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8-10-08第3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本期英模代表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本期英模代表
  ①包石头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阿拉坦花
  苏木党委副书记、苏木长
  ②张松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副市长
  ③李金文 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
  ④董光琳 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局长(附图片)

傲立浪头苏木长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傲立浪头苏木长
  ●33岁的包石头在特大洪灾面前临危不惧,组织指挥抢险队昼夜奋战,确保了农牧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危急时刻,他将自己编列第一号,冲在最前面
  ●包石头说:“我是党的干部,人民处在危难中,挺身而出、扶危解困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7月17日晚,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阿拉坦花苏木(乡)的乌兰套海嘎查(村)461名群众全部被洪水围困,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时,苏木党委书记外出,整个指挥抗洪抢险的重任就落在了苏木长包石头一个人肩上。他心急如焚,天不亮,就带领派出所长和两位乡干部冒雨赶去抢救群众。
  浊浪翻滚,洪水直泄。乌兰套海嘎查白花花一片汪洋。包石头不顾一切跳进急流,但几次都被大浪打回。随行的同志们揪着他大喊:“你下去送死啊,苏木的抗洪抢险还等你指挥,再跳就打断你腿!”他冷静下来,火速下达了抢险命令:支书张世堂,必须把全村60户群众安全转移出去;派出所长火速到百里外的汉族乡求援。
  19日下午,船来了。包石头立即乘船到村,趟水逐户动员转移。有些群众心存侥幸,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和多年积攒起来的财产。他不得不指挥公安人员进行强制疏散。第一船30名妇女儿童和老人靠岸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三条洪水形成的急流挡住了去路。大雨中,人们哭喊成一团。包石头一面派人急调了抢险队,一面趟水到坝北屯借来大绳系在两岸树上,背着小孩拽着妇女老人,抓着大绳抢渡急流,终于使船上群众安全上岸。
  然而,包石头和突击队的伙伴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险情再次发生。25日,洪水猛涨,河床从几百米变成几千米。风大浪急,运输船行走越来越艰难。村里很多人还没救出来,形势十分危急。包石头带领抢险队员顾不得连续苦战的极度疲劳,连夜营救。26日下午4时,乌兰套海嘎查遇险的农牧民全部被救出。
  “紧要关口,还得靠咱的党员干部呐。要不是石头领大伙抢救咱,咱的命就难保了。”被救的群众感叹再三。
  不料,包石头的心刚落下,一个牧民又跑来告急:嘎查牧业点上还有几个牧民。他跑上山用望远镜一看,果然有人影在房顶上走动。那儿位于嫩江口附近,水深浪大,如不及时抢救撤离,生死难料。包石头立即组成一个8人抢险小分队。在亲人们的一片哭喊声中,一条小船在生离死别的悲壮气氛中急速驶向河心。
  乌云翻滚,大雨如注。小船在急流中颠簸不已,大浪不停地砸向船头。船驶进牧点时,暮色中只见牧点房屋全被冲倒,仅有两间建在高处的土房立在水中。屋里的牧民听到包石头的喊声,从窗口跳出来,拼命爬上了小船。原来,在大家转移时,这10位牧民想把财产抢些出去。不料洪水突然猛涨,房子很快被淹。望着一片汪洋,他们绝望地躲到一个在高处的房子里,从水里捞起铁锅,用砖头架在炕上,熬了锅粥,准备吃告别人世的最后晚餐。粥熬好,谁也吃不下,都在呆呆流泪。就在这时,救援船来了。
  10位牧民都上船后,船刚驶出100多米,突然大浪连续打来,船舱立即灌进半尺多深的水,发动机熄火,船桨被打飞。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包石头大喊:“抓住树!”大家赶紧去抓急流中的树枝。哪知树上黑乎乎爬满了蛇。但危急中,谁也顾不得蛇咬,都死死地抓住了树。险情才算缓解。
  天越来越暗,水势越来越猛。船在黑暗的河中心被急浪打得团团乱转,小船随时都有被大浪打翻的可能。生死存亡的关头,包石头大声喊:“不要慌,听指挥。我们一定能冲出去!”他把人分成两组,一组用铁锹划船,一组抓住河道上的树梢稳定船体。就这样,在包石头的指挥下,小船颠簸着从一棵树划向另一棵树。经过5个多小时的殊死搏斗,船终于在深夜靠近了河岸。大家紧紧抓住树枝,把船系在崖边的大树上。随即包石头把18个人都编了号,他是第一号,冲在前面探路;村支书是第18号,在最后负责保护,防止走失。18个人在黑暗中不停地报数互通着信息,艰难地向山上爬行。1个多小时后,他们奇迹般地爬上了100多米高的山顶。10位牧民得救了,包石头的心总算落地。
  经过与洪水10多天的昼夜搏斗,包石头带领抢险队员将在洪水中遇险的苏木461名群众全部营救出来,还抢出了1000多只羊和大批财物。而他被洪水击打得遍体伤痕,累得跌倒在地上。

军民一心保冰城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军民一心保冰城
  ●一个体商店老板把钥匙交给战士们说:“用啥开门去取,那些货不要钱。”
  ●一位老大娘为战士送去饺子说:“孩子,吃一口吧,吃了好有劲抗洪。”
  ●一位老大爷给战士们敬酒,酒瓶上写道:“松江治水镇恶龙,滴酒寸心敬英雄。”
  9月24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退回警戒水位118.14米以下。至此,疯狂肆虐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嫩江、松花江洪水,终于彻底被黑龙江人民战胜了!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曾激动地说过:“哈尔滨市用10至20年最多不超过100年一遇的低堤防标准,抵御150年一遇特大洪水,如果说决堤了,那是正常的,不决堤是奇迹!”
  8月19日凌晨4时,江面上刮起7级大风,水位猛涨到124.70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33米。狂风卷着巨浪猛烈撕扯着堤岸,地处哈尔滨南大门的双城堤段,又面临着第三次洪峰的考验。紧急关头,解放军某部通讯团三营官兵和近千名干部群众接到命令及时赶来增援。三连连长刘春风、八连指导员凌森来不及穿救生衣就抱着沙袋跳入江中,30多名战士紧跟着跳了下去,打桩填堵大坑。谁知水深流急,木桩刚刚打下去,就被洪水冲走,扔下去的沙袋瞬间也被冲得无影无踪。见此情景,团长徐义华、政委孙守荣当机立断,与20多名战士在水中筑成人墙,缓解流速,掩护战友打桩筑堤。这时,永胜乡党委书记杨跃武也带领抢险队员跳入水中垒沙袋护堤。他已在大堤上奋战了一个多月,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全身起泡溃烂,就是不下火线。
  就在双城3万多军民死守南大门的同时,哈尔滨市区江段水位早已突破了119米的保证水位。8月22日,松花江第三次洪峰到达哈尔滨江段,水位猛涨至120.89米,并在这个高水位上一直持续了32个小时。滔滔的江水早已漫过干堤1米多高,完全靠用沙袋筑起的子堤挡住洪水。但子堤渗水严重,城区干堤全线告急。市直机关和道里、道外、太平3个区迅速组织了20万人的抢险大军,连同从四面八方赶赴哈尔滨救援的1.4万名沈阳军区官兵,沿市区66公里干堤摆开决战战场,昼夜不停地加固加高子堤,洪水上涨一寸,子堤加高一尺。意想不到的重大险情发生了。位于道里区九站码头的高谊泵站,突然地面冒水,出现近24平方米塌陷,泵站墙壁开裂,房屋倾斜,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汹涌的洪水通过泵站的方渠向市内倒灌,管道周围的泥土被回流的江水掏空,如不及时排险,堤坝将会崩塌,那高出市区近3米的洪水,将吞没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情况万分危急!海军8名潜水员勇敢地向潜水作业的极限挑战,连续13次潜入水中,终于将管涌源的情况查明。
  紧接着一个新的抢险方案又实施了,上围下堵,架设临时泵站,堤后筑坝,用围堰截住洪水。某部2400多名官兵一个个如猛虎下山,背着装满黄土、白灰、石头的沙袋,冲向江堤。2万个沙袋扔进去,不见踪影。某师周副师长急了,“我就不信这邪,给我再猛点扔!”于是,4万个沙袋又扔进去了。连续奋战了20多个小时不休息。与此同时,市政局1500人的抢险队伍,在堤后沿挡水墙筑起了长237米的围堤,对泵站院内塌陷处实施压渗,及时排解了3次重大险情。市房地局的400多名抢险队员,拼力装运了4万多袋土石。经过5天4夜顽强的抢险战斗,高谊泵站的重大险情被排除了。
  在哈尔滨抗洪抢险那些动人心魄的日子里,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起了哈尔滨人民前所未有的拥军热情,人们以各种方式慰问亲人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从吃住用到洗澡、打一个平安电话,都想到了,做到了。个体食杂店老板孙庆文夫妇准备锁门去抗洪,可一想到驻扎在附近的子弟兵需要日用品,两口子就把钥匙送到军营,对战士说,用啥开门去取,那些货不要钱。住在江边的30位老大妈,每人在家包100个饺子煮好,送到战士面前。战士不肯吃,老大妈流着泪边为战士们擦去脸上的汗水,边哽咽着说:“孩子,吃一口吧,吃了好有劲抗洪。”曾经参加过渡江战役、73岁的焦彬老人,让亲人搀扶着来到江堤上,拿出珍藏了25年的茅台酒,一杯杯给战士们敬酒。面对这满含深情的酒,战士们泪流满面。当战士们提出要留下酒瓶作纪念时,老人用颤抖的手在酒瓶上写下“松江治水镇恶龙,滴酒寸心敬英雄。”(附图片)

化险为夷靠科技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化险为夷靠科技
  ●圩段严重崩岸,危及十五万人生命安全
  ●专家组长很快拿出紧急处理方案,咆哮江水终被驯服
  ●认真细致勘察、及时合理指导、果断决策排险,关键时刻敢于负责
  6月26日下午,身为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局长的董光琳接到省防汛指挥部的紧急通知,要求立即抽调工程技术人员组成4个专家组赶往安庆、巢湖、池州、芜湖等长江抗洪一线,检查督促,从技术上指导当地军民的防洪抢险。
  27日上午,安庆市同马大堤怀宁县跃进圩段发生严重的崩岸,危及圩内15万人的生命安全。董光琳当即率工程技术人员从安庆乘铁驳船逆流而上。董光琳一边重点勘察岸崩情况,一边突出勘察江水对堤岸的冲击力,边看边绘制草图。根据江水的流速和顶冲等水利工程学理论,并结合以往多年来抗洪抢险的经验,董光琳很快拿出应急处理方案:沿崩岸区200米岸线抛一万方石块,进行抛石护堤。数千军民按此方案奋战几个小时,翻滚的江水终于得以驯服。
  8月2日,安徽省长江干流水位上涨到最高点。由于受高水位长时间浸泡,枞阳江堤更是险象环生,渗水、管涌、滑坡、堤身裂缝等重大险情不断发生。当天的一大早,查险的干部报告:发现此段江堤多处发生滑坡,堤身严重渗水,并出现了80米长的裂缝,险情还在继续发展。安徽省委副书记方兆祥赶到现场,提出死保高沿圩,要求立即制定抢险方案。说时迟,那时快,董光琳与高级工程师王勇、琚兵等冒着江堤随时都要崩塌、人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直奔现场,下到堤脚,经过仔细的勘察发现,堤身开裂和滑坡,是因为没有及时的开渗导沟,民工在堤脚打桩,做不透水支撑,而导致渗水点抬高所造成的。董光琳提出在堤内坡用石子装袋作透水支撑,并在堤身开渗导沟,用砂石压渗等处理方案,并迅速实施。当工程进展到一半时,原堤身较高的渗水点迅速降低,原来冒出的浑水也很快变清,险情得到有效控制。顿时,江堤上的干部群众奔走相告:“水利工程专家真有办法,高沿圩保住了,董局长立了大功。”
  抗洪抢险,人命关天,作为专家组组长,在抗洪排险的关键时刻,拍板定案,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敢于负责的精神。对每一个险情的处理是否及时、科学、合理、安全,这对专家来说,每次都是严峻的考验。8月17日中午,枞阳县江堤下段普济圩农场段出现长200米、宽1到2厘米纵向裂缝。董光琳率专家组火速赶到出险地点,紧急察勘现场,商讨对策时,有的同志提出在外江抛石固脚,内堤填土压平台,以防堤身滑动的常规方案。但是也有一些技术人员对这一方案提出了质疑。这时,面对不同的意见,如何决策事关成败。作为专家组长的董光琳,对同志们提出的常规方案,算了一下,如果按这个方案,需要的工料多、人力多、时间长,按照当时的险情是不允许的,这么多的原材料一时也难以保证。董光琳在认真仔细分析险情之后,认为裂缝的原因是因为新挑堤与老堤结合不牢造成的。根据老堤的高程和宽度,完全能够抵挡当时的洪水。据此,董光琳果断作出了开挖裂缝,回填粘土夯实,用薄膜覆盖江堤的处理方案。董光琳对指挥防汛的农场场长说:“按照这个方案实施,出了问题我负责。”
  长年的劳累,使董光琳患上多种疾病。严重的高血压一直在折磨着他。在今年防汛这段紧张的日子里,董光琳的血压急剧上升,经常头发昏,体力不支,但他硬是挺了过来。在长江杨墩站抢险时,董光琳感染上了血吸虫病,至今未能治愈。他还患有严重的痔疮,经常出血,在巡堤查险时,董光琳强忍着疼痛,从来没有吭一声。

警徽光映簰洲湾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警徽光映簰洲湾
  ●五万军民面临灭顶之灾,是他们,给灾民送来第一片光明
  ●逆激流直奔溃口,他们选择了距离最短而又最危险的施救路线
  ●冲锋舟急流中勇救小江珊的一幕,感动了军委主席和全国百姓
  在今年8月的抗洪抢险电视报道中,有一组冲锋舟上的部队官兵,经过与风浪激流的一次次搏斗,终于将一个在水中抱树坚持近9个小时的小女孩救起的镜头。这一场面感动了上自军委主席、下到普通百姓的全国成千上万的人。然而,这只是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在簰洲湾大溃口生死决战中,多少个救难场面中的一幕。
  今年8月1日晚,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的湖北嘉鱼县簰洲湾发生管涌。前来抢险的解放军某部的队伍刚开到距大堤200米,大堤突然溃口。溃口由几十米迅速扩大到800多米。8米高落差的洪水,凶猛地直扑簰洲湾垸内30个村庄,部分军队官兵和周围数千名群众猝不及防,身处绝境。
  9时40分,刚刚接到救人命令的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抗洪抢险突击队,仅用不到45秒钟,就冲出了营门。危急关头,头脑清醒的总队长李金文想到,夜间救人,摸黑不行。于是急令武汉市消防支队的两台照明车飞驰前往。
  此时,溃口处洪水飞流直下,大树被连根拔起,房屋顷刻荡然无存。声嘶力竭的求救声四处不停。为了让更多身处最险境的人得到生的机会,他们选择了一条直通向溃口的施救路线,迎急流逆水而上。这是一条距离最近、用时最短但又意味着最大危险的路线。
  冲锋舟迎着巨浪,顶着逆流,躲过高压线的电弧,避开冲撞而来的木材杂物,舟上官兵一路高喊着向溃口处全速前进。被困在水中的人们看到眼前晃动的灯光,听到喊声,不断地发出呼救。冲锋舟上的人立即吹响口哨,并大声喊:“我们公安消防部队救你们来了!”一时间,许多人大哭起来。在水中,在树上,在即将倒塌的屋顶……困在溃口前沿的480多人被救上了安全的大堤,而冲锋舟却一次又一次冲向危险的激流。
  副总队长张高潮也战斗在冲锋舟上。2日凌晨,当他指挥的2号冲锋舟再次装满被救人员驶向大堤时,忽然一个大浪打来,冲锋舟左右摇晃,眼看就要翻入水中。张高潮忙用自己的双臂紧紧抱住了一棵树,用双腿顶住冲锋舟,使冲锋舟恢复平衡。舟上的人脱险了,但张高潮的小臂却划了一道大口子,鲜血直涌。人们撕下自己的衣服给他擦血,劝他上堤休息。但他把被救群众送上岸后,又指挥冲锋舟,冲向滔滔的洪水中。到了3日上午,他的手臂肿得很厉害,还发着高烧,疼痛难忍。医生现场给他切开创面,取出了一大块硬物,淌了许多鲜血。简单缝合包扎后,他又投入了救人的战斗。
  簰洲湾大营救前夕,武汉市消防支队副参谋长宋清平正身患重病。去年12月17日,在扑救长江一艘客轮火灾中,他奋不顾身,组织疏散旅客。上级党委给他记了二等功,发给他奖金1000元。但是当他在病床上拿到这笔奖金时,正值洪水暴发。他先是把1000元奖金捐给了灾区,后来又坚决要求出院。8月1日晚,正是他,带着照明车赶往簰洲湾,给灾民送去了生命之光。随后,他忍着剧烈的肝痛,带领官兵救人。一船又一船,一次又一次……先后救起了97名遇险群众。长时间的劳累,使他终于一头栽倒在大堤上,昏死过去。经医院诊断,发现他已是肝癌晚期。
  2日上午10时,已连续战斗了十几个小时的消防总队官兵,又接到了营救西湖村1000多名群众的任务。他们顶着烈日、忍着饥渴、带着伤痛、冒着40摄氏度的高温,又连续高强度作战十几个小时。到下午5时,终于将西湖村方向的1000多人全部救了上来。当总队长李金文把队伍集合起来,清点人数时,还没讲几句话,队伍中就有七八个同志倒了下去。看着眼前的干警,李金文顿时泪水刷刷直流。
  文:本报记者刘亮明曾坤董伟崔士鑫朱思雄采写
  图:本报记者李舸 蒋铎 周寅杰摄(附图片)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