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2-06-22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跨越式发展看富顺

第8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跨越式发展看富顺
刘裕国 尚昆
  汽车“跳”,富顺到。扭扭曲曲的老街上,晴天,尘土飞扬成“洋灰路”;雨天,淤泥烂湫成“水泥路”。这是昔日对四川省富顺县城的写照。但短短的4年多时间,这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颇具现代都市气派的十里长街横贯县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区面积拓展1倍多。
  据统计,2001年,富顺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8个亿,工业总产值8.56亿元,跃居四川省百万人口大县排名的前列。同1997年相比,富顺县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34%和131%。富顺,这个川南腹地的农业大县,由于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正成为西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匹“快马”。
  观念一变天地宽
  富顺建制于北周年间,因盐设县,盐业、农业并盛,古有“银富顺”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以“农”字为中心,小企业齐上马,曾使富顺成为川内有名的财政大县、经济强县。但1992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定,农产品和一般工业品由供给短缺格局转变为买方市场,富顺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1998年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人口多——120多万人口,90%为农业人口;底子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8亿元,财政收入只有1亿元,县属企业全面亏损、停产;观念落后,传统工作思维模式是“农”字不离口,经济工作均围绕农业大县做文章。但这种延续于农耕文化和小农经济的工作思维模式不能带来大发展。
  治痼疾需下猛药。富顺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识到,要扭转局面,只有对习惯已久的工作思路动大手术做大调整,寻找一条新路子。
  1998年3月,一场颇具声势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全县展开。各镇乡、各部门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具体措施,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探索新思维、新工作方法。
  历时3年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逐步破除了干部群众头脑中的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等错误观念,形成了由农业大县迈向经济强县的共识,为全县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出路来自新思路
  富顺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把富顺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这个大局中去重新衡量和定位,确立了“调整思路、深化改革、培育支柱、强县建市”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两大战略举措:一是把经济工作重点由过去主抓农业转移到全面发展城乡工商企业上来;二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扩大内需,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5年的实践证明,新思路为富顺指明了一条强县富民之路。振兴工业经济是富顺实施跨越式发展的重头戏。为此,富顺县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经济的政策性措施,实施“五个十工程”,即抓好十户重点骨干企业、十户技改大户、十户私营企业大户、十户扭亏大户、十户利税大户,积极在土地使用、建设规费、能源调度等优惠政策的落实上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大力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突破“瓶颈”,壮大化工、建工建材和机电三大支柱产业,振兴食品、轻纺、制药三个行业。同时,推行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县委书记彭邦友、县长黄绍明经常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协调资金,解决用水、用电、用气等实际困难。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促使富顺县工业经济摆脱了亏损局面。2000年工业实现利润780万元,是富顺1995年以来工业经济首次由“负”转“正”。2001年工业利润指标跃升到3337万元。
  启动规模宏大的“四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城乡公路网化工程,是富顺县委、县政府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又一“大手笔”。
  至2000年末,“四大工程”相继完工。滨江路打通旧城沿江环路,筑起防洪大堤,帮助近万居民迁出洪期一到便成汪洋的沿江小巷;行政中心西迁,拓展西区经济发展空间,开放式的设计腾出近2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西干道延伸段西跨釜溪河,东接老城区,绵延成一条十里长街;富州大道宽50米、长3000米,东起红卫广场,西越行政中心,与西干道形成新区环路,构建起未来城市的中心骨架。同时,以县城为中心,连接全县31个乡镇的公路网络也基本形成,全县已拥有各级公路20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80余公里。
  “四大工程”总投资3.6亿元,竟没有花县财政一分钱,而且还带动了房地产业、建工建材业的繁荣,成为拉动富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据统计,1998年,“四大工程”对全县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7个百分点,1999年更达到2.1个百分点。
  新机制为跨越式发展注入活力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是为了实现超常规发展,而超常规发展需要全县从政府到企业,从机关到基层,普遍形成适合新生产力发展的、适合新工作思路要求的一整套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
  为扫清跨越式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进以建立新机制为中心的改革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生产力发展、效益不高的实质性问题和源头性问题。
  工业是富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但是县属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1998年,县委、县政府推动以触及产权为重心的产权制度改革,因企施策,通过破产、拍卖、兼并、建立股份制、租赁等多种形式,使国有资产逐渐从企业中退出来。至2002年6月,全县完成改制企业300户,盘活存量资产5亿元,新安置职工6000多人,工业经济“轻装上阵”,恢复生机与活力。
  农村改革方面,富顺县大胆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本着“自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1998年秋开始,展开全县“五荒”及小型水利工程经营使用权的拍卖转让和林场、果园、桑园、茶园等资源的流转,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推动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1998年,富顺深化以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中心环节的城市制度改革,当年完成,并在自贡市各区、县中率先设立了房地产交易市场,使职工住房迅速市场化、商品化。从而启动内需,带动了建工建材和商贸的发展。
  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干部是根本保障。富顺从三个方面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一是推行以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作为“战略人才储备”;三是实行部门领导公选和单位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
  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撑。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吸引多元投入,更快、更直接地解放生产力,是繁荣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2000年6月,富顺成立招商局;2002年5月,实行“一站式服务,限时集中办理”的行政服务中心开始运作。
  新机制为富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促使富顺由一个传统的丘陵农业县,向以工商业为主体的经济强县迈进。在2000年末,富顺一、二、三产业构成已由原来的43∶39∶18转变为37∶39∶24,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超过农业,为西部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附图片)
  富顺县委、县政府按照四川省委的要求,提出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蓝图,图为县委书记彭邦友(左三)、县长黄绍明(左四)与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现场规划新城区。刘应华摄

探索西部丘陵地区发展之路——访四川省富顺县委书记彭邦友

第8版(专页)
专栏:

探索西部丘陵地区发展之路
——访四川省富顺县委书记彭邦友
本报记者 刘裕国
  富顺县位于四川南部,沱江下游,是我国井盐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富顺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有力地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在实践和探索中,他们以改革为切入点,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县域资源,围绕发展城乡工商企业这个经济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全县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和县内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新跨越,跻身于四川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和国家规划建市的重点县行列,探索出一条西部丘陵地区跨越式发展之路。
  最近,记者采访了富顺县县委书记彭邦友。
  当记者谈到基层领导对跨越式发展的理解时,彭邦友认为,对跨越式发展的理解是一个过程,前几年县里提出要以超过全国全省发展的平均水平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实现赶队升位。我们体会到:跨越式发展战略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必然选择,也是对欠发达地区指导经济发展的突破和观念创新,它使干部群众振奋了精神,树立了信心,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凝聚力;同时,跨越式发展符合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战略决策,符合西部地区广大群众的要求和加速发展经济、尽快提高生活质量及经济水平的愿望。跨越式发展有理论依据和成功实践,紧扣“三个代表”精神,这个决策是科学的、可行的。
  彭邦友对西部丘陵地区如何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第一,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形成了一种保守、封闭、落后的相对稳定的思想结构。这几年,富顺县从解放思想入手,实现了思想观念的突破和跨越,开创了全县“思想特别解放、环境特别宽松、政策特别灵活、措施特别有力”的新局面;第二,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富顺县的结构调整是从思路调整开始的,1998年县里做出决定: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抓好城乡工商企业上来,实施从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转变。把县域经济放到市场经济中去思考,围绕市场调整结构,大力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把国有和集体资产从现有企业中全部退出来,并通过招商引资和运用民间资金实行重组,把民营经济摆上经济的主战场,实现产品、产业和所有制的优化,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基础设施建设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是按它自身的规律运行的,但必须依托必要的软硬环境。西部地区以思想观念、办事效率为主的软环境和以交通、通讯、城市功能为代表的硬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差,因而必须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抓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倾力打造快速发展的硬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品位,吸引各方投资;第四,加强党的建设是跨越式发展的保障。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带头人,这个带头人是一个集体,那就是我们党,党的思想、党的作风、党员的模范作用、党的纪律,是一个地区的无形资产、推动力量。因而,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党的建设就是最好的保障。
  在一个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从何入手?彭邦友认为,这要结合区域经济实情,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切不可全面出击。这几年富顺从工业、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着手,使工业经济在2000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增长,跻身全省工业经济强县;县城每年以1个平方公里扩展,4年建设了一座新县城;交通建设实现网化,从县城到乡镇通了水泥路。这三个方面的跨越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重塑了富顺新形象。
  在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彭邦友深有体会:实施跨越式发展是对领导干部素质和胆魄的检验,也是对基层组织整体实力和工作水平的检验。关键是要科学决策,看准选好,一旦选准实施跨越的突破口,就要下定决心,准确定位,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一抓到底,不断完善措施,扑下身子抓落实,直到实现跨越的目标。

百姓桩桩事 连着领导心 富顺县“领导接待日”制度化经常化

第8版(专页)
专栏:

百姓桩桩事 连着领导心
  富顺县“领导接待日”制度化经常化  
  本报讯 6月14日,又一个县领导接待日,被群众喻为“心连心大厅”的接待室里,迎来了不少来访群众。这是四川省富顺县在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制定的“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实施以来所出现的情景。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自2000年7月至今,已接待来访群众万余人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7000余件次。尤其是县领导接待日,许多难题都能得到解决,县领导接待大厅已被人民群众称为“心连心大厅”。
  近两年来,富顺县委、县政府做到了每个接待日都有县领导参加,风雨无阻。每次接待,领导都能耐心地听取群众反映问题,让群众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责成有关部门限期解决,督查人员及时督办。对确属无理取闹的,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工作。
  这天是县委书记彭邦友的接待日。还未到上班时间,他就带着县委办、县政府办、县信访办、县纪委、县监察局的负责同志来到接待厅,开始接待上访群众。当听到某公司100多名退休职工还未领到养老金时,彭邦友心里很不是滋味,叫来这个公司主管部门领导,要求他们做企业的工作,保证退休职工在月底能领到养老金,并让县委办、县政府办督查室对这件事进行专题督办。县长黄绍明接待群众后,对较突出的问题还亲自带队督查,保证及时解决。
  “领导接待日”拉近了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诉说心声、解决难题的地方。根据群众建议,富顺县委已把接待大厅更名为“心连心大厅”。(缪勇 王文炳)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