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0-06-06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巴马科创举”——非洲地区的卫生新策略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巴马科创举”
——非洲地区的卫生新策略
李还 叶军 彭海英
从1991年起,非洲多数国家将实行一项被称之为“巴马科创举”的卫生新策略。这项决议将推动非洲国家解决普遍存在的药品供应不足的问题,以低廉的价格向本国居民供应防治疾病所需的基本药品,并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财政自理机制。这项决议是在1987年9月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地区第37届会议上通过的。由于会议在马里首都巴马科举行,这项决议被命名为“巴马科创举”。近二三年有的国家已率先实施。
80年代以来,非洲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长过快,多数国家居民健康状况差,疾病流行,妇女、儿童的死亡率上升,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突出。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2000年全球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和初级卫生保健计划的各项指标提出后,非洲国家虽都制订了相应计划,但由于人力、财力不足,经10年努力离预期目标尚相去甚远。
实施保健计划的一个很大障碍,就是药品供应问题。非洲的药品大多靠进口,有的国家虽能生产部分药品,但原料和设备也往往需进口。药品往往昂贵得惊人。有的国家原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但由于财力跟不上,公立医疗单位实际上无药可供,病人不得不到药店高价购买。甚至医院使用的一般药品、卫生材料如纱布、棉花、注射器、红汞、碘酒之类也需病人外购。卫生部门的预防用药、注射疫苗同样有个经费问题,因而影响疾病防治计划的落实。一些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虽也赠送了不少药品和医疗器械,但对整个非洲的保健需求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巴马科创举”的出发点就是协调全非的药品政策,以居民力所能及的低价格,向居民供应防治疾病所需的优质的基本药品,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这一政策能够全面而长期地实施。其主要内容为:(1)以政府拨款、国际资助、社团捐赠作为基金,在使用药品时向居民回收部分成本费,使资金得以循环;(2)建立药品供应网络和标准药箱制度,使每一个居民点有基本药物供应,基本药物的品种根据本国疾病流行情况而定;(3)由地方政府、社区自行管理好药品和资金的正常使用;(4)培训基层卫生人员,进行卫生宣教。
“巴马科创举”不仅得到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欢迎,而且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支持。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赞同这一创举的实施。1988年4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决定对实施该创举的第一批国家给予财政支持。有些发达国家政府已表示负责资助某些国家的实施计划。1988年5月,非统组织首脑会议通过决议,号召各成员国政府支持这一行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从目前情况来看,非洲已有4个国家开始实施“巴马科创举”,9个国家即将实施,更多的国家正在酝酿计划之中。
贝宁在有2万人口的帕乌地区试行新策略,取得了成功经验,政府计划在1993年完成这一经验的全国推广工作。几内亚从1988年起对全国100个卫生中心配备了常用医药箱,药箱根据人口多少备有不同数量的30种常用药品,药价是国家规定的统一的低价格,地方尚可取得15%的利润。塞拉利昂在13个地区中已有6个实行了“巴马科创举”,国家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制订了至1997年的特别计划。尼日利亚实施创举分两步走,第一步已在4个区域实施,第二步扩大到52个区域。马里、布基纳法索、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马达加斯加、毛里塔尼亚、坦桑尼亚、扎伊尔等国都以1989、1990年为过渡准备阶段,计划已制定完毕,其他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打算从1991年起正式实施。
据有关人士分析,非洲国家实施“巴马科创举”,尽管在资金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但这项新策略旨在解决非洲药品严重不足的问题,无疑路子是对的,如果实施得好,必将对非洲人民的保健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结婚者比独身者寿命长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结婚者比独身者寿命长
美国专家通过广泛研究发现,结婚的人比独身者寿命长。
这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两位专家对16个工业国家1940年以来的人口死亡率进行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发现独身的男性平均死亡率比结婚男性高一倍,独身女性比结婚女性高50%。他们在研究中还发现,在二三十岁失去配偶者的死亡率比同样年龄而有配偶者要高出10倍。
专家们对这一现象有两种解释,一是健康的人都结婚了,剩下的独身者、离婚者或丧偶者多半身体欠佳;另一种是那些结成伴侣共享天伦之乐的人们能同舟共济,克服困难。               
  (新)

从“万神殿”风波看美国出版业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从“万神殿”风波看美国出版业
胡泳
世界最大出版社之一的美国蓝登书屋,最近宣布解除属下“万神殿”出版社总编施夫林的职务后,引起出版界一场轩然大波。该出版社的高级编辑纷纷辞职以示抗议,150位作家也签署声明,表示要同这种“侵犯编辑独立性的行为”作坚决斗争。300多名读者在蓝登书屋门前集会声援施夫林,名作家库特·冯尼格、斯塔兹·特克尔等赫然出现其中。
一个出版社总编的去职何以影响这么大?事出有因,这场风波实际上反映出美国出版业潜藏已久而又难以解决的矛盾:出版物的文化质量与商业利益的矛盾。
“万神殿”出版社是蓝登书屋的一家子公司,成立50年来,以精于选材、勇于开拓而著称。80年代初,这家出版社连同蓝登书屋一起被报业巨头纽豪斯买下,此后,它依然保持独立精神,从不随波逐流,对一些高质量的书,宁肯亏损也要出版,由此赢得了一大批严肃作家和读者的信任。
惜乎好景不长,“万神殿”亏损有年,蓝登书屋虽一直拨款支持,但日益觉得它已成为一个沉重的财政包袱。为缓解困难,“蓝登”年初要求施夫林削减一半以上的出版书目,精简大部分编辑人员。这意味着“万神殿”将丧失现有独立性,施夫林对此不愿接受,只有挂冠而去。
“万神殿”是否已山穷水尽了呢?出版社的一位高级职员说:“如果纽豪斯愿意支持,我们仍可以坚持下去。”言下之意,出版业的大亨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更快、更多地赚钱,对长期无法赢利的文化投资不感兴趣。就连一向注重社会效益的蓝登书屋,如今也要向商业利益低头了。
“万神殿”风波暴露了美国出版业困境的冰山一角。一些编辑早就批评说,美国现在“面向消费者的书籍太多,而面向读者的却很少,”书籍出版变得越来越像一种娱乐业。出版商们像追逐电影明星一样竞相追逐叫座的作者,而一些文化价值虽高,但出版后必亏无疑的作品则难找出路。许多老编辑对此痛心疾首,指出出版业无法同时“服侍”文化女神和财神,真正的出版家决不应该受金钱驱使。
然而,出版商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战后,随着销书量激增,美国的书籍零售商纷纷组成连锁书店,与出版商的矛盾日益加深。1980年,出版一部书经销商可获得40%的利润,现在他们要求增加到50%。另一方面,作家的身价也直线上升。作品的版税原来只占全书利润的10%,现在已达到15%。在经销商和作家的夹击之下,出版商的生意日渐艰难。过去每出一部书,出版商能获得5%—10%的利润,目前这个比例已跌至5%以下。
在此情况下,是不是所有出版社只能赚钱第一,而置文化效益于不顾呢?事实证明,一些管理有方、锐意进取的出版社,不为商业化潮流所动,坚持高标准、出好书,在竞争激烈的出版界,也能占有一席之地。这说明,书籍出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正如一位资深编辑所说,美国出版业发展的要诀在于,既不能沉迷于金钱而忘了出版家的责任,也应该学会在变动的市场中求生存的本领。

彩色复印机带来的喜与忧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科技展望

  彩色复印机带来的喜与忧
陈旭
全色彩色复印机过去一直是在工业设计等特殊领域里应用,但由于价格低廉的彩色复印机的问世,使之开始在普通办公室普及。尤其是最新型的数字式彩色复印机通过半导体的技术革新,不但已经能够再现彩色照片的颜色,而且还可以与电子计算机联接从而合成文字。但正是这种高性能也带来了麻烦,它有可能被用于伪造纸币等犯罪活动。生产厂家正在苦思如何采取对策。
数字式彩色复印机的最大生产厂家日本佳能公司说,已有许多企业使用全色彩色复印机制作计划报表。过去这种设备的价格为四百万至五百万日元一台,而新产品一台只有二百万日元,因而使市场需求量大增,日本企业已购进了近一万台这种设备。
但有关人士认为对此事不可盲目乐观。去年在日本铃鹿市举行的一次汽车大赛期间,就出现了用彩色复印机伪造的贵宾入场券。由于持有这种入场券就可以在最佳位置观赛,因而在赛车迷中成为抢手货。因此,生产厂家在彩色复印机上加了锁,使管理人员能够监督使用,复印店也可根据顾客所印内容而拒绝复印。但不可否认,随着这种设备的广泛普及,生产厂家总有力所不及之处。厂家特别担心的就是伪造纸币。日本大藏省对此也极为敏感。有人建议在设备上增加一种功能,当复印纸币时纸面上就变得一片漆黑。但这样又会将纸币的制造技术泄露给厂家,所以也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目前日本国内对黑白复印机的需求已基本饱和,生产厂家已将彩色复印机作为发展的方向。但如何克服由于降低成本和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副作用”,这是生产厂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名画价格为何屡破纪录?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名画价格为何屡破纪录?
陈封
单幅名家油画价格的世界纪录于5月15日和17日两次被同一位日本收藏家打破,使国际艺术品市场犹如遭受了两枚重磅炸弹。
现年74岁的日本造纸业大亨和艺术品收藏家斋藤了英以8250万美元在纽约苏斯比拍卖行,买到荷兰画家梵高逝世前6周为他的医生戛歇所画的肖像,两天后又以7810万美元购到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红磨房街的舞会》。虽然斋藤先生为两幅19世纪名画付出了1.606亿美元,但令许多美国富豪咋舌的是他居然非常轻松地说:“价钱太便宜了。如果还有这类好画,我还要更多地购买。”
斋藤了英家族创建的大昭和制纸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设有子公司,每年总销售额为20亿美元。去年他交纳所得税500万美元,在日本排名第32位。他是60年代以后才发迹的新富。但是他对收藏名画的狂热使他成为世界头号买主。据他的经理人说,在争购这两幅画时,他曾决定不惜对每幅出价1亿美元,难怪希腊船王尼阿克奥斯都不得不甘拜下风,中途退出那场花钱大比赛了。
名家油画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突起狂澜始于1986年。那年梵高所绘的《向日葵》被一位日本商人以2400万美元购去,创下当时单幅油画的世界最高价。1987年11月,另一幅梵高名作《蓝鸢尾花》售得5390万美元,将世界纪录提高一倍以上。1989年毕加索的一幅自画像以及另两幅作品《伶俐的小伙子》和《皮埃莱特的婚礼》又分别以4785万美元、4070万美元和5160万美元成交。虽然都没有打破《蓝鸢尾花》的售价纪录,但也是够惊人的。
为什么一幅至多不过两平方米的油画竟能引人以相当于建造一座20层豪华饭店的资金去交换?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深思而有趣的问题。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现象已经越出了现代商品经济的常轨。
据5月11日英国《泰晤士报》说,在日元汇率不断下泻、纽约和东京股票市场连续暴跌、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之际,艺术品市场的俏势将趋缓转降。所以纽约苏斯比拍卖行认为不会再破《蓝鸢尾花》的最高售价纪录,而把梵高的《戛歇医生肖像》和雷诺阿的《红磨房街的舞会》的最高售价分别预估为3740万美元和5100万美元。没料到仅仅几天之后,两幅画竟以超出预估价3000多万美元的高价售出,两破世界纪录,而且买主是同一个人。
这个反常现象使金融界人士不得不承认国际游资动向神秘莫测。它反映了艺术古董已成为国际游资远期投资的重要目标,也表明传统投资领域已难插足或风险系数较大。
文化艺术界人士对于世界名画逐渐从博物馆和公共画廊走进私人保险库则深感忧虑,认为应由人民共同欣赏的人类艺术瑰宝变成私产,犹如把炼出的黄金又埋入地下,这不是对文化的尊重,而是文化的损失。

图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近年来,突尼斯政府重视发展卫生事业,在全国建立了许多医疗中心,图为一所母子保健中心的护士在照看婴儿。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