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3-06-13第1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性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性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吕岩松
  这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她被誉为“民族英雄”、“20世纪女性”,获得过联合国和平金奖,还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享尽人间殊荣的同时,她甚至在月球上拥有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这又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事业的辉煌并未淡去天性中特有的温柔。每当心中涌起情感的热浪,她也会像普通女人一样泪流滚滚。2002年6月25日,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一周年晚会在莫斯科举行。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将“人民友好使者”勋章佩戴在她的胸前时,她的双眼再一次湿润了。她哽咽着向人们郑重宣布,俄中友好是她毕生的事业,她要为加强两个伟大邻邦的理解与合作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
  这位女性就是40年前遨游太空的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俄罗斯国际科学文化合作中心主席捷列什科娃。几十年来,她以博大的情怀拥抱着人间和太空,用火一般的激情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捷列什科娃1937年3月6日出生于雅罗斯拉夫尔州马斯连尼科沃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从轻工业函授技术学校毕业后,她开始在当地一家工厂工作。青年时代的捷列什科娃有过许多大胆的梦想,但从未想过透过宇宙飞船的舷窗遥望自己的祖国、遥望人类赖以生息的美丽星球。
  捷列什科娃喜欢运动,擅长滑雪和游泳,并且多次横渡过伏尔加河。有一次,她去机场看跳伞俱乐部的姑娘们跳伞。当看到人们从飞机上跳出时显得那么小时,她的心跳得格外厉害,并认为自己绝对无法从事这项运动。然而就是在那次机场之行后,捷列什科娃开始大量阅读有关飞行的书籍,她钦佩飞行员驾驶飞机飞上高空的勇气,更为那些在蓝天上同德国法西斯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感到自豪。有一次,她在杂志上看到一位黑眼睛姑娘的照片。这位女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中跳出一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并创下了世界纪录。“我也能这样跳吗?”捷列什科娃陷入了沉思。
  1958年秋天,捷列什科娃加入了跳伞俱乐部。第一次跳伞时她紧张得闭着眼睛跳下了飞机。不过,这次跳伞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几十年后捷列什科娃回忆说:“在空中,我看到白云在飘浮,看到伏尔加河在太阳照耀下闪着银光,树林变成了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当你感觉到气流的强烈冲击时,你会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天空和空气。高度带来胜利的喜悦,精彩而辽阔的世界在我的眼前展开。”
  1961年4月12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带来了永恒的荣光。捷列什科娃听到这个消息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当时,她和她的朋友们都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位苏联妇女进入太空。有一天,当她从报纸上得知加加林也曾在一家航空俱乐部学习过,她立即给航天学校寄去一份申请书。
  几个月后,捷列什科娃来到了莫斯科郊外的宇航员训练基地。要成为宇航员,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男学员大都是优秀飞行员或运动员,体能训练对他们来说几乎算不了什么,而捷列什科娃等女学员所承受的压力却要大得多。不过,姑娘们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此外,她们还学习了驾驶飞机等各种复杂的技能。1963年6月16日,捷列什科娃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作为人类第一个女宇航员进入太空,并驾驶着“东方6号”宇宙飞船遨游了22小时50分钟。当她睁开双眼,第一次将目光投向舷窗外时,她激动地喊道:“我看到了!这是地球,多么美丽啊!你好,宇宙!”
  太空之旅给捷列什科娃带来巨大的荣誉,当年她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随后,她又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并担任了苏联妇女委员会主席。不过,捷列什科娃并未停止奋斗的历程。196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10年后又获得了技术学副博士学位,并先后发表过50多篇宇航学术论文。同许多宇航员一样,捷列什科娃将主要精力投向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的和平事业。多年来,她一直担任俄罗斯国际科学文化合作中心主席。作为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捷列什科娃仍保持着率真的本色。出于对友好邻邦中国的特殊感情,她还担任了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为加深俄中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舷窗外,好像几百面战鼓在同时敲响,一首英雄交响曲正在上演。”捷列什科娃曾这样描绘从太空回归地球时听到的轰鸣声。这激昂的鼓点、雄浑的乐章不也正是她人生的写照吗?太空之旅虽已是40年前的往事,她博大的爱将永远是天地间一道亮丽的彩虹。(附图片)
捷列什科娃与她的女儿。

踏访印度农家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现场采访

踏访印度农家
本报驻印度记者 张静宇
  正午时分,天上见不到一丝云。太阳像个巨大的火球悬在半空,毫不吝啬地将炽热撒播到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阳光下,位于印度北方哈里亚纳邦恰杰尔区阿绍达村一带的气温已高达43摄氏度。村外刚收过小麦的大片农田里空空荡荡,半拃高的麦荐被晒得一片枯黄。
  这里是德里大学学生阿苏·库马尔的家乡。他这次回家与以往不同,他现在的身份是向导兼翻译,任务是带中国记者体验印度的农村生活。穿过碎石铺就的小巷,阿苏在一个过道的阴凉处,找到了本村“一号行政长官”——村民委员会主席维诺德·辛格。此时,辛格村长正坐在棕床上,与几位村民轮流吸着一个阿拉伯风格的水烟袋闲坐纳凉。见来了稀客,他赶忙吩咐人到村里的杂货铺买来冰镇可乐。我们第一次与印度农民近距离接触,就对他们的淳朴好客留下深刻印象。
  辛格村长50开外,一副纯朴农民模样。话不多,却对自己管理的这个足足有2万人口的大村子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这里虽然毗邻首都,但由于干旱少雨,农业生产状况在全国不过中等水平,农民生活远远赶不上更靠北部的农业样板旁遮普邦。全村除了2%—3%左右的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外,村民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农业上的收成,主要作物有小麦、油菜籽和甘蔗。以他家为例,父母、三兄弟加孩子三代14口人住在一起,有土地25英亩。全家去年的收入在12.5万卢比左右(合人民币2.2万元),在当地算中等偏上水平。
  阿绍达村目前共有土地2.4万英亩。但4000户人家中,大约有30%属于印度社会中特有的贱民阶层,他们绝大多数不拥有土地,完全靠给别人打工度日。我们注意到,虽然印度政府早已声明废除种姓制度,但辛格村长显然并不避讳谈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他说,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明显要低一大截,若再遇上坏年景,很多人就会跑到城里靠打零工甚至乞讨为生。“不过,”他话题一转,“他们不代表本村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他说,为了维护农业生产稳定和保护农民利益,印度各地普遍给农民提供一些政策性优惠,标准由各邦根据不同情况自行制定。按照哈里亚纳邦的规定,政府对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只收取极少的房屋建设税,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农业税赋。90%以上的村民子女花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在村里读完小学,他们当中大约有一半还可以继续念到中学毕业。不过,辛格村长指着坐在一旁的阿苏说,像他那样能够读到大学的寥寥无几,他代表这个村子的希望。
  随着阿苏的指引,我们走进他家的院子。同印度许多普通农民家庭一样,他的家仍然保留着典型的三代同堂大家庭生活习惯。五六十平方米的院子四周分布着七八间砖房,简朴而略显陈旧。从屋里的陈设看,棕床是几个房间里最主要的家具,除此之外没有多少像样的家当。在南亚炎热的夏日里,一家人连电扇也舍不得使,生活远谈不上富裕。据观察,这一带的农民对水牛有很深的感情,阿苏家就在院子里专门为牛辟出一间房。黄牛在印度是神。水牛却不同,平日里可以为主人提供充足的牛奶,农忙时可以下地干活,牛粪还是日常烧火做饭的廉价燃料。所以,自从邦政府两年前投资打井修渠,解决了村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后,现在全村几乎家家都饲养着数目不等的水牛。
  阿苏的父母早年读过书,在当地算是文化人。两个姐姐见有生人来访,落落大方地上前与我们搭话。她们说,平心而论,政府这些年来为老百姓做了一些事情。修通了村里通向外界的柏油路,从德里来的长途汽车现在可以一直开进村。前些年政府鼓励的“白色革命(即养牛产奶)”有了成效,现在,她们每天将自家产的牛奶送往邻近的加工厂就地加工,换回现金,贴补家用。此外,村里还有5个私人诊所和两个政府办的门诊部,村民看一般的小病不用出村。
  两姐妹还告诉我们,随着生活改善和社会进步,农民的生育观念也在悄悄转变。过去村里一家有七八个孩子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响应政府号召,实行计划生育。溺婴、早婚、性别歧视等过去常见的愚昧落后现象至少在这个村里已经很少见了。
  生活的改善也带动了农民在观念意识上的变化。一些受过教育、有文化的年轻人开始注意改变祖祖辈辈传下的某些落后生活习惯,讲究卫生,渴望知识,追求新潮时尚。他们当中有些人不甘心在农村生活一辈子,希望凭借自己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去大城市干一番事业,闯下一片属于个人的新天地。不过上了些岁数的村民大多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对现在的生活虽然谈不上满意,但相对更容易知足。一些人认为城里的钱也不那么好挣,他们宁愿呆在农村,过世代早已习惯了的简朴生活。一位操着满口印地语的老农请阿苏将他的话翻译给我们:“城市再好,不是我们呆的地方。”

寻访海明威在古巴的足迹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寻访海明威在古巴的足迹
本报驻委内瑞拉记者 刘宏
  美国文豪海明威一生中超过1/3的时间是在古巴哈瓦那度过的。他曾经这样描述古巴:“我热爱这个国家,感觉像在家里一样。一个使人感觉像家一样的地方,除了出生的故乡,就是命运归宿的地方。”
  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作为加勒比最大港口的哈瓦那开始迅速发展,至50年代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之一。据记载,1958年古巴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当年的意大利相差无几,50年代的哈瓦那人曾把当时美国的南部城市迈阿密轻蔑地称为“乡下”。哈瓦那的魅力是显而易见的,否则海明威不会选择那里并且一住就是22年。
  海明威初到哈瓦那的时候,住在老城区的“两个世界”饭店,这家饭店后来也因海明威而出名。该饭店建于1923年,位于殖民时期的总督府——现城市博物馆后面的繁华地段。1928年海明威第一次到古巴时就在这里下榻。此后在1932年至1939年间,海明威每次到古巴都住这家饭店。饭店的老板把他当成贵客,511房间成了他专用的房间。在这里,海明威完成了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部分章节并为杂志撰写了大量文章。因为饭店的环境与设施安逸且舒适,海明威把“两个世界”饭店称为“非常适合写作的地方”。如今这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已经将这位文豪常住的511房间开辟成一个小型的海明威博物馆,里面陈设着海明威生前的用具,饭店餐厅也保留了当年海明威曾经喜欢吃的菜肴。今天的“两个世界”饭店成为许多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的首选饭店。
  柯希玛尔是哈瓦那城东的一个小渔村,这是海明威出海钓鱼的地方,《老人与海》中提及的露台饭店就在这里。
  露台饭店最早建于1925年,当时的名字叫“槟椰树”,是一间主要是渔民和过路人光顾的小酒馆。小酒馆其后几易其主,直到萨尔瓦多·布兰科接手后,改名为露台饭店。由于海明威的光顾,饭店逐渐出了名。海明威曾这样描述他第一次光临露台饭店的情景:“在春季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风从东面吹进敞开的饭店。从露台上我凝望大海,深蓝色的海面上泛着白色浪花,穿梭的渔船追逐着多拉多鱼。”
  1991年当地政府对露台饭店进行了修缮,如今这座拥有77年历史的饭店也成了众多外国游客的必去之地。餐厅里的餐桌全部铺着白色桌布,上面再罩一层红色的桌布。如仔细观察,人们会发现靠窗最近的一张桌子上面罩的也是红色桌布,但下面铺的却是黄色桌布。据餐厅的服务员介绍,那张与众不同的餐桌就是当年海明威常坐的地方,那里的视线最好,海明威总是坐在那里喝酒、望海。
  由于海明威当时的妻子玛瑟不喜欢住在饭店,并且在报纸上发现了一则出租庄园的广告,于是她说服了丈夫更换住所。海明威于1939年以每月100比索(与美元等值)的价钱租下了位于哈瓦那东南郊的维西亚庄园。一年以后他又用1.85万比索买下了庄园的产权。维西亚庄园占地4公顷,农庄里有果菜园、牧场和各种奇异的热带植物,绿树掩映中一座带平台的建筑就是海明威起居和写作的地方。
  在维西亚庄园里,海明威饲养斗鸡、猎犬和猫,苦练拳击,与附近的孩子们组织了一支棒球队;他大抽雪茄,痛饮朗姆酒;他经常身着瓜亚维拉衫(一种加勒比地区流行的绣花衬衣)、脚踏软鞋驱车前往“小佛罗里达餐馆”、“街中小酒馆”,或前往柯希玛尔乘上自己的“皮拉尔”号游艇出海钓鱼;当然,在这里他还用“罗亚尔”牌打字机完成了《丧钟为谁而鸣》和获得诺贝尔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去世后,他在古巴的故居被妥善保护起来,1962年维西亚庄园成了一个供游客凭吊的博物馆。这里共保存了2.2万余件海明威生前的物品,其中包括照片、影片、私人文件、猎物、钓具和体育用具、各类收藏的武器、7000多部藏书以及诺贝尔文学奖的证书等。海明威心爱的“皮拉尔”号游艇原来一直停泊在柯希玛尔港,改建博物馆的时候游艇被搬到这里来,供人参观。游艇的前面,有四块小小的白色墓碑,上面分别写着海明威生前4只爱犬的名字。
  哈瓦那有很多著名的餐馆和酒吧,其中一些是海明威生前常去的,如“街中小酒馆”、“小佛罗里达餐馆”等。“街中小酒馆”地处哈瓦那老城,位置正好在大教堂广场旁一条街的中间部分,因此而得名(有译为“五分钱小酒店”的)。这家酒馆历来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因为久负盛名,许多到访的外国元首也不忘到此一坐。这里供应的最有名的酒是一种用古巴特产朗姆酒加薄荷叶和柠檬调配的鸡尾酒,名叫“莫希托”,这也是海明威的最爱。别的酒吧餐馆都忌讳顾客在墙壁上乱涂乱画,而这里却采取鼓励的态度,因此小酒馆内的墙壁上已经布满了顾客的签名和留言,顾客中不乏一些世界级的名人。当然海明威的留言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吧台酒柜的正中央,上面写着:“我的‘莫希托’在‘街中小酒馆’,我的‘达伊基里’(另一种用朗姆酒调配的鸡尾酒)在‘小佛罗里达餐馆’。”

感恩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旅人心语

感恩
文玉芳
  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者,乃于己有大恩大德者。而这次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味。
  那是在洛杉矶郊县一所旅馆的早晨,我正在大堂的餐厅里就餐时,发现自己的右前方有3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在就餐的时间、就餐的地方,这3个孩子却没做与吃饭有关的事。我难以按捺心中的好奇,试探着走了过去。在这些孩子的应允下,我坐在了他们旁边。看到我这样一个肤色不同的外国人到来,他们丝毫没有一丝扭捏,而是落落大方地和我谈了起来。这3个孩子中有一个约摸十二三岁戴眼镜的男孩是老大,女孩八九岁是老二,另外一个小男孩五六岁是老三。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和母亲是暂时住在这所酒店里的,因为他们正在搬家,新房还未安顿好。
  当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满脸疑惑。这3个小孩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道。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写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他们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他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趣。相反,如果我们像这些孩子一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艺术之城佛罗伦萨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见闻

艺术之城佛罗伦萨
龚铁鹰
  八月的暮色中,我们的汽车驶进佛罗伦萨,那个高举文艺复兴大旗的佛罗伦萨,那个孕育了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基雅维利的佛罗伦萨。或许是因为暮色,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旅馆在城的边缘,与我们心中名城的辉煌形成反差,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衰败的城市,柏油路已显高低不平,路灯也不那么明亮耀眼,在残破的便道上竟有稀疏的荒草。
  清晨,当我们站在米开朗琪罗广场的时候,昨晚的那点忧思已荡然无存。此刻,佛罗伦萨的辉煌和灿烂蓦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在这个山冈之上,是那个世人皆知的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塑像。尽管世事变迁,但大卫始终以这种雄健的体魄守护着这个城市。山冈之下就是那条蜿蜒的阿尔诺河,在河的对岸直到远处一脉黛色的山前,是一片绵延不绝、红白相间的建筑,白的是墙,红的是瓦。
  当我们走下佛罗伦萨广场,沿着阿尔诺河经过老桥——一座满是金银首饰店的廊桥,走到塔楼高达94米的老宫前面的广场时,我们开始接触这个城市富有艺术气质的市民。或许他们的身上还流淌着这个城市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先贤们的血液,承继着他们的艺术细胞和探索创造精神,在广场到阿尔诺河之间几百米长的窄窄的街道上,成了展示佛罗伦萨市民多样性艺术的长廊:一个穿蓝色背心、黑色镶边裙的年轻女子,在一座白色的大理石雕像下演唱意大利歌剧中的一个个片段,引来路人的阵阵喝彩;一个女子一袭白服,扮成一尊大理石塑像,一旦有人向她示好或与她合影时,她都作出友好和善意的表示;沿着这条路的两侧,有十几个画摊,展示着摊主们的不同画作,作品的水准之高,是你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一些兴致颇高的游客静静地坐在画摊前,由摊主给他们画肖像……
  这些浪漫的艺术风情都是你在这个城市可以观察和体验的,但是,佛罗伦萨的伟大之处还在于这个城市蕴涵的以但丁为代表的不屈精神。青年时期的但丁曾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他反对罗马教
  皇对佛罗伦萨的干涉。教皇伙同法国军队支持黑党击败但丁所属的白党,掌握佛罗伦萨的权柄后,开始清洗白党成员。但丁被没收全部家产,判处终身流放。
  正是在流放期间,但丁完成了他那部开启文艺复兴之门的忧国忧民巨著——《神曲》。我想,有时人们命运坎坷未必就是坏事,如果当初但丁一帆风顺地作这个城市的行政官,还会有《神曲》这部作品吗?当时的文艺复兴运动还会有那样大的声势吗?今日的人们还会从但丁的作品中领悟那种人性的力量和深刻的思想吗?
  尽管这个城市在政治上有过那样一段不光彩的时期,但是,在艺术上,佛罗伦萨还是颇有创造精神并能够奖掖后进的。曾统治这个城市的美第奇善于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他广纳众贤创建“美氏学园”,当米开朗琪罗13岁时,他就将他带回宫中派教师教他学习雕塑。佛罗伦萨的一大批艺术家得到过他的提携和关照。那个时期,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创造、探索,淋漓尽致地挥洒他们的艺术想象、展示他们的艺术才能……今天,当你漫步在这个碎石铺就的窄小街道上,浏览路边那随处可见的雕塑和庄重大气的古代建筑,你仿佛听到那些古代艺术家在通过这些艺术杰作向你叙说他们的荣耀和辛劳……
  我们在这个城市徜徉、体味、沉思。这时陪同和我们打趣,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城市如此人杰地灵?因为历史上这个城市就有一种饮食习惯,人们专吃当地出产的一种一年生小牛,而且烤制得半生半熟。这番话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随即走到一家烤肉店。侍者问我们每个人烤肉要几分熟?正当我们犹豫间,邻座的一对当地的中年夫妇也参加到侍者和我们的讨论中,那个中年妇女为侍者出主意,也为鼓舞我们的勇气,一再说全部五分熟。当我们在那对中年夫妇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神情中吃着带血筋的牛肉时,我们感到,佛罗伦萨人的探索精神是深入到他们的骨髓之中的!而这种探索精神正是艺术创造的血肉和灵魂!

收藏里维拉作品最多的博物馆(图片)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收藏里维拉作品最多的博物馆
于华音/文并摄影
  墨西哥城的多洛雷斯·奥尔梅多博物馆,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里维拉作品展览馆。
  已故的迭戈·里维拉是墨西哥当代最负盛名的壁画家之一,他早年留学巴黎,受到欧洲艺术熏陶,后又继承融汇墨西哥本土玛雅、阿兹特克传统艺术精华,创造出一大批气势磅礴、冲击力强的巨幅壁画,对当代墨西哥艺术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博物馆是由多洛雷斯·奥尔梅多女士创办的。多洛雷斯才貌双全,热爱艺术,和许多艺术家结下深厚的友谊,其中包括壁画家里维拉。她总共收藏了137幅里维拉的作品,据说世界上任何一家博物馆想展出里维拉的作品,都得向多洛雷斯借。虽然多洛雷斯和里维拉的关系非比寻常,但她收藏的全部里维拉画作都是自己掏钱买下的,包括里维拉为她绘制的多幅肖像画。
  年轻时的多洛雷斯除了美貌还拥有精明的头脑,趁墨西哥经济发展需要大兴土木的时机,做起了建筑方面的生意,而且很快便积累了大量财富。致富之后的多洛雷斯并没有一心扑在钱和生意上,而是热心于墨西哥的文化事业,大量资助各种文化活动。墨西哥政府对她为弘扬墨西哥文化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片:
  1、2、迭戈·里维拉为墨西哥国民宫画的壁画(局部)。
3、里维拉为多洛雷斯·奥尔梅多女士画的肖像画。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