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9-03-26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南联盟同仇敌忾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热线

  南联盟同仇敌忾
  3月25日上午,北京与贝尔格莱德的电信联系一度中断。上午10时,已有两天未得休息的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终于与国内恢复联系。这位战火中的记者向我们描述了贝尔格莱德的最新情况。几小时后,他发回这篇报道:
  贝尔格莱德有自己的个性,尤其是市中心破碎的古堡卡勒麦格丹。这座城市历尽沧桑,多次被毁。然而它就像塞尔维亚人一样,保持了自己的尊严。昨夜,南斯拉夫人民为捍卫自由与独立,再一次承受着猛烈的军事打击。
  24日,南斯拉夫各地阳光明媚,嫩黄的花朵传递着初春的讯息。然而战争的阴影已浓浓地笼罩在人们心头。16时,电视台中断正常节目,播放了米洛舍维奇总统告全民书。这位不肯向美欧大国低头的政治家讲道:南斯拉夫坚持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反对外国军队进驻。如果为此受到侵略,南将采取一切手段自卫。
  20时15分,恐怖、刺耳的空袭警报打破了人们的和平梦想。战争真的爆发了?驱车前往市中心途中,记者拿出移动电话同贝塔通讯社的一位朋友联系。由于北约实施电子战,电话系统突然瘫痪了。街道上人迹稀少,一辆辆汽车发疯般地行驶着。不过,每逢红灯,人们依旧规矩地停车等待。
  米哈伊尔王公街平日人流如潮,咖啡馆也是宾客满堂,今夜却显得格外冷清。拉琴的艺术家、卖零食的小贩正慌慌张张地收摊回家,站在《莎翁情史》电影广告下的一位姑娘泪流满面,男人们则围在一部电视机前了解北约空袭的情况。突然人群中传来愤怒的叫骂声:“我憎恨北约!我要参军去保卫科索沃。”
  “戴维斯”(塞语:外汇),一位倒卖外汇者轻声叫着。面对记者不解的目光,这位中年人说道:“现在正是挣钱的好机会。但你不要以为我是混蛋,科索沃是我们的,塞尔维亚人无处可逃。北约军人真的敢进来,我会和他们拼命。”
  记者在一片沉闷的爆炸声中回到住处,随后陆续查找到以下材料:20时北约发动首次空中打击。为了摧毁南斯拉夫防空系统,亚得里亚海上的美英战舰、B—52及首次投入使用的B—2轰炸机发射了上百枚巡航导弹。随后,北约战机分别从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侵入南斯拉夫领空。南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北约悍然侵略一个主权国家。声明说,在北约持续3个小时的军事打击过程中,南斯拉夫40个军事目标被击中,同时伴有人员伤亡。被击中的目标是5个军用机场、5座军营、多个通信中心、指挥部及阵地上的部队。声明指出,人民军防空体系没有被摧毁,侵略者遭到有力的还击。两架北约飞机被击落、6枚导弹遭拦截。南斯拉夫军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目前指挥系统与部队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战斗力依旧保持在必须的水平。
  25日0时40分,空袭警报第三次响起。尽管南斯拉夫联盟政府已宣布进入战争状态,贝尔格莱德市政机构也呼吁人们到地下室躲避空袭,但是记者在街上还是看到许多市民。路灯都熄灭了,远方炸弹爆炸喷射出桔红色火球不时照亮夜空,映出人们忿忿的脸庞。一个中年妇女放声痛哭。她声音颤抖地喊道:“塞尔维亚人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轰炸我们?北约,可耻!可耻!”一位正在执勤的年轻警察对记者说:“科索沃是我们的领土,北约为什么要进驻?当奴隶,毋宁死!即使打到最后一个人,塞尔维亚也不会让步。”采访过程中,记者为南斯拉夫老百姓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热爱自由,甘心为此付出血的代价。二战期间,塞尔维亚人慷慨赴死,同德国法西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谱写出可歌可泣的诗篇。一位南斯拉夫诗人曾慷慨吟道:“折断了双手,心灵像翅膀一样瞩望着地平线。”可悲的是,50年后这再一次成为“自由之子”悲壮的抉择。
  (本报贝尔格莱德3月25日电)(附图片)
  题图为3月25日凌晨南联盟士兵乘装甲车在街头值勤。
  新华社记者 黄文摄

别把人逼急了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别把人逼急了
  易之
  南联盟奋起反抗的英勇之举,令西方不少观察家一惊。对轰炸叫得最起劲的美国白宫,仅仅几天前还期待着这个小国会在最后时刻跪下来屈服。
  反抗肯定要付出代价。正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代价,米洛舍维奇在去年10月北约空中打击的威胁下作出了从科索沃撤军的让步。他当然清楚这一次对北约说“不”的后果,但他还是带领他的人民义无反顾地做了。解释只能有一个:南斯拉夫被逼到了墙角。如果说此前保护军事力量免遭空袭对南斯拉夫人来说或许还很重要,那么到了这个墙角里,南斯拉夫人就剩下一个选择:如果不用来保卫祖国,留着这些军事力量何用?
  在空袭发动前的最后几天里,北约方面的拖泥带水倒显得比踏踏实实准备迎战空袭的南斯拉夫方面更难受些,因为当北约把人逼进墙角的时候,实际上它自己也站在了墙角里。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北约在科索沃问题上孜孜以求的目标。毕竟一张弓只有拉满而没有射箭的时候最能调动人们丰富的想象。现在北约未能屈人而动之以武,实际上已经先输了一分。因为有人在这弓箭面前勇敢地挺起了胸膛,而且竟然是像南斯拉夫这样只有区区千万人的小国。今后一些日子里北约首脑们的神经一定很紧张,急切等待米洛舍维奇打来电话。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如果空袭长期持续下去,他们的风险将比南斯拉夫的风险还要大得多,他们在给南斯拉夫造成军事创伤的同时,自己也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
  北约的这次行动可用两句话来概括:对南斯拉夫是欺人太甚,对世界则是轻率、挑衅的。挨着科索沃的马其顿共和国,整个西部都是阿尔巴尼亚族聚居区,那里的阿族人同样要求民族自决权。西方对那里阿族人的权利被粗暴践踏不闻不问,却对科索沃阿族的分离要求关怀备至,让人一眼看出西方政治道德在其政治利益左右下的虚伪。谁都清楚,没有西方的纵容和鼓励,根本就不会冒出什么“科索沃解放军”,阿尔巴尼亚人与塞尔维亚人的那点恩怨在巴尔干地区就像家常便饭,完全可在政治层面上慢慢解决。问题是,西方从一开始就狠劲儿浇油,而不是泼水。
  在全球范围内,北约完全不睬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对今后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西方,尤其是美国似乎得了很重的冷战病,看谁都像对手,把谁都往墙角逼,而忘记了如何与人和平共处。这样下去,痛苦的不会总是别人,他们自己迟早也要吃亏的。

俄罗斯对美翻脸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俄罗斯对美翻脸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刘刚
  如果冲突继续下去,俄有权采取确保自己以及整个欧洲安全的相应措施。叶利钦总统的强硬态度表明——
  25日凌晨,北约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对南斯拉夫联盟实施空中打击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立即发表声明,认为北约对南的空袭是“公开的侵略”。他下令召回俄驻北约的代表;中止了“和平伙伴关系”合作计划并表示如果冲突继续下去,俄有权采取确保自己以及整个欧洲安全的相应措施。
  此前一天,临时取消对美国访问,中途返回莫斯科的普里马科夫总理在机场对记者表示,北约袭击南斯拉夫联盟必将扰乱科索沃局势,损害俄美关系。普里马科夫美国之行旨在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但他强调,俄罗斯决不拿原则作交易,俄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对俄提供贷款的谈判同科索沃问题完全是两回事。俄美关系进入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阶段。
  此前,叶利钦总统曾两次致函美国总统克林顿,反对对南联盟进行武力打击,强调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克林顿总统22日在给叶利钦的一封信中则说,如果南联盟在谈判中仍不让步,北约将对南实行空中打击,希望俄罗斯在这一行动中予以合作。显然,两国总统在解决科索沃问题的立场上存在着天壤之别。23日夜,俄外交部长伊万诺夫发表电视讲话说,如果北约对南联盟动武,受到侵略的主权国家应该得到防御武器。正在印度访问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也发表讲话称,一旦巴尔干爆发战争,俄将从本国利益出发采取提高武装力量战斗准备的措施。
  24日一整天,俄罗斯的政治气氛异常紧张,电台每隔30分钟广播一次与南斯拉夫有关的消息,俄国防部、外交部等部门举行联席会议讨论科索沃形势,叶利钦总统分别给法国总统希拉克和美国总统克林顿打电话讨论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办法。傍晚,叶利钦总统又发表电视讲话,阐明俄罗斯对科索沃危机的立场。外交部长伊万诺夫对新闻界表示,“我们珍视与美国的关系,如果北约对南实施军事打击,肯定将对两国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25日,莫斯科大街小巷的主要话题是“战争”。人们认为这是真正的战争,而不是冷战。外交部的一位官员与记者谈话时指出,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轰炸南联盟的做法。按照北约的逻辑,明天它就可以轰炸俄罗斯,因为车臣也要求独立。此外,西方国家在国际问题上总是执行双重标准:他们允许土耳其独立解决库尔德人问题;允许英国独立解决北爱尔兰人的问题;不允许南联盟独立解决科索沃问题。这是很不公平的。俄舆论认为,俄与西方的伙伴关系将重新转为“潜在的敌对关系”。
  (本报莫斯科3月25日电)

风风雨雨科索沃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科索沃是塞族人古老的家园,他们的宗教圣地。但是对美国和北约而言,科索沃的塞族人只是个历史……”
  ——原载3月12日美国《投资者商情日报》《南斯拉夫血的历史》一文。
  风风雨雨科索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黄振民
  科索沃虽小,但像整个巴尔干一样,种族、领土和宗教矛盾相互交错,加上大国的利益在这里聚合、碰撞,就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对此,似乎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加以揭示。
  一、塞阿两族之争。从历史上看,塞族人认为科索沃是其民族国家的发祥地,今天则是他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族则认为,这里是他们民族的祖居地,现在他们有权在这里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这样,科索沃问题就带着历史风云的印记,演绎成了今天是保护国家领土完整还是闹分裂的尖锐斗争。此外,塞族人信奉的东正教和阿族人信奉的伊斯兰教也卷入了两族之间的尖锐复杂的冲突中,使两族居民的积怨和仇恨更加根深蒂固。这样,塞阿两族就被领土、民族和宗教三层矛盾所包裹,难解难分。
  二、南阿两国的矛盾。半个世纪以来,南斯拉夫与邻国阿尔巴尼亚关系几乎没有和睦过。战后南曾干涉过阿的内部事务,要阿与南合并,使阿成为南的第七共和国,搞大塞尔维亚主义。在对待科索沃阿族人问题上,南阿之间也多有争执。50年代阿指责南残酷迫害少数民族,杀害成千上万阿族居民。60年代初,南指责阿对南“干涉内政”,“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1991年阿议会承认科索沃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公开支持阿族的分裂活动。这些矛盾发展到今天,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例如,阿支持西方使科索沃问题国际化,支持北约逼南签署协议和派兵进驻科索沃,期望借助国际势力来实现阿族人的目的。还有,阿支持阿族人的要求,邀请各派领导人去地拉那,试图使各派团结成统一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南联盟与北约之间的冲突。本来科索沃问题纯属南联盟的内政。但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和“人道主义”的旗帜,以武力逼南就范,使科索沃问题国际化。从现在看,双方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北约视南联盟为其膨胀扩大的障碍,把南总统米洛舍维奇看做是最顽固不化的“欧洲最后一个布尔什维克”,欲除之而后快;北约要为其即将在4月出台的“21世纪新战略”寻找一个试验场;西方对科索沃塞阿双方搞双重标准,压塞袒阿。总之,西方对南联盟实行高压政策,在政治上孤立打击,在军事上以大军压境相威胁,在经济上进行制裁,以制服南联盟。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南联盟当然不能屈服于国际强权政治。
  四、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冷战后俄在与西方的较量中处于劣势,原来的盟国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于3月加入了北约,其他盟国也与北约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现在就只有南联盟没有被北约拉过去。南联盟已成为俄安全战略中唯一的南欧支撑点。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近年来两国已加强了双边关系,南甚至表示有意加入俄罗斯联盟。现在,当南面临危险时,俄当然不能置之不理;第二,俄南毕竟来自同一祖先———同是斯拉夫人,而且塞俄两个民族同信东正教。从种族和宗教感情出发,俄也会站在南一边,支持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不愿坐视南任人宰割;第三,北约不经联合国授权擅自决定对南动武,以试验其新战略,这也是俄所不能接受的。因为此举既违反北约本身的宪章,也违反了联合国宪章。此例一破,后患无穷。俄当然强烈反对。俄本身以及从原苏联独立出去的一些国家都存在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有发生新的冲突的可能。如北约在科得手,将来是否会在这些地方也插上一手?这是俄绝不能坐视的重要问题。当前,俄罗斯虽因种种原因国力有所削弱,但仍是军事强国,它的声音北约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安理会紧急讨论科索沃问题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安理会紧急讨论科索沃问题
  本报联合国3月24日电 记者符福渊、周德武报道:应俄罗斯代表团的请求,安理会今天下午举行紧急会议。本月安理会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在会议上指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这种行动粗暴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科索沃问题是南联盟的内部事务,应由当事各方自行解决。我们一贯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端,反对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以强凌弱的强权政治。

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3月24日,俄罗斯自由民主党成员在莫斯科美国大使馆前举行游行示威。他们手举的标语牌上写着:“空袭南联盟是对人类的犯罪”、“美国是恐怖活动的祸根”。(新华社发)

图片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北约向普里什蒂纳等地区的四十处目标发动空袭;南军宣布击落两架北约飞机(其中一架坠落地点不明),拦截六枚导弹。
  第一天战况示意图 孙伟 吴殿会绘

北约为何动武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热点观察

  一位路透社记者说,“如果塞尔维亚族人像他们所发誓要做的那样进行还击的话,他们有可能打击驻扎在毗邻的波黑、马其顿和匈牙利的北约部队,从而使北约这个西方联盟以它所参与的第一场战争来告别20世纪。”
  北约为何动武
  本报记者 严正
  北约粗暴干预南内政,横竖都要进入科索沃,据说是为了阻止那里的“人道主义灾难”,防止战火扩大和造成大量难民,危及欧洲安全。但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掩盖着北约不可明言的目的,其一是北约把科索沃当作制定和实施新战略的“试验场”。
  冷战结束后,由于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北约失去了原来的敌人。为了度过“生存危机”并继续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推动北约采取改革和调整措施,逐步将其原来对付“单向”之敌的“前沿防御战略”和“灵活反应战略”改为以“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为主要任务的“全方位防御战略”,以及面向原苏联和中东欧的“扩张战略”,其职能也开始从原来保持核均势,防止突发威胁,转变为“以合作形式保卫成员国安全”并参与“防区外”的军事维和行动。
  去年10月13日,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以防止科危机殃及北约成员国及其和平伙伴关系国的稳定和利益、制止出现国际社会“无法容忍”的难民灾难为由,擅自发出了军事干预科危机的命令。
  北约要进入科索沃的第二个目的是控制战略要地,扩张势力范围,以利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科索沃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部,而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见本版资料)。冷战时期,这里曾是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前沿阵地。美国深知巴尔干的重要性,已把该地区列为“新的优先考虑的重点”。它力图通过实施在巴尔干的“行动战略和计划”,使之成为其全球战略中一道“新的安全屏障”。从这里向西可加强它在地中海、北大西洋的安全体系;向南可巩固“北约南翼”,与它的中东战略相衔接;向东可在黑海、里海地区,即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渗透、扩张,削弱和排挤俄的势力和影响,向北它可制约欧洲盟国,从而可使美坐大欧洲,称霸世界。
  这几年来,美国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措施,把巴尔干纳入它所控制的北约安全体系,在那里建立了首尾相连的“军事基地链”。在巴尔干10国中,有的已是北约成员国;有的已进驻了北约和美国的大兵;有的已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提出了加入北约的要求。另外,美国还通过发展双边军事合作,支持或参加诸如“巴尔干多国部队”、巴尔干外长会议和国防会议以及“东南欧合作倡议”等机制,直接从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全面向巴尔干渗透。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南斯拉夫视作它们建立巴尔干“新秩序”的巨大障碍。为了实现其战略意图,北约便千方百计进入科索沃,控制那里的局势,掣肘南斯拉夫,并支持和组织南反对派,推翻现政权。

致读者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致读者
  时光流转,日月如梭。人们在回顾逝去年华的同时,也惊奇地发现,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代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把一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
  外面的世界如戏如剧,让人眼花缭乱;信息的洪水泛滥,犹如雾里看花。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国际关系主流的今天,为什么空气中总弥漫着各种不和谐音?新老地区热点此消彼长,有的地区,导弹的呼啸声和爆炸声犹在耳边回响;有的地区,严重的对立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大国关系的调整,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与经济的全球化,推动着国际关系格局不断演变。置身于这样一个翻云覆雨、充满戏剧性变化的世界之中,越来越多的国人已不满足于对一件事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希望探寻种种新闻热点的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背景故事,隐含着怎样的利益纷争、文化冲突、历史恩怨、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冲突。因而如何从一个更深更广的视角及时报道和分析国际上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热点和其他世人关注的问题,为读者答疑解惑,成为我们常思常想的问题。
  经过酝酿,我们决定推出《国际周刊》。本报遍及全球的驻外记者将对重大突发事件及热点问题作出快速反应,发回准确鲜活的报道。我们还将邀请国内众多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某一事件作出客观、深入的剖析和富有真知灼见的评论,并选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及读者关心的事物作立体报道。
  我们期待着,依靠每一位作者的心血和智慧,仰仗读者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厚爱,通过采编人员的辛勤工作,努力使《国际周刊》成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国际问题的良师益友。

巴尔干:欧洲“火药桶”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巴尔干:欧洲“火药桶”
  科索沃所在的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大陆东南部,是南欧三大半岛之一,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地区的民族关系十分复杂。由于历史的原因,巴尔干地区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杂居和民族分界线犬牙交错的状况,几乎每一个主要民族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民族成分。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差异巨大,这种国家与民族的纽结状态使民族、宗教和国家关系错综复杂,地区摩擦不断,甚至爆发战争。本世纪初的1912年和1913年就接连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欧洲大国关系失去平衡,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重要战役都是在巴尔干土地上进行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巴尔干各国分属两大阵营,除土耳其直到战争结束始终保持“中立”外,巴尔干其他各国都卷入了战争。二战以后,巴尔干地区的暂时稳定持续到80年代末。1989年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联邦随即出现了民族分裂、国家解体的危机,并爆发了持续近4年的波黑战争。(薛飞)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