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2-08-23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关于可持续发展大事记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关于可持续发展大事记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对人类几千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特别是对工业革命以来发展道路的总结。
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大会。这次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也称《斯德哥尔摩宣言》,它标志着人类开始正视环境问题。
《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也认同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虽然人们在那时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还不是很成熟,但这份宣言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正视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了《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一书。该书第一次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术语提出。该书指出:“持续发展依赖于对地球的关心,除非地球上的土壤和生产力得到保护,否则人类的未来是危险的。”
1983年12月,联合国授权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负责制定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环境政策,以及将对环境的关心变为在发展中国家间进行广泛合作的方法。该委员会于1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次委员会上通过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即布伦特兰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环境问题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991年,国际自然联合会等3家机构又联合推出了一份题为《关心地球:一项持续生存的战略》的报告。该报告从保护环境和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角度,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主要原则和行动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问题首脑会议上,国际社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是第一份可持续发展全球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确立了2500多条各式各样的行动建议,包括如何减少浪费性消费、消除贫穷、保护大气层、海洋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可持续农业的详细建议。
国际社会还商定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是一套界定国家权利和义务的原则,并议定了《森林原则声明》、《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1世纪议程》是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单一政策框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
后又经联合国关于人口、社会发展、妇女、城市和粮食安全的各次重要会议予以扩充并加强。
1992年12月,联合国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目的是监督、并对各国执行里约会议各项协议的落实情况作出报告。从此,每年甚至每月该委员会都要举行多次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的会议。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约150名世界领导人签署协议,发表了〈千年宣言〉,确定了一系列有时限的指标,包括把全世界收入少于一天一美元的人数减半,以及把无法取得安全饮水的人数比率减半。
2002年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会议是里约会议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2001—2002年间,全球筹备委员会为制定这次会议的议程及其成果形成共识,先后举办了四次会议,第四次是在印尼巴厘的部长级会议。2001年世界每个区域都举行了政府间分区域和区域筹备委员会会议。约翰内斯堡首脑会议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它将要求各国采取具体步骤,并更好地执行《21世纪议程》的量化指标。
(本刊编辑)

“先污染、再治理”,“先开发、再保护”对吗? 澄清几个模糊认识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澄清几个模糊认识
“先污染、再治理”,“先开发、再保护”对吗?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胡健颖
自从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各国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改善目前生态不平衡的问题。中国政府不仅率先推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和环境白皮书》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且紧接着于199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最后通过了体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中国21世纪议程》。近期中国政府决定继续投入100亿元进一步研究中国生态的良性循环问题。这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的提出,既是20世纪80年代末人类全面认真反思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经济行为的总结,也是人们思维方式和观念飞跃发展的成果。不过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仍然有程度上的差距,有的地区生态不但未加改善,而且还处于不断恶化之中。近来,欧洲许多国家遭受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捷克首都5万人大撤离、奥地利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德国东部和南部上万人被洪水围困,再加上气温变暖,有些地区荒漠化、旱灾、森林大火频频出现,环境污染在不断增加,造成人员和经济的巨大损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及对可持续发展状态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为此应从提高全体人民的认识入手,否则再好的措施也无法落实于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一些值得讨论的模糊认识,其一为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否会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有部分人士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存在着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温饱问题,因而应尽快、优先发展经济,不妨“先污染、再治理”,“先开发、再保护”。此外,也有一些诸如“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储备资源,维护潜力以满足后代需要?”“人们能够同意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吗?”等疑问。这些模糊认识有待澄清。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不是不考虑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而是强调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不是不考虑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求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四者之间要协调发展;不是以牺牲某地区的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满足发达地区的资源需求,而是强调当代人群间、国际间,资源利用分配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两者效益——费用分配和负担的公平。
第二,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短期目标来看,牺牲资源与环境似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目标来看,由于资源受破坏必定会约束经济的增长。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弄清楚: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途径到底是什么?当然离不开资源(含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等)。但有的资源是非再生资源,需求如果超过资源和环境而增长的话,持续发展便无以为继。二是靠牺牲资源和环境的经济增长会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只有经济结构调整合理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才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合理的经济结构必须要以合理的资源优先配置为前提。国民经济整体的良性循环,要取决于其各个子系统和状态变量的序列性,也即是说要以资源、环境、社会、人口和科教的协调发展为根本依据。某些或某种资源的短缺必然会约束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经济增长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如果人们在风沙弥漫、气候恶劣、灾害频繁、空气严重污染的环境中生活,那么即使经济增长了,又如何测量人们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呢?
总之,解决地区性的温饱问题唯一的途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并相应地设置监测、预警和调控指标体系。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可能得到持续的提高。
另一个模糊认识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否会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两者不能兼顾,尤其是难以增强对资源消耗大的地区或企业的竞争力;
二、两者能兼顾。
我认为前者的观点是欠妥的。
什么是竞争力?虽没有形成统一概念,但广为接受的说法有:“是指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是指实现经济政策中心目标的能力,尤其是在不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前提下实现收入和就业增长的能力”等等。而这种能力的提高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从增强竞争力的可能性和长期性来看,它取决于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协调度的高低。协调度愈高,竞争力增强的可能性和长期性也就愈有可能,反之,可行性就愈小。
从生态经济学理论角度看,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经济系统中进行的。它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两个子系统有机结合形成的复杂系统。人的经济活动要在经济系统中进行,同时存在于生态系统的运行中。 换句话说,同时要受经济规律和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双重制约。在世界各地的美景中,为什么有的景区比其它景区更有生命力,关键是它们的管理者能在巨变的复杂社会里,不但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而且还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要求。
综上所述,发展经济、增强地区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里的分界线是人类是否在合理地利用资源、是否在改善和保护环境。只要在这个限度内,发展经济和增强竞争力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是不矛盾的。

可持续发展——我们在约翰内斯堡的机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主持人语

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约翰内斯堡的机遇
世界银行行长 詹姆斯·沃尔芬森
主持人语
可持续发展是眼下人们特别关注的话题。工业化曾经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却不意让我们付出了环境和资源的代价,使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对于这个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相信以人类的智慧应该能找到一种理想的、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的困难在于,怎样才能使严酷的商业现实和人类及社会的价值要求相协调?约翰内斯堡令世人期待!
今春的墨西哥蒙特雷联合国发展筹资会议敦促贫困国家改善政策和治理,以争取国际社会增加援助和开放贸易市场的承诺。下周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将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
世界对约翰内斯堡寄予了几多期许。这期望能否实现?也许答案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希望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不仅是现在,还有子孙后代所生活的世界。我们会留下一个比现在更加贫困的地球和一个饥馑遍布、气候无常、植被稀少、物种单调、动荡不安的世界吗?
世界银行最新出版的《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在未来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50%,达到90亿,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4倍,达到140万亿美元。按照目前的生产和消费趋势,如果没有更好的政策和机制,我们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如果要缩小过去50年形成的巨大贫富差距,发展政策应更紧密地关注于保护我们的森林、渔业和农业,使其生产率更高。误导和治理不力导致对环境的灾难性破坏,收入差距增大和在一些国家发生社会不稳定,经常导致深深的掠夺、骚乱或难民潮、饥荒和战争。
如果我们不思改变,局面会日趋恶化。到2050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将增加两倍以上,有90亿人口(比今天增加30亿,而且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使用地球上现有的水资源量,使业已紧张的水资源更形紧缺。对粮食的需求将增加一倍以上。与此同时,12%的鸟类和1/4的哺乳动物种类都已濒临灭绝。
全球现有13亿人生活在贫瘠地带、湿地和森林,这片脆弱的土地已不堪重负。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不加强计划,全世界的移民和人口流动带来的压力就有可能造成新的社会动乱和对稀缺资源的激烈争夺。
不过,有挑战也有机遇。这取决于出席约翰内斯堡首脑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是否有勇气承诺在今后10至15年采取大胆举措并贯彻执行。未来数十年人口增加所需要的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住房、商店、工厂、道路、供电和供水服务设施——都尚未修建,制定更好的标准,提高效率,在决策时采取广泛参与的方式,就能使这些资产在修建过程中对社会和环境造成较小的压力。前提是今后采取不会破坏作为增长基础的自然资源或削弱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如信任)的发展模式。
我们必须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而奋斗,这一目标是到2015年把世界贫困人口减少一半,这样我们就能为世界上的贫困国家实现增长和人类发展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如果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3.3%,到2050年就能达到6300美元,比目前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水平高出将近1/3。这个目标并不高。在过去20年,一些东亚国家的增长速度比此快了近一倍。
当然,高速经济增长会对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这种风险更大。富裕国家作为我们共同资源的最大消费者,提供帮助是义不容辞的。
我们必须保证林业和渔业资源不被过度掠夺;防止土地退化,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限制工厂、汽车和居民的废气排放。这就是为什么必须从地方、国家和全球等不同层面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建立资源管理机制时应增强透明度和广泛参与。富裕国家应该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开放市场,转让技术,帮助预防疾病、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增加农业产量。
与此同时,公民团体可作为各方利益的代表,对公共、私营和非政府机构的活动进行监督。在廉洁高效政府的支持下,私营部门也应承担起推进环境和社会目标的责任。
如果我们明智地保护好我们的重要资源,特别是环境和社会稳定,那么我们就能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减贫所必需的增长速度。如果到2015年成功地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却面临着城市运转失灵,供水日益减少,差距扩大,冲突加剧,我们赖以生存的农田进一步缩小,那将是不负责任的。
(此文为沃尔芬森先生为本次大会所撰专文的节译。)

为了人类的未来——写在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前夕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为了人类的未来
——写在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前夕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何洪泽
自从10年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以来,一个新的名词“可持续发展”,就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里约会议还制定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在新世纪社会发展和改善环境所要达到的目标,这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0年过去了,联合国将于今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审视全球过去10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走过的道路,并为今后的发展添加新的动力。
10年来,国际社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作了不少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把《21世纪议程》的内容纳入了国家发展规划,有6000多个城镇制定了自己的《21世纪议程》,作为长远发展规划的指导。联合国在1992年底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每年都开会讨论和推动各国贯彻《21世纪议程》。
国际社会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文件,加强国家间环保合作。有165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特别是在1997年的日本京都会议上,各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之间,把产生温室效应的废气排放量减少到低于1990年排放量的5%以下。这是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对全球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此外,还有《联合国生物多样化公约》、《联合国防止沙漠化公约》等等。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和世界银行作为全球主要的多边援助提供者,在这10年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42亿美元的保护环境资金。这些援助还同时为这些国家吸引了110亿美元的配套环保资金。今年3月,在墨西哥蒙特雷举行的联合国发展筹资会议上,各国又承诺在2006年之前再提供300亿美元的发展援助资金。
但是,从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进步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直言不讳地说:“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以来所取得的进步,比预期的迟缓;更重要的是,比需要的更慢”。
一系列数据证明了安南的论断。世界自然基金近日发表的《2002年生命地球》报告指出,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超过了地球承受能力的20%。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加。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支持人类生存空间和经济发展的四大生物系统——森林、海洋、耕地与草场、气候继续遭到巨大破坏。森林以每年14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全球土地荒漠化以每年500万至700万公顷的速度发展,有100多个国家面临荒漠化威胁;有80个国家面临淡水资源匮乏;海洋污染日益严重,赤潮成为全球性公害;全球有1/4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
出现这些不能令人满意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正如安南秘书长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环保资金太少,发达国家缺乏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意愿,浪费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没有改变,各国还缺乏协调和统一行动。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环境恶化的根源首先还在于贫困。所以,消除贫困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各国首脑做出郑重承诺,要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贫困人口减少一半。对发达国家而言,虽然他们也在努力改善环境,但他们至今形成的生产规模和消费方式,仍然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继续对全球环境造成危害。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遏制环境继续恶化。
因此,在1992年的里约会议上,就确定了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其国民生产总值0.7%的“新的增加的”官方发展援助,发达国家对此是做出了承诺的。但事后发达国家并没有履行这一承诺。发达国家在执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国际公约方面也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大多数发达国家没有做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要求他们在2000年达到的减少废气排放的目标。
过去10年,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行动还很不够。因此,约翰内斯堡首脑会议的重点,是要将观念转变为行动。安南秘书长说,《21世纪议程》是一个好的行动纲领,至今还是有效的,现在需要的是行动,将《21世纪议程》变为现实。这次首脑会议,各国领导人不仅将重新对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政治承诺,还要确定落实《21世纪议程》的优先次序。他们将重点讨论消除贫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改善清洁饮水、卫生条件和电力供应;改变对环境有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强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等问题。
为了开好这次首脑会议,从去年5月开始,联合国举行了4次筹备会议。从这几次会议的情况看,各国虽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愿望,但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各国直接经济和社会利益,矛盾分歧错综复杂。分歧主要集中在资金、制定限时实现目标、劳工和环境标准、改善政府管理、国际合作方式等方面。特别是资金问题关系重大,将决定许多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欧盟与发展中国家都赞成增加发展资金,但却遭到美国的反对。在制定限时实现目标方面,欧盟各国态度积极,但发展中国家态度谨慎,因为它们首先需要资金和技术保证。而美国则态度消极,不愿承诺。在劳工和环境标准问题上,欧盟等发达国家主张“预防性原则”,要求很高。发展中国家主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担心将劳工和环境标准变成贸易壁垒。在国际合作形式方面,美国推卸政府责任,主张开展与私营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欧盟和发展中国家强调它不能代替政府的作用。如何解决好这些分歧,是这次首脑会议成功的关键。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认识地球和自然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意义可能不亚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因此,尽管前1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展不能令人满意,各国对许多问题还有矛盾和分歧,但当各国领导人又一次聚首讨论人类如何继续发展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对即将召开的约翰内斯堡首脑会议抱有谨慎的乐观期望。

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前不久,这两只猩猩被装在笼子里送回它们的故乡——印尼加里曼丹岛。由于偷猎和森林火灾等原因,在过去10年中,印尼猩猩的数量有所减少。除去偷猎的“人祸”,印尼多发的森林大火这个“天灾”是猩猩最主要的杀手。
(新华社发)

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图左粮仓上文字意为“农田流失”;图右污水管上文字意为“未经处理的污水”。
图左下方鱼的话意为“世界水道受到污染威胁!为什么那么多人将头埋在沙中视而不见?”图右下方鱼的话意为“我想那是因为在沙中比在水中撑着脑袋更安全些。”原载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