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3-06-23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有一点天真有点呆”——流行歌曲迷心态初探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

  “有一点天真有点呆”
——流行歌曲迷心态初探
祝华新
不久前,南京评选“十大青春偶像”,港台歌星占尽风流,取得9个席位。在北京音乐台点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间,一个小时内打往电台的电话竟达上万个之多!流行歌曲已深深介入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走火入魔”为哪般
各色人等的各种心境都能从流行歌曲中找到共鸣,只不过成年人大多已修炼到欲说还休的境界,习惯于默默地咀嚼生活的五味。而年轻的心灵纤巧脆弱,又特别较真执著,心有所感时偏偏要“口之咏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流行歌曲正好迎合了这种感情需求。一名新闻专业的女大学生说:“刚与我那位分手那会儿,我关在屋里听了一个星期的流行歌曲,觉得每首歌唱的都是自己。”
“年轻时代,有一点天真有点呆,有一点疯狂有点帅”;“年轻时代,有一点执著有点无奈,有一点甜蜜有点悲哀”。年轻人的父母可知道,一台“爱华”牌微型收录机,就好比家中一个上了锁的抽屉,里面藏着一片多愁善感的少年情怀。
真正的歌迷与其说在听唱歌,不如说在看唱歌。对流行歌曲的迷恋并不纯粹是一种艺术的爱好,他们把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附加到、融化在歌手的音容笑貌中。与其说迷恋歌曲,不如说迷恋歌手。所谓“追星族”、“发烧友”的走火入魔正在这里。黎明来京演出下榻香格里拉饭店,小歌迷们深更半夜的呼叫声把全店客人统统吵醒。陈百强昏迷住院后,上海一纺织女工竟想偷渡到香港去看望。消息传开后,女工又成了歌迷们写信、打电话问候的对象。偶像崇拜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是青年总要“发烧”,年龄一过自然“退热”。但这股“追星热”究竟给这一代青少年的文化心理打下了什么烙印,值得教育工作者深长思之。为买磁带、看演出,没完没了地追踪一个又一个“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星座”,而毫不心疼地大把大把花钱,就是令家长们第一头疼的问题。而新闻媒体过多渲染歌手成名的天赋、一呼百应的“大腕”派头,以及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的出场费,也会有意无意地助长孩子们的虚荣心理,不利于他们自小养成实实在在地做人的品行。实际上,不少港台歌星都很注意自己的“公关形象”,在台下表现得平易近人,并且热心于公益事业。台湾残疾人歌星郑智化在云南演出时,偶然听说有个女孩刚刚手术截肢,便不顾劳累深夜11时许赶到医院探望,鼓励她像《水手》所唱的那样坚强。
“易碎品”不是“化石”
正如崔健在《不是我不明白》中所唱的那样:“醒来才知这个世界变化真叫快。放眼看那座座高楼如同那稻麦,看眼前是人的海洋和交通的堵塞,我左看右看前看后看可还是看不过来,这个那个我越看越奇怪。”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设,生活的画面变幻得越来越快,色彩也越来越斑驳。流行歌曲对纷至沓来的社会现象和波诡云谲的大众心理来不及仔细咀嚼,又要及时作出反应,否则就失去了流行的价值。一时“看不过来”也好,“越看越奇怪”也好,都得把“这世界变化快”迅速唱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时代曲”的流行歌曲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不可能十分准确,理解和表达也欠深刻。所以,尽管流行歌曲中不乏精品,但能够传唱多年、经得起历史挑选的并不多,形式的花哨掩盖不住寓意的贫乏。但涉世不深的孩子容易把“易碎品”当作“化石”来赏玩,把流行歌曲当作哲学来信仰,在一种对人生和社会历史的廉价感伤中不能自拔。十六七岁的孩子整天哼着“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多少有点矫情。其实,这些孩子与他们的扛过枪、跨过江的祖辈和上过山、下过乡的父辈相比,经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他们在流行歌曲的心路中长途跋涉仿佛早已看破红尘,日后如何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他们的心灵被流行歌曲娇惯得极其容易受到伤害,远远缺少祖辈和父辈的那种毅力和韧性。“追星族”的精神世界发育是不够平衡、不够健全的。
在流行歌曲红红火火的同时,是交响乐和美声唱法的门庭冷落。这一代青少年是吃“文化快餐”长大的。他们读三毛、琼瑶的作品,看蔡志忠的漫画,听保罗·莫里亚的轻音乐,唱“滚石巨星”的流行歌曲,却不了解或很少浸润于司马迁、韩愈的文学名篇,达·芬奇的绘画,贝多芬的音乐境界。自命为开放的一代,文化视野其实还比较狭窄,审美品位也有待于提高。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要维系一线健全的文化命脉,仅有流行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玩”中痴情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

  京城有这样一位老人,身为全国政协委员、文物专家,嗜与小虫为友,自谓“不冤不乐”,很有一番——
“玩”中痴情
本报记者李泓冰
阳光过于灿烂,使街景在视线中显得飘浮不定。我在这样的一天,极冒失地闯入王世襄老先生的家中,一时难以适应屋内那份悠然的黯淡,待到聊上几句,更如不知深浅地探进了一眼古井。我很惶恐。
王老七十有九,然而不像。后来我知道,那大约是比常人多了一种乐趣,多了一种境界的缘故。
且不说王老家中明式大橱上矗立的那一排学术专著,诸如《中国美术大辞典·工艺美术卷》、《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髹饰录解说》……要何等的心力才能完成,单只说王老玩物的境界,便非常人所能企及。
“才起秋风便不同,瞿瞿叫入我心中。古今痴绝知多少,爱此人间第一虫。”王老微笑着抱来一部书稿《蟋蟀谱集成》,还有上面这首自嘲的小诗。他是个蛐蛐儿迷,而且他爱玩的还不止是蛐蛐儿。正如启功老人所言,王世襄堪称是“京城第一玩物大家”。明清家具之类,那是他“玩”的专业,养鸽子、种葫芦、放鹰、驱狗、美食烹调……种种种种,算是他的“业余爱好”,他是一玩便痴,一痴就非穷根究底,追踪溯源,弄出一门学问来。
王老是世家子弟,祖上赫赫有名。高祖王庆在清朝做到两广总督,《清史稿》给他立过传,遗有经济要籍《石渠余记》;他的父母也都不凡,学贯中西,满腹诗书。故而,恐怕王世襄一出生,就带着王家累世积存的书香气。然而,王世襄贪玩。
他11岁就读于北京乾面胡同的美国侨民学校。一上手写英文作文,一连几篇都是兴致勃勃地大谈他的爱宠——鸽子,终于闹到英文教员不胜其烦的地步,将其作文掷回,怒曰:“再写此鸟,无论好坏,一律给Poor(差等)!”
及长,进了燕京大学,养狗、放鹰、种葫芦,全神贯注,无所不为,弄得医学专业的课几近荒废,幸而国文、历史那是从小就种在骨髓里的了,便索性转去国文系躲懒。期末他果然轻松地考个优等。
以王老的出身、经历,这几十年来自然也是个屡受折腾的老“运动”员,“文革”中更免不了“牛棚”之厄。即便如此,秋风一起,听到秋虫唧唧,他还是宠辱皆忘,如聆仙乐。逢到造反派偶有“失察”之时,他便骑上自行车奔向西郊荒野之中,侧耳蹑足,左拨草,右擎网,老夫聊发少年狂——逮蛐蛐儿是也!等到月色朦胧回到家中,倘或手提的小罐儿内有了足健口利、鸣声悠长的佳虫,这一夜必是人虫促膝,喁喁私语,不知东方之既白——大有“我见‘蟋蟀’多妩媚,料‘蟋蟀’见我应如是”之意趣。
王老曾极下工夫钻研蛐蛐儿罐的形制、渊源和艺术品味,以及旧时斗蛐蛐儿的礼仪规矩,制罐艺人和收藏者的轶闻掌故等等。那小小的罐儿内,一般儿也有卧处、食处、饮水处、起居处,又通风又敞亮,四壁刻画又不乏美学趣味。此时王老恨不得幻化为虫,也能享其中之至乐。到那痴迷之时,虫耶我耶?我耶虫耶?令人几不能辨——其实又何必辨?
王老引同好的一句话说明个中境界,曰:不冤不乐——即不历艰辛磨折,焉有真乐趣可言?我看这也是王世襄的自身写照。由是推而广之,还大有禅意呢!
如今,王老与蛐蛐儿这老朋友已黯然相别久矣!他实在是没空,已把那与“老友”的晤对之乐转到笔下神交之中了。自1989年夏以来,王老广泛搜求前人论及蟋蟀的典籍,详加点校注释,并加以自己的研究心得,辑得一部《蟋蟀谱集成》,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付梓。在声光电化早已烂漫于世的今天,读者徜徉其间,想必也觉别有洞天。
碰上爱玩、且能玩物成痴、玩物成癖的人,总能令人愉快地会心一笑。因为深信明人张岱的话:“人无痴,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说王世襄老先生醉心于玩,不如说他醉心的是“玩”中的文化,这样的境界就不是一般玩物者所能领略的了。

文化消费与感官享受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文苑杂咀

  文化消费与感官享受
周庆
居家过日子,饭菜总想做得可口一点。闲适的时候,君子也会近庖厨,手捧《南北大菜谱》搞出几样名菜来,一家人品名茶、斟佳酿,细嚼东坡肉,安享鲈鱼美,不觉哼出几句唐诗宋词来。及至油腻多了,肠胃抗议,便来点五谷杂粮拌野菜。这是口舌的享受。这种享受坦然在不是花公家的钱胡吃海喝,而是自家把每一粒粮、每一株菜做精细。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投入的家庭角色和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魅力是很诱人的。
人的感官,都有生理上的需求。适应这种需求,便产生了种种娱乐,当娱乐不能自给自足时,便发展为一种消费,与社会生产挂钩,形成特定的文化心态。
比如耳朵,迷京戏、听通俗歌曲、喜欢交响乐,都需要听觉与心灵的和谐共振,思绪与感情的瞬间迸发。为了这种享受,家里要有半导体、收录机,追求仿真效果的,还要购置组合音响、激光唱盘。这些都是高新技术含量颇高的产品,要有不小的投入。好在人们大抵不批评这类爱好:高山流水觅知音,讲究耳朵享受的人高雅。倒是有人厌烦摇滚乐的嘈杂,听不惯有些歌手的嗲声嗲气,宁肯去听鸟儿的啁啾,溪水的淙鸣,草叶的低语。天籁有韵,不花一钱买,别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洒脱。
要说“奢侈”,大概就是眼睛的享受了。居室贴壁纸、喷涂料、挂字画壁毯,既不是用于触摸也不是供鼻子闻的,是为了通过视觉引起心理上的满足、愉悦与美感。衣柜里女主人的时装,令人眼花缭乱,也是穿给别人看的。至于裤腿由窄变宽、由宽变窄,衣襟由长变短、由短变长,则反映了眼睛消费的朝三暮四。近年来,人们争相在耳朵上、脖子上、手腕上、手指上戴珠宝首饰,更是把财富的炫耀与艺术美熔于一炉的杰作。许多事实证明,所谓时髦,往往是“视髦”;所谓时尚,往往是“视尚”。
眼睛的享受又有特殊性,是形象、色彩、文字的综合,许多情况下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活动,可以消除精神的疲劳与思想的饥渴。下班回到家里,把一天的辛劳、单调扔在脑后,看电视,放录像,情节还要紧张、新鲜、高雅。灯下做学问,神游八极,目光如炬,洞见底蕴,其乐也无穷。也有入睡不易者,养成读书阅报翻杂志的嗜好,虽用心不专,但眼光挑剔:错别字多了,说教味浓了,拼凑抄袭的痕迹明显了,都嚷嚷不舒服,让编辑、出版家们战战兢兢,生怕他们不愿再掏腰包。至于藏书、集邮、书法、丹青,这种种爱好,都说明眼睛的享受有时是奢侈与高雅并行。提倡此类消费会不会有倡奢之嫌?批评会不会有干涉之意?想来想去,这些属于业余文化消费,是公民提高自身素质的智力投资,于己于人于社会,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中国人历来不把它看作奢侈,倒是多有敬慕之意。
让人生些疑虑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率先致富而小康的同胞,晚上常走出家庭,去歌舞厅、酒吧、卡拉OK包间一掷千金,口啜冷饮,耳听莺喉,目餐秀色,让口舌耳目来番充分享受。这般逍遥放松外加参与,如能培养出种种艺术情趣,同时兼可开展交际、获取信息,又何尝不是好事?只怕因此而沉湎于灯红酒绿,甚至把握不住走向放纵,使正常的交际变得拉拉扯扯,则于己于家于人于社会无所裨益。
不管怎么说,感官的享受——文化娱乐正日益从社会福利变成家庭消费,这种消费的增长,又使家庭的功能发生变革,使它从简单的衣食住所发展成充满文化氛围、文化情趣,甚至兼有自然风光的憩园,变成消弭文化污染的净化所,变成给人以精力、智慧、勇气以走向社会的加油站。珍重它的安宁、健康、雅趣,怕是每一个现代家庭成功的条件。

图片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

自古出名士的济南市最近又有二十二名"济南小名士"接受了老先生们颁发的奖匾。这是济南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举办的第五届"济南小名士"评选活动。图为颁奖结束后,"小名士"们当场献艺。高辉礼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