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0-04-20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先抓“龙头”——汽车工业如何走出低谷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先抓“龙头”
 ——汽车工业如何走出低谷
本报记者 林钢
今年一二月份,汽车工业形势依然严峻。
如何才能走出谷底?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领导带队,兵分5路,到基层调查研究。他们看到,如果说资金紧缺使企业陷于困境的话,那么市场长期疲软正在给企业以致命的打击。财政部一个调查组到“一汽”听取意见,一位厂领导谈了4点:一、鼓励适度消费;二、搞活流通;三、调整结构;四、放宽政策。四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汽车工业走出谷底,得从启动市场入手。他的意见是有代表性的。
企业为度过当前难关可谓千方百计,殚精竭虑。不是没有人要汽车。许多单位急需汽车,也想买,但没有钱;另有一些单位有钱,但不能买(控办不批)。于是那位厂长就发出了“鼓励适度消费”的呼喊。他说:用限制消费求得平衡是消极的办法。搞活流通是对物资部门说的。汽车畅销时,流通企业赚的钱比生产企业多,后者一直认为不合理。汽车一滞销,物资部门则连指令性计划内的汽车也收购不足,起不到蓄水池的作用。生产企业当然有意见。经营部门则叹苦经说,由于贷款利率高,一辆车只要2—3个月卖不出去,就无利可图了。何况,把汽车积压在企业,和积压在商业仓库区别不大,只是汽车搬家,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都不敢贸然接受银行贷款。双方在这点上是一致的:盼望国家采取措施,启动市场。
国家对社会集团购买力的严格控制,的确起到了从宏观上调控市场的作用。“汽车热”已然降温。然而从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还看到另一面,目前的“社控机制”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太迟钝,有待完善。当汽车市场已经很不景气,产品严重积压(到去年底,汽车产品积压已超过10万辆,占用资金约50亿元),还不适时调整,于是,好政策就引出了负作用。
常听汽车行业中人这样说:汽车是按国家计划造的。造了车,不让买,不让卖,难以理解。这几年,他们一直在探索需求平衡的新机制,呼吁建立一种生产、销售和控购一条龙的管理办法。当务之急则是希望分类、分层次地适当放宽“社控”。
我到物资部门采访。一位总经济师斩钉截铁地表示:启动市场,最有效的措施是加速老旧汽车的报废更新。据了解,全国现有汽车保有量500多万辆,需要更新的有80万辆。他说,今明两年治理整顿期间,如果每年更新15万辆汽车,市场购买力就可提高20%,便可使大批汽车厂任务饱满,市场激活,国家增收。
各类汽车都有合理的使用寿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是国外治理汽车市场疲软常用的好办法。我国由于汽车工业规模不大、品种少、供不应求,从上到下都缺乏更新的观念。多数用户是无限期地维修使用。其实,这是得不偿失的。它加剧了本来已很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还加重了车祸、噪音、污染等公害。汽车市场人为地缩小,到头来受损害的还是企业,形成恶性循环。据抽样调查,行驶50万公里的老旧车如继续运行,则效率下降30%,保修费用增加35%。一辆中吨位卡车平均每百公里的油耗高达33升。数十万辆老旧汽车继续运行造成的能源浪费是一个何等惊人的数字!我们应该算算这笔帐。
总结过去的经验,这位总经济师还建议:鼓励汽车厂自己更新本厂产品;增加买方更新贷款;更新是以旧换新,不增加公路流量和压力,因此,免征交通附加费是合理的;还一定要加强交易市场的管理,做到更新一辆,报废一辆,严防报废车倒流。
在汽车交易中,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都认为购车税、费负担太重,征收的随意性也太大,是不利于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因素。这个地方收了横向基金配套费,那个地方也开征。税、费只见增,不见减。有的税、费,是在“汽车热”时出台的,意在调节市场、抑制过热消费,如今汽车市场跌入低谷,还照收不误,就不合适了。至今没有一个部门来考虑免收、减收或暂缓执行。南京汽车制造厂作了个调查,单位用户购买一辆跃进牌汽车,一年需交纳25种税、费共达1.5万元。购置附加费、临时牌照税收了,再收正式牌照税;临时保险费交完,再交正式保险费;还有过桥费、过路费……有些用户,本想报废到期旧车,但因怕买新车税、费太重,只好作罢,继续让旧车超期服役。这个问题,是否也应在清理整顿之列呢?

“冷”“热”之后看海南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冷”“热”之后看海南
本报记者 马鹤青
今年4月,是我国最年轻的省——海南省建省两周年。前不久,海南省长刘剑锋在海口市同北京来的记者们交谈时,十分诚恳地谈了海南的历史,谈了海南过去遇过的“冷”,谈了海南近年受过的“热”,也谈了海南今天比较正常的发展温度。在全岛的所见所闻,使大家相信:刘省长的谈话很实在。要了解海南的今天,就得知道海南的昨天。要建设海南省,建设“大特区”,就需要瞻前顾后,掌握一个适当的温度,走一条切实的道路。
人们常说海南是中国的一个宝岛,面积虽小于台湾,而资源和气候却优于台湾。可是,海南这个热带宝岛,在历史上却有很长一段“过冷”的日子。且不说唐宋时代开始这里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在近代史上这里也是冷冷清清。1940年,侵占海南的日本人在岛上开了一个小铁矿,算是现代工业,而在首府海口市,也只有用手摇机织袜子的。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修港口、建工厂,海南人也只能隔海相望,因为那时候外国军舰常在附近海域出没,国家的着眼点是先在岛上驻扎空军、海军,准备打仗,守卫国土。几十年来,海南四周的天然良港里,只有渔家的小木船来往,公路又少又窄。全岛缺少电力,直到几年前,海口市的路灯还很少,各家商店门口放一台柴油发电机,天黑了发一点电照亮自己的门市。至于农业,虽说气温高、雨量足,可是生产的粮食还不够岛民吃。五指山里的黎族、苗族兄弟还在刀耕火种。如此冷清穷苦,人们自然缺少商品观念,甚至还羞于买卖。农家有了鸡蛋、香蕉,拿去放在路边上,自己躲进林子里,偷看过路人在他的“自选市场”上拿走东西,凭自觉留下点钱。等“买主”走远,“卖主”才出来把钱收走,不计多少。甚至到今天,那“冷”的痕迹依然可见,路边有大片荒地无人耕种,同时又有60万人需要国家钱粮救济。海南是宝岛又是穷岛。几个月前,一个日本企业家代表团来海南考察,其中有位年长的企业家感叹说:“1938年,我是一名日本军人,我们是在你们海南的洋浦港武装登陆的。这次我又到洋浦,同52年前相比,那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海南这块得天独厚的宝岛,实在“冷”得太久了。如今世界在迅速发展,那位日本老兵的感叹,理应激励国人奋起直追!
物极必反,久“冷”有时引来的是骤“热”。近几年来,开发建设海南的呼声逐渐高涨,特别是1988年宣布建立海南省大特区以后,一股“海南热”立即席卷宝岛,同时波及大陆。人们一听说在海南建特区,一下就想到深圳的迅速繁荣。实际上,深圳原是一个小县城,背靠大陆,面对香港,用较快的速度改变面貌比较容易。而在海南这个“冷”了多年的地方,有19个县市,农村很大,生产落后,交通不便,怎能同深圳相比?于是,刚说建特区,急于求成的情绪不可避免,也会出现些“超前”的安排,比如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修建豪华饭店,10年之内就很难用得上。这股“热风”传到大陆,滚滚人流跨海涌入海南。海口市一些旅馆门口挂出许多公司的牌子,各种公司竟达几万家。这中间当然有立志开发建设海南的,也有很多人误认为一到特区就能马上赚大钱。成千上万人满头大汗地来回奔走,寻找赚钱门路。结果建设没上去,消费上去了,物价上去了。接着又是成千上万人下海南求职,有的带张文凭来,有的辞掉大陆的工作全家来。琼州海峡的客轮坐不下,有的搭渔船过海。海口的大街上满是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和有各种专业职称的人。那时,报纸上的大标题是《十万人才下海南》,实际上,从1987年到1988年,来海南留下姓名要找工作的有18万多呢!海南的党政机关和工矿企业整天忙于接待、考核,忙了一年,录用6000人,占来海南人数的1/30,10多万人不得不返回大陆。我们在海南期间,多次听人们赞扬被海南录用的人,在海南扎下根、艰苦创业的事迹。今年春天,海南各部门又先后寄出成百上千的调令,把前几年曾来求职的合格人才调来,事情办得很有条理。从这里可以看出,天下事,太“冷”不好,太“热”也不行。没有一定的计划,没有必要的程序,靠一股热风办事,难免令人失望。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尤其如此。
“冷”的日子已成历史,短暂的过“热”也已过去,海南终于能在比较正常的温度下进行建设了。1988年以后,在全国治理整顿声中,成千上万的公司摘下牌子撤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和各大企业来投资办实业,一批工厂先后建成投产。外国客商也来考察,准备同海南合资办工厂建港口。中共海南省委和省政府现在的建设方针是“用政策,打基础,抓落实”。“用政策”,用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包括中央给海南建特区的政策。这使人们思路明确,各项工作和建设有了先后次序和轻重缓急。“打基础”,是准备起飞的硬功夫。前边说过当年海南严重缺少电力,经过两年的奋斗,如今海南同福建一样成为电力有余省,全国仅此两家。海口机场已开辟16条航线,飞机可飞往大陆各地,还东飞香港,西飞曼谷。南边三亚市的凤凰机场今春也将动工。已经开通与世界各地的电讯来往。全省公路都在整修加宽,东线的高速公路正紧张施工。全岛四周的港口设备都在改善,吞吐量不断增加。海南有广阔的农村,人们当然忘不了农业。近两年,大批物资和资金下乡,大批干部下到农村,农业也开始振兴。去年5次风力超过12级的大台风袭击海南,海南却夺得粮食丰收。海南正努力补上先天之不足,努力打好基础。这看起来不像头几年过“热”时那样轰轰烈烈,却件件落在实处,件件有成效。人们可以乐观地预言,这样再苦干几年,海南将逐步羽毛丰满。
刘剑锋省长同记者们交谈时,转达了省委书记许士杰的话:“宣传海南时,千万不要说过头话。”事实确实如此,海南至今尚有不少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尚有大量艰巨工作有待完成。海南人越是谦虚谨慎埋头苦干,人们对海南的信心也就越足。

储蓄窗口见真情——记金融系统服务明星张欣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储蓄窗口见真情
——记金融系统服务明星张欣
朱庄虹
张欣因工作调动离开北京市工商银行王府井储蓄所已有半年多了,可不少储户仍然在问:“张欣哪儿去了?”或请代问张欣好。
一位普通的储蓄员,每天从事的是收收付付,送往迎来的工作,为什么能赢得这么多储户的心?熟悉张欣的人都知道,参加储蓄工作8年来,他以真诚的心和周到的服务同众多储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下面记述的是这位全国金融系统服务明星,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几件小事。
10元钱以外的价值
平时,张欣对待储户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发现哪位顾客有困难,他总是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一年夏天,河南省平顶山的一位小学教师,出差路过北京,想给孩子买点东西,可手上只剩下一张火车票和30元国库券。他在王府井储蓄所柜台前转了好几圈,几乎所有窗口的储蓄员都告诉他,国库券未到期,不能兑换。此时,张欣主动招呼这位面有难色的顾客,一面细心地介绍有关国库券的兑换事项,一面掏出兜里仅有的10元钱,塞在了他的手上。这位讲课多年的“教书匠”,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几天后,张欣收到了这位顾客从河南家乡汇来的10元钱和一封信,信中写道:“您的真诚使我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今天你帮助了我,明天,我也一定要帮助别人。”张欣怎么也没想到这10元钱会有如此大的价值。
几句话换来增储1.2万元
有人曾经计算过,张欣从柜台前站起,一手接过存折、凭条,一手操作计算机,到传递复核,办理完一笔存款业务,仅用1分钟。可又有谁知道,小张为解答储户疑难问题,刻苦学习储蓄业务知识所花费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啊!1987年6月,一位储户来到王府井储蓄所,准备存入活期7000元。张欣一边请储户填写存款凭条,一边与他拉家常。原来这是位经商的意大利华侨,每年都到中国来。张欣看到他对国内银行不甚了解,便建议道:“您如果存1000元活期,仅得利息28.80元,而存入一年定期,同样1000元,就可得到72元的利息。利息高,又并不耽误您做生意。”华侨听罢连称有理,立即将手中的7000元全部存入一年定期。几天后,他又交存了5000元。
倒两次车也要找张欣存款
1989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家住金鱼胡同的老奶奶来到王府井储蓄所。她小声叫出张欣,与他说起了“悄悄话”。原来老人在王府井储蓄所有3张存单,是一位老储户。她看到张欣几年如一日坚持以诚待客,认定这个小伙子可以信任。最近老人在南小街看上了几间房子,想买下来,可又吃不准,就来找张欣商量。不久以后,老人买下了那几间房子,并搬了过去。可是存钱、取款老人还是“舍近求远”非到王府井储蓄所来。张欣劝老人:“您这么大岁数,到我这里来存、取款,还要倒两次车,多麻烦呀。”老人笑着说:“到王府井储蓄所找张欣办事儿,我信得过。”

当众“亮丑”的效应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当众“亮丑”的效应
黄宣传
武汉日用香精厂厂长邹伯祥,向用户介绍该厂新产品乳化桔子香精的性能,竟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既讲优点,又端毛病,不打“埋伏”,末了还讲明他们正在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没想到,外扬“家丑”竟赢得用户充分信任,大家抢着订货,订货量远远超过了厂家的生产能力。现在该厂正抓紧改进工艺、更新设备、扩大生产量,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这种敢在订货会上主动扬“家丑”的厂家,我们遇到的确实不多。一般厂家都脱不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路子。少数厂家甚至把本来不怎么样的产品,吹成“世上少有,天下无双”。夸大其词,结果,反倒引起了用户的疑虑。其实,用户心中自有一把精确的尺子,“甜瓜”、“苦瓜”还是“淡而无味的瓜”,用户一尝即明。而用户上当只有一回。你不实事求是地瞎吹,用户因不明底细受了骗,他会以切身的经历四处诉说,那“宣传效应”比厂家花钱登广告厉害得多。这类事例是不胜枚举的。所以,新产品问世,宣传、介绍还是实事求是好,这对生产者、用户均有好处。因为任何产品,即使是名优产品,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肯定有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当着用户讲实话,而不把话说满说过,会使用户心里踏实,产生一种信任感。
主动当众“亮丑”,对厂家也是一种压力,能逼着自己加劲挖潜改造,使产品更上一层楼。武汉日用香精厂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原料多元化 努力提效益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原料多元化 努力提效益
王曾敬
提要:原料短缺,是当前纺织工业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两项任务,提出实现原料结构多元化,是改善我国纺织原料供应紧张状况的根本途径,并就如何提高纺织原料的利用率和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
                
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原料短缺的突出困难。棉花、化纤,以至羊毛、蚕茧丝等供应都十分紧张。从历史来看,除少数年份以外,纺织原料的滞后一直是困扰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治理整顿,既是我们解决纺织原料短缺问题必须遵循的方针,也为我们解决纺织原料短缺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的纺织工业当前要突出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调整产业结构;一个是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我们要按照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产业的要求,努力恢复和发展棉花生产,加快化学纤维及其原料的发展,搞好非棉纤维的利用和开发,使纺织原料建立在多元化的基础上,促进纺织工业和纺织原料更加协调地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按照深化改革和严格管理的要求,推进纺织品的深度加工,强化纺织原料的物耗管理,使有限的纺织原料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促进纺织工业从数量型转到效益型的轨道上来。
加快化学纤维及其原料的发展
解决原料短缺,首先要努力发展生产。棉花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在恢复和发展棉花生产的同时,要加快化学纤维的发展。从总量看,我国化纤在纤维消费总量中已达到29%,但仍然低于目前世界平均46%的水平,不敷纺织工业发展的需求。化学纤维不仅可以避开耕地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弥补天然纤维的不足,还可以提供天然纤维难以替代的特殊功能纤维。加快化学纤维发展已经被许多国家证明是一条发展纺织工业共同的道路。
化学纤维及其原料是我国急待发展的主要原材料,初步匡算本世纪末生产能力至少应达到300万吨以上,其中150万吨属于新建。我国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有比较发达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化学纤维及其原料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化纤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纺织工业作为一个单一的加工工业的属性,而成为一个资源——加工型的复合性的产业部门。也使纺织工业从一个单一的传统产业,发展成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复合性的产业部门。考虑到大型化纤工业基地的建设周期通常要在10年左右,所以,从现在起就应当把化纤及其原料纳入产业政策优先支持的重要原料序列,以不失时机地抓好化纤和化纤原料的发展。
化纤和化纤原料的发展,涉及到好几个主管工业部门,这就要求统一规划,协调配合,并发挥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对化纤和化纤原料建设中的一些重要的比例关系,如涤纶、腈纶、锦纶、维纶、丙纶、腈氯纶和氨纶等的比例,长丝与短纤维的比例,差别化、功能化纤维以至仿丝、仿毛和仿麻纤维的发展等,也都要加以合理规划。这样,就使化纤和化纤原料的发展,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布局、规模和品种比例上都更适应纺织工业合理发展的需求。
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天然纤维
我国拥有多种天然纤维资源,除棉花外,还有蚕丝、绵羊毛、黄红麻、苎麻、亚麻、兔毛、山羊绒等。这些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其中多数是十分宝贵的纺织原料资源,有的在世界上被誉为软宝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天然纤维,着眼点不仅在于近期可以弥补我国纺织原料短缺的局面,从长远看这些大都要以开发成为独特高贵的纺织织物。就像中国丝绸及其服装饮誉世界那样,应把苎麻、亚麻、兔毛、山羊绒和羽绒都当成“第二丝绸产业”,积极加以开发和利用。
我国宜牧草原辽阔,宜麻坡荒地也很多,有些产纤维动物宜于家饲户养,适宜于农村现有经济状况,可和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措施相结合,这些都是有利条件。现在,需要有关地区和部门制订规划并从良种、技术和资金方面加以扶持;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需要,避免因收购价格大起大落,而使农(牧)民遭受损失,使资源受到破坏。这就要使这些资源的发展,建立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稳定基础上。通过控制出口量和收购价格,使出口量稳定,也使国内市场和消费者能够接受。
推进纺织品的深度加工
推进纺织品的深度加工,是改善纺织原料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在行业和结构中,纺大于织,织大于染的状况已经基本得到改变,而印染后整理薄弱和大纺织、小服装的局面依然有待于完善。我们要努力提高纺织品的附加价值,使有限的纺织原料为社会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
要加快服装工业发展,努力提高服装成衣率。目前,按全年生产170亿米布匹计算,我国服装成衣率仅占30%。在出口纺织品结构中按价值计算,梭织和针织服装加在一起约占43%。这个比例是比较低的,不适应内销和外销市场的需要。目前内销服装通过商业供料、外销服装依靠外贸供料的方式,是历史上形成的,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近几年来,在不少地方出现的纺织印染厂办服装厂,针织厂办纺纱厂的老方式,也并非完善的对策。我们要在主管部门的支持推动下,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通过发展市场、厂厂直供、横向联合和企业集团等办法,不断探索新路子。
努力优化产品结构,一是要“扬长避短”,多发展混纺交织纺织品,少使用短线贵重的原料,多使用长线便宜的原料。二是要努力发展“料轻工重”的纺织品。据测算,如果把棉纱改细一个纱支,全国就可以节约上百万担的棉花。为了促进在原料经济的基础上产品结构的优化,对纺织品的价格管理上,宜采取稳住上游产品价格,放开下游产品价格的办法。在纺织品作价原则上也要相应改进,要从以按原料质和量为作价基础,逐渐加大以工费为基础作价的比重。
强化纺织原料的物耗管理
据统计,纺织品成本中,原料费用要占70%以上。目前,我们每年使用各种纺织原料在500万吨以上,总原料成本在700亿元以上。每节约1%,其数量就相当可观, 就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降低纺织原料消耗是当前纺织企业的迫切任务。近年来,由于纺织管理基础工作的削弱,纺织原料消耗也不够稳定。不少企业的吨纱耗棉已经突破1070公斤,达到1080公斤,有的甚至更高。造成这种状况是有一些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纺织原料混等混级含杂掺假现象比较严重,但是这方面仍是有很大潜力的。我们一些印染厂的产品合格率只有80%左右,一些服装厂的排料利用率也不足90%,企业在这些方面可挖掘的潜力应该说是很大的。
改善纺织原料的保管回收和再生利用也是很重要的。在有些企业中,对回棉、落花等下脚的回收利用就有很大潜力。对一些已经使用过的贵重的纺织原料资源,例如羊毛织物的回收再生,是我们需要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项目。这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也十分重视。我们要发扬纺织工业职工的传统美德,提倡人人节约一两花、一绺线、一寸布的精神,减少以至杜绝对纺织原料资源的一切浪费现象。
目前,我们在纺织生产过程中,对人的要素、资金的要素是比较重视的,但对物的要素重视不够。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这是我们基本的国情。
纺织工业面临原料短缺的严峻形势,尤其要强化这方面的管理和考核。除了要严格考核纺织原料消耗定额以外,要制订并且考核吨纤维的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吨纤维创销售收入,吨纤维创利税以及吨纤维出口创汇等指标。这应该成为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作为生产和原料分配、资金分配和基建、技改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和项目评估的重要依据。

图片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热浪”消退之后,海南省开始扎扎实实地做打基础的工作。两年来,交通、能源、通讯、供水、旅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武进群 张雅心摄
上图:正在扩建中的八所港。
下左图:装机二十五万千瓦的海口电厂已经建成,目前已试运行,准备并网发电。
下右图:话务员正在为用户接长途电话。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