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0-07-04第9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
  郑剑
  “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世纪之交,回顾人类社会在二十世纪发生的沧桑巨变,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邓小平同志这句话丰富的内涵和沉甸甸的分量。过去的一百年,飞速前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人类从诞生起,就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跋涉。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摆脱愚昧、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人类掌握了科学,就获得了走向文明的最有力的武器。历经漫长的艰难曲折,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科学在全世界范围加速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随之大大加快。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创造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物质财富,其中科学的贡献厥功至伟。十九世纪,内燃机、电动机、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到了二十世纪,科学的天空群星闪耀,科学的作用大放异彩,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论以及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突破,不断给人类打开新的天地。上天入地,跨山越洋,许多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处在空前加速发展的过程中。
  科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根本原因在于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而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说,人类历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巨大发展,无一不是以科学的巨大进步为前提的。在科学进步缓慢的时期,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必然缓慢。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在公元第一个千年中,社会生产力的年增长率仅为0.07%。而在二十世纪,科学在与经济不断结合的过程中迸发出惊人的魔力,并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为人类认识自己提供了强大武器。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不断开掘着向自然进军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着对自我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将其影响从自然界和经济建设推广至人类自身,对人类的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虽然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时至今日仍有许多迷信和伪科学现象沉渣泛起,但科学将最终取得胜利是毋庸置疑的。
  在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在山河破碎的旧中国,科学只能在战火和贫困的缝隙中蹒跚前行。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科技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根本的政治条件,科学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开出绚丽之花,结出累累果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十一世纪将是科学技术更加突飞猛进的世纪,科技竞争也必将更趋激烈。面对竞争当奋力追赶,时不我待当只争朝夕。中华民族要实现腾飞,就必须进一步重视科学、崇尚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相信科学是了不起的力量,树立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的思想,我们就可以获得把科学推向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从而在全社会兴起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热潮,为未来竞争赢得主动。

“严”:企业管理的关键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严”:企业管理的关键
  黄群慧
  今年是国有企业实现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最后一年,被中央定为企业管理年。虽然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内容千头万绪,但严格管理应该是现阶段强化企业管理的关键。严格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根据企业管理工作的共性和规律,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严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形成科学规范的决策体制;二是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保证企业正常高效地运转。
  严格管理是当前加强企业管理、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目标的突出要求。虽然导致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懈是其根本原因。据有关部门对2102户国有亏损企业调查,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亏损的占81.7%。企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有效运转要通过精心设计并严格实施的机制、流程和制度来实现,依靠的是严格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效益源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企业竞争优势。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企业就不可能形成竞争优势,从而也就会丧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当前,严格管理对国有企业脱困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必须加强监督、严格考核、严明奖惩,对于管理不善、扭亏不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尽快调整、撤换,对于经营业绩优秀的经营管理者给予表彰和奖励,进而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国有企业脱困、改革和发展奠定管理基础。
  严格管理是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保证。严格管理不仅对当前国有企业脱困十分关键,而且对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一方面,企业改革是有关企业制度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是重要的制度创新活动,具有复杂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涉及重大的利益调整。这就必然对制度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严格的管理、完善的规章制度、科学的运作程序能为企业制度创新提供有效的组织管理保证。另一方面,当企业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放到改革上时,往往在客观上就有可能放松对管理工作的投入,有些企业存在的“以改代管”、“以包代管”和管理滑坡现象等等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不仅直接导致国有企业效益低下,而且也不利于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甚至还会使人们对企业改革丧失信心,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制造障碍。因此,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重视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整体素质,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保证。
  严格管理是实现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基础。有人认为,严格管理是泰勒制时代的产物,不适合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不能满足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需要,是一种过时的管理理念。实则不然,严格管理不仅没有落后,反而是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任何管理创新,任何新的管理思想的贯彻、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采用,都要求有良好的管理基础工作,推进管理现代化更是离不开良好的管理基础工作作支撑。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没有良好的基础管理工作,那么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手段就会因失去其得以应用的前提而无法发挥作用。
  总之,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严格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繁森精神与干部价值观》读后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孔繁森精神与干部价值观》读后
  王杰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干部队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设,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课题。最近,由邢志第、刘继孟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孔繁森精神与干部价值观》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索。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具体事实”与“理论抽象”的互融。该书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以孔繁森的先进模范事迹与奉献精神为切入点,通过对大量感人至深的“具体事实”的剖析,上升到“理论抽象”的高度,做到了“理”以“事”为据,从“事”中提炼“理”,从而较好地把握了孔繁森精神与干部价值观的真谛,使该书不但内容充实,生动具体,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
  学术性、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该书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没有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教训人,而是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干部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有的放矢地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该书以理论的正确为前提理解思想要旨,使思想有了现实针对性;同时又以思想的敏锐回应学术的深厚,使学术有了鲜明的时代感。结合时代特点与改革实践的深层要求,为干部价值观建设勾勒出一条有理有据、具有现实操作性的清晰线索,是该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凸显。价值哲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研究和探索。该书探索了改革开放条件下价值哲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干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该书又打通了从学术走向现实的道路,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前提,以孔繁森精神为典型,以干部价值观的现状为对象,以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及现实的思考,着眼于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拓,对干部价值观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考察。

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根本途径

第9版(理论)
专栏:

  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根本途径
  顾峰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已初步由短缺农业变为丰裕农业,由计划农业变为市场农业,由单一农业变为复合农业。然而,总的看,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市场化程度、农产品科技含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都还比较低。因此,实现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必须结合结构调整,进一步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首要的任务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培育龙头企业,现实、简捷的办法是从现有的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中进行优选,辅以政策倾斜,促其自我扩张,形成实力。同时,理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既让农民得到实惠,又兼顾企业利益,使企业与农户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解决好产业定位问题。应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要和区域优势,来确立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譬如,在粮食集中产区,可发展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加工业及相关产业,形成粮工商一体化产业链;在畜牧产品集中产区,可发展以肉、禽、蛋、奶、毛、皮、骨生产、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形成牧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链;在瓜果菜蔬集中产区,围绕果蔬的运销、加工,组建种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
  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促进农业市场化。一是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继续加强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各类市场建设,逐步形成网络齐全、功能完善、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管理,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促进市场机制的健康发育;灵活运用政策杠杆,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鼓励农户担当市场主角,以培育市场主体。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通过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合理、自由流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同时允许农民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愿扩大经营规模。三是继续坚持和深化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不扭曲农产品价格信号和不损害资源配置效率为前提,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防止农产品市场的剧烈波动,避免“谷贱伤农”。同时,认真研究农产品市场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制定农业保护政策,减少农民的市场风险。
  推进农业发展机制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既合理利用资源又能有效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应着力抓好四个环节。一是下功夫实施科技进田。抓好农民教育,实现农科教的结合,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抓好科技攻关,力争在良种选育、灾害防治、农产品加工增值、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抓好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抓好农业科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千方百计改善生产环境。农业再生产过程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必须把治理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摆在重要地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国家治理大江大河的同时,县乡村户齐动手,以多种方式建设和经营好小型水利设施,治理好小流域。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植树种草,强化水土保持工作。依法保护农田,控制人口增长,以支撑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切实搞好集约经营。应因地制宜,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鼓励“种田能手”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引导乡镇企业与农户“联姻”,或组织“农”字号企业下乡,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广区域连片开发。四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嫁接、城乡企业联合等,搞好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促使乡镇企业实现发展上的新突破;以大力发展小城镇为契机,发展第三产业,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服务领域。

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从严治党中

第9版(理论)
专栏:

  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从严治党中
  李新泰
  内容提要:●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执政地位以及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党务必从严。只有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真正当好“三个代表”。
  ●从严治党必须狠抓党的建设,把治党建立在解决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上。
  ●从严治党的关键,是从严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从严治党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方能见效。
  江泽民同志前不久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坚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从严治党中去。从严治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党方针,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高度概括,也是当好“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为当前和今后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状况和先进性、战斗力、创造力及领导水平。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执政地位以及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党务必从严。只有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真正当好“三个代表”。
  治党务必从严,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世纪之交,国际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既面临着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国际上看,天下并不太平,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不断施压,加紧对我进行以“西化”、“分化”为目的的各种渗透和破坏活动。从国内看,总的形势很好,但我们在前进中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党要在新世纪带领全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关键是要把党的自身建设搞好。只有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好了,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才能使我们党在新的挑战和考验面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治党务必从严,是由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现代化,最终奔向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当前,则要全力投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目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稳定面临诸多问题,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解决。未来我们遇到的困难可能会更大,任务会更艰巨。只有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肩负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
  治党务必从严,是由党员队伍的状况决定的。从总体上说,我们党是有战斗力的,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是好的。这是主流,是基本的方面。但是,在党内确实存在一些与党的性质和宗旨不相适应的问题,如有的党员干部不读书不看报,忽视理论学习;有的理想信念动摇,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有的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无组织、无纪律;有的当官做老爷,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贪图享受,挥霍浪费,以权谋私,甚至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从严治党,才能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治党务必从严,需要克服一些错误认识。在有些地方和单位,治党不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存有一些片面或错误认识。比如,有的把改革开放与从严治党对立起来,认为现在搞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就不能对党员对干部要求过“严”,要创造“宽松”的环境。结果是对党员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致使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严重侵蚀了党的肌体,影响了干群关系,影响了改革开放。无数事实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市场经济,就越要从严治党,越要严肃执纪,越要严惩腐败。
  狠抓建设 重在治本
  从严治党必须狠抓党的建设,把治党建立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上。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总要求,努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学习理论一定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改造主客观世界上下功夫,特别要注意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点,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显得更加重要。现在,有的党员信念动摇,信心不足,从根本上说是世界观出了问题。所以,当前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在帮助教育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上下功夫,在增强党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上下功夫,在强化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上下功夫。
  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最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维护中央的权威,全党同志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路线和中央的决策顺利贯彻执行。同时要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当务之急是切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基层组织长期处于松松垮垮、软弱涣散、瘫痪半瘫痪状态,不起战斗堡垒作用,不起政治核心作用,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拿出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把基层组织建设好,切实把广大党员管理好,真正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强作风建设,在当前要努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脱离群众的问题。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可现在有些地方时常发生少数干部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甚至压制群众、坑害群众的事,从根本上违背了党的宗旨。共产党员要时时刻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爱民、为民、富民、安民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二是弄虚作假的问题。弄虚作假、追名逐利、欺上瞒下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搅乱社会,干扰决策,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共产党员必须求真务实,言行一致;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三是形式主义的问题。现在有些地方形式主义严重,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追求“轰动效应”,新口号满天飞,新“措施”一大堆,而具体问题解决甚少,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和矛盾绕着、躲着、拖着。此恶习不除,事业难成。领导干部必须在重实干、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
  抓住关键 重在治吏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在从严治党中,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大量事实说明,把从严治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下级、在基层、在群众中有说服力,才能把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做好。”所以,从严治党一定要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在治吏上下功夫。
  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严格把关。“治国之道,务在举贤。”选贤任能事关重大。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防止片面化和简单化;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要搞五湖四海,反对“以人划线”和“以地域划线”,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要注意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道德品质的考察,不能只重才而轻德。在选人用人上,尤其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目前在一些地方出现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趋炎附势、看领导脸色行事等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干部提拔任命由少数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不仅要切实加强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检查监督,还要建立健全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
  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应该说是严格的,也是具体的,问题在于有些地方没有把有关规定落到实处,对领导干部失之于宽、疏于管理。因此,对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作用决定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有严密的制度作保证。同时,要把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领导干部的严格自律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很多,如果领导干部没有严格的自律意识,就容易犯错误。领导干部一定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
  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反腐败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开展了有效的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使人民对反腐败斗争充满了信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腐败斗争必须警钟长鸣,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一个一个地打好阶段性战役,锲而不舍,坚韧不拔。要坚决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尤其对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要一查到底。反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加强教育,加强法制,加强监督。同时,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实践证明,从严治党仅靠教育仅靠号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严明的纪律、有效的监督和严肃的处理。从严治党是个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方能见效。
  从严治党必须严肃党的纪律。严肃党纪,是从严治党的中心环节。坚持铁的纪律,历来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可靠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做严肃党纪的表率,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干部工作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外事纪律、群众纪律以及廉洁自律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当前特别要强调政治纪律,强调经济纪律。针对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的新情况,还有必要加强党的法规法纪的制定工作,使党的纪律更加具体化,更有针对性。
  从严治党必须实行严格有效的监督。没有监督,就容易产生腐败,也容易产生独断专行。严格有效的监督,是从严治党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从近年来揭露出来的一些大案要案看,有的领导干部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无法无天的地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不力。因此,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监督。应拓宽监督渠道,认真开展组织监督、法纪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特别要加强主动监督,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各种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应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实施有效监督的途径和办法,大力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努力增强各种监督的可行性,努力提高监督水平。
  从严治党必须严肃查处违纪行为。现在一些地方顶风作案者有增多之势,违法违纪案件越查越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违法违纪的干部查处不力,处理过宽。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对出现的问题不管不问,麻木不仁。从严治党必须坚决改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为了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教育爱护和警醒干部,为了维护法纪的尊严,对于敢于无视法纪、违法犯罪的人,对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少数腐败分子,必须坚决清除,用重典给以严惩,决不养痈贻患。
  从严治党必须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负起抓党建的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直抓到基层支部,抓到党员个人。各级组织都要严格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出了问题要分清责任。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要承担起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既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又要克服好人主义,敢抓敢管。要制定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处罚机制。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