明确说了“不”字,理由是要与欧盟立场保持同步。斯保两国的拒绝,让盛气凌人的美国吃了一回“闭门羹”。华盛顿当然不肯善罢甘休,遂以不给军援相要挟。然而,事情并未就此了结,塞尔维亚和黑山最近先后收到美欧方面的重要信件:美国敦促塞黑7月1日前与美签署“不向国际刑事法院引渡美国公民”的协定,否则就不给塞黑军援;欧盟则提醒塞黑“认同欧盟立场与价值观”,不要签署该协定。
  鉴于“不引渡”协定的“复杂性”,加之美国的限期紧迫,塞黑当局难以定夺,国人则忿忿然。塞黑舆论对大国的恐吓行径极为不满,指出“不引渡”协定的实质是无视现有的国际法准则,企图建立一国独尊的国际秩序。有评论认为,“不引渡”协定之争是一场捍卫国际法的斗争。舆论由此质疑,既然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那么各国公民的权利也应当一律平等;如果塞黑公民能被引渡到国际刑事法院,那么美国公民也不能独享豁免权。塞黑议会议员菲利波维奇责问道:“美国极力要求塞黑把本国公民引渡到国际刑事法院,反过来却游说塞黑不要引渡美国公民,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面对双重压力,塞黑处境两难,如在锤砧之间。签了协定则开罪欧盟,反之则惹怒美国。塞黑总统马罗维奇日前表示,“我们生活在欧洲,愿在联合的欧洲占有一席之地,而与美国发展关系则是塞黑外交政策的优先选择”。眼下,塞黑政府虽然在签与不签的问题上还拿不定主意,但国内的人心向背已是一清二楚。

图片

第3版(国际)
专栏:

  6月25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政府广场,警察进行摩托车骑术表演,庆祝比利时警察节。(新华社记者 吕全成摄)

图片

第3版(国际)
专栏:

  6月25日,一名女子在美国华盛顿市中心的一个喷水池内戏水纳凉。近来一直阴雨绵绵的华盛顿当日气温突然升高到35摄氏度。
  (新华社记者 吕明响摄)

秘鲁部分解除紧急状态

第3版(国际)
专栏:

秘鲁部分解除紧急状态
  据新华社利马6月25日电(记者刘国强)秘鲁政府25日晚发表公报,宣布部分解除全国紧急状态,以恢复广大民众的正常生活。
  公报说,鉴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局势已恢复正常,秘鲁政府决定解除在全国实行的紧急状态,但对胡宁、阿亚库乔和阿普里马克南部3省以及库斯科省的拉康塞普西翁地区再延长30天的紧急状态。
  5月12日,秘鲁教师开始举行无限期的全国性大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待遇。5月27日,秘鲁总统托莱多宣布全国进入为期30天的紧急状态,以防止罢工活动造成社会混乱。但罢工活动并未因此停止。

驻韩美军将裁减

第3版(国际)
专栏:

  新华社汉城六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张利)驻韩国美军第八军司令查尔斯·坎贝尔中将二十六日在韩美军方研究所在汉城举办的研讨会上表示,根据韩美两国间关于龙山美军基地迁移合并和美第二师重新部署的协议,驻韩美军将减少部分兵力。这是驻韩美军高级指挥官首次正式表明美国裁减驻韩美军的立场。
  坎贝尔还说,尽管龙山美军基地和驻韩美军第二师重新部署的具体计划尚未确定,但韩美两国军队的关系正在进入调整期。
  他说,作为收回驻韩美军驻地的代价,韩国将负责有关美军重新部署迁移的驻地建设费用。
  韩美双方本月初在汉城就驻韩美军基地迁移合并问题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在二0一一年以前分两个阶段实施基地迁移合并及兵力重新部署,龙山美军基地和其他十多个美军兵营将迁出汉城,基地和兵营的部分设施将移交给韩国政府。同时,驻韩美军第二师将转移到汉江以南地区。

增强互信 共谋发展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增强互信 共谋发展
张静宇 陈继辉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6月22日至27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两国政府除了在文化交流、贸易合作等领域达成多项协议外,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为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重新确立了目标和原则。两国领导人会晤并取得实质性成果,表明中印关系重新回到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健康轨道,正努力开创互信合作、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印度的关系。中印同为文明古国,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上世纪50年代初,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被国际社会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典范。尽管其后中印间曾出现过矛盾与磨擦,但这只是两国友好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瓦杰帕伊时指出,中印友好合作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两国都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合作需要日益加强;两国对许多重大国际问题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在国际事务中协调与配合的需求增多。事实证明,只要中印双方都致力于彼此关系的改善,两国完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健康竞争、长期发展。
  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中印在领土问题上还存在着争议。但人们也欣喜地看到,由于两国政府的克制和相互理解,中印边界已保持了多年的和平与安宁。在宣言中,双方在阐述各自立场的同时,也重申了通过平等协商,致力于寻求公正合理以及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目前,两国边境实际控制线的核实工作进展顺利。对于一时解决不了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将本着搁置争议、促进沟通的原则,通过不断增加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推动国家关系发展。人们相信,只要两国都抱有加强合作的真诚愿望,双方之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中印商贸交往近年来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有望在2005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中国在机械、电子以及制造业方面有着显著优势,而生物化学和信息领域则是印度的强项,因此,两国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目前,中印两国都在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扩展两国的经贸往来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在这次访问中,双方就教育交流、商贸合作、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签署了多项重要文件,显示了两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
  21世纪不断变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为中印两国带来了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机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都积极主张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致力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正如宣言所指出的那样,双方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两国互不构成威胁。中印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总人口占世界的1/3,对世界事务的影响正在增长。历史将证明,两个发展中大国致力于和平友好、互惠合作,将不仅造福于两国人民,而且对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也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利反政府武装攻占首都

第3版(国际)
专栏:

利反政府武装攻占首都
  新华社拉各斯6月25日电(记者戴阿弟)蒙罗维亚消息:利比里亚反政府武装“利比里亚人和解与民主联合”(简称“利民联”)25日已攻占了首都蒙罗维亚市中心,城内一片恐慌,市民纷纷外逃。
  据报道,“利民联”武装人员已占领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蒙罗维亚港口,并从西北方向跨过麦索拉多河,进入了市中心地区。市政府大楼周围不断遭到炮弹袭击,数以千计的市民不得不躲在总统府大楼隔壁的市政府会议厅寻求庇护。
  报道说,利比里亚总统查尔斯·泰勒当天在电台发表讲话表示,尽管叛军向市中心不断推进,但他不会离开首都。他说:“我们将固守首都,打击恐怖进攻,直到最后。”

美“斩首”无果 叙军民遭殃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美“斩首”无果 叙军民遭殃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 吴文斌
  6月25日晚,叙利亚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叙外交部19日曾召见美国驻叙利亚大使卡图夫,就美军当天凌晨在叙利亚与伊拉克边境地区与叙边防巡逻队交火事件向美方提出了正式抗议。这是叙官方在美军在叙伊边境附近袭击所谓“萨达姆及其高官车队”并造成叙军人员受伤后作出的首次正式反应。
  据报道,叙利亚外交部在召见卡图夫时,要求美国政府就这一事件“作出正式的解释”,并要求美方交还被美军扣留的受伤的叙边防军士兵,以便在叙医院继续对他们进行治疗,避免产生可能导致双方都不愿看到的紧张关系升级的误会。卡图夫表示,他将就上述事件向美国政府提出报告,并承诺向叙外交部通报美方的答复。
  两天前,叙外交部还就这一事件的详情向阿拉伯联盟秘书处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阿盟和阿拉伯国家支持和声援叙利亚抗击美国的不断挑衅。与此同时,叙还向联合国递交了一份同样的备忘录。叙利亚再次否认有关叙庇护和收容任何伊拉克前政府官员的指控,表示叙不容许这样做。
  美军轰炸被它怀疑的“萨达姆车队”,第三次“斩首行动”再次失手。但是,无辜的牲口贩子反倒成了“屈死鬼”。这里的报道说,6月19日凌晨,美军出动无人驾驶飞机、战斗机和特种部队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边境布卡马勒口岸附近的村庄德西卜突袭了一个被美怀疑载有伊高级官员的“神秘的逃亡车队”。据说在4辆“豪华轿车”中有萨达姆及其至少一个儿子。不过,《华盛顿邮报》记者近日在深入现场附近采访目击者后却发现:遭到美军袭击的“豪华车队”竟然是在边境地区贩卖牲畜的走私卡车,而车上的“伊拉克高官”除了羔羊外,就是几名牲口贩子。当地人纷纷质疑:美国通过卫星侦察,连地面上普通汽车的牌照号码都能分辨得一清二楚,怎么可能将4辆运货的大卡车误认为是“豪华车队”呢?
  事件发生的地点距离叙利亚边境只有几公里,不少边境地区的村民利用伊拉克战后物资严重匮乏之机,开辟了各种商品的走私通道,走私品包括电视卫星天线、发电机、客货两用汽车等物资。他们甚至还利用昂贵的卫星电话洽谈业务。18日晚间,一位名叫马吉德的牲口贩子带领4辆满载羊群的卡车从伊北部摩苏尔路经此地前往叙利亚,便成了美军的“猎物”和牺牲品。而招致杀身之祸的恐怕就是他们的卫星电话被美军监听,美军满以为这回抓到了“萨达姆的狐狸尾巴”。
  据目击者说,当地一村民的房屋不幸被美军击中,其弟媳和年仅1岁的侄女被打死,另外还有3名亲人受伤。同时,当地还有4幢房屋被美军炮火摧毁。村民们还见到至少有两名牲口贩子从被袭击的车中死里逃生,另外两人被炸死。
  美军空袭之后,满载美军特种兵的4辆装甲运兵车迅速赶到并封锁了现场,美军专家还对被炸死的人员遗体进行取样,以便通过DNA测试来确定死者中间是否真有萨达姆父子。然而,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前天在华盛顿表示,尚无证据表明萨达姆父子在上述袭击中丧生。而美军正是在追击上述“神秘车队”的过程中,擅自闯入了叙利亚境内,并且与正在附近巡逻的一支叙边防军小分队遭遇交火,致使5名叙军人受伤,美军还以“需要收容调查”为名把他们扣留,这就引起了叙利亚的抗议。
  据今天出版的《中东报》报道,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日前表示,他已指示将叙利亚5名被俘军人(其中3名受伤)交还叙方。美国政府还于23日向叙派出一名外交官,通报有关情况,称叙受伤军人的状况良好,并将平安返回叙利亚,以缓解两国关系。(本报大马士革6月26日电)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