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5-08-14第10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图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浙江省兰溪市白象机械厂立志于农村劳动工具的改革,在市农业局、诸葛镇政府支持下,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既可打麦又可打稻的轻便折叠式打稻机,替代了既笨又重的脚踏打稻机。新的打稻机省力、省成本,提高了劳动工效。 郑志谷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现状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现状
徐有生
现状
自1980年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现在全国农村有集体经济组织218万个,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原生产大队为单位设立的有67万个,涉及370万个原生产队;另一种是以原生产队为单位设立的有151万个;二者合计,全国约有97%的地区建立或参加了集体经济组织。从名称上看,有的叫村经济合作社或合作联社,有的叫村经委,也有的叫农工商(总)公司等。
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自营收入、集体企业上交承包收入、农户上交承包收入等。从收入规模看,集体经济组织可分为四种类型:(1)富裕型。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约占总数的18%;(2)中等型。年收入5—10万元的集体经济组织,约占18.5%;(3)薄弱型。年收入1—5万元的集体经济组织,约占35%;(4)贫困型。年收入不到1万元或收入很少的集体经济组织,约占28.5%。
总的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名称设置上、机构和组织的建设上还是比较好的;近72%的集体经济组织,其收入超过了1万元。从地带看,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在发达地区主要来自集体企业上交收入,欠发达地区主要来自农户上交的土地等农业承包收入。
    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综合地讲,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产积累、资源开发、兴办企业等。具体是:
(一)负责与农户签订大量的农村承包合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土地和企业所有者代表,为了防止集体财产流失、维护农村经济的稳定运行,当其财产发包给农户经营或使用时,须签订承包合同。现在全国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了约2.08亿份农业(农村)承包合同,平均每个村为285份。而这项极其复杂和繁重的工作,是由基层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来完成的,并负责合同的监督、履行和兑现等日常管理工作;
(二)负责为农户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据全国7983个村调查,集体经济组织每年为农户提供的服务量占农户的总需要量,机耕为60.5%,排灌63%,植保66.1%,种子42%,化肥48%,畜禽防疫35%。而集体为农户提供服务,基本上是无偿或低偿进行的。一些发达地区,集体经济组织不仅免收服务费,甚至无偿提供所需的生产资料;即使在不发达地区,村集体为农户提供服务也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三)负责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农村集体生产性固定资产(只包括村级)现已达1797亿元,比1987年的848亿元增加949亿元,年递增1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财产的所有者代表,防止集体财产流失并不断增值,是其重要的职责。这几年集体资产的快速增加,可以说是它的一大贡献;
(四)负责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土地发包给农户后,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如有些农户需要转包、转让土地,有些地方适合搞规模经营,有些地方准备实行“两田制”。这些都需集体经济组织出面来管理协调。现在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规模经营的约有10万个,实行“两田制”的有170万个,全国转包、转让土地的农户达473.3万户;
(五)负责兴办管理集体企业。现在集体经济组织共创办和管理着113万个村办企业,大约给2541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
    问题
过去农民群众都围着党支部转,但现在不少地方的群众甚至党员围着个体、私营企业主转,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地方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经济实力,不能帮助农户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等实际问题。目前党在农村的一些政策、措施、任务落实不了,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村集体实力太薄弱所致。
农业部百县调查结果显示,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发挥好的占26%,中等的占62%,差的占12%(从绝对量看,是相当可观的)。从原因看,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发挥的好与坏,首先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支部和支部书记,其次就是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的强弱。
从整体上看,集体经济组织经过近15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经济实力有明显的提高。现在,资产总量和收入超过百万、千万甚至亿元的集体经济组织也大有存在,但总体而言,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还是比较薄弱的。1993年全国每个集体经济组织年均收入仅15.4万元,除去各项开支年终结余,平均只有3.3万元,生产性固定资产28.8万元,非生产性固定资产11万元。统一经营薄弱(基本上不为农户提供任何服务,集体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农户上交的土地承包款)的集体经济组织占总数的比重为18.6%(绝对量为12.9万个),年收入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组织占28.4%。
一方面,一些集体经济组织由于缺乏经济实力不能为农户提供服务,使基层组织没有凝聚力;另一方面,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基层组织,因财务管理混乱,贪污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而缺乏号召力。所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也要有层次性,应根据不同情况实施组织领导。不仅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而且要健全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作者为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司经济师)

造福子孙 任重道远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绿色食品·新的希望

  造福子孙 任重道远
农业部副部长张延喜
去年5月经国务院讨论通过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着重指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如何保持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如何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内容很多。5年来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实践。
从持续发展的观点看,绿色食品工程以开发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为切入点,通过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质量保证措施,在农业生产、食品加工等方面推行一套新型的生产、加工操作规程,因地制宜地协调资源、环境与生产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业环境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化学污染,正在严重威胁甚至破坏着一些地区的生态条件,如不能有效地控制这种局面,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应充分利用我国工业化历史短、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
正是基于这些共识,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比以往任何一项新事业都更广泛地得到支持,发展的速度很快。目前已不局限于农业系统,而是扩展到和食品有关的一切领域,并引起了国际有关方面的关注,这是个可喜的形势。但也应该认识到,绿色食品是一个新兴的事业,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地推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发展绿色食品要和贯彻党在农村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生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绿色食品;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过程中发展绿色食品;在培育农村市场,全面发展农村经济,逐步使农村经济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发展绿色食品。只有搞好这几个结合,有各方面的支持,这项事业才能有后劲。
二、发展绿色食品,要充分依靠科技。尽管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人均占有资源并不充裕,量的发展是有限度的,所以通过提高质量来增加单位产量的附加值便十分重要。说到底,农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质量和品种的竞争,也是科技的竞争。据介绍,我国目前大约有80%以上的科技成果没有在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其推广面占适用面的比例也显著偏小,农业方面甚至低于10%。就绿色食品工程而言,须充分发挥“全程质量控制”的优势,通过绿色食品严格的标准执行和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引导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尽快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科技水平。只有这样,绿色食品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其生产方式才可能不是简单地回归自然,其劳动生产率水平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绿色食品,要紧紧抓住市场。一方面,要精心培育国内市场,及时把握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国民消费需求变化趋势,正确引导群众的消费。国际经验证明,人均收入在300美元至1000美元之间时,对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增长加快。我国目前正处在对食品需求增长较快的发展阶段。要通过科学分析,准确把握绿色食品的需求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保障市场的绿色食品供给。另一方面,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绿色食品的出口创汇。去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达12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6%;今年国家经贸委又批准了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另外,从今年4月起,“国际环境监查标准制度”(即ISO18000)已开始实施,许多国家都会据此限制或拒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口,这对我国农产品和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开拓绿色食品国际市场的良好机遇。只有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把绿色食品推入国内外市场,才能提高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振兴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才能更显著地体现出来。尤其对于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绿色食品,使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增加环境附加值,突破其原有市场的局限,进入更广阔的商品世界,从而带动那里的人民脱贫致富。
绿色食品是我国政府倡导的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既不单纯局限于种植业或养殖业,也不仅仅局限于其它某个行业,而是和全社会都有联系。因此,我们希望继续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推动这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合作,追求国家的整体利益。

卖“药”和“开方”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卖“药”和“开方”
张华应
眼下,农村农资供应站点不少,有“庄稼医院”、农技站,还有大大小小的商店,这为农民购买农资提供了方便。但是,一些供应站点只知卖“药”,不懂“开方”的情况却令人担忧。
前不久,笔者村子里有位农民为使秧田不生杂草,去一家商店购回两袋“除草王”,和稻种芽同时下泥,结果草虽未生,秧也没出。既浪费了稻种,又误了农事和农时。这位农民办事鲁莽不懂科学,但我想若卖药者能问问那位农民买“除草王”的具体用途,告诉一下“除草王”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上述误农之事不是就可以避免了吗?据笔者所知:在农村因农资供应站只卖药不开方造成的误农之事不少。 
不愿“开方”的原因不外有三:一是销售人为了省事;二是怕“开方”后,购买者可能会少买或不买;三是销售人也是门外汉。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农资供应管理工作,多替农民想想,销售农资的人,应该懂点专业知识,尽量做到既“开方”又卖药。同时希望基层干部要像抓扫文盲那样扫科盲,提高农民科学务农水平。

金乡的大蒜经济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金乡的大蒜经济
张留占
坎坷历程
1983年夏天,山东省金乡县外贸公司业务科长刘效武带着本县的大蒜样品匆匆跑到青岛,去中国食品进出口公司山东分公司菜果科争取大蒜出口指标。结果以“蒜头小、质差、色不正”被否定了。之后不久,刘效武又连续两次去青岛,好不容易才争得少量出口指标。这年秋天,刘效武带领本村人又试种了30亩,结果仍因“个头小、质色差”被否定。第二年的夏天,老刘带领村民学习地膜覆种技术,对再次试种的70亩大蒜全部覆膜,终于成功。1985年夏,青岛菜果科科长看着老刘送来的样品激动地说:“老刘你成功了,金乡白皮大蒜达到了出口标准。”金乡白皮大蒜从此打入国际市场,揭开了山东历史上白皮大蒜出口的一页。此后,金乡大面积种蒜,1991年已达到30万亩,成为著名的种蒜大县。
    三次飞跃
1985至1989年,金乡大蒜硬是从无到有发展到20万亩;但其中只有50%实现了地膜覆盖,50%仍系露地种植,平均亩产只有740公斤,出口合格率只有40%,这只是一次种植量的飞跃。1990至1992年是一次质的飞跃。蒜面积发展到30万亩,90%实现了地膜覆盖和配方施肥。亩产达1000公斤,出口合格率达80%,在1992年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金乡获中国白皮蒜类唯一最高奖——银质奖。1993至1995年,县里多次请省内外大蒜专家给蒜农讲学,受训的蒜农共计20余万人次。县大蒜技术推广中心配合“讲学”帮助蒜农做好科学选种工作。县委、县政府组织蒜农对蒜产区的土壤进行压碱改良,同时疏通蒜产区的三条小河流,实现了汲河水而灌溉,增肥了地力,保持了地表土温。3年来30万亩大蒜普遍推行了土壤改良、科技选种、科技灌溉、地膜覆盖和配方施肥等10项技术,亩产1300公斤,而且大蒜色白、皮薄、个大、瓣匀而不散、肉粘而辛辣,真正实现了质的飞跃,出口合格率达到90%以上。
    逐鹿市场
为了形成气候,全县投资建立了8个大蒜专业批发市场,引导2万农民专事大蒜购销活动,销量占总销量的70%。与河南、安徽、上海、深圳等10多个省市的外贸部门建立了购销业务关系,通过这些外贸部门将大蒜推向国外市场。他们还根据客商的需求,生产或大或小、或圆或扁不同规格的大蒜,并着力提高晾晒、切须、包装、贮存等后期加工的技术标准。讲求质量、注重信誉、搞活流通,使金乡大蒜赢得了广阔市场。如今,金乡白皮大蒜畅销日本、东南亚、美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1992年至1994年,仅大蒜一项,全县人均年创收入达到500元。
目前,金乡县建成了大蒜加工厂3家,年加工能力1000吨。县委、县政府决定在近两年内再兴建中外合资或独资的大蒜加工企业5家,围绕蒜产品的开发,将加工能力提高到10万吨。

桑坡村巨变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民与市场

  桑坡村巨变
蒋建华
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花钱靠贷款,吃饭靠救济”的贫困村;今天,这里已是一个“3万5万才起步,8万10万不算数,100多万不只是三五户”的富裕村。去年,这个村的工农业总产值3.5亿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利税4000多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超过5000元,当年跨入“10亿元明星村”之列。
这就是河南省焦作市孟县南庄镇的桑坡村。全村有1050户4708人,是全县唯一的回民聚居村,有着传统的羊皮毛加工历史。如今,全村已有1026户从事皮毛加工,家家户户形成了农忙时节种粮,农闲时节搞皮毛加工的新景象——村头、路边、房前、屋后,只要有一处空闲的地方都晒制羊皮了。不过,这只是分散分户经营的皮毛加工,无法形成规模与优势。
十四大后,桑坡村领导再次决定“搞大生产,上大规模,闯大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皮毛加工业。从此,桑坡村的皮毛加工开始向中高档转移。
现在,全村已有45家皮毛加工厂,2家合资企业,已形成“公司+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近30家投资在百万元的企业为骨干,组建了雪羊皮毛集团公司,统一货源、统一销售,使全村皮毛年吞吐能力由过去的20多万张扩大到现在的800多万张。
桑坡村没养一只羊,却有年加工羊皮毛500万张的能力。这些羊皮毛除国内新疆、内蒙古等地供应外,有80%是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阿联酋等国家。桑坡村的羊皮毛需求已经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
桑坡村支部书记白虎占说:“桑坡村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客商,每年都有100多万张加工成羊剪绒和皮革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韩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国内外最新潮流式样的产品在这里开发生产,大量出口,余下的大量羊皮毛供应国内市场。”

送父上学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送父上学
郭俊奎
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乡农民罗碎牛为了让两个儿子读完高中、大学,一家人节衣缩食,卖牛,卖树,卖房子。1993年,儿子双双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老罗松了一口气,却忽然觉得供儿子上学,误了自己的前程,萌发了上学的念头。两个儿子得知父亲的心愿,积极帮助老人选择了农函大园艺专业,每人每月拿出50元钱供父亲学习。今年老罗学完最后几门课程就能拿到大专毕业证书。
窑店乡农民雷学成,为了供儿子上学,几乎变卖了所有家产。1991年,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城工作。老雷想学一些果树管理技术,儿子拿出3000元先后送父亲到省内3家农校园艺班学习培训。1993年,老雷在承包地上建起了3亩苹果园,现在已硕果满枝。据统计,全县有50多个类似的例子。

宁夏扬黄灌区耕地撂荒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宁夏扬黄灌区耕地撂荒编辑同志:
兴建扬黄工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帮助地处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通过自身努力脱贫无望地区的大多数农户稳定地解决温饱,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而实施的跨世纪的反贫困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是,由于近几年物价大幅度上涨,后续投资短缺,扬黄新灌区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根据我们今年年初对灵武县治山新灌区的调查,狼皮子梁扬黄灌区开发耕地5万多亩,而1994年实际仅耕种2万多亩,今年有所增加,但不会太多,将近60%的土地资源荒废。灵武县也有类似情况。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对症下药,解决扬黄新灌区耕地撂荒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调队 宁农

余江县坚持培植地力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余江县坚持培植地力
本报讯江西省余江县长期坚持培植地力,使全县耕地有机质含量由70年代中期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2.5%以上。该县共有23万亩耕地,近10年每年绿肥种植面积都在18万亩以上。
为了培植地力,余江县在广种绿肥、发展养猪的同时,还不断进行耕作制度改革,推行农作物轮作套种,实行稻、豆、花生轮作换茬,并由原先肥——稻——稻改为油——稻——稻、早花生——稻——稻等,这样疏松了土壤,改变了土壤单一种植的滞水状况,增强了土壤中氮素养分和土壤中的有机质积累。现在,全县实行轮作套种的面积达8万亩。
(祝夏明)

新干县农民建土地档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新干县农民建土地档案
本报讯对农田位置、地块名称、面积大小、土质特性进行详细登记,并将田地上耕种作物的品名、时间和施肥打药种类、数量以及产品收获时间,产量产值都一一记录下来。这是江西省新干县农民的“土地档案”。该县1.5万户农户中已有70%的农民为自己的责任田建立了档案。近年来,根据农业市场的发展需求,这个县不断分析档案所积累的资料,结合地块的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合理调整农作物的产品结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邓斌)

长城铝业矿山公司复垦还田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长城铝业矿山公司复垦还田
截至6月底,河南长城铝业公司矿山公司已复垦造田1675.5亩,占生产征地的46%,复垦率在全国有色工业中名列前茅。
该公司在组织复垦工作中,对所属6座矿山、10大采区,编制总体规划,细化实施方案,应用矿山“剥离、采矿、复垦一体化新工艺”,边开采,边复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矿山公司实行土地复垦,把复垦的土地还给农民,“以地换地”,节约了大量征地费用,实现了复垦、用地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解除了以往因占地而产生的农村劳动力安排及农转非等问题对政府的压力,避免了企业征地与农民发生的矛盾。
(侯建云)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