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2000-07-03第4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情如潮水史如山——《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作者毛毛访谈

第4版(要闻)
专栏:

  情如潮水史如山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作者毛毛访谈
  新华社记者 胡晓梦 曲志红
  不管是在岁月的长河还是人们的记忆中,总有些事情让你刻骨铭心、永难磨灭。在毛毛(邓榕)的心里,十年“文革”,这段残酷的历史和全家人在其中的命运遭遇,始终蛰伏在心灵深处,虽时光流逝,日月如梭,却依旧萦绕于怀,不吐不快。
  正因为如此,在父亲逝世后就一头扎进故纸堆里,潜心编写“邓小平年谱”的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问世7年之后,又写出了一部续篇《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为这部书,她倾注了全身心的力量和情感。
  “父亲的经历,几乎可以说就是那段蹉跎岁月的写照,是国家和民族历经苦难、不屈不挠的缩影”
  从去年5月开始动笔,一直到最近拿到新作的样书,为此忙碌了一年的毛毛,终于从心里舒了一口长气。虽然这不是她的处女作,但她却格外看重,“这是我特别有写作冲动、积蓄感情最深的一段历史”,性情爽朗的毛毛,谈起这部新书眉宇间仍不免露出激动的神色。
  “我的计划是要完整写下父亲一生经历的,这3年一直在做‘邓小平年谱’,就是为此做前期准备。但年谱做到‘文革’时期,心里忽然涌上一种抑止不住的写作欲望,就好像人们说的‘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我觉得,写邓小平,不能不写‘文革’;写‘文革’,也不能不写邓小平。”这是毛毛对父亲一生深入了解后的客观评价,也是她自己的切身体验。
  的确,在邓小平漫长的革命生涯和人生经历中,曾有过许多艰难曲折,曾赢得无数的胜利和辉煌。但“文革”十年,却是他最跌宕起伏的“非常时期”。在这10年中,他无端背负了各种不实罪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经历了一生中最艰辛的“复出”,也面对了最混乱最无奈的政治局势。
  这个时代,是很多人都无法忘记,却至今谁也不能完全说清的日子。“但我想把它理清楚,因为作为十年浩劫中最重要的‘当事人’,父亲的经历,几乎可以说就是那段蹉跎岁月的写照,是国家和民族历经苦难、不屈不挠的缩影。”
  “他密切关注着世界风云变幻,关注着政坛的跌宕起伏,关注着国家的经济情况,关注着人民的生活状态”
  虽然有关“文革”和邓小平在文革的经历,已经有许多人发表过不少文章,但在毛毛的书里,大量首次披露的文献资料和对重要当事人的直接采访,加上每个家庭成员的追忆,仍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冲击。
  邓小平在“文革”10年间的政治历程和家庭的悲欢离合,在书中真实、生动地徐徐展开,从运动初期的“茫然迟钝”到挨批、被斗、囚禁中南海;从被扣上“党内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派”帽子到被“战备疏散”去江西4年羁押;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被选中复出到“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狂潮中再度被批判……
  同时,与此密不可分的种种政治事件和人物也一一呈现,“文革”的起因与发展进程,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遭遇和他们与林彪、“四人帮”的斗争,毛泽东对邓小平的批判与保护,周恩来的忍辱负重、全力支撑……
  对每一个经历过“文革”的人来说,这一切可能既熟悉又陌生,但最令人感慨的,是面对这种疯狂的政治风暴和巨大的政治压力,邓小平显示出的久经考验的革命家和成熟政治家的本色。
  无论环境怎样恶劣,他从没有动摇自己的信仰,从没有放弃斗争,也从没有忘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毛毛清楚地记得父亲在江西的日子,“寒冬,他每天坚持冷水洗澡;酷暑,他流着大汗坚持上工劳动。在家里,他生火、做饭、砍柴、种地,尽着一个丈夫、父亲的义务。同时,他也密切关注着世界风云变幻,关注着政坛的跌宕起伏,关注着国家的经济情况,关注着人民的生活状态……他从来没有因个人的遭遇而消沉,而悲观,而失望,他当时就说,‘我还会出来工作的’。”
  他每天在小院里散步,边走边想,在一片红沙石地上,走出了一条小路。也就是在这里,他开始思考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去向,为日后他开创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奠定了基础。
  很难设想一个人在被撤职、被打倒、被羁押的时刻,竟还是如此的忧国忧民,但“父亲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就是这样,对自己的理想、信仰、追求终生不渝”。带着真切的崇敬,毛毛把他们都归结为“真正幸福的人。”
  “‘文革’不是哪一个人、哪几个家庭的悲剧,而是全中国、全民族的灾难。”“让所有的人都记住,这样的悲剧决不能重演了”
  在记述邓小平这10年的磨难沉浮时,他一家人随之被卷入政治风暴漩涡中心的种种遭遇,也第一次如此全面、如此细致地凸现出来。如果说在叙述父亲的政治历程时,毛毛还尽量保持着一种较为克制和冷静的口吻,那么,在讲到家人的情景时,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任由其倾泻而出。
  “‘文革’10年,是我和全家人最刻骨铭心的日子”,而这种刻骨铭心来自于那场以“革命”的名义带来的空前劫难。
  回忆当时的往事,毛毛至今不寒而栗。“‘文革’初起我刚好16岁,正是开始懂事的年龄,一夜之间,最受尊敬的父亲突然成了‘最大的走资派’,我和弟弟及年迈的奶奶被勒令两小时之内‘滚出’温暖的家,哥哥、姐姐分别在各自的学校被关押、批斗,我们觉得那样的孤单,那样的无助。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中南海里的少女,这样的变故确实太可怕了!但更让她难以忘怀的是,大哥邓朴方因不堪忍受侮辱跳楼摔伤,送了几家医院竟没人敢为他治疗,最终导致终生残疾。
  这一幕幕人间惨剧,深埋在毛毛的心底,也成为全家人心头无法愈合的创伤。“要不是我们全家人之间那种浓郁的亲情,每个人的相互关心、支持、爱护,我们可能无法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毛毛满怀深情、一点一滴地记录了他们这个“政治家庭”充溢的温馨,奶奶、母亲、兄弟姐妹,还有父亲,不管在怎样艰难的环境下,他们之间的关爱丝毫不减。“这对我们很重要,对父亲更重要”,毛毛坚信,家庭亲情是支撑父亲的精神支柱之一。
  10年浩劫,全家人的不幸遭遇,是邓小平承受的全部痛苦的一部分;而全家人对他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也是他战胜一切磨难、抗争一切挫折的动力补充。
  “其实,‘文革’不是哪一个人、哪几个家庭的悲剧,而是全中国、全民族的灾难。”亲身经历过这场灾难的毛毛着力想表达一种感悟:“今天我回首这些往事,决非仅仅是回味苦难,而是希望更多的人去思考、去体会其中深刻的经验教训。让所有的人都记住,这样的悲剧决不能重演了。”
  不由自主提高了声调的毛毛,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激动,停住话头,用手指轻轻抚摸墨香四溢的《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轻轻打开书页,迎面映入眼帘的字迹是:
  “1999年8月22日,是父亲95岁诞辰纪念日。父亲80岁生日时,我送给他一篇《在江西的日子里》,以为贺礼。15年后的今天,我写此文以寄托缅怀之思。”
  …………
  平静如水,让人忽然湿了眼眶。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一位老党员的心声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一位老党员的心声
  金海
  在党的七十九岁生日到来前夕,有幸聆听了九十六岁高龄、有六十三年党龄的老革命家吕正操将军上的一堂特殊的“党课”。吕老手拿放大镜,一边阅读《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并询问文章的写作情况;一边畅谈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回忆起当年光辉而又艰辛奋斗的历程。他充满深情地说:“我们党已拥有六千三百多万党员,按数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党员质量。有的党员干部,不知道马克思是哪国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入党为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做官?”他激动地说,有的农村干部无所事事,就是“当官吃老百姓”:“村委会不开会,上头来人才开会;一开会就吃饭,一陪就是一大串。”
  吕老言之谆谆,情之切切,充分表现出一位老党员对党的深厚情感和对现实生活的特别关切。闻听吕老肺腑心声,油然而生敬意。
  随着吕老的万千思绪,我不禁想起了党诞生、发展、壮大的峥嵘岁月。七十九年过去了,风卷云舒,大浪淘沙,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几十人发展为有六千三百多万人的名副其实的大党。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为党的发展壮大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更真切感受到这样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繁荣强大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聆听吕老教诲,也使我冷静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六千三百多万党员的大党来说,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强弱,关键问题在于党员的质量。如果党员没有政治信仰,连马克思主义的ABC都弄不清楚,入党就是为了“当官”,那么,这样的党员只能败坏党的威信,损害党的形象。
  人民,是我们党力量之源,是我们党生命之基,这是吕老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半点私利。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所处的环境十分严酷,为什么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这是因为,我们党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千方百计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解决群众的“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我们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可是,有些党员干部反倒丢掉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忘掉了党的宗旨,这是十分危险的。
  “松贞常近日,鹤梦不离云。”在吕老客厅里,凝望挂在客厅正中的黄苗子赠他的青松山水画和这副楹联,仿佛觉得眼前这位老英雄不正是一棵挺拔的“不老松”么?
  吕老一番话,道出了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心声,令人终生难忘!

温家宝结束出访回京

第4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结束出访回京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圆满结束对英国和瑞士的访问并出席联合国社会发展特别大会后,今天上午回到北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郝建秀、国务院副秘书长马凯、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等陪同人员同机抵京。
  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驻华外交官前往机场迎接。

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七一”前夕,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党政干部分别看望了全镇46名老党员。多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注意在生活上关心和照顾老党员,定期组织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征求他们对白沟发展的意见。图为他们看望有62年党龄的老党员全国喜(左三)。
  本报记者 张悦摄

世行向我提供一笔环保贷款

第4版(要闻)
专栏:

  世行向我提供一笔环保贷款
  本报讯 世界银行近日分别批准向北京和重庆提供总额为5.49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改善环境。其中,北京获得的3.49亿美元贷款,主要用于治理空气污染,改善污水处理。重庆获得的2亿美元贷款,将用于保护饮用水资源以及改善污水处理等。(罗编)

雪域高原光明行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雪域高原光明行
  本报记者 岳富荣
  7月1日,西藏拉萨饭店会议室。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同志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献给十几位眼科医生,为他们壮行。这些被称作“光明使者”的医务人员,作为2000年“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国家医疗队的成员,即将奔赴西藏地处偏远、环境艰苦的阿里、昌都地区,为藏族群众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给患者送去光明。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加上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群众白内障发病率高,防盲治盲工作任务十分艰巨。1998年和1999年,国际狮子会、卫生部、中国残联两次派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国家医疗队,赴西藏偏远地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医疗队曾在西藏的拉萨、山南、林芝、昌都、那曲等5地市41个县,历时两个月,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482例,使大批患者告别黑暗、重见光明。医疗队还为当地培训眼科医生80人次。
  第三次白内障复明行动7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从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拉萨市人民医院和手术所在地区医院抽调的20名医务人员,将在阿里、昌都基层的6个手术点,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00至800例。
  对此次在西藏开展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给予大力支持的国际狮子会香港303区主席谭荣根先生,近日来到拉萨,和医疗队员一道赴昌都。谭荣根表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为祖国大陆的白内障患者做点事,是莫大的荣幸。”

本社《市场报》今起改出彩报

第4版(要闻)
专栏:

  本社《市场报》今起改出彩报
  本报讯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丰富的经济生活,由本社主办的《市场报》7月3日起改出彩报。
  改出彩报后的《市场报》,不仅版式上让人耳目一新,在报道内容上也作了一些调整。《市场报》作为全国第一张经济类报纸,经历了由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由周报到日报的转变,此次改出彩报,报价保持不变,读者可破月、破季订阅,这也是《市场报》走进市场,为适应激烈的报业竞争而作出的主动应时之举。(杨扬)

“韩中旅游友好之夜”活动在京举行

第4版(要闻)
专栏:

  “韩中旅游友好之夜”活动在京举行
  本报讯 由韩国文化观光部2001年韩国旅游年筹委会和韩国观光公社共同举办的“韩中旅游友好之夜”活动近日在京举行。韩国总统金大中夫人李姬镐女士、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官朴智元、中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等韩中各界代表500多人出席活动。(徐宝康)

邬兰亭同志逝世

第4版(要闻)
专栏:

  邬兰亭同志逝世
  新华社武汉6月6日电 原武汉军区顾问邬兰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0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3岁。
  邬兰亭同志是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宣传员、少共书记、班长、连长等职,先后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为挫败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夺取战斗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参谋、营长、团参谋长等职,率领部队多次深入敌占区参加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长、副师长等职,先后率部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胶济路西线、济南、南麻临朐、淮海、渡江、青岛、南下追击、福建剿匪、解放东山岛等重大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师长、副军长、省军区副司令员、军长、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部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和金城防御战等多次战役战斗。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坚持从严治军,致力于部队的全面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是党的十一大代表。他1961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附图片)

寿光看菜

第4版(要闻)
专栏:

  寿光看菜
  本报记者 李德民
  山东省寿光市既是蔬菜的产地,又是蔬菜的销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寿光人既有农民的朴实、无私的奉献——十年来,把“冬暖式大棚蔬菜”推向全国,年年派出几千名农民技术员到全国各地传授技术;又有生意人的精明、市场经济的意识———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大胆引进来、走出去。
  在蔬菜市场,菜农告诉记者:现在人们的嘴越来越刁,胃口越来越高,种菜卖菜都得适应消费者的胃口——市场。市场上,有引进的樱桃西红柿、无刺黄瓜,有用太空种子培育出的辣椒,等等。除了“洋”的,还有“土”的,有留吕镇的紫茄子、天马镇的洋香瓜,还有1500年种植历史的文家乡“紫根韭菜”,等等。据说,这种韭菜,出口日本,卖到一元钱一棵。“洋”的、“土”的,都有名牌;有名牌,就有市场。
  6月,按说是蔬菜生产的旺季,但对寿光,却是淡季。因为,他们种菜,主要不是供当地人消费,而是通过“绿色通道”每年把30多亿公斤菜远销北京、哈尔滨等200来个大中城市,最近还开通了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个国家和地区运菜的“蓝色通道”。冬天才是寿光蔬菜的旺季。天气越冷,60万亩菜地、28万个大棚、300多个品种,越是生意兴隆。
  寿光看菜,淡季不淡。6月11日,记者看了蔬菜市场,看了蔬菜科技示范园,还采访了被誉为“冬暖式大棚蔬菜之父”的全国劳动模范王乐义。王乐义这位三元朱村的党支部书记,很有市场意识。他说,10年来,寿光向全国推广大棚蔬菜,培养了大量的市场“竞争对手”,但寿光不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们得想办法走出国门赚“洋钱”。
  他举了一些例子:寿光销往俄罗斯的西红柿,个大,一个0.5公斤,售价2.58元,没销路;人家的个小,5个0.5公斤,售价8元,很有销路。为什么咱的又大又便宜没销路,人家的又小又贵很有销路?原因在于,人家是吃西餐,用刀切开西红柿后不流水,我们的一切开就流水。为了销往俄罗斯,我们就改种了切开不流水的西红柿。为了把寿光的黄瓜、辣椒打进香港市场,三元朱村专门引进了日本、韩国、以色列的无刺黄瓜,引进了荷兰的“七彩椒”。黄瓜不涩,辣椒不辣,适合人家的口味。他说,在香港,这样的黄瓜15元两根,不到0.5公斤,这样的辣椒,9元两个,不到3两,多好的价钱!

窖里有水保丰收

第4版(要闻)
专栏:

  窖里有水保丰收
  本报记者 刘亮明
  6月下旬,记者驱车来到鄂尔多斯高原。这里,农家青砖墙上随处可见“建水窖,集天雨,搞滴灌,脱贫奔小康”的鲜红大字标语。水窖,这一农民创造的水利设施,已成为这个干旱地区的一大景观。
  “今年春天以来,几乎没落一场透雨,旱得峁上冒烟。可是咱用不着慌。窖里的水足够坐水点种和滴灌用的。”指着院里院外集满雨水的水窖,30岁出头的杨来富媳妇高凤娥笑得十分爽朗。
  杨来富全家5口人,种着30亩承包责任田。早些时候,十有九年的干旱“急得人跳墙”,人畜饮水都得用小驴车到几公里外的深沟里排队去拉。一年到头,汗珠子甩八瓣儿都难得收获口粮。
  “总得寻个活法。”1994年,杨来富在科技人员指导下,率先用水泥建筑永久性水窖。结果第二年就尝到了甜头,坐水点种的玉米亩产破天荒超过500公斤。去年,在院里和雨水汇集的地畔路边,杨来富共建成集雨100立方米的水窖4个,集雨50多立方米的旱井7口。“自己花力气,一个水窖用2000元左右,一口旱井用三五百元,值得。只要夏天有一两场透雨,咱就可以集雨水近800立方米,30亩责任田就可以旱涝保收。”
  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的干旱丘陵山区,类似杨来富这样的农户已越来越多。目前,全旗已建成集雨水窖和旱井近4.2万多个,累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万多亩,5万多人摆脱贫困。

本报锦州印点开机

第4版(要闻)
专栏:

  本报锦州印点开机
  本报锦州7月2日电 本报锦州印点7月1日正式开机。由此,本报在辽西和内蒙古赤峰的发行时效将大幅度提早,锦州、葫芦岛、盘锦、朝阳等城市读者可看到当天《人民日报》。这是本报第38个印点,印刷任务由金城造纸集团印刷厂承担。

“铁观音”杯《中华茶韵》摄影比赛拉开帷幕

第4版(要闻)
专栏:

  “铁观音”杯《中华茶韵》摄影比赛拉开帷幕
  本报讯 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人民日报摄影部共同主办的“铁观音”杯《中华茶韵》摄影比赛,日前在京拉开帷幕。此次比赛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并用摄影艺术加以表现。
  此次比赛的入选作品将择优在《人民日报》、《市场报》刊登;入选作品将在“中国乌龙茶之乡”安溪县设永久性展馆展出,并汇编出版大型画册。本次比赛由福建省安溪县茶叶批发市场建设开发公司、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人民日报虹云图片社协办。(沈进)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