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0-06-01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西欧钢铁业面临新的挑战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际经济动态

  西欧钢铁业面临新的挑战
张振亚
欧洲共同体各国的钢铁工业过去10年里曾以其庞大、落后、亏损著称。从1980年到1985年,欧共体所创立的卡特尔(1988年撤销)对之多方保护。各成员国的钢铁业所接受的补贴高达350多亿美元。可是,这一切帮助产生的功效都不大。为了不依赖国内纳税人的钱来维持生存,不久前英国钢铁公司和法国国营的尤齐诺·萨西洛尔钢铁公司决心走自负盈亏的道路。
欧共体的钢铁业碰到的问题,其根子源于1975年—1980年时期。在那以前的30年,西方经济基本上保持了持续增长。1973年—1974年爆发的石油危机曾使世界钢的需求萎缩,但当时过于自信的欧共体钢铁业把这当作是暂时现象,继续扩大已有的生产设备能力,希望世界钢的需求会再次上升。
希望落空了。从1980年到1986年,欧共体的钢铁业被迫关掉了约30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的设备。直到1987年才有大量的钢订货单出现。这一年欧共体钢铁业竟生产了1.27亿吨钢,到1989年更增加到1.4亿吨钢。钢铁业初步恢复了元气,但是,没有人敢保证,这样的好时光能继续下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今年它的24个成员国钢的需求将下降2.5%。因此,欧共体钢铁业对此必须有应付之策。
大力削减成本,关掉一些工厂,这是它必须走的路。目前,欧共体已有4700万吨过剩产钢设备。虽然1976年以来它的76万钢铁工人已裁减了近一半,但是仍需减少。
不过,除了砍掉一些设备和减少工人,还必须设法使留下来的设备和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英国钢铁公司由于实行了按工厂生产效率每季度发奖金的制度,已经把生产每吨钢需要的人工小时从1982年的9.4降到1989年的4.7。西欧其他钢铁公司如果作不到这点,就要陷入困境。
欧共体钢铁业的一项真正革命在于重新去发现顾主。目前,由于汽车工业要求及时提供无缺陷的钢材,钢的质量和有保证的交货时间,常常比价格本身还来得重要。因此欧共体各钢铁公司不光要供应钢材,还必须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英国,活跃的推销手段已把高层建筑中使用钢材的比重从1980年的占30%上升到去年的55%。伦敦城为开发百老门地区,地产商人在钢材供应商的鼓励下,仅仅4个月就用掉了3600吨钢。
西欧的钢铁生产厂家正在从生产一般的炭钢转向生产专用的,从而也是更昂贵的特殊钢材。西德的蒂森钢铁公司已不再生产像厚钢板和粗钢丝之类的低级产品,转而从事冶炼镀锌钢板和其他具有抗腐蚀性的钢材。英国钢铁公司和法国的尤齐诺·萨西洛尔钢铁公司则紧紧追随其后。
欧共体的一些最大钢铁公司也像它们的日本和美国同行一样,力争在钢铁市场上占居上风。这就要求它们能为自己的产品创牌子。尤齐诺·萨西洛尔钢铁公司去年的钢产量达2300万吨,仅次于日本钢铁公司而居世界第二位。
欧洲共同体的钢铁工业在生产上虽然有了明显的恢复,但它所面临的挑战仍不少。首先,80年代初裁减的年轻工人太多。现在让上了年纪的在职工人操纵90年代的新机器,技术上有一定的困难。其次是新的炼钢技术的出现正在使一些新办的小型钢厂在成本上直接威胁大厂的生意。这不仅在美国如此,在西欧也一样。第三,80年代欧洲共同体对各成员国的钢铁生产者所实行的保护性内部定额分配制度已经取消;今后政府补贴至少在名义上将被宣布为不合法,这使习惯于受保护的当地钢铁制造商感到不适应。
欧共体的钢铁厂家目前正紧盯着日本的钢铁公司。后者在1985年日元升值之后,突然经历了一段成本上升的更为痛苦的调整阶段。新日本制铁公司等5家大钢铁公司到本年底止,将把日本国内的34座高炉中的8座关闭掉,另外,通过自动化和减少生产设备能力,日本钢铁业从1986年以来已裁减了4.7万工人,目前职工人数已降到30万以下。
面对这一前景,欧共体的各钢铁公司已经紧密联合,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总之,近来西欧的钢铁生产厂家比过去10年中的任何时期都要好一些,它们已能同日本、美国和南朝鲜的钢铁公司进行面对面的较量。如果它们受到挫折,从而想返回到过去的接受国家津贴和保护的境地,那将是困难的。随着1992年欧洲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的出现,西欧钢铁业除了迎接新的挑战之外,别无选择余地。

乍得经济在逐步恢复中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乍得经济在逐步恢复中
段春来
漫步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街头,从陈设简单的商店橱窗到朴实无华的总统别墅,处处给人一种简朴、宁静的感觉。这个经历长年战乱的国家,今天正在政府的带领下,逐步恢复和发展着自己的经济。
乍得地处撒哈拉大沙漠南缘,是非洲中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这里气候炎热干燥,全年滴雨不见的旱季长达8个多月。恶劣的自然条件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加上能源匮乏,交通不便,战乱连绵,致使经济十分落后,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最穷国之一。
为了逐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哈布雷总统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1985年制定了以实现粮食自给为目标的农业发展纲要和全民造林同沙漠化作斗争的战略规划,还制定了1986至1990年经济发展计划。乍得政府在努力争取国际援助、积极鼓励外国投资的同时,增加对农业的投资,稳定农产品收购价格,指导农牧民科学种田和放牧……由于上述措施较为得力,加上前一阶段未遇较大自然灾害,近两年粮食获得较好收成,基本可以自给。同时,牲畜存栏也在恢复,棉花调整改革计划亦初见成效。
棉花是乍得经济的主要支柱。在乍得,人们习惯说:“只要棉花看好,一切都看好。”前几年由于战乱和国际市场棉价下跌等影响,乍得棉花生产和加工业曾一度陷入严重困境。后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帮助下进行调整和改革,采取了减少棉田、提高单产、冻结收购价格、关闭一些棉花加工厂和改善经营管理等项措施,近两年来棉花生产成本下降,产量趋于稳定,开始出现转机。粮食和棉花的稳产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也为其它经济部门注入一定活力。
值得称道的是,乍得在执行经济恢复计划中,为了共渡难关,举国上下都过着简朴的生活。政府好几个部挤在一幢办公楼,街上很少见到豪华轿车,几辆奔驰轿车只供接待国宾时使用,部长们上下班都乘坐普通的标致或丰田车。政府各部门严格根据国家财政力量安排各项计划,宴请外国宾客也很注意节俭开支。
当然,目前乍得还是十分贫困的,经济恢复才刚刚开始,各种困难和问题仍不少。但是只要乍得政府巩固安定的局面和各项正确措施实施得力,乍得经济的继续恢复和发展还是大有希望的。

鲜花市场的启示——浅谈苏联合作社的发展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苏联通讯

  鲜花市场的启示
——浅谈苏联合作社的发展
本报记者 周象光
莫斯科人爱鲜花,客厅里摆着鲜花,探亲访友更离不开鲜花。出售鲜花的摊点遍布全城,鲜花的包装讲究,价格也算合理。即使在冰雪未融的早春二月,鲜花市场也十分繁荣。这同商品紧缺的日用消费品市场形成鲜明的对比。
过去,莫斯科人买鲜花也不容易。目前鲜花市场的繁荣,是苏联大力发展合作社和放宽个体经济政策的结果。据《苏联合作社法》规定,3个人以上合伙便可成立合作社,而实际上有时1人提出申请,也可获准注册。于是各种类型的合作社便应运而生。由于培植鲜花比较简单,即使冬季有一座暖房便可生产,因此鲜花业发展较快,目前已达到供求基本持平的程度。
合作社的兴起不仅繁荣了鲜花市场,而且给苏联社会的经济生活增添了活力。现在,大街上出售自制食品或日用品的商摊多起来了。居民需要修缮房屋、组装家具、安装电视天线或办理婚丧喜事等,只要打一个电话,有关的合作社就可以登门服务。苏联普遍实行每周5日工作制,而合作社在假日里也照常工作。合作社收入的多少与其经营好坏直接相关,因而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都比国营企业好。可以说合作社的兴起,既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也为许多家庭增加了收入。
去年以来,合作社有了较大发展。据今年年初统计,全国已有合作社19万多家,从业人员490万人,总产值达403亿卢布,占全国总产值的4.4%,其中服务性合作社的营业额已占全国服务行业的15%。
然而,合作社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当局希望发展的是能提供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合作社,而实际上发展较快的却是从事买卖活动的商业合作社。有些合作社甚至通过各种门路倒卖紧俏商品,有的把国家禁止出口的原材料弄到国际市场上出售,再从国外购买国内稀有的“洋货”高价出售,从中谋取暴利。为了改变合作社的行业结构,鼓励日用消费品生产,苏联政府对合作社的发展作了新的规定,即限制商业性合作社,鼓励生产性和服务性合作社的发展。目前,生产日用消费品的合作社的产值已占全国合作社总产值的17.6%,服务性合作社产值已占8%。然而,发展日用消费品生产合作社毕竟比鲜花生产合作社复杂得多。它不仅需要较多的资金和技术设备,而且还得有原材料的保证。当前,原材料批发市场尚未形成,许多合作社不得不依附于大企业,进行承包式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独立经营的合作社由于高价采购原材料,不得不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有些合作社为了获得平价原材料想方设法“走后门”。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也随之而起。此外,经营者担心政策有变,热衷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如工资基金一般都占全部收入的79%以上,而发展基金只占全部收入的15%。凡此种种都影响到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但是,人们从鲜花市场的繁荣得到了启示,认为只要政策对头,积极引导,合作社就有可能在繁荣日用消费品市场方面成为一支新的生力军。

美国人与快餐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美国人与快餐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增长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感到,没有必要把时间过多地消耗在家庭中的食品烹调上。去年十二月,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只有百分之三十三的成年人才经常在家中用餐,尽管百分之七十五的美国家庭已拥有微波炉,但其中百分之六十八的人经常光顾快餐馆;百分之五十的家庭常年靠冷冻食品、盒饭过日子。
美国人用餐方式的变化直接推动了快餐业的发展。一九八八年,美国人在快餐馆的花费达六百亿美元,平均每个人合二百四十美元。现在,美国的快餐馆已遍及城镇大小街道、大学、医院、机场、码头和高速公路。据美国商务部的调查,一九八八年美国食品业劳动力短缺二十五万人,其中快餐业占二分之一以上。
快餐业劳动力的短缺迄今已延续了几年,但快餐馆的生意却兴旺发达。作为克服劳动力不足的一个对策,快餐业的老板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机器人。例如著名的麦克唐纳食品公司下属的数十家快餐馆已开始普及机器人,有些机器人已代替人工烹调法国式油煎饼。纽约市的肯塔基食品公司已使用机器人制作三明治和汉堡包。不过,更多的快餐馆使用的是机器人服务员。纽约市的一些快餐馆使用的机器人可在环形轨道上行走,具有十至三十种程序和记忆功能。顾客在座位上按动一个开关,机器人便召之即来。顾客在机器人的托盘上按规定放入筹码,机器人就发给餐具,并按照需要从厨房的料架上取下快餐送至顾客处,服务时间仅需半分钟。据对二百家快餐馆进行调查,百分之四十五的快餐馆对机器人服务员感兴趣,百分之六十八表示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调查表明,购买机器人的费用可在三至四年内收回,而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是十五年左右,这对快餐店老板来说还是十分合算的。           
        (刘林森)

图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图为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市街景。本报记者 徐德文摄

图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智利以盛产铜闻名于世,十六世纪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智利人民在民族英雄贝尔纳多·奥希金斯将军领导下进行反殖民斗争,终于在一八一八年获得独立。图为矗立在圣地亚哥的奥希金斯铜像。 孙国维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