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6-06-22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我看音乐电视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我看音乐电视
郭东义
音乐电视,在我国已经越来越普及,只要打开电视机,几乎每天都可以欣赏到那动听的歌声,那优美的画面。歌声和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声传情,以画点睛,情景交融,声画并茂,令人耳目一新,并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鼓舞、启迪和感奋。如果说,五六十年代,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节目,对音乐的普及和传播起了巨大作用,那么,当今的音乐电视对新形势下音乐的普及和传播,对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人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促进音乐事业的发展,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音乐电视,也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在肯定它、欣赏它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它锄草剪枝,使这一电视艺术的新苗,更加茁壮成长。
我们并不否认,搞音乐电视,是供人们欣赏娱乐的。但是,欣赏娱乐的节目,也有个品位高低、艺术优劣的问题。何况我们电视文艺肩负着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任。因此,制作电视音乐,应该首先考虑思想内容,你在欣赏什么?提倡什么?推广什么?影响什么?是需要认真斟酌的。音乐的词、曲要健康,制作的画面也要健康,最低要求,不能有黄的、丑的、迷信的等对群众有污染的东西。
从现在播出的电视音乐来看,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确实有不理想的。比如,有的唱词里直接歌颂情人,还有的说爱江山更爱美人;有的画面上尽是穿着三点式的女人扭来摆去,有的一男一女没完没了地拥抱接吻,还有的人物疯疯癫癫,狂呼乱叫……这与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我们电视文艺的宗旨,岂不是南辕北辙吗?
音乐电视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音乐声音,二是配合声音的画面,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其主体仍然是音乐。电视,仅仅是这种音乐的表现形式或手法。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画面要为音乐服务,好的、成功的画面,应该是对音乐的烘托、阐释、引申和升华,从而帮助人们丰富和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现在的电视音乐节目,许多是这样的,涌现出一批声画有机而完美地结合、思想内容好、艺术水准高、技术制作精的上乘之作。但也出现一些声画结合得不够好的作品。这主要表现在:简单图解式:荧屏上的画面,只是简单地图解音乐,音乐中唱到高山,画面上就是高山,音乐唱到河流,画面就出现河流,除唱词外,画面上再没东西了,不能给人以更多的信息,也限制了欣赏音乐人的丰富想象;随意肢解式:画面不是紧密配合音乐而是时不时地脱离音乐,加进去一些与音乐的情感、意境、节奏不相干、不吻合的画面。弄的声是声,画是画,声画两层皮,弄不清荧屏上的画面是什么意思,还有的画面安排的过多、过挤,或者是喧宾夺主,或者是把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穿插得支离破碎,让人看起来又累又不舒服,听起来也不能完整系统地领略、欣赏音乐的本意,更谈不到把观众引入更广阔的想象天地了;声画对立式:荧屏上的画面与音乐相背离,有意无意地在排斥音乐、冲淡音乐、干扰音乐,甚至破坏音乐。比如,明明是一首节奏强烈、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却配上穿三点式的时装模特儿在仰卧起坐骚首弄姿。又如,明明是乡土味很浓的民歌,却配上金发碧眼的摩登女郎,在具有异国风情的霓虹灯下,摇摇摆摆。这究竟是让观众欣赏什么呢?这歌曲,这画面极不协调地硬凑在一起。这不仅不是以画衬声,而是典型的以画害声了。
在音乐电视的制作中,声画的主从位置一定要摆正。音乐本身是声音的艺术,是主要靠作用于听觉而引起人们玩味、思考、联想的艺术。运用电视手段,适当地配上一些画面,主要是帮助人们不仅用听觉同时用视觉来加强对音乐的理解,而不能冲淡、限制和破坏这种理解。应该有追求、有意境、有思想,而且要立意新颖、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这样的画面,比之于音乐,好比红花配绿叶,既互相关联、各呈异彩,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搞音乐电视需要资金投入,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我国目前经济还不够发达、人民生活也还不够富裕的情况下,做一切事情都需要勤俭节约,要量力而行,制作电视音乐,恐怕也不例外。然而,目前却有一种过分追求豪华、铺张的倾向。一部三五分钟的音乐电视片,不过几十个上百个镜头,多则二三百个镜头,花上几万元或者十几万元,应该说不算少了。可是,去年夏天听说,有的竟花上20万、30万,而到去年年底,又听说有花40万的了。制作电视音乐的费用,如此迅速地直线上升,将来还不知要创造多高的花钱纪录呢?我不知制作水平和演唱水平是否也同步增长得这么快,就算是也很快吧,我们是否就一定得花这么多的钱呢?在我国目前艰苦奋斗搞现代化建设的情况下,即使适于搞大制作的片子,也应该是走少花钱、多办事、求实效的路子更好一些。

影片《民警故事》公映(图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影片《民警故事》公映
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欧亚交流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故事片《民警的故事》,近日起在全国公映。这部表演当代城市公安派出所基层干警工作、生活的影片,除主要角色全部由派出所现职干警饰演外,影片中社会各界人物均由业余演员担任。该片导演宁瀛曾执导过《找乐》等片。

不忘历史面向未来影视基地建在国门边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不忘历史面向未来
影视基地建在国门边
向兵
鼓乐阵阵、鞭炮齐鸣。蓝天白云下,十数把铁锨欢快地举起,将油亮亮的黑土洒向脚下的奠基石。五道壑洛岛,这个安睡在黑龙江畔和俄罗斯隔江相望的幽静小岛,从此开始了它新的历史。
本世纪初,那场由沙俄侵略者制造的海兰泡大屠杀就发生在小岛的对岸,劫难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就是在这里上岸逃脱屠杀的。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今天这里将因北影厂大型电视剧《百年风流》的拍摄,而由黑河市委、市政府主持,黑河地方铁路局投资在国门边建起黑土地上第一个大型影视基地。基地上将重现一个多世纪前的黑河码头、清政府瑷珲衙门、瑷珲城防、满族屯子、鄂伦春部落、金矿、墓地和俄罗斯一条街。这个静卧国门前,饱经沧桑却一直默默无语的小岛,将以这占地10万平方米重现历史风貌的建筑群,形象生动地展示出它百多年来目睹的历史风云和民族悲欢,并和开放的黑河一道演绎出时代生活的新内容。
为此,黑龙江省委的领导、黑河市党政负责人、俄罗斯外交部和阿穆尔州政府的代表、以及于洋等电影界的前辈兴致勃勃地赶到这里,迎着推土机的轰鸣声,为基地的建设铲下了自己的一锨土。
“勿忘国耻,方能振兴”。作为电视剧《百年风流》监制人的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光洪表示,他看重的是该剧在广阔的背景下表现了中俄两国关系中一段曲折的历史,填补了影视历史题材创作中的一个空白。而以此为契机建成的拍摄基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开放前沿的黑河地区的文化建设,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不忘历史,同时要面对现实、面对未来,这是创作《百年风流》的主旨。”该剧编剧刘邦厚身为省文化厅负责人,是喝黑龙江水长大的黑河人。由他和秦培春创作的这部56集电视剧,将在当前黑龙江两岸中俄两国改革和变动的契机下,以百多年前从山东闯关东来到黑河意欲实业兴边的孔氏家族几代人的命运为主线,串连起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几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反侵略和呼唤和平、发展的主题下,展示出黑龙江两岸的百年风云和时代风貌。
来自北影艺术中心的基地策划者和该剧制片人王大庆,三年前作为国内影视界跨越国界赴俄拍片的先行者,在黑河对岸的布拉维格申斯克市成功拍摄了表现当代中俄人民关系的《狂吻俄罗斯》。也就在那时,当地俄罗斯作家希望表现两国人民交往历史的创作愿望,触动他萌生了拍摄《百年风流》并借此建成影视基地的想法。黑龙江省和黑河市领导的重视,市委、宣传部、地方铁路局等部门的鼎力支持,俄罗斯有关方面允诺大力协助,激励着这位曾参与《井冈山》、《老店》等片拍摄工作的制片人,使他对这部投资1500万的电视剧和耗资360万元兴建的影视基地,都能成为无愧于历史和未来的成功之作,充满了信心。

影片《砚床》在全国上映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影片《砚床》在全国上映
由青年导演刘冰鉴执导拍成的故事片《砚床》,近期将陆续在全国上映。影片围绕一方流传在徽州古镇上的巨砚的去向,借着一位独守巨砚的老人和执意收取巨砚的古董师的内心变化,以及几位地位悬殊的青年男女的情感经历,构织起了一个跨越过去现在两个时空的传奇故事。该片由程鹰、邓烨、林忝胜编剧,李滨、肖林主演。

“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选评征文获奖名单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
选评征文获奖名单
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选评征文已经结束。经过评委会认真评议,最后从在本报发表的征文中选定9篇为获奖篇目。组委会决定于6月25日在京举行颁奖仪式。本届征文获奖者为(以见报日期为序):
张魁星:纵情高奏主旋律
仲呈祥:坚持正确导向的成功艺术实践
向云驹:走进心灵揭示真谛
王敏:《同船过渡》的“精品”示范意义
范咏戈:军旅话剧:在表现崇高中定位
谢夏雨:解不开的黄土情结
吴守峰:塑造民族灵魂的佳作
明振江:伫立潮头唱大风
齐致翔:艺术的奇妙与伟大

从昨天走向明天——观五集电视专题片《中国牛王》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从昨天走向明天
——观五集电视专题片《中国牛王》
张群力
随着中央电视台卫星频道的开播,我国的荧屏传播形态已由节目栏目化进一步发展为频道专业化,这就使我国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呈现出鲜明的对象性。由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大地红绿蓝》栏目播出的《中国牛王》就是这样一部深为广大农民观众喜爱的电视专题片。
《中国牛王》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华北平原的普通农民,如何发展为拥有上亿元资产的全国养牛状元的故事。讲农民自己的事,表现手法又是质朴无华,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民观众看起来自然感到亲切。同时,编导还有意请主人公李福成在节目中介绍他发家致富的方法,诸如他的“养牛经”,“市场生意经”,“经营管理经”等等,从而使这部专题片不仅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和纪实性,还包含了较丰富的“专业知识性”与“实用咨询性”的信息量,这就给广大农村观众,特别是希望通过发展养殖业而致富的平原地区农民观众,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可资借鉴的实用性信息。
当然,《中国牛王》更重要的传播价值还在于编导者为我们呈现了李福成这样一个从昨天走向明天的当代中国农民的屏幕形象。编导者的视角是双重的:首先是把李福成做为一个活生生的,性格丰满,令农民观众感到真实亲切的庄稼人来加以表现的。同时,又是把他放在历史的坐标上加以审视的,从而使观众看到,李福成的成功并非只是个人行为,他的养牛事业之所以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赞扬,原因也在于此——发展规模化养殖业是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转化的历史必然要求。
李福成这一“中国牛王”是应运而生的。但中国9亿农民,唯李福成荣居养牛事业的榜首,也的确和他的个性素质分不开。他靠国家的5000元贷款买了七头牛,由于他勤于动脑,发明了秸秆胺化饲料等科学养牛方法,并善于团结一批乡亲一同养牛,终于发展成了一番养牛事业。但此时的李福成,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尚没有完全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他身上还留存着许多昨天的影子,《中国牛王》对此也没有回避。李福成的个性素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形象化的启示:他一方面保留了传统农业文明中农民的一些优秀精神品质,诸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实干巧干、不务虚名以及知恩图报等等;另一方面又努力吸收现代意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经营决策与运作,有着参与国际竞争的眼光、谋略与措施等等。他舍得投资干大事,向国际一流养牛科技看齐,终于创建了与他的规模养牛相配套的,由肉食加工厂、皮革厂、生物制药厂、酿酒厂等企业组成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经济实体。
五集电视专题片《中国牛王》以一种剥笋式的结构方式,从外到内,从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到人物内心的素质构成,为我们展示了李福成这样一个当代中国农民的典型。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从昨天的传统农业文明中走出的中国农民,有能力在今天的奋斗中,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一种中国特色的方式迎接农业现代化的明天。

海峡两岸摄影家金秋聚壶口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海峡两岸摄影家金秋聚壶口
一九九六海峡两岸摄影家看壶口活动今秋将在延安地区举行。国家级重点自然风景区壶口大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是世界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以雄奇壮观举世闻名。这次看壶口活动由延安行署主办,于九月二十一日至九月二十七日邀请海峡两岸(包括港、澳)摄影艺术家到黄河壶口及西安至壶口沿线部分县、市进行采风和创作。(银笙)

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电视剧《叶剑英》观后感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
——电视剧《叶剑英》观后感
杨成武
大型电视连续剧《叶剑英》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每一集我都看了。我感到,此剧主题鲜明,气势磅礴,成功地反映了叶剑英同志在风云变幻的大革命时代的主要业绩,展现了一位勇于追求真理、立志救国救民、横戈马上、有勇有谋的青年革命将领的光辉形象,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毛泽东主席曾称赞叶剑英同志:“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毛主席还亲自对我讲过,说叶剑英同志在长征途中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毛主席的评价,概括了叶剑英同志一生中最重要、最突出的优秀品质和性格特征。电视剧《叶剑英》,以浓墨重彩的笔法,着力渲染了叶剑英同志的这种品质和特征。我们看到,在筹办黄埔军校过程中,叶剑英和邓演达等人一起,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决定,不顾蒋介石的刁难,在廖仲恺先生的全力支持下,经过近4个月的努力,终于使这所国共合作办的军校得以开学。我们还看到,在蒋介石大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的时候,叶剑英毅然抛弃高官厚禄,与蒋介石分道扬镳,通电讨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前夕,身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获悉江精卫与张发奎密谋诱捕贺龙、叶挺,并派兵包围其部队的消息后,立即通报贺、叶,并在九江甘棠湖上一起密议对策,从而打响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广州起义前夕,叶剑英同志冒着生命危险,为起义准备了教导团和警卫团两支基本武装力量,继而又以调虎离山之计,为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荧屏上展现的叶剑英同志的形象,生动感人,令人难以忘怀。
难能可贵的是,此剧注重挖掘叶剑英同志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特别是紧要关头一言一行的思想内涵,以揭示他思想发展的脉络。从剧中看到,叶剑英对共产党的主张和共产主义的认识,是逐步明确、逐步深化的。从筹办黄埔军校开始,到参加东征、北伐,他接触了许多共产党人,既有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的领导人,又有钟长松、冼芝这些身为下层军官、士兵的共产党人,还有他的入党介绍人李前安这样的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他们对叶剑英同志不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直接进行了正面引导。此外,叶剑英同志还阅读了不少诸如《列宁传》、《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不断哺育下,使他的思想认识产生了飞跃。再就是,他对人民群众的了解。他出生于劳动人民家庭,从小就受剥削、受压迫,对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有着深切的感受。在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影响下,对工农大众有了新的认识。后来接触了共产党人,在共产主义思想引导下,对怎样为人民服务,他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飞跃。为救国救民,他搏杀疆场;为使群众过上安定的生活,他扬善惩恶;为反对蒋介石屠杀工农群众,他高擎武装暴动的大旗。他心系人民,热爱人民,逐渐自觉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为己任。众所周知,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决定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的人,就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决断。我以为,《叶剑英》给予人们最重要的启示就在这里。
此剧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为了真实地再现叶剑英同志的形象,它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而是注重写矛盾,写冲突,以此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它的主线是敌我矛盾,在其他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有派别之间的矛盾,革命队伍内部的矛盾,主人公自己思想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交锋,在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爆发出来的火花,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全剧结构错落有致,每一集都选取了最能突出主人公性格特征的事件和情节,如《香州平叛》一集中,围绕着叶剑英同志与独立营官兵打击走私、反动分子的兵变、祭奠英烈等事件展开故事,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此剧在场景的设计、画面的选择、音乐的配器等方面,都显得和谐优美,从各个角度对主人公的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
当然,此剧并非完美无缺。比如,有几集介绍事件过程的篇幅略长了一些,有些人物在塑造上形似和神似方面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瑕不掩瑜,从整体上看,它并不影响全剧的政治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是很值得一看的。我特别希望青少年都来看看这部电视剧,同时也期望荧屏上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关于“艺术精品”的思考——从《马兰花》赴新加坡演出谈起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关于“艺术精品”的思考
——从《马兰花》赴新加坡演出谈起
方掬芬
作为一个演员,将近半个世纪以来,我梦寐以求的,是多演出一些艺术精品。
什么是“精品”?
我想,它既有现实性,又具永恒性;它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受到广大观众的狂热喜爱;它经受住了历史的重重考验,总是生意盎然,魅力无穷。
最近,我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到新加坡去演出《马兰花》。一幕幕生动而感人的情景,引我深思。我想,话题就从这里开始吧!
今年4月1日,我们剧院《马兰花》剧组40多人,应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福建会馆、国家艺术理事会的邀请,到那里参加“华文化节”。《马兰花》在新加坡要演出四场。首场演出的那天,可容1200个观众的“黄金剧场”座无虚席。大幕拉开,音乐起奏,舞台上展现出闪亮的马兰花、美丽的山林、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善良纯朴的人们。观众被吸引了。随着情节一步步紧张地向前发展,剧场里的气氛也越来越活跃,戏闭幕了,观众厅里的孩子和大人们都深深沉浸在剧情中,久久不肯离去。这以后,每场演出都是观众爆满。有些观众没有座位,就坐在台阶上看戏;有的观众场场必到,一连看了四场。最后一场开演前,大雨倾盆。观众冒雨涌来,这天剧场比前三天更为爆满。除了儿童观众以及他们的家长、老师以外,新加坡的议员、众多的社会名流、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都纷纷前来看戏了。当地有关人士告诉我,这是近年来新加坡票房价值最高的演出。
从新加坡回到北京以后,我向戏剧界的朋友们谈及上述情况,有些专家认为,《马兰花》在国内久演不衰,而到了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与我们不尽相同的异国,也受到热烈欢迎,这值得认真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戏剧界创作的剧目数以千计,而真正具有保留价值、能常年在舞台上演出并能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剧目却极为罕见。近年来,戏剧的形势严峻,一部经过大力宣传的新戏,往往只热闹几个月甚至几星期就没有人看了。广大的戏剧工作者都为此感到忧虑。像《马兰花》这样历时40载,每当演出观众就兴高采烈蜂拥而至的情形,实在是太少见,太让人珍惜了!我们戏剧界,实在是太需要优秀的保留剧目了。
《马兰花》的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不知经过了多少世纪,这故事在中国大地广泛流传。无数人讲述它,同时也在创造它。它深深地扎根于广大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的艺术创作。50年代初期,熊塞声同志根据这个民间传说,写成了一部长篇故事诗。作品出版以后,赢得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读者的喜爱。1955年11月,中国儿童剧团排演《马兰花》。导演鲁亚农,艺术指导库里涅夫。1956年3月,《马兰花》作为第一届全国话剧会演的首场演出的剧目,正式与观众见面。这个戏一登上中国舞台,就受到观众的喜爱,从此长期活跃在舞台上。周恩来等各级领导人都曾关注过它。戏剧界、特别是儿童戏剧领域对它也越来越加重视。至于我们剧院的各个艺术部门的同志,几十年来对它都十分珍惜和爱护,不断对它进行加工,真可以说是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关于全剧的主题、结构、风格、节奏……的探索和把握,大家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即使是每一个形象,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形体动作,每一个艺术细节,每一句台词,每一件道具,每一个服装上的花纹,每一片布景上的树叶,每一声音响和每一个停顿,也都凝聚着大家的辛勤劳动和深挚的情感。40年来,剧院一代一代的戏剧家,把自己对艺术的爱和对社会的责任心都大量倾注在这个戏中了。1959年到1989年30年间,这个戏又经过了三次正式排演。《马兰花》熔铸了无数人的感情、智慧、才华和生活体验,是大家长期辛勤劳动的艺术结晶。我深深感到,要创造一个艺术精品,是多么的不容易。
一部作品能不能算得上是精品,主要看它是否具有保留价值,或者说,看它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戏剧是演给观众看的,而一个戏要真正能让人百看不厌,却是太难太难了。好的艺术作品,都具有让人重复欣赏的魅力。你越是重复欣赏它,越能受到它的感染,领会它的价值。任何人都不能强迫别人去欣赏某个艺术作品。欣赏者都是怀着喜悦的心情,陶醉的心情,自愿地去一而再,再而三地欣赏某部作品的。这种能让人重复欣赏的作品,自然首先要有意义。它的意义不仅不会很快过去,而且在人们重复欣赏它时还总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当然,《马兰花》是一部来源于民间传说的童话剧,这种历史久远的民间传说,它的思想意义既单纯,又丰富。这可能是《马兰花》这部作品比一般现实题材的创作先天优越的地方。不过,优势和劣势又是相对的。神话和童话题材的作品,距离现实较远,如何使观众在看这种戏时具有现实感,却是很难的事。我们是演戏的,我们不能在舞台直接向观众宣讲这部作品的思想意义,更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向他们进行灌输。我们的职责是要让观众好好看戏。那思想意义深深地潜藏在艺术形象之中,只能由观众在津津有味、牵肠挂肚地看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去领会,去发现。好的戏剧,不光有意义,而且在艺术上应该是十分完美和精彩的。让观众自始至终处在一种审美享受之中,看完戏后还久久地回味它。多年来,我们剧院对《马兰花》反复加工,不断创新,就是为了追求这样一种艺术境界和艺术成果。
《马兰花》在剧院的舞台上已经演了40年。早期看过这个戏的小观众如今都是国家的栋梁,大多已是年近50的人了。这些年,他们常常带着他们的儿女来看《马兰花》。我不认识他们,他们却认识我。由于这个戏长久地活在舞台上,我们这些过去演过这个戏的老演员,连同我们所创造的形象,就长久地活在观众的心目中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慰的事呢?
我们演的是儿童剧,但好的儿童剧成年人也是喜欢看的。比如安徒生童话、柴柯夫斯基为儿童所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荚子》、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以及世界上许多经典性的儿童文艺作品,我们成年人不是也百看不厌吗?儿童剧精品应该具有这样的魅力。马克思论述希腊神话时说过:
“一个大人是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的,除非他变得孩子气了。但是,难道小孩的天真不令他高兴吗?难道他自己不应当努力在更高的阶段上把小孩的真实本质再现出来吗?难道每个时代固有的特性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毫不矫饰的复活着吗?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童年,在它发展得最美好的地方,不应该作为一个永不复返的阶段显示着不朽的魅力呢?……”我们从事儿童戏剧的人,甚至是所有从事文艺工作的人,不是能从中得到多方面深刻的启示吗?
艺术精品的力量是巨大的。创作和演出艺术精品的人是幸福的。我真诚地希望,我们国家能多有一些具有保留价值的戏剧精品长远地流传于世。这样,我国的戏剧必将更为繁荣,我国的戏剧文化也必将达到一个更为崇高的境界。

电视连续剧《爱情为你遮风雨》拍毕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电视连续剧《爱情为你遮风雨》拍毕
由赵葆华编剧、韩小磊执导、刘抒鹃任总制片人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爱情为你遮风雨》日前拍毕。这是一部表现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当代都市女性如何走向自强、自立,实现精神涅槃的女性题材作品。
曲折、温婉的情感故事吸引了一批近年来在影视界相当活跃的优秀演员,柏含、方青卓、姜黎黎、李如平、张国民、邬倩倩、汪宝生、叶霖(香港)分别在剧中扮演各种角色。该剧由北京大天元广告公司、本溪电视台、北京安华建筑工程公司联合摄制。(纪文)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