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5-08-16第11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

  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王兆铮
1993年6月,中央针对当时金融市场秩序混乱而导致整个经济生活杂乱无序的状况,果断推出了宏观调控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这对于有效地缓解由于金融混乱而出现的经济过热的问题,保证发展和改革的顺利推进,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功效已日益获得人们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我们越来越看清楚国家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我们必须坚定地坚持宏观调控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不要国家宏观调控,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遇到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们党对这个问题有着明确的方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在充分估计市场的优点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是我们党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利弊得失,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研究了市场经济发展日臻完备的全部历史经验,经过深思熟虑而作出的。重温《邓小平文选》,我们看到,小平同志从1979年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到1992年南巡谈话,在肯定市场作用的同时,还总是讲到计划、国家宏观作用的问题。这是对实际的科学认识,是生活辩证法的要求。历史和现实都要求,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了现代发达阶段必然的规律性现象。在当代,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但都有范围、程度、手段不同的政府宏观调控。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市场经济视为放任自由的经济,至少是停留在对早期市场经济的肤浅了解。
——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条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宏观调控是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把长远利益同当前利益、整体利益同局部利益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指导社会经济生活。
——宏观调控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尤其具有特殊意义。我国的现行改革具有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革命性变革这样双重的性质,既要求坚决地改革,又要力求经济的相对持续、健康的运转,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保证一个好的有利于发展和改革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适时地解决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在我们市场发育还不健全,市场某些扭曲信息易于误导的情况下,更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快发展是不言而喻的硬道理。这就不能跟随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亦步亦趋,而要通过产业政策、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来协调资源配置,以尽力减少由于市场某种盲目性而导致的损失,更可以对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市场失灵”的领域(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等)发挥其全局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宏观调控在我们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又不平衡的国家里,是协调发展,保持稳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单纯靠市场调节,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差距、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将要日益拉大。”这对于维持稳定,共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宏观调控是我们在开放的世界经济联系中保护和壮大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新形势,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要求我们能动地把握。而已经出现的囿于地区、部门的局部利益在同境外经济交往中的“内耗”现象,鲜明地要求宏观调控的协调和约束。只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践证明:没有宏观调控体系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完整的因而也是不能存在的;没有完善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也就不是完善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热心于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热心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热心于建立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应当指出,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中存在着对实施宏观调控很不认真、很不得力的情况,出现了邓小平同志多次批评过的那种“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有地区部门小集团利益的诱使,有实际工作中的某种困难,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等等,这些在某种意义上讲,似乎都具有某种存在“合理性”的“小道理”。但是,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是大道理,小道理必须服从大道理,按大道理办,最终也有利于小道理。回顾两年前,如果不是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决策,那会是什么局面;而坚决执行了这个文件,我们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好形势。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全新的探索性的事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亦是全新的事物。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课题,需要探索解决。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为了充分而又健康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而它的状况也必须与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要求我们不能脱离实际地去追求理想主义的宏观调控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不可能一开始建立就十全十美,而只能在实践过程中探索、总结,使之逐步完善。因此,对待正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宏观调控的正确态度应是:
一方面,不能囿于老的思维框框来认识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要遵循价值规律,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等手段和方法。这个根本原则,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已明确了。在体制转轨时期,各种不同手段的采用范围、程度、形式,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将是不同的。这些手段采用与否及其力度如何,应当也只能取决于具体的经济环境和条件。
这里特别需要统一对行政干预的认识。应当看到,无论怎样发达的市场经济,都有经济手段不能奏效的领域,不会绝对没有行政干预的。当我们的宏观调控处于一个形成和完善的进程中时,由于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还不完善,由于执行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物质条件还不充分,特别是由于某些供给总量的不足,和供求矛盾解决紧迫性,我们往往更需要采取一定的必要的行政手段,特别在一些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决不能把必要的行政手段当作计划经济的复归,也不能把现行的行政手段同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手段形式上的某些类同,当作继续搞计划经济的信号,更不能无端地指责这是搞计划经济。
另一方面,必须十分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宏观调控也必然要从体制到手段都要在改革中创新,逐步过渡到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轨道上来。经过充分酝酿、准备,于1994年初推出的财税、金融、外贸、价格、流通等多项改革初战告捷,对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及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发挥计划、财政、银行等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意义很大,证明了改革的正确。
邓小平同志谈到我国改革事业是个全新事业的时候,总是讲,这是个很大的试验。对于试验,“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邓小平说:“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现在中央说话,中央行使权力,是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问题上。”实践证明,这几年来,中央在宏观调控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决策,方向是对头的,成果是不小的,当然也会有不足,需要改善。沿着加强和改善两方面去努力,我们的宏观调控会越来越有效,我国的发展和改革会越来越有成就。当党中央领导我们使之日臻完善时,以某些问题或执行中的某种不足而对宏观调控表示怀疑,讥笑 这是计划经济的回归,怀念曾经有过的那种市场自发无序曾带来的利益,那决不是正确的态度。观察和认识宏观调控是否正确,只能以邓小平同志一再倡导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为尺度 。
    牢固确立全局观念,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我们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国的统一市场,因此,宏观调控是要覆盖全国的,是由中央来行使的。这就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坚决地维护中央权威。 
邓小平说过:“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能行呢?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话讲了几年了。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控制不住。”我们必须从全局出发,来认识这个问题。
这里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处理全局利益同局部利益的关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首先和第一位的是要以大局为重。我们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是干大事业的人。为了我们党的宏伟事业,我们是准备付出牺牲乃至生命的,是立志奉献的,因此,我们对于全局、整体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哪怕是有损于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也要服从和执行。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考验。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利益观念的觉醒,由于改革是使人们得到实惠而起步的,是由国家首先是中央放权让利而起步的,由于众多的人曾是以各自处境来看问题的,因此,各个地区、部门的领导者都遇到自下而上的利益追求的压力。改革实践表明: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群众对于改革需要付出代价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改革的付出就缺乏自觉承担的精神。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利益关系的调整,其结果,人们当然最终都会获益。否则,那种改革就不是正确的。但不可能同时同步获益,有的一时利益可能会有所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党员领导干部要懂得这个道理,并且向群众讲清这个道理。
坚定地维护中央权威,执行中央宏观调控决策,地区、部门的负责人,决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这里有一个结合地区、部门实际的问题。
这就要求:真实地反映情况,使中央决策建立在科学根据的基础之上。由于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低水平和不平衡,信息的反馈渠道不畅,影响决策的准确和时效。而某些弄虚作假的数字更是害人不浅,这是值得注意的。
这就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的宏观调控决策。关键问题是,要深刻领会中央宏观调控决策的实质,努力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去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实现。宏观调控的措施必然意味着对某种方面的鼓励支持,也必然意味着对某种方面的限制约束,这都是从全局出发的。只有确立全局观念,才能自觉地服从中央权威,接受必要的约束,承受必要的代价。这样做,是有党性、顾大局的表现。在今天,十分需要提倡这一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中,宏观调控也在探索中,我们要充满信心,方向坚定,探索前进。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王永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迈出了可喜步伐。产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商品生产速度加快,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剩余劳动力逐年增长。农村市场经济的这一客观现状,要求在一定区域内有一个交通、通讯相对发达,信息接纳比较迅速,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载体,以此与之深度发展相匹配。依据现行区划,县城和建制镇应该承担起农村市场经济载体的责任。然而,从不少地方的小城镇建设来看,对加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尚不足,现状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载体作用难以承担。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已成为农村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认识
加快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城镇的载体作用,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又一次深刻的变革,是加快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它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事关农村改革、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意义深远。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标志。农村改革正在朝着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迅速迈进。加快小城镇建设就是在这样一个改革基础上的内在延伸,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拓展,它必将为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广大农村实现小康的希望工程。按照我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00年全国要实现小康。这一时间要求,距今还有4年多的时间。但从我国部分地方的经济情况看,实现小康的任务并不轻松。关键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广大农村经济有一个大的发展,其中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希望工程。这是因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必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成长,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必将推动城乡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样,农村生产力的水平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加富裕,届时实现小康才大有希望。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接纳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增长,带来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之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并逐年增多。如何正确地引导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向,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是不容忽视的大事情。应采取创造条件、积极疏导、不断分流的措施,合理有序高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向外地的同时,根据当地农民的条件和特点,应特别重视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安排。不少地方的经验表明,加快城镇的建设与城镇经济的发展是目前就近就地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县乡政府应着力抓好小城镇建设,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大大提高农村全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加快小城镇建设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第一,要大力开发城镇非农产业,这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一块基石。开发城镇非农产业,旨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也只有实现这一点,才能引发与此相关的其他变化。否则,加快小城镇建设就无从谈起。具体的思路是:(1)尽力扩大县属、乡办、镇办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大接纳劳动力的容量。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较好、有发展后劲的县属、乡镇办企业,可采取多种措施,克服资金短缺的困扰,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也能促进相关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二者相得益彰。(2)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倡并尽力扶持农村新建企业到城镇安家落户。由于受土地价格差异和习惯势力的影响,目前农民“原籍”办厂的做法有增无减。据有关资料统计,新建乡村工业在城镇驻地办的不足1/5,大多数仍分散在自然村。针对这种情况,应在信贷、税收、用地、服务等方面制定适度优惠政策,不断吸引更多的村办、户办企业到城镇去办,以便在城镇逐步形成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的工商企业新格局。(3)大城市企业应实行扩散政策,支持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城市对部分效益较好、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车间,采取城乡合资合作或股份制的形式,大力向小城镇扩散。这样对双方均有好处。(4)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据城镇发展的状况,适时发展商业、金融、建筑、运输、饮食、旅馆、修理、信息、咨询、审计服务等业,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5)实行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城镇经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再赋予灵活适度的优惠政策,与外地有关优势企业攀亲结缘。只要有效益、能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不惜做分厂、当配角、让利合作。(6)要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城镇建设。现在的小城镇和乡驻地,一般都是当地较大的集市贸易区,在这一基础上,培育和完善更加科学的市场体系,特别是依据当地传统产品和现实的某种商品优势,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小城镇发展。(7)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挖掘和利用人缘、地缘和资源优势,招商引资,来小城镇经商办企业,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
第二,要多形式、多渠道融资,这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助推器”。城镇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工商企业建设、科教文卫体事业建设和生活区建设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资金密集型建设。因此,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鼓励富裕农民带资进小城镇开店建厂,可以独资,可以合作,可以是股份制;二是提倡部门、事业单位、工商企业到小城镇搞开发性建设;三是出外(包括县外、省外以至国外)招商引资,来小城镇兴商办企;四是以商兴城,通过房地产开发,实行产权转让、租赁经营和收取务工经商城镇建设配套维护费等形式,取之于商,用之于城;五是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第三,大力发展农业,强化农业基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大计。建设小城镇与发展农业相辅相成,农业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原动力,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也会带动农业向更高层攀登。农业应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前提下,大搞多种经营,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积累更多的资金,推动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社科书讯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社科书讯

社科书讯
张江明、周鹤鸣、蔡德麟主编《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启迪》,已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三十二万字,分为十六章。主要特点是:既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又从哲学上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辩证关系,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特点、实质、贡献,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本书可作为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参考读物。
(叶维)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范印华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及其发展,不但有利于弄清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有益于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愫,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现代化军队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特征之一:从“忠君爱国”发展到为实现人民的利益和共产主义理想而抗战,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表现了“献身甘为万矢的”的大智大勇。
中华民族虽然历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传统的爱国主义必然打下“忠君爱国”的烙印。像“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民族英雄岳飞,就是“忠君报国”的典型。实践证明,封建士大夫的“忠君报国”很容易导致“愚忠误国”。自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到孙中山,都致力于爱国主义真谛的探讨,但传统爱国主义到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转换,始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确切地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实现的。其根本标志是,使爱国主义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上,并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融为一体。一方面,广大兵民不是为“君主”而战,也不是为了一群一党的私利而战,而是为了不当“亡国奴”的自身利益而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神圣目的而战。另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把浴血抗战、爱国救亡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联系起来,为真理而战,为共产主义牺牲,为苏维埃流血。红军抗日先遣队、红10军政委方志敏,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被叛徒出卖不幸被俘后,对敌人的酷刑毒打毫不屈服,对敌人的劝降利诱毫不动摇,在就义前挥笔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首战平型关,火烧阳明堡,让敌人震惊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殉国,坚守马家村的全排官兵壮烈牺牲,淮北全连82人全部壮烈殉国的刘老庄战斗等,无一不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最高表现,无一不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无一不使日本帝国主义惊心丧胆。也就是说,抗日战争实现了传统爱国主义向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转换,而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实践表明,爱国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这就昭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与坚持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使爱国主义建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之上。从争取祖国独立、民族解放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这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情感合乎历史规律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灵魂。如果搞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爱国主义就丢掉了根本,甚至还会发生扭曲。也就是说,爱祖国就应当爱社会主义,爱社会主义祖国。这是爱国主义发展观在新时期的本质体现。
特征之二:从少数名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发展到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廊中,到处都充溢着灿若星河、彪炳千秋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传统爱国主义注重少数名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忽视褒扬和砥砺民众的爱国情感。也就是说,把挽救民族于危亡、拯救民众于水火寄托于少数“领袖”和“救星”的出现上。这是唯心史观在爱国主义观上的反映,也是民族的悲哀。一些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之所以“空怀移山志,无力正乾坤”、“未曾奏捷身先死”,甚至功败垂成,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此。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摈弃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不相信“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把民众作为抗战主体,把兵民看成胜利之本,使兵民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第一次从心底唱出了“我们是天下的主人”的时代最强音。正因为爱国主义的民众化、自觉化,才使兵民没有被“潘家峪惨案”、“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吓倒,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以及“父死子继、夫亡妻替”,亿兆同心“打东洋”的壮烈场面,凝聚成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悲壮之师、胜利之师。抗日战争之所以陷敌于灭顶之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激发了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然而,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主义并不是自发产生的,是我们党引导、激励和培植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兵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使他们把自身的利益同民族利益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我们党在军队中广泛开展了拥政爱民活动,通过耳濡目染的大量事实,使他们领悟到我党我军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事实表明,抗日战争为爱国精神由少数名人志士到全民抗战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造就了无敌于天下的大势。这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码有这样一点点启示:即要把爱国与爱民统一起来。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观,历来就是爱国与爱民的统一。在民族利益、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时,爱国主义体现在保国、卫国上;在没有这种威胁时,爱国主义就主要体现在爱民上。所谓爱民,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尊重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时代的“些小吾曹州县吏”尚能如此关注民间疾苦,我们“以天下为己任,视人民如父母”的共产党人,又怎么能“躲进小楼寻欢乐,恶闻群众疾苦声”呢!
特征之三:从狭隘封闭的爱国意识发展到开放的爱国观念,联合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和人民,结成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中华民族长期的闭关锁国,也使传统爱国主义带有狭隘封闭的色彩,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视为“媚外忘祖”,甚至给扣上一顶“卖国主义”的大帽子。正是这种“爱国思想”,使不少人守旧冥顽,夜郎自大,以致误国害民。其实,盲目排外与崇洋媚外,都是思想愚昧偏执、眼界封闭狭隘所致。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东方的主战场,已经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逼着人们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与趋向上思考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从而打破了狭隘的眼界,使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统一起来。这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既反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蹂躏和奴役,又积极支持兄弟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不分民族,不分信仰,不分社会制度,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我们不仅同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联系在一起,还开展了对日军的政治攻势,实施了宽俘、教俘政策,唤醒他们的良知,使在华日本人和日本士兵先后成立了“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等组织。1942年8月,还在延安召开了华北反战团体代表大会,制定了华北日本人反战同盟的组织法及斗争纲领。这不但促进了日军内部反战运动的发展,而且有许多反战同盟的同志亲赴前线,与我军并肩作战,甚至英勇献身,有的连个名字也没留下。至于白求恩、柯棣华、斯诺、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的贡献,更是尽人皆知的了。事实表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也是国际主义精神的胜利。如果囿于盲目排外的狭隘爱国意识,不求得国际舆论上的声援和实力上的帮助,恐怕抗日战争要经历比8年更长的时间,要付出比3500多万人伤亡更大的代价。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