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6-06-08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科教电影:难寻一席之地

第8版(文摘)
专栏:

  科教电影:难寻一席之地
在最近完成的北京市科普工作现状及发展研究报告中有一组数字让人震惊:在1994年,北京地区电影制片厂共拍摄科教电影114部,而科教电影发行量却为零;而1995年所拍摄的科教电影更少。由于许多电影院不愿购进这些科教片,致使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的科教电影只能长期睡在“片库”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影院经理给笔者算了一笔帐,如果每个故事片前加映一部十几分钟的科教片,一天下来,就等于少放了一场电影。别说这些加片不收费,就是收取少量费用,也是得不偿失。一位学者感慨地说:对目前科技素质很低的国民来说,有电影院这么好的科普场所不利用,放着科教片没人放实在是可惜。
据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厂长万迪基介绍:科教片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曾被誉为“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技术,由于解决了农村的实际问题,使得这项实用技术随着20分钟的科普短片的放映,迅速在全国推广,该片卖出的拷贝量高达3000多个。此外,像《计划生育》这样全民需要了解的科教片也深受欢迎,拷贝量都在一两千个。
据万迪基透露,科教片走出影院,走上荧屏立刻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从去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拍摄完成了1800多分钟的科教节目,已经播出的有1600多分钟,仅仅几个月的工作量相当于过去一年的工作量。毫无疑问,科教片栖身电视将会促进科教片的发展。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放弃用胶片拍摄一些科教片精品。
有不少专家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事实证明,科教片作为社会智力的投资确实帮助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提高了科技素质。但是曾被作为传播科普知识重要场所的电影院,却把科教片拒之门外,这不能不说是件憾事。难道电影院就不能给科教片留有一席之地吗? (5月24日《工人日报》刘明胜文)

“环境”与“资源”

第8版(文摘)
专栏:

  “环境”与“资源”
环境,是指相对人而言的一切自然空间及其要素。环境就是指人周围的一切自然空间,所以环境是个很大的概念。
环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如矿藏、生物、水、空气、化学物质等。它与人的关系主要是,有些要素是人类生存和基本生活所直接需要的,如洁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空间等;有些则要经过转化才能满足人类需要,如矿藏。
资源,一般是指与人类生产或其他经济活动有关的那一类环境要素。可见,资源的概念要小于环境的概念。
保护环境,当然包括保护资源,但两者在实际应用中,其本意略有区别:保护环境,主要是从人的直接生存需要而讲的,强调不要过大地降低人的生活环境质量(如限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而保护资源主要是从长期合理利用自然要素,保持人类生产活动不致中断的角度而言的。
“环境资源”这个概念应用的时候,是与其他非自然性质的“资源”相对而言的,其意义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除了投入人力、生产资料这些“资源”外,还消耗了环境这种“资源”。既然生产结束后,人力得到了工资,生产资料获得了折旧,那么环境也应获得某种补偿,因此要收取排污费、环境补偿费等。在这时把环境与资源连在一起用,是为了突出环境的经济性质。
从根本和长远的角度看,保护环境和开发利用资源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两者关系处理不好,也会产生矛盾。解决的办法,一种是把开发利用的权利与保护的义务同时委托给一个主体,自己协调自觉做到开发与保护的有机结合,这可称为“协调方式”。另一种是把开发和保护的权利赋予不同的主体,由他们之间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种最佳平衡,称为“对抗方式”,也就是常说的“加强监督管理”。
(5月30日《中国环境报》夏光文)

上海调查“好家长标准”显示关心别人团结合作被忽视

第8版(文摘)
专栏:

  上海调查“好家长标准”显示
关心别人团结合作被忽视
前不久,由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组织了一项调查,问卷第二部分要求家长面向21世纪,在20条好家长标准中,依次选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5条标准。结果,得分前5位的标准分别为:培养孩子自主、自立、自强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精力;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具有独立性、创造性和竞争性。而排在末5位的分别是教育孩子关心人、同情人、理解人;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使孩子具有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素养;具有敬业精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和富有团结合作精神。
专家们指出,这一前一后5项标准的位置形成如此强烈反差,反映家长们重视自我发展标准,忽视关心别人和团结合作精神的标准。一方面,我们从中看到上海市民人格特征的变化,他们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中西文化的撞击中,懂得了个人的价值,学会了要尊重人,尊重个性,强调发挥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懂得要学会竞争。这正是改革开放带给中国国民性格的新变化,而这又正是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格特征;但另一方面,专家们也担忧,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经济体制转轨以及西方文化的渗入,在强调发展自我的同时,人们忽略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格精华——勤劳、朴实、宽容、忍耐、团结、互助等等。
专家们强调,这次调查结果发出的信号应引起社会各方和家长的重视,在加强对孩子进行“三自”精神教育的同时,切不要忘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格精华的教育。 (5月12日《中国妇女报》)

广告也要讲导向

第8版(文摘)
专栏:

  广告也要讲导向
近年来,大量的广告通过大众传媒,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广告在制作传播过程中,在价值导向、文化意识导向和生活方式导向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宣扬物质至上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有些广告脱离国情,用超高消费示范,极力张扬豪华气派、贵族格调、宫廷享受,刺激人们滋生起一种享乐和占有的强烈物欲,“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引导人们把金钱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唯一信条。
异化身价和地位。有些广告,极力渲染“名流之门”、“王者风范”、“贵族气派”、“皇家享受”,一旦获得就“至尊至贵”,“身价百倍”。这样的广告,不但含有浓烈的封建意识,同时引导人们以商品消费的档次作为评价人的标准,把人们引向片面追求以物的占有享受作为评价身价地位标准的误区。
崇洋意识。金发碧眼的广告与日俱增,似乎得到洋人享用或赞誉的商品就一定好,甚至明明是国产酒,广告却非要说是洋酒的享受。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广告,总着力强调“百分之百的进口原件”,唯洋是崇。
广告中存在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无疑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起着严重的误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更成为其心灵的一个“污染源”。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它会以其独特的趣味、语言和内容反映并引导着社会风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健康向上的广告能够弘扬真善美,消极庸俗的广告会助长假丑恶,使人们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因此,我们必须净化广告语言这一精神文化环境。
(5月6日《解放日报》田国栋潘荣文)

细菌并不都是坏东西

第8版(文摘)
专栏:

  细菌并不都是坏东西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细菌是给人类带来疾病和死亡的敌人。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细菌并不都是坏东西。在人体中寄生着大量的细菌,它们绝大多数不但对人体无坏处,而且还起着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的作用。
经过科学家的努力,现已查清,在人体的皮肤和外通的腔和道如口、鼻、咽腔、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的粘膜表面,密密麻麻挤满了细菌。它们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先后进入人体。这是自然界的细菌与人体在千百万年的共同进化过程中,互相适应达到生态平衡的结果。这些正常菌群早在300多年前已经有人通过显微镜看到它们。但由于正常菌群中绝大多数是一种讨厌氧气,不能在空气中生长繁殖的细菌,称为厌氧菌。因此科学家一直无法在空气中证实有这些细菌。直到1957年,德国宣布能培养厌氧菌,再经若干年的摸索才逐渐发现,在人体内竟然有这样一个庞大的细菌王国。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研究发现:正常菌群在人体中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来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参与人体中抗衰老、防癌症的工作,是人体健康非常得力的卫士。如果消灭了人体的正常菌群,健康和生存将是没有保证的。
(5月26日《新民晚报》陈聪敏文)

《经济日报》撰文讨论流动人口子女到哪儿上学

第8版(文摘)
专栏:

  《经济日报》撰文讨论
流动人口子女到哪儿上学
编者按外地孩子的入学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孩子本人与他们的家长,更关系到我国将来的国民素质。《经济日报》就这个问题进行报道,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1995年,在北京打工的外来人员已逾300万,其中有3%是跟随父母来京的孩子,这些孩子没有北京市户口,常年随着父母漂流在外。人们不禁会问,他们到哪里去上学?
在马甸市场,安徽一位姓郑的小贩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在入学前找了3个学校,交钱都不收,说是安排不下。后来转到了马甸小学,每年要交500元借读费和1200元的赞助费,还不包括其它的费用。山东一位小贩也说:“我们出来赚点钱也不容易,光孩子的花费就这么大。”我问他们知道市场里有多少孩子该上学而没有上,他们想了想说:“我们这里50多户,还就我们两家孩子上了学。”
学校方面在接收外地孩子上学问题上,也有自己的难处。
在记者采访过的7所学校里,校长们都表示,他们都是在教室里有空位置的时候才接收外地孩子的。东罗园小学王校长说:“我们北京的学校本来就少,教育经费里又没有包括这些外来的孩子,他们交一点赞助费是理所应当的。”时村小学甘校长则表示,老师的工作评价要以学生成绩为主,而外地孩子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老师都不愿意自找麻烦。
北京市教委一位姓张的同志说:“现在各大城市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非常突出,多数学校确实没有能力接收外地的借读生。”
这些外地孩子的就学问题难道已无望解决了吗?记者在石家庄看到了希望。
石家庄东正路小学的320名学生中,外地来的孩子已占了一半还多。
石家庄市桥东区文教局办公室的齐主任告诉记者:向外地学生每人每学期收取200元的借读费是石家庄市教委的统一规定,至于学杂费,外地孩子与本地孩子一视同仁,一名小学生每学期大约只需交20多元钱;在石家庄,各个学校都按规定收取了一定比例的外地学生。
在石家庄市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这里的学校数量很多,仅正东路小学所属的桥东区就有19所小学,平均每隔两三条街道就能碰到一所小学。齐主任认为,石家庄市的经验说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供需矛盾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是说,如果学校不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受教育机会,甚至连本地孩子的入学问题都解决不了,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是困难的。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已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教委日前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解决各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据国家教委义务教育实施处吴树琴副处长介绍,这次会议主要是听取各地情况,在京、津、沪、广东等6省市试点,为“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就学办法”提供参考意见。吴树琴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教育、公安、劳动、物价、计划生育等各个部门,需要共同协调解决。
(摘自《经济日报》伍燕凌丁肇文文)

各有标准(图片)

第8版(文摘)
专栏:

各有标准 (5月16日《中国青年报》吉俊明画)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