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8-10-06第9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建房修路架桥忙——内蒙古灾区行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建房修路架桥忙
  ——内蒙古灾区行
  本报记者 刘亮明 马利
  洪水退去,秋高气爽。9月中旬,在内蒙古东部灾区,我们看到,百年不遇的洪灾,使一片片良田成了卵石滩,一座座桥梁坍塌,一个个村屯夷为废墟;我们也看到,在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腰杆挺直,精神振奋,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记者手记
  呼伦贝尔盟:洪水冲毁的废墟上,车来人往,到处是赶建新居的火热场面
  9月13日,天上时不时落着小雨。风一吹,人冷得哆嗦。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的干部群众没歇着。
  “再过10来天,咱这房子就建好了。”正在砌墙的鄂伦春汉子张德江话语里透股子硬气:“洪水是凶,咱家三间房子全倒了。可咱有双手,有邻居帮忙,不怕。建个更好的,50平方米,全是红砖瓦。”
  “这5000块砖是共产党给的,还有木头。雪里送炭呐。”张德江媳妇刘新凯快人快语。她说,家里损失2万多元。院里的驴、猪、鹅都给冲跑了,就剩下一条狗,一头驴驹。“人没丢就行。这些日子,上面的干部一拨一拨来关心咱,日子缓几年就好了。”
  村西马长发家44平方米的厢房已建好,9位正帮忙做工的村民正干得起劲:“乡里乡亲的,谁家没个马高镫短。帮把手,没说的。”“明年在里院要盖4间正房。3个小孙孙要念书,得有地方写作业呢。”62岁的老父亲马志良想得周到,也长远。
  乡党委书记李殿林边走边介绍:全乡共倒房近200户。按照自治区和盟、旗领导的指示,他们已把政府给每个倒房户补助的1000多元建房款,买成5000块砖、1立方米木头,发到户,大家团结互助都在赶建越冬房。安全过冬不成问题。
  兴安盟:所到之处一片繁忙,各地采取包片包段办法,奋力抢修桥梁道路
  9月17日正午,地处大兴安岭地区的扎兰屯市成吉思汗大桥边车来船往,喧闹繁忙。这座建在雅鲁河上长100多米的大桥,是联系南北村镇的咽喉。洪水把它冲得只剩下两岸的桥头墩。
  “快了,再两天就通了!”隔着宽阔的河面,正在指挥施工的成吉思汗镇朝鲜族镇长李秀吉大声告诉我们。
  “这个桥说啥也得抢通,影响太大了。”镇党委书记吴殿阁说,洪水回落后,他们采取紧急措施,先赶架浮箱桥,以确保运输畅通。据了解,这个市被水毁的70多座桥,现大部分已可通行。
  9月13日一早。阿荣旗乐昌村村口,十几位村民正在抢修村间道路。“自个儿村上的路,咱不修等谁修。秋田就要收了,庄稼得上场,时间不等人呐。”从小拖拉机上跳下来,村民小王呼呼地往道边卸沙石料。
  村长焦海峰指着工地上的年轻人直夸:“这些后生们干得可来劲呢,起早贪黑的。这儿一通,村间冲毁的路就全修通了。”他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这样的情景,在内蒙古东部灾区随处可见。9月18日,在赶往兴安盟采访的200多公里沙石路上,尽是开着小拖拉机拉土修复路面的群众。快到扎赉特旗时,车被一块木牌挡住。前方几十辆小拖拉机轰响着,数十人正在抢修一段被水冲开几十米的路面。“请绕几步吧,再有两三天就好了。”一位拿三角红旗的工人歉意地说。
  盟委宣传部长崔莲娇介绍:全盟已抢通公路1600公里,交通运输已几无阻隔。
  嘎查(村)完小,至今水汪汪一片。朗朗的读书声从东边不远处院落传来。为让孩子们如期开课,村里腾出办公室,做了临时教室
  9月19日,赶早到了兴安盟扎赉特旗都尔本新镇,乘冲锋舟急行40多分钟,被水围困的两家子村总算到了。
  一棵幸存下来的高大的老柳树,把我们引到了84岁的王万宝老人家。老人正喝茶歇息。他家在高岗上,没被冲塌,但庄稼没了。看着洪水那么凶,老人想:“这回完了,淹不死,挨饿受冻也得死”,可是“政府立马把吃的、穿的给送来了”。“我们赶上好世道了”,老人指着炕头摞着的被褥和身上穿着的毛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微笑。
  四年级12岁的蒙古族小朋友玉柱扯扯身上的棉夹克欢喜地说:“这是北京给捐的呢。”这一句提醒了同学们,他们纷纷撩起衣襟,举起本子、文具、矿泉水,抢着说自己也得到了捐助的东西。“我这件花衣服也是‘上面’给的,挺好看,我可喜欢呢。”11岁的蒙古族小女孩文玲一笑,两个小酒窝溢着稚气和天真。
  蒙古族女老师吴玉光介绍:这回孩子们好像一下长大了,懂事多了。可用功啦,纪律也好。他们说,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全国关心帮助他们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吴老师23岁,她说:“我喜欢这些孩子。他们有书念,我再辛苦也没事儿。”
  镇党委书记郑文海欣慰地告诉记者,在党和全国人民关心支持下,镇上的学校都如期开课。孩子们几乎都能上学,老师们表现得比哪个学期都好,一开学齐刷刷都按时回到了学校。
  右图:兴安盟扎赉特旗的小学生在村委会腾出的办公室里上课。
  左图:莫旗村民赶建新居。
  刘亮明摄(附图片)

水不能“憋”着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水不能“憋”着
  亮明
  在内蒙古洪涝灾区采访,遇上一位84岁的老人。世事沧桑,他见得多了,看得也明白。他说,从前开地少,树多草地好。一蓬草,一棵树,就是一个小水库呐。如今人多了,地开到本是水路的洼地上来了。树没几棵了,草地少了。雨水下来,没吸水的地方,又没路走。光堵不给路,“憋”得慌了,可不就得跑出来,四处淹庄稼,冲房子。如果就这么下去,后悔的日子还在后头呢。闹厉害了,咱得毁在自个儿手里。
  老人家这番话,朴素而实在,令人警醒。他道出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出了妥善处理“堵”与“疏”的治水之道。
  这让记者想起另一段见闻。两年前,在地处大兴安岭地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采访,当地群众说近年动不动就闹水灾。究其原因:过去林子密得人进不去,树叶、野草腐烂在地上,积得像海绵,雨水都存起来了。如今树砍得太狠,存水地方没了,一下雨,山洪就卷着泥沙往河里蹿,河水就猛涨,泛滥成灾。
  两地相隔近千公里,但老百姓说起洪涝灾害的成因,都是一样的。可是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却似乎有些执迷不悟。他们洋洋自得的政绩,总少不了开了多少多少万亩山地之类的统计。
  生态治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痛定思痛,面对水患这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现在已是需要采取切实措施的时候了。

舍己救人柯琴芳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两年前,她的哥哥为了抢救集体财产不幸被洪水卷走;两年后,她为了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五个孩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舍己救人柯琴芳
  陈铁
  7月21日,星期二。柯琴芳满心欢喜正准备回家休假,忽然传来又将普降大暴雨的消息。柯琴芳担心道班人手少,万一路上有什么险情忙不过来。于是已经走出道班1公里远的她毫不犹豫地折身回道班了。她决定暂不回家休息,等汛情稳定、路上情况好转后再作打算。
  7月22日早晨,柯琴芳如往常一样,5点钟起床,打扫卫生,烧水做饭,7点钟不到,连续下了11个小时的大暴雨越下越大了,外面频频告急,且传来附近江寨田水库水满快要破堤的坏消息。险情就是命令!全班工人来不及吃上柯琴芳为他们蒸的馒头,拿着工具就到路上排险。柯琴芳主动要求参战,班长李朝玉说:“你一个女孩子,挺危险的,不要去!”柯琴芳说:“我不怕。多个人就多分力量。”不由分说拿起铁锹冲入暴雨中。
  这时,暴雨越来越猛,半山董村已是汪洋一片。“救人要紧!”柯琴芳一头扎进村民董才洲家。屋内水深已达半米,几个孩子正吓得哭抱成一团。柯琴芳背起一个小孩就往地势较高的道班房跑,将小孩放在道班安全地带,她立即返回去。下坡时,因为水急,她被滑冲了20多米,衣服沾满泥浆。她背着第二个孩子往坡上爬时,洪水更大了,她咬紧牙关在水中奋力前行。当她第三次跃入洪水中,有人喊:“上面江寨田水库破堤了!”情况更加危急!柯琴芳背着第三个孩子连滚带爬到了道班。接着,她不顾一切第四次冲入洪水,背起最小的孩子董浩,手里牵着最大的孩子12岁的董淑贞往山上爬。这时一个4米多高的巨浪劈头扑来。说时迟,那时快,柯琴芳拼尽全力一把将董淑贞用力推向岸边。董淑贞脱险了!柯琴芳则被洪水吞噬了,一下子冲下了近在咫尺的山崖。直到第二天下午3时50分,才在3公里外的一个大土墩的缝隙里找到柯琴芳的遗体。
  1995年5月30日,18岁的柯琴芳到半山董道班当炊事员。阳新县有35个道班,半山董道班属条件最艰苦的几个道班之一,一切生活物资都要到山下去买,吃水用水也要到1公里外的山坡下去担。柯琴芳每天5点起床,打扫完屋里屋外,再到山下挑水。道班6个人吃用水,每天至少需要四大担,但她从没有怨言。为了改善道班生活,她买来菜谱,细心钻研,道班工人不再每天早餐只吃米饭和稀饭了。
  几年来,无论是谁经过半山董道班,累了、渴了或是衣服湿了,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帮助。渐渐地,方圆几十公里都知道有个半山董道班,道班里有一位纯朴、热心助人的好姑娘柯琴芳。
  柯琴芳出生在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父亲柯美龙今年69岁,是一位退休道班工人。柯琴芳每月200多元钱,但每月硬要给家里80元供弟弟读书。她自己生活非常简朴,她最好的一套衣服就是道班发给她的工作服。
  柯琴芳的哥哥也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在1996年的一次大洪水中,为了抢救集体财产不幸被洪水卷走,当地的老百姓至今还沉浸在对她哥哥壮烈牺牲的沉痛回忆中。不想,时隔两年,肆虐的洪水又卷走了英雄的妹妹。
  两年时间,痛失两个心爱的儿女,柯琴芳的父亲无法说清他内心的悲痛和忧伤,但他又表现得那样坚强,他知道孩子们不怕苦,不怕死,关键时刻不畏缩,他为儿女们骄傲。他说:“他们虽然都这么年轻走了,但他们死得光荣。”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位“老公路”崇高无私的精神。

带头转变观念 开辟新的天地 南昌培训下岗职工党员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带头转变观念 开辟新的天地
  南昌培训下岗职工党员
  江秋 陶志 也青
  肖凡接过南昌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党员再就业培训中心结业证书的同时,收到了江西赣安清障公司聘其为办公室副主任的上岗聘任书。和肖凡同样幸运的另有24名学员,他们分别在其它企业找到了各自的位置。8月3日,在南昌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党员培训中心举办的首期培训班结业的当天,已落实再就业岗位的学员占结业学员总数的53%。面对前来参加结业典礼的有关部门领导,肖凡动情地说:“下岗的日子里好像自己在‘长征’途中离散了队伍,现在我又重新归队了。”
  近年来南昌市国有企业有数万名职工下岗,其中党员有数千名。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有些党员心中空落落的。
  但党组织没有忘记他们。南昌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说:组织部是党员的“家”,关心党员是我们的职责,党员下岗后不仅需要关心,更需要我们拿出切实的行动来帮助他们。
  7月5日,由南昌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劳动局、市总工会,以南昌市工人业余大学为基地开办的国有企业下岗党员再就业培训中心首期培训班正式开学。
  培训从何入手?经过调查摸底,人们发现这些长期端铁饭碗的下岗党员至今仍未从计划经济的阴影中走出,他们甚至要求组织部门、劳动部门统一为其安排工作。
  针对这一思想状况,培训首先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突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与培训。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熊焕高来到学员们的中间,他勉励学员:人下岗,思想不能下岗,党员要带头在市场经济中拼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市委宣传部请来了下岗再就业事迹报告团,报告团成员以其艰苦创业的亲身经历为学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与此同时,培训班建立了临时党支部,三个班均设有临时党小组。让学员们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在专业技能培训上,培训中心结合学员申报的专业,确定开设市场营销、电脑操作和汽车驾驶与修理三个职业技能培训班。精心制定了教学计划,无偿提供一个全新的计算机实验室供学员使用。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着力于培养学员的操作和动手能力。
  学员们非常投入。有的学员离“中心”几十公里,早出晚归,却从未迟到早退。从电脑操作班来看,学员结业率达100%,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20%。
  就在学员们为新的生活而砥砺拼搏之时,为学员们再就业寻求信息、牵线搭桥的工作也悄然展开。每位学员的档案早早输入了市劳动局人才档案系统;“中心”派出专人多次上门向就业管理处和职介中心逐个介绍学员的简历、特长、学习表现、求职意向和推荐意见。
  市职介中心喜讯频传,市电影公司需要打字员,《江南都市报》需发行员……
  于是,学员尚未结业,一半人员已落实再就业单位。其余学员近期也大都有了去向。
  培训虽然短暂,但是对下岗党员思想观念,乃至今后生活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学员郑明亮表示要用行动证明:党员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要无愧于先锋模范的光荣称号。
  南昌市委组织部、劳动局打算对第一期学员跟踪了解、跟踪服务的同时,正酝酿第二期培训班的开学事宜。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伟平赞扬市委组织部:“你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是金子哪里都应该发光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短评

  是金子哪里都应该发光
  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既要经受顺境的考验,也要经受逆境的考验;既要经受在岗的考验,也要经受下岗的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逆境、下岗对党员党性是更好的锻炼,也是更为严峻的考验。
  作为党员,无论处顺境,还是逆境,是在岗,还是下岗,都不应该忘记党员的义务和责任,都应该为国分忧,为党分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处逆境和下岗的党员记住这一点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从逆境中奋起。还是那句老话,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
  南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的确办了一件大好事,他们牵头办的下岗党员培训中心,不仅对下岗党员培训技术,而且首先从思想教育、转变观念入手,教育党员时刻不忘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带头转变观念,打破铁饭碗,在市场经济中砥砺拼搏,重新开辟新的天地。南昌市的经验值得学习。

情暖灾区学生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情暖灾区学生
  本报记者孟西安 郑少忠
  新学年里,西安交大有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黑龙江等灾区学生近1000名。不少灾区学生家中房屋倒塌,财产被毁,庄稼绝收,经济非常困难。学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定点帮扶、专项资助、个人“认领”等多种形式的爱心捐助活动。
  电信学院是学校的帮扶“大户”,共有103名灾区学生。学院分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决定全院党员交一次“特殊的党费”,并筹措资金20万元,以用做本院103名学生一年的生活费。
  管理学院想方设法筹集资金8万多元,解决了全院65名灾区学生的生活费用;化工学院拨款1万元,解决了本院5名特困学生今年的生活费用问题;机械学院挤出资金,妥善安排了51名灾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交大产业集团公司决定,将交大电脑城开业第一个月的营业收入全部捐出,并“承包”50名学生一年的生活费;附中的师生员工几天之内就捐款2万元,并主动提出给灾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附小的80多名老师从自己并不宽裕的“口袋”里挤出了3万元,“认领”了5名特困学生的所有生活费;附小的小朋友们提出,少喝一包饮料,少穿一件新衣,少换一个书包,省下钱来给受灾的大哥哥、大姐姐们……
  到目前为止,共有355名学生的生活费被“承包”,今年新入校的200多名新生的生活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学校还将通过勤工助学和建立“助困基金”,以及寻求社会赞助等办法妥善安排好灾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来自湖北灾区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811班新生——陈凤同学激动地说:“我的家乡遭灾后,很多人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小蝎子 大产业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令人望而生畏的毒蝎,其实浑身是宝。精明的顺平人,不仅养蝎,还将它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扶助千家万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小蝎子 大产业
  甄登山 张志刚 曹慧增
  河北省顺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何加快脱贫步伐,是全县上下琢磨的头等大事。
  南下邑村王永健,研究养蝎技术10多年,摸索总结出一套饲养技术,建起了太行山种蝎繁育场,日常供蝎能力40至50万条。几年来,向一些贫困户赊销或低价提供种蝎,签订回收合同,并常年奔走于这些养殖户中,无偿传授饲养技术,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不仅带动不少养蝎户走上了脱贫路,而且自己也发了“蝎子财”。县畜牧水产局职工靳武成研究东亚钳蝎饲养技术,创办了种蝎场,使用局部增温法,使仔蝎生长为成蝎的时间缩短为8到10个月,年繁育胎次提高到三胎。种蝎场发展了,也带动起一大批养蝎专业户。
  王永健、靳武成的经验能否在全县推广?养蝎能否成为全县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关键看两条,一是看能否进行深度开发,二是看是否有市场前景。
  养蝎前景看好,这是县委书记张莹在深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在他的倡导下,1997年9月,县委、县政府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和养蝎专业户、示范户参加的养蝎产业开发大会,会上,张莹公布了他谋划的蝎子开发“产业树”,即:以人工饲养为基干,以提毒、制剂、临床主攻癌症为主干,以蝎子的食品开发、全蝎药品开发和化妆品开发为三条侧干,以主侧干的系列产品为枝叶,随后,又成立了养蝎协会,为养蝎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为了开发养蝎产业,张莹在他的办公室摆放一口玻璃缸,里面养着哧哧乱爬的深褐色蝎子。
  “我是全县规模最小的养蝎示范户,我养蝎子不是为了观赏,也不是搞第二职业挣钱,而是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琢磨如何推动养蝎产业。”张莹对访问他的客人如是说。
  张莹养蝎在全县传为美谈。“县委书记都养蝎子呢,咱们还怕什么?放开胆子养吧。”老百姓们议论开了。
  一年来,全县大部分村有了养蝎示范户、专业户,县直一些单位、乡镇也分流人员,建起养蝎场,一些机关干部还利用业余时间养蝎。这些养蝎场、户,规模不一,有建大棚养的,有因陋就简用闲房土炕养的,种蝎万条以上的养殖户达100多家。目前,全县商品蝎存栏达5000万条,成为全国最大的养蝎基地。
  如今,顺平蝎子名扬海内外。众多专家、客商前来顺平,洽谈合作、合资开发项目。香港强化中医药集团、北京惠都集团投资100万元建公司,与顺平联合开发提取研制蝎毒系列产品。面对这方兴未艾的势头,张莹心中自有几分喜悦,但他并不满足,又在想大的全蝎开发项目。他专程去北京拜访知名的有毒昆虫研究专家、教授,为蝎子产业开发进一步联络人才。目前,已有5位专家把顺平作为他们的蝎毒科研基地,并成了顺平县荣誉公民。
  为加快脱贫步伐,顺平县拿出60万元扶贫资金,第一批帮助11个特困村,200户养蝎子。基本上是每户1000条种蝎,价值3000元。
  台鱼乡北康关村田宝奇,在县扶贫资金启动下养起了蝎子,后来又养了蝎饲料黄粉虫。几个月后,蝎子繁殖到1万条,单是卖黄粉虫就收入1万多元。这下,田宝奇高兴了,自编了一副对联,贴在蝎房门口:“政府提倡养蝎业,捎带卖虫发大财”,横批是:“蝎虫齐发”,以此表达感激之情。

“拼”出来的美丽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拼”出来的美丽
  本报记者 侯伟生
  1998年9月12日晚8时30分,广东省汕头市区潮汕体育馆。云石拼画《蒙娜丽莎》的3位制作者颜苏平、陈彦斌、张树基分别从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总经理、总策划王以卓手里接过上书“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大的云石拼画——《蒙娜丽莎》”的证书。
  这是一幅用24万块云石粒拼成的画像,面积100.86平方米,为原作的271.86倍。整幅拼画由96个1.03米见方的单位方框组成,每个方框又由2500块0.02米见方的天然云石粒拼满,这样,整幅拼画所用的云石共24万粒;画中均利用云石的天然色彩,用忠实的手法表现了《蒙娜丽莎》这一世界名画。登高而望,造型、色彩等均直逼原件。
  拼画从构思到制作到完成,历时16个多月。他们3人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泡在制作现场,到夜里一两点钟才回家。
  往木框里面摆石块,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而且枯燥得很。单是1个需用2500块云石粒才能摆满的1.03米见方的木框,有时要花上几天几夜才能完成,其中的关键是要考虑拼画色彩的搭配和协调。而他们面对的是96个1.03米见方的木框。云石的天然色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天然色来最好地表现原作,石料的选择就显得异乎重要。为了寻找拼画所需的各种色彩的云石,他们几乎跑遍了汕头市区所有的石材铺,汕头之外的附近地区,也留下他们的足迹。颜苏平拿着1块粉绿色的云石粒告诉记者,这种颜色的云石,是我们在几乎找遍了市区石材铺以后,偶然在一家石材铺里发现的。粉绿色的云石找到了,颜苏平等人如获至宝。
  还在少年时代,颜苏平、陈彦斌、张树基就在一起学绘画,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也许是由于学美术出身的缘故,有一天,颜、陈、张3人谈论起想用石头贴一幅画的话题。去年三四月份,他们确定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为原型,用云石作原料,并利用其天然色彩,来制作一幅《蒙娜丽莎》拼画。
  画,越拼越大,制作只能由室内移到室外;石,越用越多,总共用去近12吨云石料;投资,越来越多,总共投入22万元左右。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