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9-12-07第9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内部监督须加强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内部监督须加强
  尹筝
  在当前正在开展的“三讲”教育中,不少同志反映,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进行自我剖析、开展相互批评,找到了自己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改进的方向,对于今后进一步做好领导工作更有信心。“三讲”中的这种有力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正是发挥了内部监督作用的结果。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监督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内部监督,论其实质也是一种人民群众的监督,但同其他监督形式相比,却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1962年初,邓小平在“七千人大会”上谈到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有监督时说:“我觉得,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是来自党委会本身,或者书记处本身,或者常委会本身”;因为“同等水平、共同工作的同志在一起交心,这个监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他又说:“我们要重视党委内部的互相监督作用这个问题。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这样做,对于同级里面讨论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作出决定,也是很重要的。”应该说,这个论断是我党几十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在当前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在,少数党政领导干部贪污受贿、胡作非为,往往是在一种“上级管不到,同级不好管,下级不敢管,群众管不着”的状态下发生的。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内部监督,是一个有效办法。第一,内部的人都是行家,能分辨正确与谬误、罪与非罪,可以监督到点子上;第二,内部的人就在身边,彼此的所作所为都很清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第三,内部的人拥有比上级了解情况和比普通群众懂得法律、规章的优势,以同志的身份去打招呼,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防止问题变成错误,错误发展成为犯罪。
  内部监督如此重要,为什么在有些地方却不起作用呢?看看不久前揭露的湛江走私大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作为一个市委书记,陈同庆权不可谓不大,责不可谓不重。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对他进行监督,尤其是进行内部监督。然而,当他开始与走私分子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时,哪里受到过有力的内部监督呢?1996年9月,台风肆虐湛江各地,造成重大损失,陈同庆去察看灾情,居然在一家工厂一顿饭就吃了一万多块钱;他经常去香港“洽谈贸易,考察工作”,实际上是去“搞黄”。这些难道没有知情的人吗?又有谁监督、揭发过呢?可见,陈同庆之流之所以蜕化变质,沦为罪犯,固然与他们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有关,但缺乏有力的内部监督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看来,要形成有力的内部监督,需要抓好三个方面:第一,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是可以监督、需要监督、欢迎监督的。内部监督不可少,应该说我们党和政府对此态度是明确的,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重要的是必须有一套明确有力的制度规范,保证和保护监督人行使监督的权利。第二,必须通过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如今,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一团和气、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庸俗习气颇盛,能挺身而出讲公道话的人不多,明哲保身但求平安的人不少。这些问题不解决,内部监督只能是空谈。第三,必须严明组织人事制度,选准人、用好人,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凌驾于组织之上。
  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一个新的创造性探索,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三讲”教育作为一次集中教育活动,是有时间性的,但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内部监督,则是经常的、不可间断的。因此,这次“三讲”中加强内部监督的成功经验,实有上升为规章制度的必要。

法律手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方法

第9版(理论)
专栏:

  法律手段: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方法
  侯磊
  十五大报告指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区别不同情况,正确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加以处理,防止矛盾激化。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各有特色,必须加以综合运用,但由于法律手段的极端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更要注意发挥法律手段的作用。
  法律手段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具有至高的权威作用。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它不仅规范了社会主体的行为,也体现了社会主体的各种利益关系。因此,法律是调整这些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律手段之所以具备这种调整功能,因为:一是法律的人民性,赋予它至高的权威。社会主义法律作为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作用,是任何政策、规章、纪律所不及的。二是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赋予它特殊的权威力量。由于法律受国家强制力保障,对各种行为具有极强的制约力,其权威力量是任何社会力量所不能比拟的。三是法律效力的普遍性,赋予它一体遵循的权威作用,它是全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因此,在人们对矛盾处理结果的接受上,法律手段具有经济、行政手段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法律手段在矛盾纷争面前具有公正的准绳作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制原则。法律作为准绳,它不仅是处理刑事犯罪的裁量标准,也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评判尺度。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制定了大量的有关规范民事行为、经济行为、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规范,既是一种行为规则,也是处理利益纷争、是非纷争的评判标准。与领导标准、习惯标准相比较,法律标准是最高标准,它具有其他标准所不能替代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公认性。因此,它必然地成为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此外,法律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还决定了它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当事人的思想顾虑,促使矛盾主体接受法律的评判。
  法律手段在矛盾的排解程序上具有严肃的规范作用。法律的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根本保证。为了实现程序公正,国家专门制定了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律,以规范三大诉讼行为。同时,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还对行政复议、合同仲裁等程序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些程序法规为保证实体公正的实现,一方面对执法行为加以规范,另一方面也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加以规范。这些规范对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性、偏激性特点,有着很强的抑制、缓解作用。一是程序上的平等性有助于平衡当事人心理,缓解激烈的纷争情绪。特别是它容易使相对弱小的一方当事人心理得到平衡,自觉接受法律的评判。二是程序上的秩序性有助于抑制当事人的对抗行为,规范纷争秩序。将无序的纷争,纳入有序的诉讼中来,是程序法的一个重要功能,它无疑对顺利解决矛盾纷争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程序上的公开性有助于消除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程序公开,作为公正、公平的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的诉讼原则。程序上的公开,增加了诉讼的透明度,将执法人员置于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能够有效地防止“暗箱操作”和执法不公。它从法律上保障了当事人充分举证、充分说理的合法权利。这对于增强当事人对法律的信赖,消除误解和隐患,促使矛盾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
  法律手段在社会效应上具有普遍的教育作用。法律手段的教育功能是由其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它既明确地规定了它所保护、鼓励和抑制、禁止的行为,又深刻反映了它所倡导和保护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这就决定了它在社会上必然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是法律的规范性具有激发人们的普遍关切作用。哪些行为是法律允许的,哪些是禁止的,人们迫切期盼获知。尤其对法律的适用,人们的知悉心理更加强烈。这就决定了法律手段的教育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二是法律的正义性在社会上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在法律的作用下,当人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维护、正当的利益要求得以实现时,受到鼓励的就不仅是当事人,而且包括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这对增强社会主体的守法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律救济意识,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三是法律的儆戒性在社会上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评判处理,是法律的基本功能。违者罚、犯者惩,是法律尊严不可侵犯的体现。这一特点有助于促使人们认识到前车之鉴的法律后果,坚定守法意识和消除尚在萌芽的违法行为,从而使法律发挥其积极的预防作用。

用新思路解决农村发展的新问题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用新思路解决农村发展的新问题
  姬振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农村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形势面前,农村各级干部必须解放思想,用新思路和新方法解决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推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
  转变推动农村发展的思路
  要做好农村经济工作,必须在推动农村发展的思路上实现四个转变,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是由注重抓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过去受短缺经济的影响,解决吃饭问题是第一位的任务,因而农村的首要工作是抓粮食产量。现在随着农产品供应的丰裕,农业生产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农产品的优良品率,看品种结构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实现由单纯抓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关键是在思想上树立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在工作中把提高农产品的优良品率和市场竞争力放在首位。二是由注重抓生产向生产、加工、流通并重转变。过去抓农村经济主要是抓生产,生产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全部由国家收购。现在不仅要抓生产而且还要找市场,使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能够顺利地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不仅要抓生产而且要抓加工,实现由只卖初级产品向出售精深加工产品的转变,让农民分享加工环节的利润,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三是由注重抓物质投入向物质、科技、信息、教育投入并重转变。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市场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竞争,实际上却是产品背后的科技、信息和人才的竞争。没有信息就没有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的把握,就难以实现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没有科技就没有高品质、新产品,就没有低成本、高收益。这就需要在继续加强物质投入的同时,着力加大对农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支撑。四是由注重抓速度向速度、效益并重转变。现在,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已不能单纯看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看效益。在农村,就是看农民纯收入增加的快慢。只有有效益的速度,才是能够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的速度。
  确立新的工作方法
  适应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保证农村发展新思路的贯彻落实,农村干部必须运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方法、新措施,增强农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解决人际矛盾要由压服训斥向民主讨论和耐心的说服教育转变。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解决农村的各种人际矛盾,必须以理服人,用民主讨论的方法议事,靠耐心的说服教育管理。农民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增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只要我们把道理讲透,利弊摆清,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民主讨论和耐心说服教育的方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增加了工作的复杂程度,但实际上却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增强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凝聚力。其次,开展工作的方法要由行政推动,向政策、信息引导,典型示范转变。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农民自主意识的增强,使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因为地怎么种,树怎么管,只要不违法,就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即使是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走上致富路,也要通过政策、信息引导,通过典型示范,让群众自己选择发展的途径。第三,解决农村的利益纠纷由单纯靠教育,向教育和法律手段并重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矛盾大部分是利益纠纷,当一方认为对方侵犯了自己的利益时,靠教育往往很难解决问题,必须借助法律手段。靠法律解决问题,老百姓认可,反复率低。有时苦口婆心做半天工作,不如法律做一个公正的裁决。因而,各级干部必须增强法制意识,促进依法治国方略在农村的贯彻落实。

立足西部特点加大开发力度——“加快西部大开发暨西安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立足西部特点加大开发力度
  ——“加快西部大开发暨西安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陈耀张沛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加快西部大开发暨西安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日前在西安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及部分省市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和如何加快西部大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西部地区既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我国市场潜力巨大、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富集、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快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持边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会者提出,加快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依靠西部地区自身的努力。从西部自身来看,一是要从以往立足独特资源搞开发的传统思路,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努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开发模式方面,要改变过去那种片面强调能矿资源开发和扩大加工能力的做法,通过加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特色农业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改造传统原材料工业,巩固提高资源型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西部地区能矿资源的开发应坚持市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通过技术改造尽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体和知名品牌。三是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突出生态建设与区域特色。西部地区要建立节水型农业体系,加强耕地治理,调整种植业与畜牧业品种结构。同时还要结合流域治理,规划建设一系列生态工程,做到以大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小流域治理为单元,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与会者提出,西部大开发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为加快西部的大开发,国家应对西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大力培育西部资本市场,建立西部开发基金。根据西部各省区的实际情况,国家应尽快建立分类调控的西部发展政策体系,对西部的中心城市区、资源富集区、边境开放区、贫困地区实行不同的发展援助政策。
  此外,要积极开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互惠互利的经济技术协作,鼓励资源加工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西部扩散转移,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力度。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素质

第9版(理论)
专栏: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素质
  钱国梁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首先是学习理论。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仍然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面临着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它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必须刻苦学习,加强理论武装,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领导素质和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是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
  加强理论学习,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领导就是引导,正确的领导离不开理论思维。在人的思维中,理论思维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思维。恩格斯认为:“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只有掌握了科学理论,人们才能登高望远,洞幽察微,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障明规律。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的理论根基问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都是身体力行讲学习、重理论的典范。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并认为,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在他那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中,明确要求“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指出“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近些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学习,加强理论修养。今年初,他再次向全党发出了“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号召,并指出:“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认真、刻苦、全面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对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必须摆在学习的首位。”正因为我们党善于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推进和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得以坚定地走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加强理论学习,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宏伟艰巨,前无古人,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熟悉不懂的东西很多。执政党的地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打好理论根基,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这既是在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政治上清醒和坚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需要,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否则,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加强理论学习,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活跃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皆系于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些同志理不清头绪,拿不出办法,打不开局面,追根溯源,关键就在于理论根底浅薄,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各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加强理论学习,着眼点应放在提高思想理论素质,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观念上
  我们党是站在时代前列、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管思想、管信念、管灵魂的,也是管方向、管全局的。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深刻和彻底;理论根基的深厚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着一个人理性思维层次、领导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他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一个领导干部,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扎实了,各方面知识丰富了,才能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敏锐地识别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科学地制定政策措施;也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顺应历史潮流,掌握领导工作的主动权。因此,领导干部理论武装的着眼点应放在提高思想理论素质,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观念上。
  政治和大局观念。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决不能单纯就业务谈业务。具体而言,就是在事关大局、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做到政治上永远合格。
  发展和改革观念。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事业的发展上,注重实效,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发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精神,推动工作不断前进,事业不断发展。改革是动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积极探索,尊重实践,大胆试验,在难点问题上善于攻关、寻求突破,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稳步进行。
  战略和长远观念。把改革和建设的目光瞄向二十一世纪,想长远,抓根本,谋全局,善于从宏观上把握问题。要有开阔的视野,树立地域有限、空间无限,工作有限、发展无限的观念,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谋大事,创大业。
  科技和人才观念。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充分了解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的趋势,善于学习和吸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来充实自己,才能把握现代科技工作的领导权,才能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经济、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人才,事业才能发展。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用人上,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坚持任人唯贤,引入竞争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竞争和效益观念。要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勇立潮头,自加压力,敢于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锻炼与摔打。克服四平八稳、不思进取的陈腐观念,始终瞄准一流水平做工作。坚持围绕提高效益抓改革、谋发展。各项工作都要把务求实效作为基本出发点,既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考核检查工作必须注重效益,以效益高低评价政绩,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共同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做扎实有效的工作。
  加强理论学习,必须切实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和如何用的问题
  能不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领导干部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科学的本质在于揭示自然界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是因为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理论,不是为了装潢门面,而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实际问题,说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十五大报告提出,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这是我们党在总结过去、面向未来中获得的科学结论,也是指导我们学习理论的正确方针。
  学习科学的理论,需要科学的方法。从这些年理论学习的经验看,应当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抓住精髓学。无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精髓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特别是邓小平理论,这个精髓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只有抓住了这个精髓,以这个精髓为主脉络,拓展开来学,才能抓住邓小平理论的根本。二是抓住本质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抓住其本质,在学习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上下功夫,否则,就会犯本本主义的错误,陷于教条主义的泥坑。三是抓住科学体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如果各取所需、断章取义地学,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歪曲和违背,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抓住科学体系,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学,才能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四是结合发展学。要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和建设上,有一系列新的认识和新的概括,需要我们在学习中认真领会,在实践中切实贯彻。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领导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桥梁,转化是关键。一是要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善于把科学的理论转化为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升华认识,深化认识,发展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二是转化为对客观实际的正确把握。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把领导工作建立在对工作环境、对象等客观实际的正确把握上,下功夫把“实际是什么”搞清楚,把“问题是什么”弄明白。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三是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是理论向实际转化的一个飞跃。具体来说,就是要转化为领导思路和领导艺术。领导干部拥有厚实的理论根基,不等于就拥有了很强的领导能力。领导素质只是领导能力的基础,而领导艺术的运用,则是领导能力的一种体现。四是转化为抓落实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在于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抓好工作落实。抓落实既体现着领导干部的理性思维水平,也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五是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决心和能力。领导干部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升华自己的人生追求,运用科学理论去剖析自己的思想、清除头脑中的灰尘,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筑牢思想防线,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慎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