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0-06-05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钢铁战士

第8版(副刊)
专栏:金马人物特写征文

  钢铁战士
李颖捷
已经是凌晨三点钟了,某部“安丘连”六班长姚玉建还是不肯入睡。泪水从他的眼窝里滚落下来,打湿了枕头,打湿了被子,也打湿了同他倒在一起的指导员于世杰的胸脯、胳臂。于世杰劝他多少要睡一会儿,因为明天,不,今天,他还要走很远的路……
是的,今天,姚玉建就要离开连队,退伍回到生养他的沂蒙山区老家。这一天是怎么到来的?他似乎毫无准备。5年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心理的天平突然失衡,仿佛倏然失去了什么。从宣布退伍命令的那天起,不,从跟他谈话打招呼那天起,他就像变了一个人,整日茶饭不思,暗自垂泪。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就是闻名遐迩的“钢铁战士班”的班长,你也许会惊讶地扬起眉毛:就是他?就是那个被烈火烧掉了毛发,昏倒在演习场上的钢铁战士?
1989年。全师重点课目比赛。轮到姚玉建上场了。他要做的是单兵战术组合演练。比赛场地纵深2000米,共设置了64道障碍,每个士兵跑完全程要做124个战术和技术动作。发令枪响,姚玉建箭一般地射了出去。一切都很顺利,近乎完美无缺。但就在接近距终点不远的火障时,出现了意外情况。按规定,火障宽4米,长6米,但不知怎么搞的,设置组的同志却弄错了数字,将火障纵深延长到了12米,宽加大到了8米。这且不说,偏偏搞保障的同志又提前点燃了火障,当时风很大,燃油喷着火舌从障碍上流了下来,顿成一面火墙。姚玉建冲到火障跟前时,眼前已没有通道。亲临现场观看的副师长急得大叫:“从旁边绕过去!”然而姚玉建似乎没有听到,继续以箭一般的速度冲入火障。当他从火障的另一头钻出时,全场指战员一声惊呼。姚玉建已经成了一个火人。眉毛烧光了,脸上燎起了水泡,头上的军帽只剩下一个帽圈……只见一团火球跃过铁索桥,就地打了个滚,举枪便射。冲锋枪,轻机枪,40火箭筒,82无后座力炮,重机枪,5种兵器射击,枪起靶落,全部命中。就在做完最后一组射击——立姿射击之后,姚玉建便一头栽在地上不省人事了……但他醒来后的第一句却是:“连队夺了第几名?我拉没拉全连的后腿?”这样的战士怎么会拉全连的后腿呢?且不说面前有64道障,124个技术、战术动作,单说这2000米的距离,一般人徒手跑下来也得近十分钟,何况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枪支、子弹、手榴弹、炸药包、挎包、水壶挂满了全身。可他用了多长时间?——12分钟。
然而今天,钢铁战士哭了,哭得很伤心。“指导员,我出去走走。”他对于世杰说。于世杰默默地点点头,他知道,此刻,任何安慰和劝说都是徒劳的。
姚玉建围着连队的营房默默地转了一圈又一圈,眼泪洒遍了每一个角落。他默默地摸起宿舍门前的扫帚,一下一下地向前扫去。银色的路面投射出他长长的身影。终于扫到山垭口了。他回首望去,连队的营房已像积木一样镶嵌在山谷之中。他整整扫了4华里。
他返回营房,放下扫帚,来到哨兵跟前:“让我站吧。”哨兵似乎犹豫了一下。“这是我站的最后一班岗了。”他低声说。哨兵顺从地摘下冲锋枪交到他的手里,随即背过脸去。
送老兵的车将于下午一点半出发。上午,姚玉建在连队菜园翻了一上午的地;午饭过后,同炊事班一起冲洗了饭堂。一点二十分,战士们簇拥着自己的班长走出宿舍送他上车。就在这时,一辆为连队送煤的卡车驶进了营区。还是默默地,姚玉建分开众人,抓起一把铁锨跳上车,同4个老兵一起为连队卸了最后一车煤。
分别的最后一刻终于到了。当紧握的手脱离了接触,不知是谁,突然哽咽了一声,如同一声令下,顿时招来倾盆大雨,新兵老兵抱头哭成一团。姚玉建哭着跑下山坡,到了汽车跟前,驻足一望,突然又跑了回来。再握一次手,再道一次珍重,又是两行热泪。
姚玉建走了。但连队营房的所有重新油漆的门窗却天天在告诉人们:他没有走。那是他伙同其他几个老兵凑了60元钱买来绿漆重新油过的。连队要为他们报销这笔钱,但他死活不让报。他用近乎哀求的声音说:“指导员,就让我们再为连队留点绿色吧!”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

笔底心潮卷墨花——记书法家董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笔底心潮卷墨花
——记书法家董文
子央
董文,也许在社会上还鲜为人知,但在书法艺术界,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现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师范学院艺术教研室副教授。1946年,董文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刚刚懂事的时候,母亲就训导他学习古典诗文和书法。这位很早就从事教育工作的女性,启蒙了儿子的艺术灵感,并促使他早熟。
董文同我谈起过学书经过:30年来,他遍临名碑法帖,通观篆隶行草,近来则专注于行书、草书的研究。走过了一条循规蹈矩(入古)——脱胎换骨(出古)——我用我法(无法)的道路,在书法艺术的长河里,转益多师,上下求索。
书法是一种表情性很强的艺术,而各种书体中,草书最能抒情达意,最能展示书家的心灵和个性。欣赏董文的行草,足可窥见一个书法艺术探求者的心路历程。
董文的作品已4次入选全国书展。这些作品一次比一次雄浑遒劲,一次比一次气势磅礴。一种潇洒倜傥、奔放畅达、意象开张的书风日渐成熟。他落墨之前,往往思虑再三,酝酿迟久,而一旦胸有成竹,就一气呵成,挟风带雨,落纸云烟。那纵横有象、挥洒自如的情景,使人感到好像有神力相助。有时,他会痴痴地向纸三日不操笔,而是着意领会所书篇章的内含深蕴,在理念和意境上求得相互的融合贯通。此情此景,他曾有感而赋:无情未必真书家,笔底心潮卷墨花。安得素缣三百丈,大江为我舞龙蛇。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了250多件次,4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等收藏了他的墨迹。在国内乃至在日本、东南亚一带,他的作品深得识者的青睐。
作为一个书法家,董文的艺术个性是鲜明强烈的;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书法理论和教学的研究也成就颇高。他一贯主张“书法家学者化”,提倡用学识、阅历、气质去陶冶书法艺术的“精气神儿”。体现他的研究成果的《草书概论》、《中国历代书法鉴赏》两部学术专著已相续出版。他主编的《中国书法百家墨迹精华》、《中日书法百家墨迹精华》两部高档次大型书法集,在书法界有广泛的影响。他还陆续发表了40余篇书法评论文章和近百首诗词。新版的《中国历代书法鉴赏》一书,既有赏又有论,既有评又有鉴,集分析与研究于一体,确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力作。

辽西北镇庙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辽西北镇庙
谭笑实
北镇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雄踞于辽宁北镇县城西2.5公里的岗峦之上,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于迷茫雾霭中远望,仿佛蓬莱仙境中的海市蜃楼,建于金代,元、明、清历次重修,现存各殿都是明清时所建。
据史料记载,全国有五大镇山,医巫闾山为北镇山。因形势险要,景色优美,受到历代统治者重视。隋朝以来,各朝封建统治者曾多次加封闾山,把它完全神化。为尊奉祭祀山神,金代建筑了这座山神庙。建庙以来,历代王朝都设主祭祀,每年春秋两季定期举行祭典。
建筑群从岗下到岗顶依天然地势排列而成,布局深远,规模宏大,南北长240米,宽109米。庙内的主要建筑为歇山式大殿,绿琉璃瓦顶,九架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梁枋上有彩绘,殿内东、西、北三壁画有星宿人物32个。山门的门额上刻有“北镇庙”三个大字,传说为明嘉靖时严嵩所书。
元、明、清三朝,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告祭碑、题咏刻石及重修庙宇碑记,计有元碑11方,明碑9方,清碑25方,可算一个小小的“碑林”。乾隆皇帝曾封此庙为闾山八景之一。

想起一则“附记”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想起一则“附记”
傅璇琮
前些天看《光明日报》5月2日的《史学》副刊,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不意发现吕叔湘先生一篇文章,题目是《书柴德赓〈史籍举要〉》。吕先生是语言学家,却在历史学的副刊上发表有关史籍介绍的书评,不免引起我的兴趣,就不管这一版面上题目看来重要得多的几篇宏文,专心读了这一豆腐干式的短文。
说是豆腐干式,确也不错,我曾大致数了一下,全文只不过720字光景,加上标题的位置,也不过800多一些。写得极朴素。不过700来字的文章,讲出了全书的主要优点,举出了读者看得明白也看了信服的例证,而行文又清晰、自然,真是一篇难得读到的书评。
吕叔湘先生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外著名的语言学权威,他的几本论汉语语法的专著,我在大学时是作为教材研读的,工作以后因为忙,读他的专门论文少了,但仍不时读到他在《读书》等刊物上发表的介绍英国文学的小品,感到非常有味道。却没有想到,他能放下大学者的架子,破门而出,写史学方面的小文章,而又写得那么普普通通,似乎很不起眼,却又是那么富有见地。
由此我想起了一件事。几年前,吕叔湘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批评新整理出版的某些古籍中标点上的错误,题目叫《整理古籍的第一关》。这篇文章引起了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者的广泛注意,反应很好。文中引了唐人李济翁《资暇集》中一句话:“学识如何观点书。”吕先生把“点书”是作为句读或标点来理解的。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有一位中年教师吕友仁,是70年代末上海师范学院研究生毕业的,与我相熟,他写了一篇小文章给我,提出与吕先生意见不同的理解,认为李济翁的所谓点书,系指音训而言,其含义是在一个字的某个角上用红笔加个点,以表示该字的正确读音,这是一种标音手段,是当时的习惯作法,而与“句读”无关。
吕友仁同志的文章,意见新奇可喜,论证详细平实。他作为晚辈,不敢直接寄给吕先生,只叫我看看。我觉得文章写得很好,未征得他的同意,就告诉吕先生了。吕先生很快从我处要了去,过了不多久,复信告我,说他已将此文推荐给《中国语文》,并已直接与吕友仁同志联系。1989年第4期的《中国语文》刊登了吕友仁的文章,文后吕先生还特地写了一则“附记”,其中说:“早些时在傅璇琮同志处看到这篇文稿,很高兴有人指出我引书不加审核,因而误解文义。当初我确是看见别人文章里引用《资暇集》和《日知录》,没有去核对原书就引用了。这种粗疏的学风应该得到纠正。”
读了这几句,我真是非常感动。吕友仁怎么能同吕叔湘这位大学者相比呢?但大学者却把这位晚辈的纠误之文主动推荐给语言学的专门刊物上登载,还特地检讨自己写文章时的疏忽,并把这一疏忽提到学风的高度。至此我才进一步体会到古人所说“学问乃天下之公器”这句话,也真正理解了“盛德”这一词的含义。

悠悠爱国心——记张君秋全家儿孙为亚运会义演

第8版(副刊)
专栏:

  悠悠爱国心
——记张君秋全家儿孙为亚运会义演
和宝堂
五月底,张君秋先生全家儿孙济济一堂粉墨登场,为第十一届亚运会集资义演,引起首都观众极大的兴趣。
张君秋的家庭,如今已是四代梨园世家,其母张秀琴是早年玉成班的著名河北梆子演员,生前不但苦心孤诣地将张君秋培育成四小名旦之一,而且为众多的孙子、孙女在艺术上的成长做出了可贵贡献。在这个艺术大家庭中,檀板清音不断,丝竹之声常鸣,如今张氏家中已是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马麒谭裘李张等流派纷呈。目前尚在美国课座讲学的张君秋先生曾通过电话责成全家儿女以各自的一技之长为亚运会集资义演,聊表爱国之情。张学津等兄弟姐妹谨遵父命、聚集北京,经三个月的紧张筹备和排练,终使演出圆满成功。
在首场清唱折子戏专场中,张君秋先生第三代颇引人注目。孙女张羽是义演中年龄最小的,却与李世济、马长礼、李维康等名演员多次同台演出,在少儿京剧大赛中年年获奖,她唱的马派老生戏《甘露寺》唱段,清脆响堂,一炮打响。曾赴日演出的外孙女卢思,在《霸王别姬》中,通过优美娴熟的舞剑把虞姬演得十分动人;大外孙女王润菁那载歌载舞的梅派戏《天女散花》,曾于数年前在戏曲学院的专业大赛中获得旦角组第一名,这次义演又使台下观众交口称赞。张先生的儿女们也有不俗的表现,特别是次子学海的《徐策跑城》与最后的大轴戏、长子学津演唱的《借东风》,一个得周信芳先生亲授,一个得马连良先生真传。再加上张家大儿媳、影视明星宋佳担任节目主持人,于节目中穿插介绍张氏兄弟姐妹从艺生活的小故事,更使演出的节目情趣盎然。
如果说清唱折子戏能够较充分地展示各自的艺术个性,那么接下来的大戏《龙凤呈祥》则以全剧“一棵菜”的协作精神,显示出张家子女在艺术上的可塑性和阵容的整齐。许多京剧观众都知道,《龙凤呈祥》角色多,行当全,且亦文亦武,多由各剧团名角合作,演出于喜庆节日。如今一家人演出这样的大戏自然十分难得,而且由学津前饰乔玄后饰鲁肃,学海饰刘备,三子学济饰周瑜,长女学敏、六儿媳张欣、四儿媳毛建华分饰前、中、后孙尚香,五子学治、四子学浩分饰前后赵云,六子学江饰孙权,次女学玲饰吴国太,大女婿王幼童饰张飞,七子学沆饰孔明,其堂兄弟学涛饰吕范,学源饰乔福,学清饰贾化,不仅生旦净丑各行角色应工对路,而且流派纷呈,花团锦簇,充分展示了这个艺术大家庭的人才济济和一家桃李争艳、三代为国增光的感人情景。

梅花图(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梅花图(国画) 党志强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