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8-04-16第10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朴实的理论语言——“邓小平理论风格”系列谈之十五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朴实的理论语言
  ——“邓小平理论风格”系列谈之十五
  如君
  “他文风朴实,不讲空话,在简明扼要的论述中,总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江泽民对邓小平的这一评价,揭示了邓小平理论在文风上,在语言表现上的一个鲜明特点。
  邓小平说过:“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这既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认识,也是他在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时的一种追求。
  追求朴实,就是力求理论表述的简洁性。简洁,本来就是科学的要求。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互变公式,反映的是复杂自然现象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但表达的理论形式却是那么简明扼要。人们也只有在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时,才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来。那种啰啰嗦嗦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一定离科学还有很大距离。邓小平仅用“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几个字,就让人们一目了然地明白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原理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全部用语只36个字。可见,其文字多么简洁,语言多么精炼。
  追求朴实,不但求“简”,而且求“明”,也就是力求理论表述的鲜明性。邓小平平时言语不多,但思维敏捷,思考深入,一开口就能一语中的,一针见血。话锋所到之处,体现的正是他那种政治思想性强的特点。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等等,使科学的思想通过这种简洁而又鲜明的朴实语言沁入人们的心脾,产生强烈的震撼力。毛泽东曾说过:“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邓小平理论的语言,体现了这种战斗风格。
  追求朴实,表述简洁,并非搞简单化,而是要在简洁的表述中体现思想的深刻性。德国原驻华大使埃尔维因·魏克德在回忆同邓小平谈话的情景时说:“他久久地认真听完别人的讲话,然后思路清晰地进行思考,对问题做出中肯的言简意赅的回答。”“简”中显“赅”,就是一种思想的深刻性。当然,深刻性的关键在“深”,即能鞭辟入里,抓住事物的本质或要害。比如,多少人讲毛泽东思想,都没有能像邓小平那样揭示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这一论断简洁、鲜明,又极其深刻,为我们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并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这种深刻性,来自邓小平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来自邓小平的敏锐、勤学、多思和杰出的概括分析能力。比如邓小平能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样准确、简明而又深刻的论断,而且是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吃饭交谈时说出来的,决非易事。这是平日勤于学习思考、工于钻研问题的结果。可见,邓小平理论运用的朴实的语言,不仅表现在语句的质朴无华上,而且表现在语意之“实”上。这个“实”,不仅有实在之义,更有“实质”之意,即质朴无华而又实在,抓住实质,透彻深刻。
  邓小平理论这种朴实的理论语言,体现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关的高尚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理论为人民服务,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应该在形式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毛泽东在领导延安整风时,提出要整顿文风,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反对党八股》中引用了季米特洛夫的一段话——“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末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经历过延安整风的邓小平不仅深知这些道理,而且身体力行,用老百姓懂得的语言来讲老百姓关心的道理。仅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蹲点调查:提高领导水平的基本功

第10版(理论)
专栏:

  蹲点调查:
  提高领导水平的基本功
  王玉中
  蹲点调查,是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在新的历史时期,蹲点调查仍然是各级领导干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水平和做好各项工作的一门必修课和基本功。
  蹲点调查,对于落实十五大精神、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
  蹲点调查是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作为领导者,必须注意及时了解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确把握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譬如,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五大精神,以资产运营为纽带,搞好大型企业集团建设;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又譬如,如何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等。研究和解决这些工作和问题,首先要对这些新情况有全面真实的了解和正确的把握。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深入第一线蹲点调查,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蹲点调查是把握全局、推动工作、实现科学决策的迫切需要。领导工作和决策过程,一个是总结经验与推广典型,一个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领导干部通过蹲点调查,不仅可以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出好的典型,促进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帮助企业、农村和基层单位解决一些复杂问题,办些实事,并且通过解决个别问题,解剖一个单位,找出解决全局问题的工作方法和路子。同时,蹲点调查的过程,也是了解基层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创造性地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实现和完善决策的过程。这样,既有助于推动工作和实现科学决策,又避免了主观主义,可以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蹲点调查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于同人民群众保持紧密的联系。从工作实践上讲,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是要迈开双脚下基层,深入实际搞调查,置身于群众之中,倾听群众的呼声。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蹲点调查和“三同”已经过时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新的形势、新的环境下,确有一部分干部存在脱离群众和疏远群众的现象。另一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克服、解决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困难与问题,取决于我们能否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的创造和经验。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查,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他们交朋友,看看大多数群众的生活和情绪,听听大多数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总结群众的创造,有助于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到实处,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观点的增强和思想感情的升华。
  搞好蹲点调查,既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又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
  科学选点,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选择点的方法,取决于蹲点调查的目的。如果蹲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点”的解剖,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以此指导“面”上的工作,就应该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单位和地区作为典型进行调查。如果蹲点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成功的经验或者解决重要的问题,就要选择先进的或者是问题突出的单位和地区作为典型进行调查。应特别注意不仅要到那些工作先进、条件好、经验多的单位去蹲点调查,更要到那些工作后进、条件差、问题多的单位去,因为改变后进和落后,也是应该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
  蹲得住,身入心入。这是搞好蹲点调查的前提和条件。做到这一点,就要正确处理蹲点调查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少些不必要的应酬,多些蹲点调查,一次蹲上几天、十几天。有的领导干部能够做到真正蹲,“深”得下,身入心入,集中精力,为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同时也解剖了问题,总结了经验,达到了蹲点调查的目的。但是,也有个别同志搞蹲点调查,是为了显示自己,做做样子,蹲是蹲了,却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没有了解多少情况、解决多少问题。有的甚至下企业、下农村时,不能做到轻车简从,而是层层陪同、前呼后拥,只满足于听听、看看、转转,像蜻蜓点水。不但不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能给群众解决问题,反而给基层增添麻烦,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对。
  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实践是锻炼干部和检验工作的主要方法和途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查,不只是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检查工作、指导工作,更重要的是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要有诚意,必须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请教,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还要有耐心,扎根于群众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同他们结成真挚的朋友,这样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了解到各方面的真实情况。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蹲点调查时,做到轻车简从,不要层层陪同;提倡说下就下,不要事先打招呼。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蹲点调查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解决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难点、热点问题。为此,应注意把个别蹲点调查与一般的面上调查相结合,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有些领导干部只重视全面调查,“宏观控制”,却轻视蹲点调查,解决个别重点问题。这种观念应该注意克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领导干部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个别问题的解决,多获得些第一手资料,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才能分析和回答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书刊评介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书刊评介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徐国喜
  刘思华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一书,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由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的理论成果。
  该书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色。面对世纪之交的变革时期,如何认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使命,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本书中均作了阐述和分析。指出现代经济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而且取决于与此相联系的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并出现经济的“外部因素内部化”的发展格局。
  全书由绪论、三篇十四章组成,共四十万字。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应是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最低的经济的论断,并从“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整体上,研究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建立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商业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案例研究》
  江其务
  鲁毅主编的《商业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案例研究》一书,已由海天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运用案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典型案例这种载体,集金融、银行、风险管理于一体,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的产生及其防范化解,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书中通过精选的一百个案例的解剖,深入而具体地揭示了银行金融风险发生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可防性,以及风险滋生的重点环节,对于实践有借鉴意义。作者经过剖析,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的重点。在高风险业务的检查、加强基层机构的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控制业务操作风险、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的使用、加大防查案件力度、落实“三防一保”的方法手段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
  该书比较充分地揭示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特点。在分析方法上,做到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在体系架构和观点阐述上,把握了整个信用的客观规律,贯彻了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以及改善经营管理和完善企业经营财务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代理制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进一步完善代理制
  赵振华
  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完善代理制,扩大企业外贸经营权,形成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法律关系,只要代理人是在代理权限内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就要直接承担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外贸代理制是指有外贸代理权的公司或企业(代理人),根据无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进出口业务的一种法律制度。
  和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的外贸经营方式实行的是买断式的收购制,这种外贸经营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人为地割断了生产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不利于生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同时,由于外贸企业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动力和压力,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代理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深化的产物,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有效的外贸经营方式,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它有利于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自觉地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主动参与和帮助生产企业开发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促使外贸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谋生存、求发展;有利于生产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使生产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对外贸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利于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进行密切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代理制,取得一定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外贸易观,这是完善代理制的前提。要转变依赖国家扶持发展外贸的传统观念,树立通过优质服务和积极竞争取胜的进取意识;要破除部门观念,使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形成一般代理、地区独家代理和总代理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的工商关系、农商关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代理制的法律和法规,规范外贸代理行为,明确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义务,保护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促进外贸代理制的实施,这是进一步完善代理制的法制保障。
  加快赋予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这是推行外贸代理制的基础。生产企业只有获得进出口经营权,才能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才能在自营和代理之间进行选择。只有当大量的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委托人出现,外贸企业才有可能充当代理人。我国因大多数企业没有外贸经营权,导致可代理的市场非常有限,要培育外贸代理市场,就必须使更多的生产企业拥有外贸经营权。
  加快外贸企业的改革,降低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外贸企业的经营效率,这是完善代理制的关键。我国的外贸企业普遍存在债务负担过重、冗员过多等问题,有的甚至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外贸企业进行改革,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对外资信、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外贸专业公司。
  加快制定与代理制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为完善代理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行代理制是产销关系的一场变革,涉及生产、流通、税收、金融、外贸等许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争取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如实行代理制后,将加大生产企业的资金占用,这就要求银行对签订出口协议的生产企业给予积极扶持。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制定要依据市场经济规律,通过经济杠杆调节和利益驱动,使委托和代理双方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科学的行政决策方法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 贯彻十五大

  坚持科学的行政决策方法
  阮崇武
  编者的话: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的行政决策方法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科学的行政决策。阮崇武同志结合海南省行政决策的经验,论述了科学的行政决策方法的重要性,强调行政决策应当坚持群众路线和合法程序。
  重视研究科学的行政决策方法
  行政决策是指政府为了有效地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根据实际需要,在可能的范围内,对国家公共事务做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决定。行政决策广泛地体现在政策文件、法规条例、计划规划、措施办法和日常管理之中,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主要表现形式。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是行政管理的核心,是执政者政治意志、管理意志的集中体现。行政决策正确与否,牵涉国家、地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影响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历史过程,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经济建设是社会活动的中心,也是行政决策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决策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带有地区封闭性的环境转变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甚至全球大市场;由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调整为多种所有制结构;由较封闭的保守观念转变为较灵活的开放意识,信息量激增,民主参政意识也大大增强;由简单按计划办事,转变为主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依照法规行使政府职能;整个国际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显,竞争激烈。所有这些变化,使行政决策的难度加大,单靠一般的“经验决策”方法,或把希望寄托在决策者个人的智慧上,是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推进跨世纪的宏伟事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科学的行政决策。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从实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前进的道路。因此,研究科学的行政决策方法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学的行政决策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科学的行政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行政决策必须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法制观念,必须遵循党的路线方针,避免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和个人独断专行。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任何一项大的改革措施出台,都会对社会上的利益格局进行重新调整,往往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一方面,对少数有抵触情绪的同志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或者实行一些补偿性质的照顾措施,是必要的。但凡是对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有利的,对国家长远发展有利的改革,不能因少数人反对而裹足不前。从这个意义上讲,决策者必须具备大无畏的勇敢精神,要承担风险,勇于为改革事业做出个人利益的牺牲。另一方面,如果一项改革措施暂时条件不成熟,难以为多数群众所接受,那么,宁肯择取逐步调整的办法,把握好改革的力度,把改革的风险控制在社会和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以实现平稳的发展。那种“休克疗法”式的改革,已为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
  科学决策应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民众心理等社会因素与物理化学等“精密科学”不同,不可能用单纯数学方法测算,更不能在实验室试验。政府的责任是对全社会进行管理,因此,必须经常用各种方式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根据绝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而选择,决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应通过调查研究,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用民主的方法集中大家的智慧,制定政策法规。在执行过程中,要看老百姓有什么意见、建议,有什么要求,再依据这些反馈的信息,不断完善决策。这就是在科学的行政决策中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科学的行政决策的基础是实事求是。决策之前,先得把情况弄清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应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方面的信息数据、环境条件等,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长远和眼前的利益、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后果,都要通盘考虑。调查研究还要包括工作中的成绩、经验、问题和困难,包括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决策涉及的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属于行政管理中的“活信息”。还要了解有关的文件、法规、历史情况,查阅有关的国内外资料,以备参考,这些属于“资料信息”。最重要的是“统计信息”。统计工作一般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一是统计调查,包括统计报表的数据搜集、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普查。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尤其是数据源绝不能人为虚构。二是统计整理,就是把统计调查的数字资料进行分类、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三是统计分析和预测。统计工作对行政机关提供的信息量越大、越及时、越准确,决策就越科学、越合理,反之则会带来误导。总之,只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进入实质上的行政决策程序。
  科学的行政决策须有严格的合理程序
  定量预测对科学的行政决策至关重要。社会、经济指标是可以预测的,虽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精确预测。比如对股票的模型计算,在一般情况下,几小时或几天之内的短期预测可能是准确的,但半年以上或动荡时期就很难准确预测。重大的决策对未来具有深远影响,规划计划也要管相当一段时间,因此应该运用数学方法,帮助人们有一个定量的认识,不能因为有测不准的情况而忽视定量分析。我国开发成功的宏观经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不仅能为决策部门监测经济动态、预测发展趋势、规划经济对策提供定量参考,同时,对一些特定的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投资过热、养老保险、居民收入等专题也能分别建模、仿真分析和综合集成,提供定量的决策参考。
  按程序操作是科学的行政决策的基本方法。行政决策不是决策者个人的随意行为,必须有严格的合理程序。一般来说,首先应由分管部门草拟方案。不同类型的重大问题,应委托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研究起草,因为他们最熟悉情况,对经验教训有深切体会,对可能牵涉的当事人最熟悉,资料最丰富。草案初稿提出后,还要经过所有有关部门的审核,提意见;有时候,需要委托研究机构对某一问题进行预研或国内外比较研究,提出报告,以供参考;必要时,也可以请这类问题的专家学者,召开讨论会共同切磋,仔细斟酌;重大的决策问题必须经过党委集体研究,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讨论通过;有些事需按照规定报呈上级单位予以审查批准。凡属法规性文件,都应经过“文核”、“法核”,由专人进行文字推敲修改,由法制部门进行法律条文的复核,最后经政府办公会议正式审议批准。如果是需要人大审议的立法,还要提交人大履行民主立法程序。
  然而,由于变量太多,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预料不到的问题,或出现新的情况;也可能在全面推广之前需要进行局部试点,或在实施中分步到位。因此,决策的跟踪、反馈非常重要。应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决策进行修改或采取补救措施。
  科学的行政决策要强调效率。行政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大量的决策行为是日常工作中的决定。这些事,相对比较直观、简明,作为行政负责人,依靠平时对情况的了解和经验的积累,可以马上拍板定案,以提高工作效率。行政效率是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志,也是投资者评估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要杜绝不应有的拖延给工作带来的损失。海南省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机构精干,分工明确,程序简化,效率提高,使企业和人民群众从中受益。
  行政决策应便于操作
  决策要能够操作,便于操作,才能实施。决策者必须考虑执行决策的环境条件,千万不能脱离实际搞“理想化”方案。从这方面讲,基层工作经验非常重要。基层工作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是决策的实际执行者,直接面对群众,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具体矛盾、具体问题,他们对决策能否操作、群众接受程度和利弊得失的分析,最有资格评价。所以,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来帮助考虑决策,更能体现决策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海南省这几年制定的改革举措、法规条例,充分注意了操作的可能和方便,保证了决策的顺利执行。
  注意决策执行中的成本问题。一项决策是否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合算,时间是否允许,时机是否合适,都是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行政决策切忌短期行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性要求政府决策要有长远考虑,有战略眼光,在选择项目、制定产业规划时,都得保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技术上有发展的余地。短期行为往往违背客观规律,贻害后人。海南省已确立争创全国一流生活质量的长远发展目标,一切行政决策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目标,不能为了眼前利益损害长远发展。海南省五年来坚持不搞短期行为,在决策过程中,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保护环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强教育,狠抓精神文明建设,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扎扎实实打基础,稳中求进,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条件。
  科学的行政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是领导者水平、素质的重要标志。由于领导者是决策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所以必须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依靠各方面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集体智慧进行决策。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客观全面,做到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既能分析当前又可预测未来,并且具有合法程序和民主精神。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