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3-06-06第1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加利利的湖光山色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见闻

  加利利的湖光山色
  黄培昭
  以色列东北部多是绵延的山地,虽不甚巍峨,却林木葱茏。山脚下一泓湛蓝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映入人们的眼帘,那便是加利利湖。
  加利利湖是通用的英语称呼,阿拉伯人管它叫“太巴列湖”,因为湖的西侧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太巴列,犹太人则称它为“肯纳瑞特湖”,意为竖瑟,因湖形酷似竖瑟。加利利的旖旎风光一向为人称道。这里,晨昏晴雨不同,湖光山色各异,吸引着熙攘不绝的四方游客流连忘返。
  清晨,当喷薄欲出的太阳从戈兰高地上方探出笑脸,把万缕朝晖撒满湖面,加利利湖顿时浮光曜金,七彩流溢。夕阳西坠时,湖上晚霞簇簇,归帆片片,同渐趋黯然的柔波细浪一起,准备迎接夜幕的降临。而华灯初上,玉兔东升,沐浴在皎洁月光中的加利利湖,又分明是一阕曼妙的朦胧诗了。
  风和日丽时,加利利湖波光潋滟,波澜不惊。漫步湖边,会在水中窥见群山的倒影,水里的山势依然俊朗而舒缓,只似有若无地轻轻摇曳着,惊动了几尾游弋的鱼儿。湖畔的树也把倩姿垂到水中,与那里的山峦争妍斗奇。树的婀娜,山的雄浑,各具特色,终于让人难分伯仲了。阴雨骤至,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湖面,像演奏着动听的音乐。一会儿山岚袭来,原本清清爽爽的湖水被遮罩得缥缥缈缈。有时疾风劲起,顿时波涛汹涌,浊浪排空,湖水变成可怕的铅灰色。
  加利利湖不大,长21公里,宽12公里,总面积不过170平方公里,但它晶莹澄澈,似有收濯人灵魂之效。湖的四周,多温泉浴、潜水馆之类的设施,人们洗了温泉,潜了水,都会感到神清气爽,卸去了周身的疲惫。也许,这与加利利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关?
  因为,这里除了素有耶稣“第二故乡”之称,有着诸如“传道收徒迦百农”、“五饼二鱼救众生”、“八福山上巧论道”等等不胜枚举的宗教故事外,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十分悠久的年代。犹太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等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文化烙印。
  值得一提的是,加利利湖附近的达加尼亚基布兹,被犹太人誉为“基布兹之母”。1909年,一批东欧的犹太青年为着理想远道而来,在这块当时还是一片贫瘠的沼泽地上建立了第一个类似集体农庄的生产组织,希伯来语叫作“基布兹”。今天,基布兹的总数已近300个,仍是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近在咫尺的太巴列城,与耶路撒冷、希伯伦、查法特,并称为犹太四大圣城,分别代表水、火、土和空气四种元素,文化底蕴醇厚。太巴列是一座山城,老城区与加利利湖同高,低于海平面210米,新城区则高出海拔许多,落差较大,人们站在城中的不同地方,均可以捕捉到加利利湖的不同风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犹太拉比(近似于教长)奔波一生后,到了暮年往往选择太巴列落脚,在这里潜心钻研学问,乐施善道,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后葬身于此。
  加利利是整个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水源丰沛,水产资源也颇为可观。《圣经》传说,当初耶稣让他的高徒彼得将湖中的每种鱼各捉一条,彼得竟捉了153条,其中最有名的一种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今天,彼得鱼已成为一道招徕食客的名菜。环加利利湖,大小餐馆鳞次栉比,随便你步入哪一家,都可以吃到鲜嫩可口的彼得鱼。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仿佛来自历史深处的鱼肴,边悠然地欣赏着眼前的明山秀水,再美妙和惬意不过了。

加拿大见闻——郁金香节(图片)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每年5月,加拿大首都渥太华都要举行盛大的郁金香节。
  加拿大人与郁金香结缘,源于1945年秋天。那年,荷兰王室为感谢加拿大政府让他们躲避战祸,送给加拿大10万株郁金香。从此,每年的5月荷兰都要给加拿大送郁金香。
  渥太华的郁金香节始于1953年。从1998年开始,渥太华对岸的赫尔市也开始组织郁金香节活动。现在,河两岸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郁金香,从而使渥太华赢得了“百万郁金香之都”的美名。(本报记者 邹德浩摄)
  1、郁金香节的广告宣传牌。
  2、渥太华国会大厦前盛开的郁金香。
  3、从荷兰送来的郁金香。

耶雷米亚和他的面包博物馆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耶雷米亚和他的面包博物馆
  本报驻塞尔维亚和黑山记者 刘志海
  距贝尔格莱德42公里的佩钦齐村是塞尔维亚共和国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一个普通小村。如今,它不仅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而且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和世界一些国家闻名。因为,该村拥有世界第一家私人面包博物馆。最近,我慕名前往佩钦齐村参观了这家私人面包博物馆。
  面包博物馆主人耶雷米亚热情地接待了我。
  少许寒暄,耶雷米亚便介绍说:“我是画家,一直痴迷于绘画艺术。25年来,我以面包为题材画了许多作品。与此同时,我收藏了与面包有关的物品近2000件。1995年3月我开始筹建面包博物馆,1998年建成,并命名为‘耶雷米亚’面包博物馆。”
  问及面包博物馆规模,耶雷米亚如数家珍地回答说:“‘耶雷米亚’面包博物馆占地约1200平方米,有3个展厅,展出展品近2000件。”
  在耶雷米亚的介绍下我们步入第一展厅——古老农业器械展厅。许多古代农具映入眼帘。定睛一看,这些都是仿制品,主要有耕地、种植和收割的农具,粮食储存器具等。
  第二展厅主要展示各式面包。耶雷米亚说,塞尔维亚人的历史与面包密切相关。自古以来,塞尔维亚人就离不开面包。从一定意义上说,塞尔维亚人目前制作和食用面包已成为一种文化。塞尔维亚人不仅平时食用面包,而且婚丧嫁娶、生日聚会和庆祝节日都要制作不同的面包。面包展厅展出的仅是96种具有代表性的面包。
  此外,这里还展出了制作面包的面包炉和其它用具。这些用具从古至今,有好几十种,各具特色。
  耶雷米亚陪我走向最后一个展厅——绘画展厅。刚进入该展厅,耶雷米亚就自豪地说:“这里展出了我多年来以面包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和用面包拼成的图案。”他边说边不时用手向我指点墙上挂着的绘画作品和面包图案。我仔细观看后发现,绘画作品和图案上展示的面包形状各异,有圆形、长方形、四方形等各种形状,并形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鸟、鱼、花、河流和山川等图案。
  当问及面包博物馆的收入时,耶雷米亚说,门票成人50第纳尔,儿童30第纳尔,历史、艺术和考古专业大学生免票。门票收入目前难以维持博物馆日常开销。“但是,艺术主要是投入,不能只讲利润,”耶雷米亚强调说。我问耶雷米亚迄今共向面包博物馆投入了多少资金?他诚恳地解释说:“我每年都投入,究竟投入多少不清楚。最重要的是,我全家人都喜欢艺术。我的妻子和女儿都为我建立面包博物馆而自豪,全力支持我继续搞好博物馆的建设。在她们的支持下,一切困难都会克服。”
  据说,“耶雷米亚”面包博物馆不仅是塞尔维亚,也是世界第一家私人面包博物馆。它丰富的展品,浓厚的文化氛围,已引起人们关注。开馆以来,国内外不断有人前来参观。去年参观者共1.2万多人,其中外宾占5%。
  分手时,我祝愿“耶雷米亚”面包博物馆越办越好。耶雷米亚高兴地说:“托你吉言,我的面包博物馆必将日臻完善。欢迎更多的中国朋友前来参观!”

一个中国小学生眼中的美国教育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一个中国小学生眼中的美国教育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爱成
  小豪是在中国上小学五年级时随父母来美国的,下个学期就要升初中了。听他讲起在美国上学的故事,觉得很新鲜,于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上学特别“累”
  开学了,发书了,全都免费。可是拿到手,全是别人用过的旧书。打开一看,扉页上留下的曾用人姓名至少有10个,好在书本保管得很好,有的与新书差不多。随书下发的还有一张“协议”式的说明,上面写着此书的价格,并说损坏或丢失须原价赔偿。然后签字。这些书每本都像大号字典,很沉,几本书放在书包里根本背不动。同学们都用带轮的行李包拉着走。更糟糕的是上课跟老师不跟教室,每上一节课就得换地方,都得拉着书包满校园跑。
  其实文化课并不累,累的是体育课。除了星期三,每天都有体育课,1/3时间在室外活动,篮球、排球、橄榄球……那些美国孩子壮得像牛,“玩”起来不要命,我怎么也抢不过他们,常常不是被他们撞倒,就是自己累得爬不起来。
  学会了做生意
  英语不好,我最怕算术应用题,不过真正理解了,计算不成问题。好在老师非常重视实践。有一次我的数学应用题又没考好,老师说如果我能把在饭馆里吃饭的账算清楚就给我加分。于是放学后我请求爸爸带我到餐馆用餐。从每样菜多少钱,到加百分之几的税和小费,一笔笔算清。老师很满意,真给我加了分。
  老师鼓励我们学用结合。每个月老师会根据我们的成绩发“奖金”,最好的学生每月800“美元”,最少的100“美元”左右。老师给我们开“支票”,我们拿“支票”到“银行”兑换“现金”(支票和现金都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只能在学校内部用)。然后每月举行一次交易会或拍卖会。学生们从家里把不需要的用品和玩具等带到学校里来卖,也有自己做的小食品。价格要适中,贵了没人买,便宜了同学们会怀疑质量有问题。老师发的“奖金”这时全都派上了用场。
  不过真功夫还是在校外。学校里来了一批巧克力糖果。老师让我们进行推销实践,带样品找顾客,下定单,收货款,一个月后送货上门。学校根据推销的多少给予打分评级,算成绩。我求爷爷告奶奶才找到5个客户,还好得了个B。
  对于这一点爸妈好像有意见,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有些不务正业,总是一再告诉我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最最重要。可是在学校里,光学习好不行,美国孩子根本看不起。在他们眼里,脑子灵,样样行,才算“酷”。
  向家长讲解作业
  按学校要求,放学回到家,我要主动向家长汇报学习成果,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讲解给家长听。遇到家长“糊涂”时,还得解释好几遍。按规定只有家长真正懂了,在我的作业上签了字,才算了事,否则第二天到校我交不了差。
  小时候,晚上是爸妈给我讲故事,如今在这里,每晚我必须给他们读故事,这些故事书都是从学校图书馆里借的。我不光要读,还要解释,每篇都得由他们签字,老师才认可。不过,最不容易过的一道关是学校图书馆里的管理员。还书前由她对书中内容提问考核,她根据我的理解打分,成绩交给班主任,一个学期累计算总分。然后再借我新书。
  家长会分别开
  到美国后第一次开家长会,是我带爸爸去的。去了以后发现,教室里除了老师,没有别人。我以为弄错了。老师笑着让我们进去,然后与爸爸面对面谈起了我。后来我才知道,在这里家长会是分别开的。老师与每个家长大约谈10到20分钟不等。难怪通知上说家长会总共要开两天。
  当然,每年也有一次家长会是所有家长一起出席的,那是学区里开的,主要是向家长解释期终考试如何进行。
  表扬为主
  在学校,每当我们作业做得不太好,甚至做错了什么,老师总会说“That’sOK,but……”意思是说,“没什么关系,不过……”老师总是尽量鼓励我们,给我们信心。而我们每做出一点成绩,老师就大加表扬,激励我们继续努力。
  去年11月,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被评上班里每月一名的“超级明星”,因为我的英语不是很好。可是老师说这是因为我的学习进步非常快,其他各方面表现也都很好。发奖那天,校长、班主任请我们获奖者共进早餐,并请来摄影师与我们合影留念。受到了鼓励,我越来越努力了,今年5月我又获得了学区的学习进步成就奖。在班里,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不过与表现欲极强的美国同学比,还显“底气”不足。因为爸爸总是告诉我,要谦虚谨慎,尤其是做错了什么一定要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可是那些美国孩子总是喜欢表扬与自我表扬,在我看来他们特别自信。
  听了小豪的故事,我问他如果他现在回国上学,会觉得如何?他想了想说:“我担心文化课会跟不上,因为我知道我以前的那些同学为考高分,读书个个都很玩命。但其他方面会比他们强。”

捡拾历史的碎片——解读“泰坦尼克”遗物展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捡拾历史的碎片
  ——解读“泰坦尼克”遗物展
  本报驻英国记者 施晓慧/文并摄影
  “泰坦尼克”遗物展不久前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开幕。200多件包括“泰坦尼克”号船体残片、船上用具、乘客私人物品等遗物,在沉睡海底90年后,第一次正式与观众见面。展览用背景声音、灯光、图片和电视模拟出“泰坦尼克”当时的场景,与陈列在精致玻璃柜里的实物巧妙结合,把观众带入90年前的那段真实历史。
  一块重约2.5吨的船体钢板吊立在展览会的入口处,那是当年英国造船业的骄傲;一只船上的铜钟,只在客轮撞上冰山的瞬间敲响过;那个驾驶舱内铜制的传声器,该记得躲避冰山时的紧急指令,可惜,巨轮只来得及躲过冰山一角;一箱完好的白瓷餐具,是那次骄傲的“白星之旅”的餐厅备用品,还没来得及使用就连箱沉入海底,人们发现它们时,木箱已被腐蚀得荡然无存,瓷器在沙中整齐无损(见图1);甲板上镂空花纹的长椅铁支架,也许曾承载过船上情人的浪漫;散落的首饰、香水瓶、剃须刀、曲目单,甚至还有银行支票……这些随身物品还原出20世纪初人们的生活场景。
  沉睡在3800多米深海底的“泰坦尼克”号,在1985年首先被一支科学考察队发现。打捞工作从1987年开始,到2000年,出水的遗物超过千件。美国人发掘出它的商业价值,据此编出一个美丽凄婉的浪漫故事,让全世界人跟着唏嘘。
  英国人的感情不一样。“泰坦尼克”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一段难舍的历史情结。他们捡拾起这些碎片,在伦敦的科学博物馆里复原了那段历史。
  “泰坦尼克”号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轮,它的大胆构思、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和强大的造船能力,都是20世纪初大英帝国的辉煌象征。新技术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汽车、飞机、摩天大楼、电影、电报,整个社会充满着乐观主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英国人讲“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要从1907年6月的一次晚餐开始。当时,大西洋两岸的客运、货运、邮运十分繁忙,制造更快、更大、更豪华的运输船是海运公司追求的目标。白星航运公司的总经理布鲁斯·伊斯梅和贝尔法斯特著名造船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皮里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一拍即合:建造两艘超大型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和“奥林匹克”号,绝对有竞争价值!于是他们很快就将这一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付诸实施,仅“泰坦尼克”号投入的工程师、设计师等专业人员就有3000多人,那巨大的船体用了2000多块钢板和200万颗铆钉。端挂在展览第一部分的布鲁斯与詹姆斯的巨幅照片和详细的文字解说,说明了英国人至今对他们的尊重。
  新建成的“泰坦尼克”雍容、典雅,像一位骄傲的公主,人们预期她的前程“所向披靡”。没有人料到,她会以人类悲剧载入史册,2000多名“幸运”的乘客,只有不到1/3的人生还。而英国人更没有料到的是,她的沉没犹如一个寓言。2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0年内欧洲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从此一蹶不振,再没有重温“泰坦尼克”时代的辉煌。整个展览在幽暗的灯光中,弥漫着悲剧色彩,灯光最亮处是一间用那个年代家具复制的一等舱房间(见图2),今天看来也是相当的典雅。但此时面对它,更像面对一位老人向你展示她还是姑娘时心爱的首饰盒,早已物是人非。
  展览颇费笔墨的还有对人文精神的刻意传承。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泰坦尼克”沉没的一刻,一座允许触摸的“冰山”让你感受冰海的温度,人在这样的海水中只能坚持几分钟。墙上有一些数字:一等舱乘客生还199,死亡130;二等舱生还119,死亡166;三等舱生还174,死亡536;船员生还214,死亡685。墙上还有一段段乘客的语录,那是最后生死时刻的记录:阿奇博尔德·巴特,一位真正的军人,他帮助很多人登上救生船,却没有救自己;美国人本杰明,换上最好的衣服“让我们走得像绅士一样”;“为了挤上救生船,有的男人装扮成女人”;62岁的老船长史密斯在白星航线跑了26年,他组织了所有救生船逃生后,回到了船长室,与“泰坦尼克”一起沉入海底;1号发报员菲利浦斯和2号发报员布莱德,按船长命令发出危难信号后,不知疲倦地向该区域内的船只报告“泰坦尼克”号的位置,敲击国际呼救信号,一直到发报室被海水淹没。
  展厅里没有人说话,静得出奇,展览的内容到此结束,解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保护、复原这些碎片,将保留对“泰坦尼克”豪华航行的回忆,它会告诉你,生命是脆弱的,但人类的精神将长存。(附图片)

神秘的大庙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神秘的大庙
  许宏治
  在14至16世纪的特诺奇蒂特兰城(今墨西哥城的前身),大庙是最重要的一座建筑,因为它是举行最重大的政治和宗教仪式的地方。然而阿兹特克时代的这一辉煌建筑已不复存在。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遗址:一些断垣残壁和零星的石阶、石雕之类。
  大庙遗址是墨西哥民族拥有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发现是当代墨西哥考古学取得的最重大成就之一。
  它的发现年代并不久远。1978年2月21日深夜,电力公司的工人在墨西哥城市中心索卡洛广场附近施工时,在地下发现一块上面刻有浮雕的巨石。工人赶紧报告人类学研究所。考古学家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开始精心发掘,终于把它挖了出来,原来这是一块直径三米多的圆形石雕,上面刻着一个女神像。经专家鉴定,这就是阿兹特克人神话中战神的姐姐月亮女神。专家认为,既然发掘出了月亮女神像,史书上记载的大庙应该就在这一带。
  当时的墨西哥总统波蒂略对这一重大考古发现非常重视,下令拨专款进行大庙的发掘工作。发掘工作历时4年半之久。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发掘和修复珍贵文物7000多件,使阿兹特克时代这一重要建筑的遗址重见天日。为了系统地介绍大庙遗址及其发掘过程,陈列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有关部门特意在遗址旁边修建了博物馆。
  大庙遗址位于索卡洛广场东北方,距广场只有大约200米。据史书记载,大庙是一座金字塔形的神庙,是为供奉和祭祀雨神和战神而建的。从发掘后的大庙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从14世纪到16世纪,大庙曾经过多次扩建,每次扩建都把上一次所建覆盖,结果形成了重叠的7层。每一层都建有战神和雨神的祭坛。这可能是由于每一位新的统治者上台后都认为自己有责任重建大庙,而且要建得比原来的更大。最后一次建成的大庙高达45米。这在当时是相当宏伟的建筑了。
  然而,16世纪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攻占特诺奇蒂特兰城后,拆毁了大庙,用大庙的石块等材料在索卡洛广场上建了一座高达60米的大教堂。这教堂现在也成了墨西哥城的名胜古迹之一。
  今天,被“整旧如旧”地精心保护起来的大庙遗址默默地迎接着来自墨西哥国内外的宾客。置身于断垣残壁和破损不全的石阶、石雕之间,四周的氛围显得凝重、深邃,悲壮、凄美,充满神秘感和历史的沧桑感。
  如果这些石头会说话,它们一定会自豪地向你叙说,在殖民者到来前,它们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过去,也一定会悲愤地向你控诉,殖民者来到后,它们曾经受过多么残暴的蹂躏。
  然而面对着这些沉默不语的石块,我们只能自己来想象,当时的大庙究竟是如何的巍峨宏伟,阿兹特克人举行仪式时场面又是怎样的壮观热烈。
  遗址旁边的博物馆里陈列着根据史料记载和发掘成果、专家考证而制造的模型。这对于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大庙肯定会有帮助。但是,模型和实物毕竟是两回事。
  假如大庙保留到现在,它一定是墨西哥城一处了不起的胜迹。不过那样的话,旁边索卡洛广场上的大教堂也许就不会有了,整个墨西哥城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历史就要改写。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不能随便改写的。大庙终于没有保留到现在,而只留下了一个遗址,而且就连这遗址也是湮没多年后才重见天日的。不过,这幸存下来的遗址,同样是一份无价之宝。也许正因为大庙消失了,才更增加了遗址的神秘感和沧桑感,增加了它的悲壮之美。
  已经消逝的历史无法唤回。已经毁灭的大庙也不可能重新出现。如果按原样重建一座大庙,那么它已经不是原来的大庙,而只是一件仿制品。其价值和原物有天壤之别。
  因此,残存的遗址就显得格外珍贵,值得加倍地去爱惜。千万不要去做“重建”之类的傻事,因为历史是无法“重建”的。可以认为,最好连“遗址公园”也不要搞,因为遗址如果变成了公园,遗址就有可能埋没于公园之中,成为公园的点缀。那种古迹的神秘感、沧桑感一定会打折扣。如果像墨西哥人对大庙那样,除了精心保护好遗址,再在遗址旁另建一个博物馆,作为对遗址的注释,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