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3-06-28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列文章之四

第5版(理论)
专栏: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笔谈

  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列文章之四
宛申
关于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革命和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报告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高度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理论。这个新动力论,不仅为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一般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理论光辉,而且为现实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注入了强劲有力的实践活力。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先进生产力代表一般通过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阶级斗争成为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和有力杠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怎样认识新社会发展的动力性质和科学把握动力发展的运行机制,这是执政的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历史新课题,同时又曾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探索而又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一个重大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已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可是,从1957年起,由于当时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我们过高地估计了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和作用范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仍然是阶级斗争,逐渐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这一理论失误导致实践上的严重损失,使中国社会实际上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行政指令性计划体制,这种体制虽然在建国初期曾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引起的历史条件的变化,已暴露出明显的弊端,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失去应有的活力。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面临着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而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动力保证就是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相比较,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但革命的具体内容、方式和方法却已发生根本的变化。首先,第二次革命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的革命。在革命内容上,它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其次,第二次革命是以社会政治稳定为前提的革命。在革命方式上,它不采取疾风暴雨式的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而是采取渐进的方式,自上而下有秩序有步骤地依次展开。再次,它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革命方法上要进行改革的总体设计,并采取分步走战略:90年代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再经过20年的努力,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业已成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实践充分表明,改革是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巨大的经济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之后,他又多次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不要以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又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两种不同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构建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铺平了理论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也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实践中获得的最有意义的精神解放。通过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是一种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它通过市场价格杠杆和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提高效率,调节社会供求关系,因而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同时,它还通过打破地域和国家界限,建立普遍的经济联系和多方面的需求体系,因而具有社会化、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功能和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应全力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第一,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使其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要在全面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基础上,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生产经营承包制,积极扩大股份制试点,以及合理地组建企业集团等。
第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市场规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在继续坚持乡镇、村、联户、个人“四轮驱动”的同时,注重发展乡村两级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还要同小集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小集镇成为农村经济文化的中心。
第三,积极发展各类市场,抓紧制定规范市场运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并逐步与世界市场接轨。此外,要加大价格改革的力度,尽快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和国家对市场物价的调控监督体系。
第四,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要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统筹兼顾原则,理顺三者的利益关系。在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上,逐步实行利税分流和分税制,以充分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集体与个人的分配关系上,逐步建立起符合企业、事业和机关等单位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结合劳动用工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花大力气解决职工待业问题。与此同时,按照保障社会化和合理负担的原则,积极发展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改革宏观调控方式。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总的说是把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职能与经营管理及行政管理职能分开,由对企业的直接管理为主改为间接管理为主。政府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重点是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经济发展预测、宏观总量平衡和重大项目建设,优化经济结构,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此要进一步改革计划、投资、财政、金融和一些专业部门的管理体制,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健全科学的宏观管理调控体制与方法,真正做到“宏观管住,微观放开”。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改革协调进行,加快新旧体制转换的进程,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伟大任务。
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
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早在我国改革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起变革、经济与社会政治共同发展的思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他进一步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重要的是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所以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化成功。”政治体制改革,既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也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
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这一目标的确立,为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建立和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政治特征。没有这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决不是完全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既体现在“国体”上,即全体人民,包括社会主义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和爱国者,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主人翁的地位,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也体现在“政体”上,即全体人民,采取适合自己主人翁地位的形式,来组成自己的政权机关,行使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为此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监督等职能,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平等、互助、团结、合作,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主与法制是不可分的。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此,要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要抓紧制定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要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加强执法监督。
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不可分的。没有民主化,不能广开思路、广开言路,就谈不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民的创造智慧,就没有科学化。而决策的民主化,也必须有科学的含义,有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问题不解决,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不完善的、不健全的。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加速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逐步完善监督机制。
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紧迫任务,也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政府机关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因此,必须下决心进行机构改革,精兵简政。邓小平同志说:“如果不搞这场革命,让党和国家的组织继续目前这样机构臃肿重叠、职责不清,许多人员不称职、不负责,工作缺乏精力、知识和效率的状况,这是不可能得到人民赞同的,包括我们自己和我们下面的干部。这确是难以为继的状态,确实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人民不能容忍,我们党也不能容忍。”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过去,我们虽已搞过多次精简机构的改革,但由于没有抓住转变职能这个重点,终未能避免重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必须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大力选拔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切实解决人才的开发和使用问题。为了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邓小平同志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和措施,包括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等。在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中,要把年轻化当作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以保持党和国家机关的活力,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以“四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以物质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发展条件,而且对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其次,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管理现代化经济、文化、科学等事业的专门知识和能力,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再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同政治经济改革相适应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克服不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旧思想、旧观念,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够充分调动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振奋起献身于现代化事业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夺取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因此,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按照党的十四大要求,努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和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实践证明,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和建设的思想文化大环境,并把这个大环境的主体培养成符合现代化需要的“四有”新人。没有符合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没有由这批人才造成的有利的大环境,物质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也无法搞上去。同时,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还需很长的时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因此,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使劳动者具有社会主义的理想和道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纪律修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理想集中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前进中困难,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胜利的不竭源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用这种共同的理想动员和团结人民,注意把人民群众的广泛性要求同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使全体人民在共同的理想下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希望。共同的纪律则可以保证人们的统一行动、齐心协力地投入改革和建设。要通过各种形式对人民进行法制、纪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各级领导一定要重视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革教育体制,增加教育投资,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创造条件。
总之,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由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构成的全面改革,是“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改革。由此决定,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必然是由“三位一体”改革组成的综合动力系统。一方面,我们只有坚持“三位一体”的改革,才能获得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长足动力;另一方面,“三位一体”改革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更大的合力,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共安徽省委供稿)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评介

第5版(理论)
专栏: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评介
汪敬虞
档案是历史研究的主要基石。中国近代商会,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法人团体,它的档案,自然构成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的主要基石。由天津市档案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合作完成的《天津商会档案汇编》是全国各地保存至今最完整和系统的近代商会档案。总卷数为一万三千余卷,该全宗起于光绪二十九年,止于建国初年(一九○三—一九五○),计五百四十万字。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有关的公私机构,都很重视各种公私档案的收集保管、出版和利用。对商会档案自然也不例外。如在中国历史很长的怡和洋行,它的全部档案,都珍藏于剑桥大学的图书馆中,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广泛的利用。另一家在华历史悠久的英国银行——香港汇丰银行,它的全部档案已经被人提炼成为四卷本的大型汇丰银行史。
我国封建王朝也有重视档案工作的历史传统。但在进入近代以后,档案管理混乱,散失严重。诞生于本世纪之初,历尽沧桑、遍布各地的商会中,档案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是可以想象得出的。尽管近几十年来,国内史学界中有不少学者不畏艰辛,在各地商会档案的发掘整理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迄今除个别城市(如苏州)有所收获以外,其他各地,所得甚微。作为中国商会龙头的上海总商会,虽然有不少学者对之作过专门的或与此相关的研究,但作为研究基石的上海商会档案本身,收集整理,出版发行,则犹在人们热切期望之中。在这种形势之下,天津商会档案之得以完整保全,并系统地加以整理,有计划地及时出版,对比起来,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