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2-08-12第9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建市场仅用了两个半月,而办审批居然要三个月——花甲老人86次“跑”审批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建市场仅用了两个半月,而办审批居然要三个月——
花甲老人86次“跑”审批
  新华社记者 张周来 周华
  广西玉林市为了满足近年来花卉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准备新建一个专业花木市场。然而负责花市筹建的玉林市花卉协会会长罗中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的“民心工程”,他为了办理手续竟来来回回倒腾了86次,而且开业至今还没有了结。
  工程:得人心
  玉林市2001年花卉种植面积已经接近3000亩,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但是一直以来没有比较集中、规范的大型花卉市场。玉林市花卉协会于是决定与玉州区州佩村联合新建一个桂东南最大的花市——玉林花木市场。
  玉林市委、市政府对花市项目建设非常支持,在2001年11月8日召开的项目论证会上指出玉林花市是“实践‘三个代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新项目”,指示花协跟州佩村联合办市场,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以最快的速度建好花木市场”。
  审批:费周折
  65岁的花卉协会会长罗中全面负责花市筹建事宜,但他没有想到,“跑”审批就几乎把他累趴下:在10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以跑一个办事窗口为一次计算,在市场开业之前,他整整跑了86次!
  罗中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一开始我去了市建设局和规划局,来来回回6次,他们决定项目由规划局牵头;接
  下来我找了市计委,前前后后跑了4次,才决定立项;接着我又找了土地局,共7次,最终他们认同花市项目是用集体土地办企业;接着到了环保局,3次解决问题;紧接着规划局土地勘测大队要求土地现状勘测图,倒腾了5次;工商局2次解决;回规划局填土地使用申请表、办证,共6次……”
  建设局、规划局、计委、土地局、环保局、工商局、土地勘测队、土地规划设计院、林业局……罗中和助手们把每次折腾都记录下来:2002年2月2日花木市场开业以前,罗中总共跑了86次,为了一大摞证照、公章耗时近3个月。
  收费:没商量
  不仅如此,一些审批部门在手续收费上还经常狮子大开口,动辄三千五千。规划局土地勘测队绘制一张土地现状勘测图,开口收费3000元,罗中讲尽道理,最后“砍价”收了1200元;尽管市场非常简陋:四根木头柱子撑起一个人字架,上面盖的是水泥瓦,规划局下属的规划设计院还是按要求绘制了一个规划设计图。罗中说:“你知道这张图要多少钱吗?开价5000元!”
  花协动员会员和业主集资10多万元,没有花政府一分钱,开工仅两个半月就把市场建成了,并于2002年2月2日试营业,而原计划今年6月份营业。罗中说:“真是难以想象,小小一个花市办审批竟要3个月,比建设时间还要长!”
  但是这个“民心工程”的麻烦事仍然没有结束:已经建好的市场没有建筑工程施工图,尽管罗中认为这么简易的建筑根本用不上什么“工程施工图”,但他没多说,补了。这些天事情又来了,市场没有取得建筑工程许可证,属于“违章建筑”,市政管理局以此为由处以罚款,开价是1.5万元,“我好说歹说,求他们降低价码,最后才同意只罚2700元办建筑工程许可证,但首先必须找规划设计院补办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图。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罗中说。
  记者随后采访了老罗提到的相关部门,这些部门均表示“已经尽可能提高办事效率,不存在拖拉推诿现象”。

向外资银行学什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向外资银行学什么
北岸
今年,银行业中有几件事比较引人注目。先是“五一”期间北京不少银行集体关门歇业,接着是个别银行声称要对百元以下储户收取账户管理费等。据说这么做是与“国际惯例”接轨。消息传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按国际惯例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一个重大进步,应当受到全社会的肯定。但是,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是照搬照抄,不能随意移植。国际惯例在国内具有生命力,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符合我国法律,另一个是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和文化传统。
  就拿银行在节假日歇业来说,按西方消费习惯,每逢假日,不但银行关门,而且多数商店也不营业。而在我国,每到假日,特别是三个“黄金周”,城市里旅游、购物者人潮涌动,正是消费的旺季,再加上现在银行卡的使用环境还不成熟,我们的银行也照搬假日歇业,老百姓取钱没了着落,怎能不议论纷纷?况且现在交电话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买电等都离不开银行。至于对百元以下储户收取管理费,已有专家指出,把它也列为“国际惯例”太牵强,因为此举在国外也不常见。即使部分国家的大银行这么做,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国家的中小银行非常发达,储户有充分的选择,银行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而在我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占绝对主导地位,中小银行业十分不发达,如果这些大银行对百元以下小储户征收管理费,岂不是有“横宰一刀”的嫌疑?
  据说,之所以要对小储户征收管理费,是因为“银行管理一个百元以下账户的成本与一个百万元账户的成本差不多,而后者至少可以给银行带来3%的存贷利差,而前者只能让银行赔本赚吆喝”。然而,我国百元以下的储户虽然很多,却与银行金融产品整合能力不够很有关系。目前的情况是,储户只能到开户行注销账户,且发放工资、交纳住房贷款等不同的业务需要不同的账户,彼此之间不兼容。有这么多账户,也不全是储户的错。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从业务整合和创新入手,为储户提供方便,却转而向储户征收管理费,怎能不引起储户的反感?面对WTO的挑战,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方法不应是率先收费,而应是把自身的业务做活做细,帮助客户提高理财水平,在管理、服务和产品开发上苦练内功,不断吸引新客户。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务之急是借鉴外国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做法,尽快地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环境,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果不顾国情,生搬国际惯例或只是在增加收费上做文章,就不可取了。

在厦门,服务态度好了,食品质量也有了大的提高——“放心肉”带动餐桌“革命”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连续报道之三

  在厦门,服务态度好了,食品质量也有了大的提高——
“放心肉”带动餐桌“革命”
  本报记者 余继军
  “银祥放心肉”进入厦门岛内已有近4个月了,厦门的猪肉市场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呢?8月7日上午,记者又一次来到松柏农贸市场。不独“银祥”的摊点围满了顾客,其他摊点前的人也不少。一位买肉的徐姓小姐说,“银祥”进来之后大家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比以前好了,销售猪肉的摊点干净卫生多了。
  最能说明厦门猪肉市场现状的还是厦门市贸易发展局副局长戴碧忠提供的两个数据。第一,今年以来,厦门市的生猪屠宰量与去年相比上升了6.1%。定点屠宰量的增加就意味着私宰生猪在减少,猪肉的质量更有保证。第二,截至今年7月30日,厦门岛内共抽检瘦肉精1042批次,仅查出18例超标,检出率为1.72%,而在今年初瘦肉精的检出率还高居45%。
  戴碧忠说,在“银祥”的“强大压力”下,厦门市1300多个猪肉零售商作出了“不掺杂使假”的承诺。
  “银祥”带来的不仅是压力,更重要的是它给厦门市的“放心食品工程”以强大的推动力。
  当百姓吃上放心肉后,他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蔬菜。在“银祥放心肉”旋风般刮过之后,“民兴牌放心菜”闪亮登场。7月中旬,厦门市蔬菜公司的“民兴”牌无公害蔬菜在沃尔玛超市亮相。仅15日一天,这个品牌的蔬菜在超市就销售了5吨。这个数字虽然只占岛内市场蔬菜日交易量的1%左右,但一些品种供不应求的现象,至少可以让人看到品牌菜受欢迎的程度。目前该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加紧筹备,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把公司的品牌蔬菜全面推向市场。据了解,在同安区拥有大片自有菜地和数万挂钩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集团厦门如意食品有限公司也计划在“放心菜”市场上有所动作。
  更深层次的变革也在悄悄展开。厦门如意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了绿色食品配送业务,在岛内外设立绿色食品专卖店,每天销售、配送60吨左右的放心蔬菜。厦门银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永裕也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去改造一个或几个农贸市场。
  行政主管部门的动作也在加快。7月24日,厦门市农业局、贸发局、计委等9部门相关负责人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明确提出“三年内基本清除餐桌污染”,治理目标是经过1至3年的治理,生猪定点屠宰率要稳定在95%以上,瘦肉精检出率控制在5%以下,上市鲜牛奶抗生素残留超标检出率控制在5%以下;蔬菜及主要水果农药残留超标检出率控制在5%以内;上市水产品的甲醛检出率降到5%以下;二次供水、矿泉水和纯净水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酱油、醋等产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达90%以上。
  8月6日,厦门市贸发局和市工商局达成共识,尽快在所有农贸市场内推出“放心食品示范摊点”,以促进“放心食品工程”向纵深发展。

“留下买路钱”(图片)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留下买路钱”
  河南孟庄镇是辉县—新乡的客车必经之地。不知从何时开始,孟庄镇小吕村、梁村、烟墩村各自设了小收费站,对过往车辆“雁过拔毛”。图①:“下来!下来!俺这路障结实着呢!”图②:“不给钱想走?没门!” 井中摄

物流热中冷思考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作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物流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不容置疑,但是,实现健康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物流热中冷思考
  本报记者 王政
  给物流准确定位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物流园”,一场场专家云集的研讨会……作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物流热”正在我国升温。然而,对于物流的准确含义,如今仍众说纷纭。
  “物流不就是运输吗?”
“物流就是物资流通。”
“物流更多指的是物流配送。”“物流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
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交通处副处长崔忠付认为,上述说法都不够全面,“物流其实是一种控制过程”。他解释说,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采用先进的供应链技术手段,尽可能将生产时间、流通时间缩短为最少,以提高竞争力。
  发展物流涉及多个环节。一是加强改进贸易方式,减少批发层次;二是通过运输组织方式的改进,缩短在途时间;三是采取先进库存管理手段,缩短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的在库时间。崔忠付认为,由于运输成本相对固定,物流最有潜力的环节不在运输,而在流通方式的变革和库存管理的革命,这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点。
  尽管物流的最大需求集中在企业的供应、生产、库存、销售环节,从企业到用户的配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目前为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倒是配送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在最有潜力的市场外徘徊,致使我国至今未成长起一家真正有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
  三大难题困扰物流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描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量化指标多且杂,口径也不统一。比如,有统计显示:“2000年,我国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达17880亿元,约占GDP的20%,只要降一个百分点,就可节约资金178亿元”;而另一份来自世界银行的报告称:“如果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由目前的16.7%降低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省约2400亿元物流成本。”
  “这正是困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三大难题之一”。崔忠付告诉记者,由于没有现成的统计指标体系,我国物流产业的统计、监测、分析工作非常困难。从宏观上看,全社会物流费用以及全国物流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我们没有权威数据;从中观上看,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也未建立行业物流分析指标体系;从微观上看,无论是需求方,还是供给方,或是专业化物流企业,都缺少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体系。
  第二个难题是物流需求不足。前几年,我们一直在抱怨物流需求不足。如今,市场需求不足的难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加剧。原本希望工业、商业企业能将涉及物流的部分剥离出来,成为全社会物流体系的一部分,但由于第三方物流质量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加之剥离部分人员安置难,不少企业纷纷由过去的物流需求方转为提供方。
  第三个难题是物流运作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比如物流设施、基础设施、作业流程、信息化流程等,统一的标准将大大提高效率。崔忠付介绍说,物流产业的技术标准大多局限在行业内,以贯穿物流全过程的托盘为例,其国家标准只在交通领域内使用,工业企业、仓储企业、销售终端……各有各的标准,互不兼容带来的是物流过程中多道重复搬运。
  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两年一些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尽快建立物流管理的协调机制,或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牵头,或成立国务院物流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和协调相关政策,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体制,清理妨碍公平竞争、限制市场准入的种种规定,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建立跨运输方式、跨部门、跨地区的全社会物流体系。
  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交通处处长王慧敏告诉记者,在经贸委,物流产业的管理由经济运行局负责。目前,他们正着手做三件事。首先是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简化物流企业的审批和登记注册手续;在市内交通运输、海关通关速度方面,为物流企业发展创造条件等。目前,这些措施已经专家评审,正在细化。其次,是联合国家计委,制定全国物流发展规划,如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等。目前,两部门正组织专家进行调研,规划的框架已基本成型。第三,是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协商,制定统一的物流运作标准。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产成品流通成本大约占GDP的22.9%,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仅为10%。物流产业的广阔前景能否变为现实,还需要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

摘自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的必然选择。
  ——摘自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以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以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
贵阳市市长 孙国强
  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只有以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才具备可持续发展内涵。
目前建设生态城市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展目标,但这些建设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方面的内容。国内对生态城市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等单一子系统,而系统地从循环经济角度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研究的很少。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应以循环经济模式来进行建设,其内容包含了基础设施、工业、农业、能源、消费以及建筑物等各个方面,其最终目标是建设循环型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生态城市。
  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方式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把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措施整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的战略,以此来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布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通过城市各子系统及其内部的物质循环使用,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最佳结果,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一句话,就是把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结合起来,赋予生态城市真实可靠有效的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使生态城市不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
  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要遵循的原则是:优先减量,其次再利用,最后进行再循环。所谓减量,也就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的物质量;再利用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则是通过把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
  惟有遵循上述原则,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决不是短期可以达到的目标,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循环经济起步打基础阶段;第二阶段属于大规模建设形成生态城市体系阶段;第三阶段属于生态城市体系完善健全阶段。其每个阶段,都不能跨越。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逐步完成工业、农业和社会生活三大循环体系的建设,以城市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运行体系。在工业循环体系建设中,要贯彻优先内部循环的原则,同时要与农业和社会生活循环体系密切联系。只有三大循环体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通过三大循环体系的交叉组合构建形成全市的完整的循环经济生态城市体系。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