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8-10-13第6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沙特领导人表示 愿与我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特领导人表示
  愿与我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本报利雅得10月11日电 记者林皎明报道:沙特阿拉伯政府劳工及社会事务、计划和商业三位内阁大臣今天在利雅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高度评价沙特王储兼第一副首相、国民卫队司令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殿下即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强调沙特愿与中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劳工及社会事务大臣穆赛义德·萨纳尼表示,沙特王储访华“是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一次重要突破”。他说,两国有许多共同利益,合作的领域很广,两国经贸关系不仅在石油进出口方面今后会有大的发展,而且在劳务合作领域也将打开新的局面。
  商业大臣乌萨马·法基不久前访问过中国。他强调说,沙中两国经济有相同点和互补优势,希望两国在石油及石化贸易方面相互投资,成为真正的贸易伙伴,争取在2000年两国的贸易额增长到50亿美元。
  沙特阿拉伯—中国友好协会会长杰莱西先生强调指出,两国领导人接触,有助于相互了解,增进协商合作,建立起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今年虽然遭受洪水灾害,仍有信心实现8%的国民经济增长率,保持人民币不贬值,表现出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科索沃局势 南不许外国进行军事干预 美特使游说仍未取得进展 俄称如北约动武俄不回击 北约威胁将发出行动命令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索沃局势
  南不许外国进行军事干预
  美特使游说仍未取得进展
  俄称如北约动武俄不回击
  北约威胁将发出行动命令
  据新华社安塔利亚(土耳其)10月12日电 (记者孙永明、郑金发)南斯拉夫总理布拉托维奇12日在此间强调,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内部事务,决不允许外国势力以军事手段进行干预。
  布拉托维奇在此间开幕的巴尔干地区政府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北约的军事威胁是不能接受的。”他强调,武力手段不仅不能解决科索沃问题,相反还会加剧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并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布拉托维奇说,一些国家之所以在科索沃“制造人为的紧张”,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分裂南斯拉夫。他指出,这些国家企图利用人权和少数民族权利来达到分裂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目的。
  本报贝尔格莱德10月12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今天早晨在此间表示,他同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就科索沃问题进行的谈判十分紧张,有时甚至达到白热化程度。他说,目前的局势令人担忧。据悉,会谈仍未取得进展。
  昨天下午,霍尔布鲁克与米洛舍维奇举行第七次会谈。会谈长达11个小时,一直持续到今天凌晨。霍尔布鲁克说,会谈结束后,他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及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进行了3个小时的电话交谈,讨论了最近几个小时、几天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霍尔布鲁克说,他将继续努力寻找和平途径解决科索沃危机,与此同时,北约也在准备“完全不同”的解决办法。霍尔布鲁克拒绝透露谈判细节,他说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看到事情如何了结。
  今天上午,米洛舍维奇与霍尔布鲁克开始新一轮会谈。
  据新华社莫斯科10月11日电 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11日说,如果北约对南斯拉夫动武,俄不会进行“武力回击”,因为这不是对俄的侵略。
  伊万诺夫是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但伊万诺夫认为,如果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就采取武力行动,根据联合国宪章,这将被视为破坏和平或者侵略行为。
  俄外长警告说,如果北约对南斯拉夫动武,“冷战”就会开始。
  本报布鲁塞尔10月12日电 记者丁刚报道:北约高级官员今天在这里说,北约将于今天晚些时候发出行动命令,授权北约部队对南联盟军事目标实施空袭。
  据这位官员透露,成员国的大使们昨天已经讨论并确定了实施武装干预的法律依据。北约认为,采取军事行动符合联合国安理会已经通过的有关决议的精神。北约的军事行动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使用巡航导弹有限打击南军事目标;二是随时准备派出战斗机给予空中支援。北约发言人亚米·舍阿此前说,北约已于9月24日发出了行动警告,各项准备已经就绪。如果行动命令发出,北约部队只需要非常短的时间就可实施攻击。但舆论分析认为,这番话意味着北约仍然留给了南联盟领导人一个最后机会。如果南联盟能够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还存在着北约最后放弃诉诸武力的可能。

东北亚的一个积极事态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东北亚的一个积极事态
  张国成
  8日,韩国总统金大中与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在东京签署了题为《面向21世纪的日韩新型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日韩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的《行动计划》。日韩两国关系由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受到了两国舆论界的普遍欢迎。日韩关系的改善也是东北亚地区最近出现的一个积极事态。
  东北亚曾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之一。本世纪以来,就曾爆发过日俄战争、日本侵朝和日本侵华战争。战乱时间之长,为祸之惨烈,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是罕见的。近几十年来,这一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与合作令世人瞩目,曾使本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一地区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却由于种种原因,不断受到干扰。其中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真相,否认侵略战争,回避战争责任是重要原因之一。人们记得,1995年,由于日本阁僚发表歪曲“慰安妇”问题的言论,就曾发生过韩国拒绝日本外相访韩的事件。
  东北亚地区各国发展国家间关系都绕不开历史问题。历史是非不清,就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金大中把此次访日的意义定位在“清算过去,开辟未来”是理所当然的。在两国首脑会谈后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小渊首相代表日本政府承认由于日本的殖民统治给韩国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与苦难这一历史事实,并对此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道歉。1965年日韩建交后,两国首脑互访频繁,但是在日韩首脑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写进如此内容尚属首次。这反映了这一地区形势的变化,表明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无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痛苦,肆意歪曲、篡改历史是愈来愈行不通了。正如金大中总统所说,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建立面向未来的新型韩日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础。
  当然,一纸声明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金大中也认为,如何使联合声明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成为两国国民的共识,仍是今后韩日关系所面临的课题。人们还注意到,日本少数国会议员反对在联合声明中写入对战争问题反省道歉的内容。这说明,在日本某些人的头脑中,歪曲历史的右翼思潮仍是顽症。
  金大中在结束访日时说,本世纪发生的问题应在本世纪内了结,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关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这也是本地区各国人民的心声。各国人民的良好愿望能否实现,关键是日本的态度。

一票之差的政府危机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意大利
  一票之差的政府危机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罗晋标
  10月9日,意大利众议院对普罗迪政府进行信任投票,首届以左翼力量为主体的中左政府结果以312票支持、313票反对的1票之差,失去议会多数。普罗迪随即向斯卡尔法罗总统提出辞职,意大利共和国第五十五届政府在执政876天之后倒台,意大利因此又出现了“政府危机”。
  在1996年4月意大利议会选举中,以左民党为主体的意大利“橄榄树”中左力量获胜,左民党、人民党、意大利革新党等联合组成以普罗迪为总理的中左政府,并得到重建共产党的支持。普罗迪政府曾一度给意大利带来了新气息,特别是在治理经济和财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意大利成为欧元的首批成员国。但是,反对派却攻击普罗迪政府的税收和就业政策,说政府治国无方,致使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与此同时,中左力量内部的分歧和矛盾也不断扩大和加深,最后由于重建共产党退出议会多数和撤回对普罗迪政府的支持,导致普罗迪政府倒台。
  普罗迪政府此前已经历多次危机。1996年12月,普罗迪政府刚上台半年,重建共产党就反对政府提出的1997年财政预算案,普罗迪最后以议会信任投票方式强行通过该预算案,结束了首次政府危机。1997年10月在议会讨论政府1998年财政预算案时,重建共产党又坚持每周35小时工作制的主张,并决定对政府财政预算案投反对票,普罗迪政府曾被迫提出辞职,后经谈判达成妥协,重建共产党才在议会对政府投了信任票,使普罗迪政府勉强摆脱危机。在对外政策上,重建共产党主张意大利应退出北约,反对意大利参加对外军事干预行动。1997年4月,重建共产党在意大利议会就意大利是否派兵参加进驻阿尔巴尼亚的多国部队时投了反对票,只是由于议会反对派投了赞成票,才使普罗迪政府免于陷入危机。1998年5月意大利议会就北约东扩进行表决时,重建共产党又投了反对票,但由于新成立的“共和民主联盟”投了赞成票,反对派的中右力量又决定弃权,普罗迪政府才再次渡过难关。一次又一次的分歧和冲突使重建共产党与普罗迪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终于发展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目前,斯卡尔法罗总统正在同议会两院议长、各议会政党领袖和前总统磋商,寻求解决政府危机的办法。由于年内需要议会通过1999年财政预算案,明年1月1日欧元将正式启动,加之考虑意大利的“国际形象”等问题,所以意大利各政党均主张“要尽快解决危机”。但普罗迪本人已明确表示“目前不存在重新组阁的条件”;组织一个“技术政府”来完成通过1999年财政预算案并修改选举法的任务,这一主张的呼声似乎较高。如果在两三周内找不到解决危机的办法,那就有可能导致提前大选。因此,斯卡尔法罗总统能否尽快找到新总理人选,对意大利来说至关重要。
  (本报罗马10月11日电)

沙特重视发展教育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特重视发展教育
  安国章
  人们一谈起沙特阿拉伯,大都想到它丰富的石油资源和迅速发展的石油工业。其实,沙特的教育事业在海湾,甚至在中东地区也名列前茅,不少外国人还慕名到沙特求学。
  沙特教育事业曾经历了一段艰苦的发展过程。由于长期遭受外族殖民统治,沙特经济文化落后。1932年立国时,它的现代教育事业还是一片空白,全国没有一所正规学校,不仅文盲大量存在,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对新式学校还心存疑虑。
  当时的开国君主阿齐兹国王表现了他的英明和远见卓识。他积极倡导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并身体力行,亲自向国民宣传新式学校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大力阐述现代教育既能深化人们的宗教意识,同时也会加速沙特经济的发展,以使沙特迅速加入现代文明国家行列。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还专门成立了教育局,制定了分阶段发展教育的实施计划,在全国建立了12所小学,招收了700名儿童入学,从而使沙特教育事业迈开了新的一步。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资金极为匮乏。当时国民经济十分落后,仅有初级畜牧业、小手工业和简单的商业,工业尚无从谈起。尽管1933年沙特发现了石油,但当时的石油工业完全由外国垄断,其收入全部被西方公司掠走。后来沙特政府获得一些石油收入,但也有限。另外,沙特地域广阔,而且是沙漠国家,全国人口大多为游牧民,人员流动性强且分散,这使本来就极为落后的教育事业更难以发展。再就是师资极为短缺。建国初期,国家几乎找不到一位合格的小学教师。至于教学仪器、设备和教科书等,更无从谈起。建国后10年,沙特全国小学数量仅27所,直到1943年才有了第一所中学,并第一次有了3名沙特本国教师。沙特的现代教育事业在建国后多年一直在缓慢爬行。
  直到1965年,国家才摆脱贫困,沙特政府就大幅度地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并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教学条件。为解决本国师资问题,沙特政府在全国21个教育区成立了30所师范学校,首先解决了小学的师资问题。另外,为加强对成年人的教育和解决沙漠地区孩子的学习问题,沙特政府在全国先后建立了晚间的“文化补习学校”和各种类型的扫盲学习班,并在沙漠地区建立了流动小学。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沙特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统计,1970年,全国各类学校3283所,在校学生约48万人;到1997年,各类学校数量增加到22300所,在校学生达450万人;目前沙特有正规大学8所以及数十所专科院校和职业训练中心。
  为鼓励年轻一代奋发学习,国家规定,大学教育不仅是免费的,住宿、交通、医疗等费用均由国家负担,而且国家每月还向学生发放数量可观的学习费,如有病需到国外治疗,国家也承担一切费用。沙特政府已确定了全面教育战略目标,以便国民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全面的训练,由沙特人自己担负起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
  图为法赫德国王石油矿业大学。本报资料照片(附图片)

叶利钦访问哈乌两国 由于健康原因将缩短访问日程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访问哈乌两国
  由于健康原因将缩短访问日程
  本报阿拉木图10月12日电 记者孙勇军报道: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日对哈萨克斯坦进行了正式访问,双方就双边关系、经济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合作文件。
  两国总统首先在阿拉木图的总统府进行了单独会谈,叶利钦向纳扎尔巴耶夫颁发了俄国家最高奖章———圣安德烈奖章,以奖励他对巩固俄哈友好关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双方随后进行了大范围会谈。哈俄双方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合作条约、加速建设从哈萨克斯坦的田吉兹油田到俄罗斯的新罗西斯克港的输油线路、清理两国债务、两国国界划分草案等双边问题。两位总统对阿富汗国内形势的日益严峻表示担忧,双方决定在该问题上进一步加强合作。
  在随后举行的签字仪式上,两位总统签署了哈俄1998—2007年未来10年经济合作条约、哈俄国界划分草案等文件;两国代表签署了司法部合作文件、打击毒品走私、保障拜科努尔宇航基地工作人员社会权利等一系列文件。
  据悉,叶利钦原定13日结束访哈,由于健康原因,他将于今天提前离开阿拉木图回国。
  本报阿拉木图10月12日电 记者孙勇军报道: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1日至12日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同乌总统卡里莫夫在塔什干就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和经济合作以及地区安全、维护中亚地区局势稳定和其他国际问题进行了会谈。
  叶利钦总统与乌总统卡里莫夫签署了“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全面合作宣言”、“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1998—2007年深化经济合作协定”和“俄乌关于阿富汗局势的联合声明”等3个重要文件。签字仪式后,两位总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图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10月11日,6架美军B—52轰炸机从美国本土的路易斯安那基地飞抵英国费尔福德皇家空军基地,以加强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的兵力。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阿利耶夫在阿总统选举中获胜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利耶夫在阿总统选举中获胜
  新华社莫斯科10月12日电 阿塞拜疆共和国现任总统阿利耶夫在11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胜。
  据此间新闻媒体12日报道,阿塞拜疆全国有3/4的选民参加了投票,阿利耶夫获77%的选票。阿选举法规定,候选人获得投票选民2/3以上的选票即可获胜。在这次总统选举中,共有6名候选人角逐总统职位。
  阿利耶夫1923年生于阿塞拜疆纳希切万一工人家庭,毕业于阿塞拜疆大学历史系。苏联解体前,曾担任阿塞拜疆党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第一副总理。1991年阿塞拜疆独立后,于1993年10月当选为阿塞拜疆总统。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