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8-10-16第11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紧扣时代的脉搏——董其中的版画艺术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紧扣时代的脉搏
  ——董其中的版画艺术
  华夏
  刚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董其中版画展》,观后给我突出的感触是董老兄近二十年来在艺术表现上的变化既大而成功,令人欣喜。
  他六十年代的作品,是以富有民间年画、剪纸的抒情性与装饰风见长。而八十年代以来,他通过对古今中外绘画的借鉴、吸收,特别是对中国画创构意境、神韵奥秘的感悟,并融合民间质朴的抒情手法,发展为饶有韵致的田园诗意的吟唱。同时,他又把较为单一的变形与装饰风,发展成为丰富多姿而又含蓄耐看的新颖风格。其中体现了他对我国古代木版线刻、西方黑白版画与现代绘画等诸多形式因素的合理运用。面对那一幅幅技巧娴熟、形象浑然一体的动人画面,不能不对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如此变化与提高表示赞赏。
  此展给我另一突出的感觉,就是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变化与提高,不是单纯从形式出发,为形式而形式;而是非常明确地为表现内容的需要而探索新的形式语言。一句话,就是形式跟着内容走。他的作品内容主要是表现他对黄土高原人民、黄土高原农村新貌与黄土高原年画、剪纸与民歌的热爱。他像山西“山药蛋派”作家们那样,把“三大热爱”加以交织与浓缩成为无声之诗(他的原籍虽非山西,但在我心目中已是美术上的“山药蛋派”画家)。为此,他的艺术表现就是要跟着他的这种诗的内容走。单从他常用的平行线与其他形式的处理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作品内容的表达不无直接、间接的关系。《秋暮》等画之用宽银幕式构图,与要用大小提琴“拉满弓似的”“横平行的粗线条”,就与有助于“如诗如画”的生活写照有关;《橱窗之歌》、《鸣春》等画的“长长的平行线”是有助于如今生活美好、祥和气氛的体现。
  此展给我更为突出的感觉,就是作者除了他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对版画创作的矢志不移外,就是他对“二为”文艺方向的一贯坚持。这是我觉察到的他的“三大坚持”的主要环节。上面说的,他在艺术表现上的变化与提高之所以要跟着内容走,就与他对“二为”方向的坚持密切相关。因为不如此就不符合“二为”对艺术的要求。他不仅在六十年代前后忽视作品的艺术性追求,盛行“唯题材”论的时期,始终坚持“二为”方向,没有忽视艺术质量,保持了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如他在《晒玉米》、《送春肥》等作品中体现的那样;而且在八十年代以来,在发生严重的怀疑与否定作品思想性要求,甚至否定“二为”方向的错误思潮泛滥的情况下,他也仍然不为所动,并有针对性地发出要“跟随时代脉搏跳动”,要“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反映时代,教育人民”的呼喊。与此同时,他身体力行,既深入生活,又探求艺术表现上的变化与提高,从而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改革开放各方面新成就、新风尚和以新的艺术水平推出的作品,如《山村晨曲》、《羊儿满坡歌满坡》、《绿满山沟》、《风之歌》、《鸟之歌》、《暮韵》与《黄河魂》等等。由此更可以看出他在版画创作上的提高,就是全面执行“二为”方向与形式服从内容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结果。
  (董其中,江西省泰和县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有《董其中版画选》。)

图片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黄河魂(木刻) 董其中

也是一种“腐败”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漫人快语

  也是一种“腐败”
  某报漫画专栏,共刊登了七幅作品,其中四幅是责任编辑自己的作品,还有一篇他的文章,占了版面的一大半,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这位编辑的大名,看了叫人吃惊。编辑在自己管辖的版面里发表自己的作品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谨慎,既要保证质量又要限制数量。有更多精力创作作品可投向其他报刊,也和别人一样去公平竞争。像这样用自己的“责任田”大肆推销自己的作品,只会给人一种“腐败”的感觉。(徐鹏飞文图)(附图片)

《大红鹰》首届全国老年书画大展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大红鹰》首届全国老年书画大展
  为贯彻江泽民同志“重视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指示精神,中央电视台书画院与该台《夕阳红》栏目最近推出《大红鹰》首届全国老年书画大展活动。活动以歌颂改革开放二十年建设为主,抒发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情怀。(陈红)

金鸿钧花鸟画集出版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金鸿钧花鸟画集出版
  近日由荣宝斋编辑出版的八开精装画册《金鸿钧花鸟画集》,收集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金鸿钧先生从1962年到1997年间的作品共计一百二十二幅,反映了作者创作风格由早年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多样、意境深邃、笔墨精妙、色彩艳丽、时代感强。(守仁)

樊晖获日本神户第一届国际当代版画艺术展览大奖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樊晖获日本神户第一届国际当代版画艺术展览大奖
  日本第一届国际当代版画艺术展览于8月26日在日本神户阪急当代艺术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我国青年版画家樊晖的木刻作品《渴望着生活的人》被授予了本届国际当代版画艺术展的最高荣誉奖,这也是本届艺术展上唯一非日本国艺术家获得的奖项,另外产生的二等奖等由日本十七位艺术家获得。(美三)

胜井三雄设计艺术展举行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胜井三雄设计艺术展举行
  日本视觉艺术设计大师胜井三雄设计艺术展《色光之宇宙》近日在北京中央工艺美院展厅开幕。
  胜井三雄现任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日本美术设计师协会理事,有多部专著在艺术设计领域产生广泛影响。作为这一领域的探索者、开拓者,胜井三雄先生早年成名,他以对设计艺术独到的认知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锋芒,用自己所钟爱的独特表现手法,表达了他对美、对艺术的见解。(剑武)

图片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静物(油画) 季少博
  青年油画家季少博,199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其作品注重写实风格,笔法细腻自然;部分作品已被大陆、香港、台湾及澳大利亚等地的收藏家收藏。

英韬: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英韬:
  漫画是美术的一个品种,漫画又是形象化趣味化了的评论。画中有话,它总以隐喻巧妙地评论着是非对错,挖掘着事物本身或人们内心的矛盾。
  好的漫画必须是思想深刻、表现新颖、形式完美且富有幽默情趣。按照这个标准检看我过去的作品,有的具备其一,有的具备其二,样样合格令人满意的不多。我创作时追求逻辑清楚,对幽默则追寻不够,深知在说清楚问题的同时,再使之幽默有趣,绝非易事。关于表现形式,我力求不定型,随画而异。(附图片)
大款的游戏

栉风沐雨“驴道人”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栉风沐雨“驴道人”
小点
  只有历经过地狱炼火磨难的人,才会懂得如何去筑造天堂。———题记
  漫画家李滨声先生,今年七十有三。他不吸烟不沾酒,为人处事不急,不躁,不愠,不争,高高瘦瘦中透出散散淡淡的谦和。真看不出他曾连遭二十年的厄运。
  这天,在李滨声先生那间逼仄的画室兼卧室里与他倚桌闲谈时,问起他有个闲章为何印文为“驴道人”(见图一)。他解释道,古代画家以“道人”为闲章者比较多见,我这个“驴道人”其由来为自嘲“驴道主义”。他莞尔一笑。倒提醒我想起他在一篇文章中曾记叙过的一个苦涩的故事。
  1957年,他因一幅漫画《没嘴的人》被错划为右派。经批斗戴帽之后,接着便是漫长的劳动改造,他饱尝了艰辛与磨难。一个寒冷的冬日,管教干部命其赶驴翻山越岭去一个村子驮葱秧。归途,毛驴因背上驮筐两边重量装得不均,而寸步难行。他无奈只好用手把重的一边托起,与驴一同借着月光在荆棘丛生的崎岖山道上艰难行进……因为迟归,报告了原因,不料后来一次批斗会上,二罪并罚,将这次赶驴的故事上纲为“驴道主义”。今天,我们看“驴道人”这一闲章,体味更多的是漫画家的诙谐,其实,他在把幽默送给别人时,眼泪留给了自己。
  《我的漫画生涯》是滨声先生近年出版的一本自传。他在忆述、反思那段坎坷经历时,心境是平和的,没有为命运对自己不公的抱怨,没有对个人遭际不满的宣泄,有的是社会百态中一个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是一件件让人淌着泪去笑的故事,而其对人性的感悟则暗含其中;他还视自己接受劳动改造为“到生活中去”。他说:“这二十年,我有所失也有所得,自我感觉变了一个人。岁月也改变了我肩不能担,手不能提,不懂稼穑的过去。”为何他对自己苦难经历有如此超然的心境和达观的襟怀?从滨声先生漫画上常见的一个“声”字印章(见图二)上我似有所悟。它朱底白文,形似“牛”,无疑是取俯首孺子、忍辱负重、温驯强犟之意,从所言及的牛的品性中我感到了滨声先生崇尚的一种精神。
  巴尔扎克有句名言,“苦难是艺术的老师。”许多像滨声先生这样的艺术家的成功历程也证实,正是个人身世,或是精神的痛苦具有了普遍人类性,其艺术便会在苦难的磨砺中得以升华。他们曾经是生活的不幸者,但又是艺术的幸运儿。(附图片)
驴道人(图一)
似声还似牛(图二)

图片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山村晨曲(木刻) 董其中
  (作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年)

适得其反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漫人快语

  适得其反
  某君画展,展品三百多幅,挂得满墙都是,玻璃柜里也摆得密密麻麻。细观作品,内容、形式大同小异,不同的仅是画幅的大小;又因挂的间距太近,使画与画互相干扰。若展出五十幅效果可能更好,既如实反映出作者的水平又不至于让观者精疲力尽。何况展厅毕竟是艺术品的空间,不需要像商店的商品那样琳琅满目。产生这种现象可能与作者的自信心不足有关,想以量取胜,结果适得其反。(徐鹏飞文图)(附图片)

方成: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方成:
  在报纸上发表的漫画,主要用于评议。这是以视觉形象表现的一种语言形式。为取得最佳艺术效果,这种语言用曲折含蓄方式表达,通称幽默,是以笑作为艺术手段对人对事进行褒贬。它最适于讽刺,将讽刺对象置于令人嘲笑的境地,予以批评和否定。
  画是艺术,幽默也是艺术,用这种艺术手段作出的评议,因寓庄于谐,不仅形象生动,又有幽默情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最接近群众,拥有广大读者群。(附图片)
最新配方

江帆: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江帆:
  我主要创作讽刺漫画。讽刺漫画和一般绘画的显著区别在于讽刺漫画要给读者产生强烈的是非感。顾名思义,讽刺漫画要讽刺,不讽刺或讽刺不得要领就如同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运用幽默夸张的手法鞭挞社会生活中阻碍进步的丑恶思想,使作品更形象地、本质地反映生活,这是讽刺艺术的特有功能。在创作中,我深感当作品的主题构思完成后,还要在构图、造型、笔墨色彩上追求形式美,才能产生好的社会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附图片)
我的头脑挺充实

苗地: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苗地:
  我自幼受母亲剪窗花的熏陶而喜欢上了美术。从事漫画创作至今也有五十年的生涯了。
  我比较擅长用幽默而有情趣的表现手法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如我创作的歌颂漫画、风俗漫画、世象漫画、四格漫画以及水墨漫画等。
  读者特别喜欢我的漫画人物,尤其是我画的妇女和儿童造型生动而传神,这是由于我的漫画人物造型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不太大的夸张,并将这种画法糅合在我所有作品中,因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附图片)
小虎快过来,不要乱跑!!!

朱根华:

第11版(大地周刊·美术世界)
专栏:

  朱根华:
  我从未涉足艺术院校。全国像我这样自学漫画、爱好漫画者很多,我愿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勉一条:漫画作品光是构思好、点子巧、思想性强还不够,还须造型好、构图好、技巧好,画漫画决不可得“意”忘“形”。当然,做漫画家也决不可得意忘形。否则,岂不是自我嘲讽。
  (最近,人民日报出版社为本报这五位老漫画家分别出版了漫画选集。它们收入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针砭时弊、结合时事的漫画精品和代表作。画册装帧精美,具有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附图片)
升得快,破得也快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