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9-03-16第11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电视剧首先要“好看”

第11版(文化)
专栏:记者观察

  电视剧首先要“好看”
  国产电视剧的复苏和发展,始于“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当年中国总共生产播出了8部电视剧。那时候,电视剧基本上不被认为是社会公众娱乐消闲的一种方式。但在思想解放的浪潮中,很快有人迈出了试探性的步伐。1980年,著名导演王扶林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情节惊险的通俗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它的简陋和粗糙是显而易见的,并立即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批评,但这意味着把电视剧视为单纯思想教育工具的观念开始受到了挑战和冲击。
  80年代,几乎每年都有一些通俗电视剧问世,例如《武松》、《四世同堂》、《济公》、《便衣警察》等。电视剧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在这10年中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观众的眼界被大大地拓宽了,港台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电视剧的引进,使广大观众看到了许多从前根本不可能看到的东西。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唤醒了广大电视观众娱乐消闲的欲望,人们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要求电视剧首先要“好看”了,观赏性、娱乐性也不再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了。特别是市场经济方式的介入,使电视剧作为文化消费品的特性日益浮现出来,收视率成为评价电视剧的一个重要标准,电视观众的口味成了生产者最希望得到的商业秘密。正是这一点造成了中国电视剧通俗化进程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目前国产电视剧的生产明显地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从品种上看,长篇电视连续剧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短篇电视剧和电视短剧则大受冷落。考其原因不仅由于长篇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恐怕还在于长篇更符合电视剧这样一种艺术形式的消费特点。其次,在内容方面,人们更多地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拍摄什么、不拍摄什么。再次,就形式而言,故事性和传奇性特别受到编导者的重视,他们甚至不再把这仅仅视为一种叙事技巧。
  然而,通俗不等于可以粗制滥造,国产通俗电视剧的进一步发展,恰恰要求生产者具有精品意识,大幅度地提高电视剧的制作水准和艺术水准。只有这样,才能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为国产电视剧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北京晚报 解玺璋

酒竹瓷的深味

第11版(文化)
专栏:画外音

  酒竹瓷的深味
  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刘仁
  点评:本报记者 李泓冰
  酒、竹、瓷三物,哪一样单摆出来,都自有一股浓郁的中国味道,这味道里有李白长诗的狂放不羁、陶渊明簪花的放浪形骸、苏东坡品书的飘逸不群。
  洁白如玉的瓷,是从泥土中抟烧出来的,中国人这一手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让全世界惊叹,这惊叹明白地留在英文里,弄成“瓷”就是“中国”(china),“中国”就是“瓷”。至于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杯中物一向是旧时怀才不遇书生的知己,一杯落肚,落魄潦倒之际也能平添万丈豪情,仿佛万物皆备于我。竹更是须臾不可离了,“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纤竹,几乎成了中国知识分子孤高清洁的人格象征。
  这三样地道的中国人的爱物,居然被抟在了一起。竹根、瓷瓶,加工成醉翁像,挟带着逼人而来的中国气派与中国味道。这有心人叫张克,是上海加丰特艺公司的高级工艺师,他和学生经过三个多月的精雕细刻,使110个“醉翁”醉态各异,让看的人也不由得“醉”在这古典情怀之中。
  “见花落泪,对月伤心”,不仅仅是贾宝玉、林黛玉们的小儿女情态。其实以物寓人是中国文学的基本笔法,这习惯一代一代浸润到中国人的骨髓血脉之中,化作中华文化的枝枝叶叶。像酒、竹、瓷一类的物件,在中国人眼中,它们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因为它们背后,昔日有李白、陶渊明、苏东坡们,今日有张克之属。当它们清泠泠地站在黝深的文化背影里,外人看着没什么,咱们中国人却由此深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慨。
(附图片)

徐白仑中年失明后,全身心投向比自己更为不幸的盲孩子——为盲童打开多彩世界

第11版(文化)
专栏:

  徐白仑中年失明后,全身心投向比自己更为不幸的盲孩子——
  为盲童打开多彩世界
  陈广琳
  我面前这位双目失明的耄耋老者,就是童话中的智慧老人。他踏遍天涯海角,给盲童送上一把把金钥匙,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也向他们打开了外面的多彩世界。这位老人就是盲人教育家徐白仑。
  聊城来信 小弟至死未圆上学梦
  徐白仑并不是搞教育出身,他原本是一位建筑设计师,打交道的对象是图纸和规尺。但1971年的一场医疗事故使他走进了盲人的行列,那年他才41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突然周围的世界永远没有光亮了,这种痛苦实在是令人无法忍受。为了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了写作,开始了盲文的学习,也开始关注起比自己更为不幸的盲童。
  是山东聊城的一封信使他开始了他的盲童教育工程的构想。一名叫刘爽的女中学生伤心地写信告诉“尊敬的徐爷爷”,她从小失明的弟弟死了。她的弟弟才8岁,非常想读书,特别羡慕那些上学的小朋友,缠着妈妈给他缝制一个小书包。他总是背着书包走进学校,但学校竟不愿接纳他,小弟弟终于有一天在向书声朗朗的学校独自摸索时淹死在池塘里……
  徐白仑被震撼了!多么可怜又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也是祖国的花朵啊,却享受不到同龄人上学的权利和乐趣,只因为他是盲童。作为著名报人徐铸成的儿子,揣着一份知识分子深切关怀民族和民生的古道热肠,徐白仑到有关部门了解我国盲童入学状况,结果令他震惊:当年的适龄盲童入学率还不到3%!其原因,是专门招收盲童的盲校太少,而盲校的建校经费和教学经费又远远高于普通学校。普及盲童教育,靠传统的盲校这一特殊教育形式,一朝一夕之间绝对难以办到。
  怎么办?徐白仑研究国外经验,考察国情,一个大胆的设想逐步形成了:让盲童随班就读,就近进入普通小学,用与普通课本同样内容的盲文课本,和健全儿童同班学习;对这些学校现成的师资,则进行盲教的最基础的培训。这个设想成形后,取名为“金钥匙”盲童教育计划。
  太行深处 “小白毛女”黑发重生
  “金钥匙”开始转动是在1987年,山西。
  在襄垣县和长治县,在县政府和教育局的帮助下,徐白仑找到了11个盲童,襄垣7个,长治4个,都失学在家。其中太行山深处的“小白毛女”——农家姑娘崔小英,徐白仑后来屡屡向人提及。
  小英那年14岁。12岁那年她患眼病。父母一次次地借钱带她进城看病,但又一次次地失望而归,最后小英完全失明了。无奈退学后,小姑娘经常痛哭不已,几次寻短见,急得家里人藏起了剪刀、绳子和农药,天天看着她不敢下田。她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愁白了头发,成了“小白毛女”。
  “金钥匙”为她打开了学校的大门,也打开了希望的大门。崔小英重返学校,很快就活泼、开朗起来。她学习刻苦,仅用两个月就熟练地掌握了盲文,成绩优秀,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她的头发又神奇地变黑了。其他10名盲童也学习良好,成绩均在80分以上。村里的老人说,活了这么大年纪,想不到盲孩子也能上学,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广西誓言 弄不到钱也要干
  从一县一地到惠及一省的盲童,“金钥匙”盲童教育计划变成“金钥匙”视障儿童教育工程,突破点在广西,时间为1996年。
  广西面积23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余万,相当于西方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要在三年内普及视障儿童教育,使学龄视障儿童入学率达90%,达到东南亚一些国家花了二三十年时间还没能达到的目标,可行性有多大?原本准备提供资金的海外基金会顾虑重重,停止了拨款。徐白仑心急如焚。广西自治区教委的负责同志对他说:“徐老师,这本是我们的事,您能弄到钱我们干,您弄不到钱,我们也一样干!”最后靠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爱德基金会紧急拨款,终于度过了艰难的第一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德国CBM基金会代表来考察,对广西金钥匙工程的发展速度和教学质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金钥匙”工程终于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国际基金的拨款也从此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的盲童造福了。到1998年底,广西视障儿童入学达2154人,远远超过了1996年开始时确定的1600人的目标。
  现在,“金钥匙”又开始在内蒙古转动了。它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那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1996—2005),与当地政府合作,使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西部九省(自治区)视障儿童入学率大幅度提高,为其能接受良好的特殊教育打下基础。
  八方援手 领奖台上的应是“大我”
  1996年,徐白仑在世界教育大会上被授予柯曼纽斯奖,成为获此殊荣的中国第一人。对此,徐白仑说:“站在领奖台上的,应该是个‘大我’,我只是‘大我’的代表。正是由于组织上和全社会的支持、帮助,‘金钥匙’才有了造福盲童的力量。”
  工程实施中,有数不清的好心人加盟。一位乡村教师为了消除盲童与健全儿童的隔阂,特意把一个盲女孩接到自己并不宽敞的家里与女儿同吃同住;有的基层干部为寻访盲童,一把雨伞,一只手电,一双解放鞋,一个月有20多天在山路上奔波;一位退休6年的女干部,为了盲孩子的幸福,抛下了老伴和儿孙,没日没夜地为盲童操劳。北京频道广告公司总经理武红被徐老的人格所感动,每周抽出时间志愿分担“金钥匙”的部分组织工作。“金钥匙”计划启动之初,没有办公用房,是德国的两家基金会捐赠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
  盲文是拼音文字,需要较好的普通话水平作为基础,如果盲童能拥有一架小收音机会受益匪浅。为此,盲童所在学校的同龄人开展了收集废品的活动,攒出买收音机的钱,地方团委组织了募捐,还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把自己的心意送到了盲童手里。
  徐白仑已年近70了。他告诉笔者,现在他主持的民办公益机构“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已成立了董事会,自己如果哪一天突然“无常”了,董事会在,机构还在,工程还会继续实施,受益的盲童也就会越来越多。

喻京川和“太空美术”

第11版(文化)
专栏:

  喻京川和“太空美术”
  李红
  浩渺、深邃的宇宙间,一架“空天飞机”从太空城市向地球飞去。喻京川给这幅匪夷所思的画作命名为《定期航班》。“未来,人们借助于飞行器就能自如地在宇宙中飞行,就如今天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那么便利。”30岁的喻京川说到这里,眼睛闪闪发亮。
  “太空美术”——这种熔科学与艺术于一炉的创作最早诞生在天文学家的笔下。1609年,伽利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太空的同时,也留下了第一幅天体素描写生《月面图》。我国曾有描绘星空的汉画像砖,如羲和捧日、嫦娥奔月等。不过,那些绘画与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现代的太空美术则带有科学理性的色彩。
  1984年,我国著名科普作家李元研究员在北京天文馆举办了“宇宙画展”,喻京川徜徉其间,流连忘返。从那时起,他开始以水粉、水彩、油漆为原料,采用喷笔技法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太空美术作品。美丽的星云、灿烂的银河系、升空的长二捆火箭和登月的宇航员都成了他笔下描绘的对象。美国《新闻周刊》选用了他的一幅油画《未来中国宇航员在月球》。
  在宣武区青少年科技馆简陋的办公室里,喻京川神采飞扬地说,太空美术是青少年极好的科普教材。李元先生本人就是1944年在重庆街头偶然见到美国画家邦艾斯泰在《生活》画报上发表的太空美术作品,从此迷上天文事业的。
  喻京川不仅继续编织着自己儿时遨游太空的梦想,而且把这个梦想的种子播撒进当代少年儿童的心田……(附图片)
  万类霜天竞自由 喻京川作

各民族携手走向繁荣

第11版(文化)
专栏:坐拥书城

  各民族携手走向繁荣
  聂鸿音
  西夏史的研究始终落后于中国历史学的总体发展水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明显的——除了元朝人未修西夏专史而导致西夏史料大量散佚之外,便是由于封建文人普遍不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研究。本世纪70年代以后局面大为改观,这一领域的专著已不下40种。然而,人们过于重视对史事的一般性描述和综合性评论,无意中忽略了对原始史料的全面搜集和具体辨析。
  在河北人民出版社的新书《宋夏关系史》的写作过程中,作者李华瑞教授把巨大的心血花费在了原始史料上。他不再遵从前人研究西夏史的老路,仅仅从清人著作里照搬那些真伪参半的史事,而是亲自从浩繁的宋元典籍中重新收集资料。通过书中所附《陕西、河东边帅任职情况表》、《北宋陕西五路、麟府地区城、寨、堡垒建置一览表》、《北宋与西夏交聘表稿》,可以集中看出作者收集与考辨史料的功夫。
  在整个北宋时期,不同民族之间的猜忌和冲突构成了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宋夏关系史》真实地再现了这段惨痛的历史,以血的教训呼吁着中华各民族的理解与沟通。造成党项人叛离北宋而自立国家的特定历史因素有很多,但双方上层集团未能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以致由隔阂发展为敌对,则不能不说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直到北宋灭亡,两个民族也没有取得真正的谅解,其间甚至没有出现过像辽宋澶渊之盟以后那样一段短暂的和平。该书要告诉世人的正是,在不同民族发生接触的初期存在一些文化隔膜是正常的,要打破这些隔膜绝不能借助于军事和经济制裁手段,而应以正常的贸易促进官方和民间的友好交往,以逐步实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携手走向繁荣。
(附图片)

解开丹道千古之谜

第11版(文化)
专栏:坐拥书城

  解开丹道千古之谜
  黄燕生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研究道学者,代不乏人。广为人们称诵者就有陈撄宁、易心滢等道教学者,也有陈垣、许地山、汤用彤、王明、潘雨廷等儒释道兼通的著名学者。然而,作为道教区别于其他宗教文化的明显标志的内丹仙学却少有人问津。而不对丹道学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道学、道教研究就不免失于片面。可喜的是,道学专家胡孚琛、吕锡琛的新作《道学通论》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我们解开了丹道的千古之谜。
  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该书,将“道学”的概念定义为“以老子的道的学说为理论支柱的整个文化系统,其中包括道家的哲学文化、道教的宗教文化,还有内丹仙学的生命科学文化”。作者认为,道学是一种积极的学说而不是消极的隐士哲学,它包括治国、修身等诸多方面;和儒学“家国同构”的特点不同,它是一种“身国同构”的学问。从先秦老庄哲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到宋元明清内丹心性学,该书清晰地勾勒出道家思想的发展线索。它系统研究了内丹学的形成、发展、理论、门派,在此基础上提出丹道学是一种综合宇宙论、人生哲学和宗教修持经验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对于探索宇宙的自然法则、人体的奥秘、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黄心川先生有一中肯的评价:该书“使内丹学摆脱了神学的迷惘,进入了科学的领域,这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开拓性工作”。将道家、道教与仙学作为统一体进行整体性研究,不太符合学术界传统的看法,但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作者注重以道统万物、天人同构、身国一理这一道家特有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论述道学,避免了以现代人的标准或以儒家的价值观念去进行衡量和评价,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附图片)

不合时宜的掌声,中场退席的人群,到处乱跑的儿童——文化场所应有高雅举止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不合时宜的掌声,中场退席的人群,到处乱跑的儿童———
  文化场所应有高雅举止
  王蔚 任忆
  年初,以一曲深情的《在此等候》让中国歌迷心仪的美国“情歌王子”理查德·马克思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个人演唱会。由于无数观众用镭射手电筒直射看台,理查德·马克思险些因刺眼的镭射红光而中途罢演。也许观众是想借此表示对演出者的欢迎和热情,然而这种交流方式又能被多少人所接受?理查德·马克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解地说:“我真不能接受这种行为。这不但有害于我的眼睛,而且我觉得这是对我本人的不尊重。”
  记得在北京音乐厅的一次演出中,北京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谭利华先生曾无奈地放下指挥棒,转身面对台下乱糟糟的观众说:“我在日本演出时,整场秩序井然,演出结束后才发现,台下坐的大部分是孩子。我深为日本儿童的良好素质所感动。”
  近年来,国外各种交响乐团、芭蕾舞团等纷纷到北京演出。然而,在演出现场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不合时宜的掌声、叫好声,看到一些穿着拖鞋、短裤背心的观众以及中场退席的人群和到处乱跑的儿童。当我们把国外的优秀文化引进来的时候,我们的观众应该拿什么去和他们交流?
  理查德·马克思演唱会上,几个穿白毛衣的大学生和着节拍边唱边跳,掀起一个小高潮。一位北大的学生说,音乐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到北大演出时,我们完全融入到他的乐曲中,和着音乐一起欢乐、一起忧伤。盛中国激动地不断加演。
  北京作为一个文化古国的首都,观众理应更具文化品位。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吴祖强先生认为,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在文化交流中与国际接轨,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众说纷纭电视剧(11)

第11版(文化)
专栏:大家谈

  众说纷纭电视剧(11)
  家长里短新话题
  这天傍晚,三个婆姨走到村电工门口,人还在墙外,话已扔到电工屋里:“快去送电吧,不送电,小杏咋逃出来啊?”
  这几天,寿光电视台每晚播送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正演到小杏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乔装打扮的小木匠摸进小杏家那场戏。于是,从早到晚,有婆姨的街头巷尾,就有关于小杏的话题。所以当电工因风雪大而拉闸、到下午5时还没送电时,为小杏揪心的婆姨便到电工门前“请愿”来了。
  由于农村没有公园、影院,电视剧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千百年来家长里短的话题有了新内容,电视剧给了婆姨新思想,也给了她们新的生活方式。
  山东广饶县稻庄镇长行中学 许桂林
  何处寻觅单本剧
  提起电视剧我的头就痛。荧屏上那少则十几集、多则上百集的电视连续剧,仿佛让我参加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实在难以招架。当然,有许多优秀的连续剧也很吸引人,可谁又能保证每晚都坐在电视机前呢?看一部连续剧而落下两三集,未免让人遗憾。我常想,假如电视上能多一些像电影那样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单本剧该多好。可是,荧屏上连上下集的电视剧都很难找,何况是单本剧了!
  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应昊阳
  不要远离老百姓
  在国产电视剧中,古装剧、言情剧太多,而且集数太长,又多在权势和两性关系上做文章,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反映社会现实、贴近生活的电视剧太少,特别是反映普通百姓喜怒哀乐的电视剧更少。有的现实题材的电视剧,离普通百姓也远,感情很难融合,让人看了还很憋气。
  北京安外外馆街甲42号
  张玉敏
  演员须增加生活阅历
  部分演员生活面窄,社会阅历浅,综合素质较差,又养成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而一些电视剧评论表现出姑息纵容、无聊吹捧的庸俗作风,不利于电视剧出精品。
  山东师大中文系98级3班
  李京龙
  言情片要有高品位
  现在的电视剧大多是言情片,剧中的人物基本上是三角恋、多角恋。好像老天爷乱点了鸳鸯谱,有情人皆不能成眷属;等了多少年后,他们又神差鬼使地搅到了一起,爱得死去活来。再不就是搞婚外恋,尤其是一些床上戏,拍得那么如火如荼,让人看了瞠目结舌,好像在教人们如何玩爱情游戏似的。我们期待电视工作者多拍一些高品位的言情片。
  山东文登市纺织品公司
  孙祥芬
  荧屏导视很重要
  由于我国人口总体文化素质不高,观众对电视剧的欣赏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如何正确引导观众来欣赏电视剧就成了一项紧迫任务。
  前不久,江苏教育电视台在播放金庸原著系列电视剧时,每天在播放之前花5分钟特邀大陆“金学”专家陈墨先生作金庸作品赏析,对作品的思想艺术、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心理刻画等,从文学、心理、艺术等多角度进行评析,同时还在报纸上开展讨论,使观众观看电视剧从一种单纯消遣性行为提升到电视文化欣赏的理性高度,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收视率也明显上升。可以说,这是扩大电视剧影响、提高观众欣赏水平的一次成功尝试。 南京 金世斌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