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6-05-16第11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影视合流共同繁荣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影视合流共同繁荣
叶志康
广播电视和电影同属大众传播媒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两个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在社会政治、经济建设、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上海曾经是我国电影和广播的发祥地,有更多的人才优势和影视文化沉积,是两支颇有实力的队伍。但从目前来看,电影尤其短片有实力,但产供销脱节,缺少“窗口”和市场;广播电视有“窗口”、有市场、有影响,但人才和节目制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较大。通过深化改革,改变体制,转换机制,把两个在制作、技术、装备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的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配置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等资源,既可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规模效应,支持影视创作,丰富荧屏和银幕,又可在体制上和中央统一起来,解决上合下不合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
1995年8月上海市撤销原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和原上海市电影局,组建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之后,我们相继完成了一系列机构改革:组建新的局机关;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东方电视台的糅合重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视台的糅合重组;撤销原上海电影乐团和原上海广播电视乐团,以两团的人员为基础,实行公开招聘,组建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组建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组建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该公司以上影厂为母体,吸收上海电影技术厂和上海电影发展总公司等单位,形成影视录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并保留上影厂厂牌,以创作生产故事片为主,兼摄电视剧。
繁荣创作,弘扬主旋律,多出影视精品,“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最根本任务。这几年,我们的影视创作在整体质量上虽有所提高,不少作品在国内外获奖,但总起来看,离中央离人民的要求还差得远,很有影响的作品不多,精品太少,称得上传世之作的作品更是没有。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从改革着手,做出了一些努力。
前几年,我们进行了电视剧生产体制的改革,成立了两个电视剧制作公司和三个制作社,试行了制片人制度。在政策上,我们还适当倾斜,舍得花资金,投入创作的前期费用,使文学编辑部有权交付定金、版权费。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作者和责任编辑,给予突出奖励,并尝试剧本走向市场,对文学部重点以外的剧目,允许竞价卖给公司或创作社。支持五个制作集体逐步走向市场。去年,我们推出了《大上海风暴》、《孽债》、《钟点女工》、《与百万富翁同行》、《东方第一环》、《紫藤花园》、《跨越》等一批好的和较好的电视剧,其中反映现实题材的占80%,《大上海风暴》获“五个一工程”奖,《绝境逢生》获“华表杯”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和优秀影片奖,并获“五个一工程”奖。
影视合流以后,局领导中专设了艺术总监,分工抓影视创作和广播剧。全局有上海和永乐两个影视(集团)公司,分别以拍摄故事片和电视剧为主,建立了内部的竞争机制。对于重点剧目,局领导直接抓全过程并将利用影视合流的优势在经济上给予支持。作品大多以电视系列片为主。其中,曾获得江总书记赞誉的选题《自古英雄出少年》计划百集,已完成66集,今年“六·一”节前将完成最后的34集。另外也计划拍摄一些艺术性的长片。重点在于树立精品意识,提高质量,使影视作品的创作跟上整个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从已有的题材看,反映改革开放的现实题材仍占多数,儿童题材也作了安排。
影视创作的重点是故事片,在“九五”期间,我们为了生产上乘的作品和精品,在组建以上影厂为母体的上海影视(集团)公司的过程中,对如何发挥影视合流的优势、进一步转换机制、激励创作,我们在总结前年上影厂创作生产和改革、转制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的研究,修订了一些措施。在机构设置上,增加了创作策划部、生产管理部和技术管理部,以加强对各制片公司的协调和指导,把握作品导向,提高品位,保证质量。在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奖罚机制和制约机制,既要调动中青年创作骨干的积极性,又要培养年轻的创作队伍,增加凝聚力,上下一条心,为多拍好片早出精品而努力。在题材规划上,以“五个一工程”为主,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形成在改剧本、正在组稿的剧目和规划中的题材三个梯队,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明年的重大题材也已经着手,如作为建军70周年献礼片的《战地黄花》,以及反映中国第一代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传记片《詹天佑》。对于大片、重点片领导将一抓到底。在财力上,对于重点剧目,局里将给予支持。
我们体会到,抓创作生产,有五个环节:一是体制,实行制片人制,改变由文学编辑部单一组稿的做法,允许制作单位的制片人也有权选定剧本。二是机制,主要的是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这其中也包括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以多种形式吸引全国优秀的作家和影视艺术家来上海创作,以拓展本子来源并激励创作人员精益求精,树立精品意识。三是脑子,帮助创作人员转变陈旧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观念,加强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创作。努力使作品贴近社会、贴近人民、贴近生活,寓思想性、艺术性于可看性之中。四是班子,加强领导班子和创作班子的建设,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调动和发挥创作人员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倡和发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五是本子,这是关键,上述四个环节其实都是围绕着本子展开的。出本子的关键在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创作人员也必须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满腔的政治热情投身到火热的改革生活中去,了解群众、了解社会、也了解市场,挖掘丰富多采的题材。努力早出精品,多出精品,使上海这个我国的电影发祥地再度辉煌。
在认真抓好影视创作的同时,我们感到,电影发行和影视音像的市场管理工作也不可忽视,这是繁荣影视创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电影发行上的目标是“一稳定,二增长”,争取在提高影片质量的同时,指标再有新的增长。同时,进一步加强影视音像制品的市场管理工作,一手抓查处,一手抓繁荣。在依法扫黄打非的同时,加强对影视制作经营机构和音像制品的市场管理,采取“总量控制,合理布局,鼓励竞争,扶植重点”的方针,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地发展市场,使音像市场走上一条有序的健康的发展轨道。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

中国古典小说史的理论思考——读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中国古典小说史的理论思考
——读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郭英德
近几年来,杨义先生凭借多年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理论素养和矫健身手,闯入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疆域,撰作出一部40余万言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史论》)。此书勾勒了中国小说文体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中国小说叙事学的总体轮廓,透彻地分析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小说形态及其代表作,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敏锐的理论思考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山野气息和野性的生命活力。
注目于中国古典小说的本体,以中国古典小说的原生态作为研究对象,全面、综合地考察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特性及其演进轨迹,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小说史意识,这是《史论》的第一个特点。
《史论》作者首先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中国小说不同于西方小说的本体性质呢?在对中国传统的“小说”一词进行语义学分析后,他指出:涵蕴“小道”的文化品位,不受传统束缚的美学个性,以及故事性、通俗性、娱乐性的文体特征,这就是中国小说独具的本体性质。围绕这一本体性质,《史论》作者从发生学的角度细致辨析中国古典小说的“多祖现象”,从形态学的角度深刻阐释小说出于民间口味和士人风习、兼容史学、神话和子书的互体形态,并且以融合—离析—融合的发展模式描绘出唐代以降古典小说的演进轨迹。
对中国古典小说发生、发展模式的这种整体观照,构成《史论》作者独具个性的小说史意识,这就确定了《史论》作者选择和阐释中国古典小说作家作品和小说艺术现象的理论框架和操作规程。正是独具个性的小说史意识,赋予《史论》作者以史家的眼力和胆识,使他足以从事真正富于创造性的小说史研究。
根据中国古典小说史上不同的研究对象,发掘其各具风神的叙事谋略和千姿百态的文化底蕴,从而研究出小说史的丰富层面,研究出小说史的立体感和动态感,这是《史论》的第二个特点。
展读《史论》一书,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注重把握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从而因事制宜,因人制宜,这是作者得心应手的研究思路。例如,《史论》作者将汉魏六朝小说划分为三个系统,即杂史小说、志怪书和“世说体”小说,各列专章论述。有鉴于杂史小说出入于史籍和民间传说之间的特点,作者从形态学角度,细致地剔析杂史小说与讲究信实的史籍迥然有别的民间传说和主观虚构。针对志怪书牵涉民间原始信仰和方士自神其教的特点,作者提炼出志怪书的神秘主义幻想,着重思考和联想古代典籍中天人关系的模式。而“世说体”小说近乎先秦子书,意在借事言志,立一家之言,所以作者着力抉发“世说体”小说作家的旨趣和才性,把它当作富有艺术个性的作品去解读。
将叙事学与文化学两种思维取向珠联璧合,相辅而并用,相得而益彰,这是《史论》的第三个特点。
从文体的角度看,小说属于叙事文学体式;从文化的角度看,小说是精神文化的产品。因此,用叙事学的理论与方法解析小说,或用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阐释小说,无疑都是行之有效的思维取向。《史论》则更进一步,将叙事学与文化学两种思维取向融为一体,力图透过中国文化异质于西方文化的特殊形态,探索具有中华特色的叙事学体系,综合地而又深入地窥探中国人的文化密码、心理原型、精神脉络以及审美原则和叙事智慧,这就突破并超越了西方叙事学,显示出独特的理论风姿。
《史论》作者一方面对两千年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特征作了抽样考察和细致剖析,提供了一整套中国化的叙事学的概念术语和解读方法,从而建构起独具个性的中国叙事学操作规程。另一方面,在展开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微观解析和宏观思考时,《史论》作者总是极力探求叙事文本与作家文化心态、历史文化语境的潜在因缘和深层关联。在综合考察中国两千年小说叙事时,他则全神贯注地沉溺于对中国古代“圆形思维”的理论思考。这种对隐藏于叙事文本之内的“文化之谜”和“心态之谜”的不懈追问,赋予《史论》全书以鲜明的哲理思辩色彩。
中国古典小说史研究的真正成熟,是在本世纪20年代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问世以后。然而此后层出不穷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著,在理论框架、研究对象和操作规程等方面,大都师从《中国小说史略》,始终未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如何超越以《中国小说史略》为代表的古典小说史研究体系,成为今天的古典小说研究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史论》一书以其鲜明的小说史意识、深邃的文化学思考和精湛的叙事学解析,在中国古典小说史研究领域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堪称中国古典小说史研究的厚重之作。

尊重各国艺术自身的特色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尊重各国艺术自身的特色
徐永祥
我们知道,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是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前三处都地处亚洲,这是上苍造物独钟情于东方的安排。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背景。让我们缩小文明概念而只谈艺术,东方艺术的发展当然就渊源于这个历史背景,和西方艺术相对而言,各有各的特色。
东西方艺术的不同特点和相异性,构成了世界艺术的两大板块。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布着一百多个国家和居住着几百个不同民族。每个国家和不同的民族,都会强烈地表现出他们自身的艺术特色和相异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尊重并肯定这种相异性恰恰是世界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历史上多少哲学巨匠、艺术大师、美术史家对此早就取得了共识,认为人类的艺术差异越多样,就越能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刻地体现人类的精神面貌。
自然界的结构必须保持生态平衡,因为这有利于人类的物质需要。世界艺术结构也需要有个“生态平衡”,这有利于人类的精神生活需要。这就是东西方艺术两大板块的相互依存,以及各个国家不同民族艺术的总体组合。
历史上人类的战争,总是伴随着强者的文化入侵,一些多少带点偏见的西方美术史家在谈及古罗马对东方的侵略时,总是津津乐道,而当东方影响西方时,他们就发出哀叹。一位西方艺术史家曾写道:“古代西方诸民族造型艺术的衰落——200年起在东方的影响下逐渐枯萎——是艺术史上最触目的现象之一。”一个民族的艺术魅力是不可小看的,它能在精神上征服“征服者”,胜利了的罗马贵族对被征服了的希腊艺术着了魔,就是例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仍然以其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来发展自己的艺术。可以说,这是不同民族自身的“遗传基因”永远在起主导作用,一切外来影响只能起次要作用。
中国艺术的发展,应当是东西方艺术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洋为中用。然而最近有人说,中国美术同“国际接轨”就是搞“世界美术一体化”,对此,笔者颇有异议。西方可谓大矣,美术世界的统一中心,不知把它安排在哪个国家?西方美术的多元格局,弄得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中心在哪里。再说西方现代主义目前虽并未失去它的主流地位,但后现代思潮已渐露端倪,并开始对现代主义某些特征(比如失却公众性)作第一波的尝试冲击。似乎后现代艺术大有长进,并认为是未来取代现代主义的必然。然而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现代情景的象征,也绝非那么容易成为历史,它既然是一个时代的主流,作出了自身的贡献,其影响力也非同小可。
黄河流域古文明的诞生和崛起,造就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奠定了我们深厚的传统底蕴。西方艺术思潮中所有的精髓,我们尽可认真学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人充实自己,但不能夸大西方来制约我们。从总体上说,中国美术的发展将永远在神州大地的热土上,顺着自己的轨迹前进。

企业文化建设与弘扬“黄鹤精神”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笔谈

  企业文化建设与弘扬“黄鹤精神”
武汉城建二公司企业文化研究会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现代意识和企业个性特点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职工的精神支柱。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凝聚职工的精神支柱,职工的力量就无法形成合力,企业就难以克难制胜,取得生产经营的持续增长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多年来,我们武汉城建二公司逐步培育了具有特定内涵和鲜明特色的“黄鹤精神”,成为凝聚和激励职工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们公司是一个有着40多年历史的中型建筑企业。在长期的艰苦施工中,我们二建人用血汗浇铸了一种拚搏、求实、进取、奉献的精神。
1981年9月,公司承接了重建黄鹤楼工程的任务,党委认为:黄鹤楼是中外闻名的千古名楼,是武汉市的象征和标志,在这个工程上打个漂亮仗,是培育过硬作风、树立企业精神、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好时机。公司党政工领导深入现场,带领职工顽强拚搏,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上千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黄鹤楼主体工程胜利完工了。那屹立蛇山山头,俯瞰大江南北的黄鹤楼,雄奇而典雅,磅礴而轻盈,主配楼浑然一体,处处闪耀着二建人精雕细刻的功夫和巧夺天工的智慧。在黄鹤楼主体工程竣工后,公司党委及时进行总结,将二建人多年来代代相传,特别是在重建黄鹤楼工程中发扬光大的企业精神概括为“爱二建、当主人、创名牌、争荣誉”这12个字,并命名为“黄鹤精神”。随后又将“黄鹤精神”的特定内涵界定为四句话,即:“爱企业,顽强拚搏的主人翁精神;讲质量,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钻技术,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争信誉,敢创名牌的开拓精神。”
黄鹤楼巍然耸起,“黄鹤精神”凝结而成。“爱二建、当主人”是“黄鹤精神”的核心,是我们职工的价值观念;“创名牌、争信誉”是我们企业的理想目标;而突出讲质量,钻技术则既是主人翁精神的体现,又是达到理想目标的主要手段。“黄鹤精神”是我们企业的旗帜,是职工的共同信念,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柱。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复杂了,职工思想更活跃了,如何统一职工的思想?如何坚定职工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信心,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了职工的“三信”问题,即,一是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反对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二是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是坚信党的领导,自觉维护企业的稳定。
自“黄鹤精神”确立之后,我们还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落实行动。一是录制名为《在那黄鹤腾飞的地方》专题片,将近几年来所创建的优质工程和好人好事录下来,对职工进行形象化教育;二是建立荣誉室,把以鲁班铜像为代表的一大批奖旗奖状、奖杯挂放出来,使大家能够经常受到激励;三是开展以“黄鹤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劳动竞赛、征集公司歌、徽等项活动,潜移默化,让职工把“黄鹤精神”铭刻在心;四是以公司成立40周年大庆为契机,讲司史,忆传统,深入地宣传“黄鹤精神”;五是制作广告标语牌、印制彩色图集、采写新闻报道,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宣传,把“黄鹤精神”撒向社会,树立起二建人的形象;六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娱活动,陶冶职工情操,使职工参与进来,投身进去,从中受到启迪。
企业精神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它既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又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至臻完善的。我们的“黄鹤精神”在深化改革转机建制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黄鹤精神”不仅要求职工保持过去“计划经济”时期那种艰苦奋斗、顽强拚搏的精神,而且要体现时代的内容和特征。尤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要求广大职工继承和发扬“黄鹤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观念、效益观念。
随着经济建设高速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黄鹤精神”更要强调与科技相结合。近几年来,我们承建的工程越做越大,越建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精,工艺越来越先进。公司领导意识到:在这种突飞猛进的形势下,要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创名牌、争信誉”的目标,必须努力依靠科技进步,尽快提高职工技术素质。随着改革的深化,把发扬“黄鹤精神”纳入加强党建的重要议事日程。要继承和发展“黄鹤精神”,使它在广大职工中传播开去和扎下根来,首先要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把发扬“黄鹤精神”列入党建目标管理竞赛的重要内容,督促基层党组织结合发扬“黄鹤精神”抓党建,落实各项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党员主题教育和党员责任区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党性,广大党员带头发扬“黄鹤精神”,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模范作用。

文艺信息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文艺信息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精品大系》出版
由著名学者余冠英、曹道衡、霍松林、吴熊和、王季思、邓绍基、郭预衡、张少康联袂担任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精品大系》日前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大系”用崭新的观点重新审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典文学,按体裁分为8种10本,约600万字,即《诗经与楚辞精品》、《汉魏六朝辞赋与骈文精品》、《唐诗精品·附历代诗精品》、《宋词精品·附历代词精品》、《元曲精品·附明杂剧精品》、《明清小说精品》(上下册)、《中国历代散文精品》(上下册)、《中国历代文论精品》。每种书除精选原作外,分别由名家撰写导论、题解、注释等。
(石翔)
天津召开长篇小说研讨会
天津市作协近日召开长篇小说研讨会,落实党中央关于繁荣长篇小说的指示,对天津市建国以来出版的一批优秀长篇小说进行回顾研讨,并制定繁荣天津长篇小说的具体措施。与会者对近年来天津作家肖克凡、宋安娜、李治邦、牛伯成、舒怀等人的新作进行了研讨。 (肖习)
朱晓玲作品讨论会举行
由湖北省作协、孝感市文联和《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湖北青年作家朱晓玲作品讨论会近日在北京举行。讨论会旨在请一些著名作家和评论家就朱晓玲的创作得与失、成绩与不足集体会诊、集思广益,帮助作家的创作更上一层楼。
(王闻)
“金蜘蛛丛书”座谈会举行
河北教育出版社继“红罂粟丛书”和“蓝袜子丛书”之后,又推出了“金蜘蛛丛书”。
该丛书共22册,为台、港、澳及海外华文女作家的作品系列,反映了数十年来各地华人的一些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和文学创作成就。日前,河北教育出版社在京举行出版座谈会,在京著名评论家、作家及部分丛书作者,就丛书的出版发表看法,并对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出版倾向给予了应有的评价。 (王闻)

复活了英雄的精神世界——读长篇小说《雪殇》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短评

  复活了英雄的精神世界
——读长篇小说《雪殇》
张未民
多少年来,东北“抗联”将士的身影和精魂被千里长白山的雪原林海所浸润,所沐浴,具有着超越性的品格,他们的静默体现着精神价值的永恒。一切都已绚烂已轰轰烈烈过了,因此所有的纪念都是迟到的纪念。当我们注视北中国这块黑土地,应该的是要记住那些英雄的名字,但重要的是我们的心灵能够与这些英魂相互呼应相互沟通。
读过《雪殇》,我感到这是一部可称得上与英雄的精神相呼应、与英雄的气质相沟通的小说。对于读者来说,也可以通过这本书来走入英雄们的精神世界。
《雪殇》是有关东北抗联历史的纪实性长篇创作。早在“七七事变”打响全中国全面抗战第一枪之前,东北抗联(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将士就在白山黑水间开辟了中国最早的抗日战场,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是整个中国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进行的斗争是整个中国抗日战争中最为艰苦卓绝、最为严酷惨烈的斗争之一,因此,这里也培育了最为可歌可泣的英雄品质和崇高精神。由于抗联斗争的几乎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的特殊环境,由于岁月更移,种种原因为我们了解抗联的斗争带来不少困难。而《雪殇》的出现,无疑使我们通过艺术形式对抗联的历史有了形象的把握,对那冰天雪地中的英雄精神有了感性的体验。
辛实是一位生活在长白山腹地的作家,从《雪殇》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熟悉白山黑水间蜿蜒盘亘的形势,笔端渗透雪野林莽豪迈之气,原始森林中的抗联密营,山水险要间的抗敌战场,以及抗联将士的音容,其生其死,其恨其爱,其苦其乐,其志其神,都跃然纸上。小说不是简单的历史演义,它把被历史掩埋起来的英雄事迹和人民记忆点点滴滴加以激活,连缀成片,艺术地再现出以杨靖宇将军为核心的抗联第一军与各抗日武装并肩战斗的整体情状,尤其它以极大的艺术激情构造了、复活了一个抗联将士的精神世界,人类主体精神的崇高性和英雄主义在全书不光构成了一种精神的氛围,而且形成了一个内在的整体形象,仿佛一个可触可摸的精神实体。小说将历史史实作为基本的故事层面,艺术化地还原了杨靖宇将军等抗联将士与日伪军战场较量的种种逼真生活细节,而使这些生活细节充盈起来的则是随处布满的生命化的情境与人物的精神情状,可以说,精神的回肠荡气与心灵意志的起伏较量也构成丰富的故事景观,作为一种真正的叙事或戏剧得以出场。正是这种整体精神形象的塑造成功,正是这种心灵的故事,才使我们感到了与抗联英雄们的精神世界有了一种身心倾注的呼应和沟通。因此,说这是我国目前抗战题材长篇历史小说中的一部力作,堪称抗联的英雄史诗,是合适的。仅就其很多描写的力度而言,倒可以借用一下鲁迅的话:“然而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
这部小说使我们看到如此真切如此生动的东北抗日的战场景观与英雄群像,朝鲜独立军十九师崔中柱将军和仍使用国民党十九路军番号的王凤阁将军与抗联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并肩携手抗战,金戈铁马,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东北抗日战场的整体图景。这图景表明,这个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最早的抗日主战场之一。小说中的东北抗战主将杨靖宇将军不仅仅是作为一位英雄而且是作为一位真正的将军被刻画的,从而艺术地肯定了他作为著名军事统帅的真实的历史地位。他文韬武略,指挥若定,大将风度与英雄本色集于一身,以数万大军拖住几十万敌军,造成了有利于全国抗战的局面。将军的对手也是将军,日本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大将、梅津美治郎大将等并非智商低下,但他们在精神上的非正义性使崇高的价值与他们无缘。杨靖宇集结抗联大军三战辽河、两次西征,力图打通冀热辽走廊,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悲壮直迫苍天,其精神的崇高跃上历史之巅。连日军将士也为其精神所动,隆重礼葬,那是一种对正义和崇高的敬畏与恐惧。对杨靖宇将军精神世界的有力把握,使他既成为一位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军神。
小说在艺术上使叙述充满高昂的格调,抒情化的语言和鲜明有力的节奏,表明了作者对纪实性的历史小说创作的风格探求。也许正是这种小说家的主观性叙述调子,这种高昂的激情倾吐,才使小说透过历史烟云而复活了一片英雄的精神世界,从而把我们提升到一种走向崇高的审美情境,得以与英雄们的精神相呼应,被激动,被震颤。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