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3-04-09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蓝色的贝加尔湖

第8版(副刊)
专栏:

  蓝色的贝加尔湖
  陈金添
贝加尔湖,这是一个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不知是受史书的影响,或是读过朱自清的散文《西伯利亚》,在我的脑海里,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这个偏远的地方,一定是寂寞单调,“没有一个帆影,也没有一个鸟影”。如今的情形该是怎样的呢?我坐在机舱里默默地想着。
三天后,我们一行住在贝加尔湖畔的一家旅馆里。眼前的贝加尔湖分明是烟波浩渺的大海。碧蓝碧蓝的湖水,一眼望不到边际,犹如一块硕大无比的绸缎向天边铺去。几片彩色的三角帆,剪开碧波,在湖面上轻轻地滑行。一对雪白的小天鹅,悠闲自在地向湖中游去。几只海鸥拍打着翅膀,在湖的上空来回盘翔。湖水一排接着一排,像海浪冲击着湖岸,发出了一阵阵涛声,绽开了一朵朵浪花,洁白得如银如雪。
悠悠岁月,山河依在。湖边的鹅卵石几经湖水千百年的冲刷,光洁晶莹,色彩斑斓,熠熠闪光。红的似玛瑙,绿的如翡翠,蓝的像水晶宝石,洁白的似汉玉……这一块块鹅卵石,仿佛就是一个梦,一首诗,一个谜。
同行的厦门歌舞团的姑娘们惊喜万分,连声赞叹:“哎!这么大的湖啊,比厦门的海还要大。这么漂亮的鹅卵石,比厦门海滩上的贝壳还多,还漂亮。”这些来自东海之滨的姑娘们,仿佛一下子都变成了小孩子。她们提着裙子,沿着湖滩,追逐浪花,寻找自己的梦,猜测贝加尔湖之谜。湖滩上,留下了她们一行行青春的脚印,留下了她们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蓝色的贝加尔湖映照着她们如花的倩影。
望着她们远去的身影,倾听着湖水拍岸发出均匀而有节奏的涛声,我仿佛觉得这是贝加尔湖宽阔的胸膛里发出的呼吸声,仿佛觉得贝加尔湖正向我诉说当年苏武牧羊的那个古老而又悲凉的故事。
然而,今天的贝加尔湖再也见不到当年凄凉的景象了。湖畔绿茵茵的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有淡黄的,有洁白的,有紫红的,有浅蓝的,还有粉红的。离草地不远的地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有马尾松,有塔松,更多的是白桦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灌木类矮树。这些树木全都笔直高大,尖尖的树冠直指蓝天,仿佛是教堂的尖阁,正对着天空祈祷。这是我在其他任何地方所未见过的。这也许是俄罗斯树木的一个特点吧!
在绿荫丛中,矗立着一座座小巧玲珑、富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小木房。这一座座小木房造型独特美观,几乎找不到一座相似的,或雪白的墙身浅蓝的窗户;或深红的墙身蓝白相间的窗户;或金黄的墙身洁白的窗户紫红的屋顶;或蓝色的墙身墨绿色的屋檐。它们既排列成行,又单家独院。小木房四周都围着齐胸高的木栅栏。这些木栅栏也都涂上了各种不同的颜色。我仿佛觉得这一座座小木房,就像一只只撑着风帆的小船,停泊在碧波荡漾的港湾里,顷刻就要驶进贝加尔湖。
我踏着柔软的草地,慢慢地向前走去,尽情地领略着贝加尔湖纯真天然的美。但见前面的湖滩上停靠着两辆伏尔加小汽车,汽车旁支了两顶帐篷,帐篷前摆放着一些炊具和饮料等食品。几个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姑娘,身穿比基尼泳装,坐在离帐篷不远的湖滩上晒太阳。一群光着身子的俄罗斯小孩拿了一个排球,正在逗着一只漂亮的哈巴狗玩。随着排球在他们之间扔来扔去,小哈巴狗跟着跑来跑去,人群中发出了一阵阵笑声。
时近黄昏,落日的余辉洒满大地,蓝色的贝加尔湖泛起一层淡淡的玫瑰红。我正要转身往回去,刚好一个身穿花泳裤,赤裸着上身的俄罗斯小伙子迎面走来,用手指了指贝加尔湖,向我比画着。我明白他是想邀请我去划船,便高兴地点了点头,同他一起跳上小舢板,摆动了双桨,驶进波峰浪谷间,去领略贝加尔湖的情韵。
小舢板缓缓地驶到湖心,周围的三角帆和游艇渐渐稀少了,湖面上只有海鸥翻飞的矫健身影和微风吹来的阵阵亲昵。我们干脆放下船桨,让小舟自由地在湖面上随波飘荡。我头枕着碧波,环视四周,但见水天一色,天是湛蓝湛蓝,湖是湛蓝湛蓝,分不清是天溶进湖中,还是湖溶进了天……

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漳河景 (中国画) 吴守明

梦里不知身是客——当代日本作家与中国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梦里不知身是客
  ——当代日本作家与中国
  李德纯
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有天真烂漫的童年和编织着彩霞般梦幻的青春岁月,它朦胧而又神秘,并常常作为不可泯灭的闪光长留心灵深处。二战中生活成长在我国的日本作家,怀着对哺育过自己的中国大地的神往心驰,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文学作品,引起日本读者和归国日侨的切身联想和发自心底的共鸣。虽然这些都成过眼烟云,但他们热爱中国,珍惜友谊,追求美好的中日友好的炽热感情却像熊熊烈火,永不熄灭,在题材的开掘等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探索。
清冈卓行获芥川文学奖的《洋槐的大连》和《邯郸的庭院》,用写意的手法着力渲染作家对诞生之地大连霞光丽日的璀璨,碧波涌荡的舒展和舟倾楫推的深挚眷恋,绘声绘色地进行了语言传达,沸腾着青春热血。洋槐的吐蕊绽放和落叶飘零的四季变化,同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起落,烘托和渲染侨居异国他乡天涯游子的难以平复的胸中激浪,在对难以忘怀的逝去岁月的感伤中,倾诉主人公对缠绵悱恻的初恋和新婚的怀念,唤醒了沉睡中心灵春天的记忆。记忆中没有一页失真的浪漫。水上勉的《沈阳之月》,以作者年轻时在沈阳作工头的生活历程,从岁月的深处采撷他同中国工人终生难解的依恋,尤其在他病中孑然一身呻吟陋室,中国工人对他关怀备至,宛若天际的一轮明月,给他孤独的身影倾泻着生命的亮色,不由泛起对中国工人金子般美丽心灵的一片感谢的涟漪。这些凡人小事,都被一股浓浓的情所笼罩,温馨得令人陶醉,将读者的情感从激越的巅峰引向沈阳古城,赋予作品以清新而凝重的诗情,寄托着他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安部公房在处女作《终途标识》中,把人们带到一个陌生的领域,这种陌生感甚至还表现为某种精神、信仰、价值形态及道德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被遗失或拒绝。小说以大段细腻的心理描写,以一名日侨青年T在日本战败前后的古怪离奇遭际,为小说的结构的脉搏。T本想在战败前夕的特异环境中寻找一个实实在在的位置,却阴差阳错地误入中国绿林人马两相对立的火并漩涡,被关进地牢,在那里结识了打入一支队伍的中共党员,在生活的苦涩中结成既宽松又亲密的关系,展示了日侨面临祖国战败投降的底层感。堀田善卫的《时间》,以一名中国知识青年日记体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象,它的纪实性把人们引向记忆深处。同一作家获芥川文学奖的《汉奸》,书中人物与作者的心贴得很近,展现了敌伪时期上海一家小报文艺专栏的中国编辑安德雷,在国民党接收前后的严酷现实中,幻化出难以排遣的怅惘和道德上的自我鞭挞。
早在战前即已蜚声文坛的女作家野上弥生子,虽非在华日侨,却倾注20个春秋的心血,并于1957年亲赴延安实地采访,创作出四卷本长篇小说《迷路》。此书主人公菅野因在大学时代参加进步活动而被开除学籍,应征入伍后被驱往中国战场。在一次遭遇战中打死一名中国游击队战士,深感内疚。他同打入日本特务机关从事反战活动的大学同学木津,在中国不期而遇,从木津口中获悉在延安成立了日本反战同盟,便冒着生命危险投奔延安,不幸为日军岗哨发觉饮弹身亡。人们通过菅野在历史阵痛的艰难跋涉,引起无尽的遐思,并越过浩瀚无垠的中国大地进入更广阔更深刻的领域,在读者的感知层面,扩展了历史纵深感。
出自名家手笔的访华游记,不唯笔墨精到,而且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我国文化艺术历史的深厚感情。中岛健藏的《新中国素描》、野上弥生子的《我在中国旅行》、龟井胜一郎的《中国旅行》以及司马辽太郎的《从长安到北京》等游记中出现的中日两国人士,都连着一串永世难忘的温馨友谊,既有难得的史料价值,又有优美的抒情风格,凸现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和赖以表现这种理解的艺术功力。清冈卓行在他阔别梦萦魂牵的第二故乡旧地重游的《艺术的握手》中,仿佛把时光倒退到28年前,把埋在内心的沉思升腾起来,掀起美好的神思。由于他熟悉旧中国,通过今昔多重对比,对中国的沧桑巨变,发出较强烈的情感上的反应,但真正激动人心而富于魅力的是,邓颖超在接见日本作家代表团时,每位日本作家在谈到周总理的逝世无不潸然泪下,顿时语塞,沉浸在对周总理无尽的哀思中,并把同邓颖超的握手比喻为“艺术的握手”。

边镇茶峒

第8版(副刊)
专栏: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征文

  边镇茶峒
熊育群
像南方普普通通的边寨山镇一样,茶峒也只是那么一种:青青的瓦,春天生满了绿苔;夏天晒得如页岩般发亮。褐色的木板,竖着就成了墙,装一对轴心就是门,横着摆便成了阁楼。风吹雨打,自自然然古色古香,自自然然人们叫它古镇。
但是,茶峒却还是有与其他古镇不一样的地方。它二溪合一,三条河谷却分割了三个省份:湘、川、贵。人们可以一足踏三省:那是河中的沙滩地。夏天,光屁股的孩子爬满了这小沙洲,你分不清他们中哪个是湖南、哪一个是四川或者贵州的。边城人并不去分辨省份,这与他们的生活并不重要。只是外来客感到惊奇,总是河这边走走,河那边逛逛。其实,河的两岸都只是一样的,山山长满了油桐、松树、?树和芭茅草,都是大大小小的岩石,一块青一块褐,由那萋萋芳草所被覆。坐在南岸听这河水哗哗流,躺在北岸听这河水哗哗流,都同样的美好动听。因为山空,因为水秀,这水的声音就清香扑鼻,由这山飘到那一山,由山麓一级级响到山头。你就感受到有一条溪水长年流淌在周围是多么多么的好。
一条大木船从南边的小码头驶向北岸的小码头。人多时,南边码头的石级上站了一排排人,北边码头的石级上也站了一排排人。更多的时候,两边石级上都空荡荡的,只一两个人或背着背篓、或叼着旱烟袋、或抱着一头小猪崽,既不招呼渡工,也不忙着过渡,只是坐着或站着,拿悠闲的眼神望对岸的船慢慢飘过来。渡工是一个年过半百的男人,有人来了,他就操着一根木条,样子像擂槌,只是中间有一道斜口,卡着钢缆,轻轻地那么一使劲,船就晃悠悠动起来了。就这么来来往往,春去秋来,从不间断。有这边女子嫁到那一边,有那边小伙子来这边对歌,这一条河,既给两岸的人带来不便,也带来乐趣。划龙舟是要比一比的,赛歌时是要争一争的。你来我往,就有友谊如这水长流;你等我盼,就有情如这山长青。外来客看到这古船,就要来来往往坐上几次,那贪恋的神态,似乎怕快了滋味都难尝到。
我正是这样。去年夏天,坐在这条木船上,把渡工的木棒借过来,就这样拉得一头大汗。惹得河中光屁股的孩子围着船划来游去,打起水花,被阳光照得扎眼。正午的古镇却出奇的静。只有蝉鸣与鸟唱,鸬鹚在树荫下浮在水面像一团棉花。花的狗黄的狗黑的狗都伸着大舌头躺在屋檐下懒洋洋地看着你。黑咕隆咚的木屋里,掰玉米的编竹笠的人总慢悠悠,品味着一种什么滋味。看着你忙,这头走到那头,把一条曲曲折折悠长无尽的青石街叩得橐橐而响。与我同行的一位北京姑娘,她是第二次来茶峒,这么山高水远地赶来,就是因为她读了中文系,中文系里学了那一本沈从文的《边城》,《边城》里的那一个翠翠,于是就来了。带着美丽的幻想,却被这夏季的阳光晒得头昏眼花。于是,我们又爬上那条木船,那木船有一个大大的木篷遮阳。
我忽然悟出沈老为什么会把这里写得这样的美,知道了为什么有人来了一次又一次。只要我一闭上眼睛,那照得见鱼尾的水,那绿得如水的山,那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调,那古色古香木楼里的炊烟……又都美得使人喘不过气来。世界的东西就是这样怪,美,也是这样的让人捉摸不透。我想,因为沈从文离开了湘西,他才发现了湘西的美,美是距离。茶峒之行,我永远记住了这一个寂寞又偏远的古镇,它那从悠悠岁月里走来的不同风姿,它那与千万个普通古镇不一般的内蕴,让我长久回味。(作者单位:长沙《中国老区报》)

春天花鼓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天花鼓
  陈显涪
一槌击中
  便有桃花雨般的语言纷飞……
我惊异怎么从凤阳敲到京都
一只鼓宛若一峰空谷
回荡苏醒回荡萌动
回荡绿色的音韵
唯有冰雪在这里没有回音
鼓声是含苞的蓓蕾
似有几多含蓄但无羞涩
鼓声是高翔的纸鸢
似有几分骄矜但无傲慢
鼓声是潮湿的日子
似有无比滋润但不柔软
鼓声是神秘的骤雨
似有隐隐雷鸣但不轰然……
谁是那系汗巾的鼓手
把世界敲打得这般灿烂
擂响自己擂响春天
这花鼓敲遍了整个神州
春天的苍穹啊
千鼓竞艳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