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90-04-15第6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阎殿魁外传[报告文学]

第6版(文学作品)
专栏:

  阎殿魁外传[报告文学]
  浩然
我去唐海县调查水稻种植情况,没想到遇见个外号“小鬼儿”的阎殿魁;他改变了我原来的写作计划,不得不先给他画个像,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介绍。
在新时期,唐海一跃成为河北省的首富之县。它靠什么富的呢?人们回答说:靠水稻、海水养虾和加工业这“三足鼎立”的经济优势的开拓与发挥。既然把水稻摆在“老大”的位置,我就从它入手,焗焗历史,找找富之路、福之门的诀窍。
县委书记说:“咱们上红房子访问访问吧。”
副县长说:“我也陪你去,找找阎小鬼儿,都能够了解清楚。”
“红房子”是什么地方?“阎小鬼儿”又是何许人?让我好生纳闷;坐在行进的汽车上,忍不住向主人提出这个疑问。
原来这方土地属于渤海滩涂,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本世纪40年代,从河北、山东、河南招募劳工来这里垦荒种稻;还盖了一幢红砖墙的房屋,驻扎“华北垦业有限公司”和“领事馆”的办公人员。于是人们称那地方为“红房子”,一直沿续至今。“阎小鬼儿”呢,大号阎殿魁。他是当年第一批劳工中的一个,如今成了有数几位“遗老”里的一员。日本投降以后,共产党解放了这块地方,阎殿魁又成了第一批积极分子、第一批共产党员、第一批乡村干部队伍的一员。他资格老,经历多;长期的工作实践,练出一套与一般农民很不相同的性格和心术;尽管在“官职”方面他没有“高升”上去,却成了上下公认的一位有能力、有贡献、有政绩的优秀基层干部。他当过村长、生产队长、村支部书记;别看没在学堂上过一天学,竟然当了6年农场的会计室主任;连“叶轮”这个机器名词都不会说的时候,能在服装厂厂长的位子上稳稳地坐了4个春秋。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干何种行当,他都干得比别人出色。冀东地区,特别是唐山到秦皇岛一带,人们习惯把某个人脑袋瓜灵敏称为“鬼头”;阎殿魁周围的人,为褒扬他的聪明、机智,就送了个外号“阎小鬼儿”。
汽车在一方方翡翠般稻田间穿行的时候,陪同我的领导同志绘声绘色地给我讲了一段往事,很能表现阎殿魁的个性特点。
有一年,这地方闹了一场大旱。当时阎殿魁当生产队长。正当日夜不停地抽水灌地、抢插秧苗的紧急关头,抽水机坏了。请人修理,缺少几个叶轮,镇上、城里都没能配上,跑到唐山市也没有买到。万般无奈,阎殿魁亲自火急地赶到汉沽一家专门造农机具的工厂。一位从上级单位“下放劳动”的高级工程师接待他,问他要购买什么样的零部件。阎殿魁不会说“叶轮”这个名词,为了让人家听明白,快把事情办妥当好返回去,就一面打手式比比划划,一面告诉人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圆圈,三个翅儿……”
那个工程师越听越糊涂,很不耐烦地绷着面孔对他说:“算了,算了,你快点回去,换个明白人再来买吧。……”
“哎呀,同志!”阎殿魁挺严肃挺认真地回答人家,“我们村483口人,顶数我明白,才把这个任务派给我了,还上哪儿去找更明白的人呀!”
工程师听了这句话,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得得,你到我们仓库看看,要什么样的,自己挑吧。”
阎殿魁为了给队里省点钱,没有进库房,而是爬到废品堆上寻找,终于找到了急需而又可用的抽水机叶轮。
他在唐山下了火车,不停气地跑到汽车站。不巧,那个售票的小窗口,“呱哒”一声关了:最后一班的汽车票全部卖完,怎么拍打呼叫也不给开。
阎殿魁当时心急如焚,满头滚大汗珠子。但是他没有急得团团转,也没有灰心泄气,而是动脑筋、想主意。他手提着用铅丝串着的零件,四下观望;一眼望见“站长室”三个字儿,立刻“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他凑到站长室跟前,往台阶上一蹲,眼盯着那个门扇等机会。时间不长,站长果然走了出来,阎殿魁就冲着一丝云彩没有的天空大声地自言自语:“总嚷嚷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也不知这话是真是假?”
年轻的站长没搭理他,扬长而去。阎殿魁不追不赶,等站长转回来的时候,他又仰望蓝天长叹一声:“唉,都说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也不知道是真的呢,还是喊喊口号就拉倒了!”
站长这时瞥了他一眼,径直进了屋子。
阎殿魁仍不烦不躁,冲着那掩着的门扇,把那句词儿再次高声“朗颂”一遍。
站长终于沉不住气了,走出门口,拧着眉头质问:“你没完没了的,这是叨咕个啥呀?”
阎殿魁见时机已到,抽身站起,迎到跟前,陪着笑脸答对:“站长同志,您不知道,我这是让倒霉的事给急的。队里几千亩稻子等着插秧,抽水机坏了,跑好几百里地好不容易买来了配件,急想赶回去打夜班修机器,没想到汽车票卖完了,我得在这儿蹲一宵,稻子得晚插一天;叫天不应,叫地不语,我能不急得说胡话呀?”
“你说得可是真的?”
“您看看哪!”阎殿魁把手提的零件掂得哗啦响,“谁要骗您谁是活孙子、王八蛋!”
“等我给你写个条子,加张票……”
“嘿,嘿,这回您可修好积德了。谢谢啦!谢谢啦!”
等到售票员接过站长开的条子一看,不知是抱歉呢,还是吓唬人地对阎殿魁说:“可没座位了,得站着……”
“哎呀,姑娘!我急成这样子,还讲啥座位不座位的?”阎殿魁回答,“那车上就是有地方楔根钉子,能把我挂起来,我也得走!”
……
我们的车子终于开到目的地。可是阎殿魁没有呆在家里,没有忙在村子里,也没有在稻子地里劳作。两年前,他已经退出了干部的行列,也不在劳动力的编制花名册上。他当然不肯闲着种花养鸟。他是老年协会的一个小头目,正在跟几位老年伙计一块儿辛辛苦苦地做着一件从未做过的新鲜事:引海水养对虾。
我们赶到离着“红房子”远远的东南角的海涂上,钻进虾池岸边的窝棚里,照样儿扑了空。阎殿魁的一位姓陈的伙伴也是老稻农,县委书记和县长就请他给我介绍这里开发种稻的历史。陈老头推辞说:“我比老阎来得晚,知道得少;老阎记性好,会说,是一本活历史,让他细细地介绍吧。他投饵料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大家一面等候阎殿魁,一面闲谈。从闲谈式的漫议中,我得知,此地本来荒无人烟,有点绿模样,那是星星点点的黄蓿。1942年日本鬼子派人来搞测量,第二年从中国的穷地方招来工人,分成23个“部落”。每个部落若干户,每户给六领芦苇席子搭棚子居住,租给牛和车,让劳工种稻谷,配给苞米、豆饼和橡子面填肚子;谁要吃了自己种的稻米,就算违法……
正说着话儿,棚子外边传来一个声音:“谁找我?哪来的贵客?”随即一壮壮实实的汉子跨进棚里。他中等身材,腰板挺直;细看,才知是上了年纪的人。光葫芦头顶上掺着不少银丝,满面红光,两只不大的眼睛,把所有的人扫视一遍,闪烁着“把一切都看透了”的那种光亮;见到了熟悉的老领导,他笑咧开嘴巴,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显出一种有活力又轻松愉快的年轻人的神态。
经过介绍,我得知他就是我们专程访问的对象阎殿魁。
阎殿魁漫不经心地跟我握一下手,同时把我打量一眼,以一种类似老相识,又有点居高临下的口吻问我:“你是写小说的?”
我点头称是。
“还打算写几本呀?”
“如果写得动的话,还想写点;不过老了……”
“咳,你才多大年纪,说这话!身体还行吧?”
“一般化……”
“干你们这行的多愁善感。笑一笑,十年少;一天三笑,百病皆无,这话没错。眼下吃得好,知识分子又不挨整了,应该撒着欢写。多写点儿老百姓的事儿,别写那些千年万年的老辈子的东西,给人当古迹听。也别写那号粉的埋汰的玩艺。那是大烟、白面儿、吗啡针。害人害国!这股阴风再不制止,非乱了套不可!……”
阎殿魁说得随随便便,我倒觉着很有意思。在座的领导同志为了帮我完成采访任务,硬是把话茬给扳到原定的题目上。幸好阎殿魁讲正题同样生动活泼,而且不时地冒出一句既有哲理的闪光又有人情味的水灵灵、活鲜鲜的语言。我听得入迷,不禁对他说:“往后我要是写唐海县题材的作品,一定请你当语言顾问。”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落下地平线,我们必须告辞返回县城。
阎殿魁一步跃出窝棚,招呼我:“先别走,我请你坐我的船。到了养虾的地方,不下到虾池里去尝尝味道,你可咋写呀!来,我给你划船。”
盛情难却,我只好从命。说实话,一迈上那小船,我就发觉阎殿魁驾驶技术并不高明。他的几篙下去,就把我摇晃得站立不住,小船差一点钻进拦网里。
转眼之间,离别唐海将近3个月。我常常想起那里的独特美景,怀念在那里新结识的一心一意创建新生活而又热情豪爽的人们。幽默、诙谐,外带有点狡黠的阎殿魁,也是我所不能忘记的一个。我打算以阎殿魁为“模特”,用他的一个生活片断,或几件小故事缀合起来,写篇短篇小说。可以预料,这小说一定能够让读者感兴趣,会引起他们发出笑声。主意打定,在稻谷打晒入仓的时候,我又一次抽空跑一趟鱼米之乡的唐海,再次访问阎殿魁。
这一次,我们是在办公室里,坐着沙发,还有电热器驱赶初降的寒气的情况下会面交谈的。几乎在一见之下,我就敏感地觉察到阎殿魁的异样变化。他那丰满的脸颊明显地消瘦了,而且有些发黄;许久不曾剃头,也没刮胡子,其间灰白的颜色增加了许多;特别是那双聪明、机灵的眼睛,更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变得混浊和呆滞。谈起话来一本正经、干干巴巴,往日的快活、风趣、坦率的性格特点,全都荡然无存。
我有意地诱导他:“从打建国前你就当干部,40多年,干出不少成绩,你给我说几件。”
他漠然地回答:“没啥。咱从小扛活、当劳工,共产党把咱解放了不说,还把管几百口子人过日子的大事托给咱,不尽心尽力地干,还有良心吗?”
“讲点具体的。”
“应该干的事儿,干过去就忘了,哪有精力老记着它呀!”
“你怎么干的,说一说嘛。”
“就打实的干,小事当大事干,公家事当私人事那么干;怎么公正,怎么不犯错误就怎么干呗!”
我进一步具体地点拨他:“有一件事,在我看来就是奇迹。你没念一天书,怎么能当6年会计室主任,而且当得很棒呢?你有什么窍门呢?”
他说:“反正文盲当不了会计,更管不了会计。把你逼到那个位子上了,不会就学呗。”
我叮问:“怎么学的呢?”
他摇摇头,表示想不起来。
我给他提醒:“听人家说,你为了学文化,坐在锅灶跟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火把鞋给烧着,直到烧疼了脚趾头,你才发觉。有这事吗?”
“忘了。”
“还有,你为了学会使用珠算,整夜地练习,困得睁不开眼,大冬天你舀一瓢子冷水喝几口,提提神儿再练习。是不是呢?”
“这类事倒是经常有。我脑子笨,老当外行又干不好上级交给的差事,你说不这么拚命能变成内行人吗?”
看来,这个问题不可能深谈下去,我又换个题目。
1982年一个准备投资34万的服装厂,上级指派阎殿魁去兴建。“服装厂”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张计划表、一座废弃的计划当厂房用的马棚、从外地聘请的一位老师傅和在本地招的几个“小丫头”。阎殿魁靠他的才能、机敏、热情和拚命精神,只用3个月的时间,硬是让拟议中的服装厂正式投产了。第一年获得纯利润15.9万元,3年挣回全部设备的总投资。如今年利润都在30万元左右,产品打入日本、美国、芬兰等四五个国家。这应该算个不小的功劳。
可惜,阎殿魁仍无兴趣谈下去。他说:“这事并不是我当厂长的一个人干的,要是点名立个功劳簿,得拉出一连人来。工厂声势这么大,是后来的厂领导闹起来的,跟我没啥直接关系,千万别算在我的帐上,这不好。”
采访难以进行,任务没有完成,而午间我必须回到县城。我暗自拿定主意,拉阎殿魁同走,下午在我住处接着谈:不仅要让他谈出我想知道的话,同时要弄清他今天这不正常情绪的原由。
“不,不,我不去。”他拒绝着,抽身站起,跳到靠墙处;如果没有墙壁堵截,他有可能逃之夭夭,“你还有啥事儿,多会儿找我我多会儿到还不行吗?”
我跟他一样地犯了“庄稼人”的脾气,不肯让步地向前拽他。
他用力挣扎。一个65岁的老人,像小伙子那么有力气,我被他推开,几位陪同者帮助拉也拉不动他。
他的一位顶头领导绷起面孔下了命令:“老阎,去,这是工作任务。”
这命令立刻生效,阎殿魁不再挣扎,面带难色,勉勉强强地跟我出来,被众人推搡到汽车里。
在招待所吃过饭,我把他带到我住的房间,让他在空闲着的那张床上休息:“咱俩都闭闭眼睛,两点钟我叫你。”
他神不守舍地跨在床边上说:“你睡吧。我在家行,换了地方,又这么高级,睡不着。”
我给他放好枕头,展开被子,硬是把他扳倒,再给他扒掉两只鞋。
“唉,唉,我这鞋脏……”他虽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着,躲闪着,还是顺从地躺下了。但不闭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我,盯了好久,随后突然来了谈话的兴致,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向我提出:“你从大地方来,见得多。你说,咱们党当年的那些好作风还能恢复吗?……这几年不正之风刮得那么厉害,能铲除吗?……那些搞自由化的人,想把中国变成美国那样,他们是咋想的呢?搞暴乱的平息了,他们能甘心失败吗?……扫黄是件早该搞的事儿,依我看光没收点坏书不顶用,已经印在脑瓜子里的黄更危险呀!……农村还有个穷的穷、富的富的问题,让人担心哪!……”
我们诚恳地交谈着各自的看法,我说得少,他说得多,稍一停顿,他便响起轻微的鼾声——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下午的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凡是我想知道的,他都认真地对我谈。他还向我吐露了许多我没有想到,但是应该知道的“秘密”。
随着房间里的光线渐渐暗淡起来,阎殿魁又显出情绪的波动。他几次打愣,几次看表,最后终于把话头岔开对我说:“我今儿个确实有点事儿。我那老娘子(老妻)去年脑血栓,闹了个半身不遂。有人说,这类病症经过个夏天就能好。所以我一直抱着希望。如今夏天过去了,她的病一点转机都没有……她这一病,就像给了我一闷棍,打下去我500年道行。脑血栓哪是栓了她,是把我给栓住了。我是那种在屋里呆得住的人吗?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呀!显鼻子显眼地老了,干一天少一天哪!……漏房、破锅、病老婆,遇上这三宗事的男子汉是糟心的。房子漏了可以修,锅破了换口新的;老婆病了可是连心连肝的,没咒念哪。我20,她17,我俩成亲的,一块儿过了几十年,养大一帮儿子闺女。”他说到这儿,眼圈红了,声调哽噎了,“我托人给她找了个医生,说今儿个下午到家里看看;我不在跟前,怕老娘子说不清楚,也怕人家挑了理……”
听到这句话,我立刻收起笔和本,埋怨他:“这话你为啥不早说呢?”
“咱这是公事,我那是私事呀!”
我站起身,拉住他:“走,我陪你回家!”
阎殿魁的家,一个掌了40多年权的老基层干部的家,简朴清贫得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房屋一般化,连院墙都没有。屋子里土炕、土地、木板柜。只有一个自做的沙发,算是“现代化”的,很不协调地靠在炕沿下边。
进了屋的阎殿魁,不顾招呼客人,几乎是扑到炕边的;伏下身,那脸差不多贴在病妻的脸上,柔声细语地询问:“你今儿个觉着咋样啊?医生来过了吗?咋说的呢?……”他们嘁喳一阵子,阎殿魁扭头冲着我说:“你听说哪儿有治这种病的特效药吗?打听一下,告诉我;1000块钱一副我也要买;只要给她治好病,从身上往下割肉我也舍得!”
燃烧的晚霞,把窗户给染红了,把阎殿魁的脸孔也给映红了。我的心,也在燃烧,在发热。我不得已又要改变计划:写一个短篇,把一个在农村为乡亲辛辛苦苦奔波劳碌了40多年的基层干部形象地表现出来,是绝对困难的;应该写一部长篇,以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不见经传、没有“地位”的共产党员为主人公。因为他们才是带领唐海劳动大军冲锋陷阵地闯富路、开福门的班、排长,塑造出他们的真实形象,也就谱写了唐海的历史与现实——我以为这个设想不会是错误的。先给他描绘这么一幅粗线条的画像再说吧。

我们在夺取果实

第6版(文学作品)
专栏:

  我们在夺取果实
  梁南
视线,勾勒到了风景别致的远方
那里,透红的神秘果
从树枝,一直结到我们心上
我们栖身的陆地简直就是浩瀚的大海
总有世俗的风风雨雨
阻拦我们向奇异的远方探索垦拓
从白珊瑚上,从每条鲸背海藻上
我们用脚的桨叶剔除崎岖坎坷
将没有路迹的地带用路去收获
沿路,我们记录物变天候
沿路,我们割倒浪丛中的荆棘
我们庄严的旗帜像海上长着红枫树
诱人的远方扩大我们视线的深度
一盘金黄的太阳花,标出我们的归依
她鼓噪的芬芳吸引我们足有一个世纪
我们投入丈量的步子,风里雨里
当思念漂亮成活泼的鸽子欢飞起来
路,就有一条优美流利的体形
路即使被踩入疲倦
也没有宁静来安慰我们
我们只能自己向自己寄发慰籍的礼物
当半路上我们忽然跌入漩涡之谷
当夜色把我们渲染得很深很深
我们总在朦胧水域找到智慧的桅灯
北斗星高高在上为我们导航
让我们始终对准红色相思地
一路风雨凄迷,我们
背负着七彩的眷恋背负着风雨
航路虽被雷暴再三劈断
我们却对求索的桨说:不必颤栗
我们是前往红色相思地的第一代居民
绕地球十一圈方能采一公斤蜜※
探索不是纯个人的事业
也不会羡慕打上花旗印记的路径
我们这样发誓:跌倒后
立刻就像桅杆一样站起
信仰是我们世世代代永存的财产
随身携带如远行人防范风雨的风衣
我们一边温暖它
一边也让它温暖我们自己
生命在惊涛的悬殊落差里沉浮搏斗
涛峰编就的高墙被我们一再摧毁
蓝色的路在阳光下泛起殉难者的血迹
信念被潮流打湿后仍然那么美丽
手臂在意外的袭击后重新像山岩高举
航行的罗盘,半点不曾偏移
桨呵!不许出卖你虔诚的主人!
太阳休息后月亮开始升起,我们前进
惊怖与厄运受到坚强有力者的教训
月黑之夜,我们彼此也能看见
一排排握桨的手,像月亮那么光丽
失败有时候不能算失败,如果它证实:
我们经得起摩顶放踵的打击,
失散后,我们会再次凝聚钢铁的胴体
像一尊时代塑像,远望在漫漫航程上
从弥漫的雨雾中我们准会认出那个
不会遗落的目的地——我们越过死亡的圣港
路途送来一段香甜一段艰辛
波涛和我们彼此都已熟悉
当汗水在脊背上淤出坎肩似的一层盐粉
当陶瓷般的厚茧装潢遍我们的躯体
当手指变成摘取春色的桃枝
当飓风吹肋骨为鞠躬尽瘁的图形
我们必将抵达我们梦寐以求的红色相思地
因为人类毕竟都要向这里迁徙
那红熟的神秘果,将从枝头落到手里
※蜜蜂采一公斤蜜所飞的路程

抓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抓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
  康世恩
李鹏总理在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去年平息动乱和暴乱、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以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胜利和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1990年的任务,指出了我们面临的困难和克服暂时困难的主要措施。这个报告,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现在人们最关心的是各项任务和措施能否扎扎实实地落实下去,在治理整顿中深化改革和开放,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我认为有很多有利条件,当前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加上全党和各级政府艰苦努力工作,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困难是能够克服的,任务是能够实现的。
小平同志讲,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和各项任务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离开稳定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因此,我们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形势,绝不能让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破坏。每个同志都要提高警惕,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自觉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必须有思想稳定做保证。所谓思想稳定,就是要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这就需要加强党的领导,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抓紧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去年8月开始,大庆油田发动广大职工,开展了一场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讨论、总结活动。去年毕业分配到大庆工作的3500多名大中专毕业学生都参加了这一活动,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思想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其中有840多人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登台讲自己到大庆后的思想变化。这里我介绍一个黑龙江大学中文系89年毕业到大庆工作的大学生黄丽娟的思想转变。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从天之骄子的楼阁上走下来,回到实实在在的大地上”。过去她认为上了大学的青年真可谓是天之骄子、时代宠儿、社会精英,觉得飘飘然的,把一切都没放在眼里。在大学里各种各样的政治理论思潮,使她感到扑朔迷离,应接不暇,但她又感到好像只有能讲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尼采的超人哲学和萨特的存在主义,才算有点治学的味道和大学生的样子。于是,马列主义的信仰有些动摇了,对那些不甚理解的学说却引以为时髦。近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和学潮的发生,特别是去年春夏之交发生的这场政治风波,使她一次又一次地狂热起来,感到“只有我们大学生才是中国的脊梁,才能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担。举世皆醉,唯我独醒。”平暴以后,她又感到“迷惘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她来到了大庆。开始是整天不声不响干自己的工作。但是,油田浓厚的政治空气和火热的生活撞击着她的心灵,感染了她。在参加油田开展的群众性学习、讨论、总结活动中,她耳闻目睹身边的干部和工人为油献身、艰苦奋斗的生动事迹,禁不住扪心自问:“我这个大学生究竟比他们高在什么地方?我们大学生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又比工人的主人翁责任感强在什么地方?”她看到,周围的工人同志、党员同志,既不夸夸其谈,也不高傲自负,而是普普通通地做实事。他们爱国从爱井、爱队、爱矿、爱厂做起,努力为国家分担困难,为中国人民争气,把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生产任务、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把实现四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她深深感到,“他们才是支撑中华民族这个大厦的真正的强有力的脊梁”。与工人群众相比,她感到自己的渺小,没有理由不去继承和弘扬工人群众这种高尚的精神,从空中楼阁回到大地上来,向工人群众学习,走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像他们一样脚踏实地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她认为,走这条道路是历史赋予每个大学生成才的机遇。前不久,她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决心像老一代石油工人那样,把青春献给祖国的石油事业,把一切献给党。这是多么好的一代青年啊!
这个例子在青年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它说明什么问题呢?
第一,教育青年一代,首先要抓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出样子来,以实际行动树立实干、公正、廉洁、奉献的形象,坚决纠正党内的腐败现象。这个大学生在短短八个月里,思想、感情、立场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重要一条,就是因为在大庆这个大熔炉里受到感染和教育,看到周围的党员、干部、老工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正是通过身边的党员和干部的模范行动来看共产党的形象,从而增强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自觉地干社会主义。
第二,教育青年一代,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脊梁骨。我们加强全国各民族的团结,首先要依靠工人阶级;搞好治理整顿,改革开放,克服目前暂时的困难,也要依靠工人阶级;实现稳定,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同样要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崇高的思想品德,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改造力。一切以个人利己主义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思想,在工人阶级先进思想面前,都显得渺小、丑恶。青年知识分子只有与工人群众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在生产上、技术上、企业管理上依靠工人阶级,在思想教育上同样要依靠工人阶级。
第三,青年一代是可爱的,是可以信赖的,完全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关键在于引导和教育。这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一切阵地,绝不能让自由化思潮把青年引偏方向。青年学生在学校接触各种西方思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引导他们分析、比较、鉴别,听任自由化思潮牵着青年鼻子走,这样就会使相当一部分青年人悬在空中,悬在“天之骄子”的象牙塔,对资本主义的所谓民主、自由存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幻想破灭,又感到迷惘和空虚。对这些青年,就应该像大庆那样,满腔热情地关心和帮助他们,从“空中楼阁”回到大地上来,踏踏实实从一点一滴干起。事实证明,他们经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过自我努力,一旦思想、感情、立场起了变化,就会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宝贵的人才,成为工人阶级可靠的接班人。
青年是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去探索、认识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保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本文是作者在本报召开的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于洪恩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同心同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实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满怀信心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我们工人阶级坚决响应这一号召,决心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各自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的论述,引起了“两会”所有代表的强烈共鸣,这也集中反映了全国1.3亿职工群众的心声。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历史表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家大局的稳定,这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重要保障。特别是经过了去年的政治风波以后,广大职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稳定是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失去稳定,就失去一切;稳定大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国1.3亿职工群众是保证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力量。广大职工群众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稳定大局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团结广大劳动群众,勇于和善于同企图破坏我国稳定大局的国内外敌对势力作坚决的斗争。
稳定职工队伍是稳定大局的重要环节。当前要千方百计解决部分企业待工停工等给职工群众带来的困难。同时,要加强工人阶级的自身建设,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增强识别、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能力,建设起一支有高度政治觉悟的职工队伍,在稳定大局、发展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是前提,经济的稳定是基础。工人阶级在稳定经济、发展经济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广大职工群众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存在的困难和克服这些困难的有利条件,以“两会”精神为动力,激发自己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首创精神,努力战胜困难,发展经济,推进改革。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工作,更加深入和更加有效地开展以“双增双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有效供给这个中心,提出并落实多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在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经营管理,促进技术进步,挖掘内部潜力上下功夫,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走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子;积极发挥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作用,广泛开展学铁人、赶先进、做主人、创一流活动,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组织劳动模范、技协积极分子和能工巧匠,开发新产品,改进工装设备,攻克技术难关,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活力。目前某些由于暂时困难而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要变压力为动力,励精图治,积极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寻找救厂、治厂之路。
要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稳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我们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我们的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精髓和具体体现,就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只要各级党政领导真正把工人阶级看作重要的力量源泉和胜利的保证,广大职工群众就一定能够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全力支持各级政府的工作,以主人翁姿态自觉地为国家分忧解难。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的强大社会支柱。各级工会一定要把贯彻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动员组织广大职工群众为稳定大局、发展经济多做贡献。(本文是作者在本报召开的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中国近代两次扫除文盲的启示——迎接国际扫除文盲年兼论陶行知的办学精神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中国近代两次扫除文盲的启示
——迎接国际扫除文盲年兼论陶行知的办学精神
  胡国枢
文盲众多是世界的一大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1990年为“国际扫除文盲年”,并把它作为世界各国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实是为人类幸福深谋远虑的举措。
在扫除文盲方面,新中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是文盲众多的国家。如何加速扫除文盲是关系到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首先要重视这四十年来扫除文盲工作的新鲜经验,同时也要回顾我国近代史上有关普及教育、扫除文盲的历史经验。
中国近代较大规模地扫除文盲的努力有过二次。第一次是二十世纪20年代初的平民教育运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些进步知识分子深感不扫除文盲,即不能开发民智,不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也就难以振兴中华。先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倡议平民教育,继由邓中夏为首发起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开展工农教育。1920年,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京汉铁路长辛店铁路工场,办起了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工人阶级自己办的劳动补习学校,组织工人学习文化与政治。1921年、1922年间,毛泽东、刘少奇相继到达安源,办起了路矿工人补习学校,在开展政治斗争中组织工人学文化。与此同时,宣中华、沈定一在浙江衙前、彭湃在广东海丰举办农民学校开展农民运动。这些工农教育活动,也可以说是中国平民教育的先导。而大规模地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则是在1923年以后。1921年底,蔡元培、马叙伦、范源濂等建立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次年陶行知被推为该社主任干事。他们致力于推动学制改革,促成了1922年学制的制订,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得到了某些体现。然而当时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大多数连进学校的权利也没有,所以陶行知认为光靠学制上修修补补,并不能济燃眉之急,穷苦百姓还是得不到文化的甘露。他认为只有办平民教育才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于是,在1923年8月,趁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北京举行二届年会之际,提议推行平民教育运动。他与朱其慧(女)、晏阳初、袁观昉、王伯秋、黄炎培等联名倡议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设在北京,各省设立分会,有计划地开展平民教育,要求目不识丁的人,通过每天一小时四个月的学习,能认、能用、能写一千个常用字,摘掉“文盲”帽子。为了扩大宣传,出版了《平民周刊》,撰写了《平民教育概论》,陶行知又与朱经农合编出版了《平民千字课》读本。经各地努力,不到一年时间,平民教育运动风靡全国,扩展到20个省市,有些地方出现了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推行平民教育的生动景象。据当时统计,有50万人达到了会读《平民千字课》的水平。然而,平民教育运动只在城市里热闹了一番,并未能坚持下来。平民教育冷落下去后,转到农村搞乡村教育试验,虽也取得一定成绩,但其声势已不如平民教育运动开始那样有劲头了。
第二次扫除文盲热潮是本世纪30年代初的普及教育运动。“九·一八”事变以后,民族危机加深,更多的人觉醒起来,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斗。为了唤醒民众,为了赶走列强,使古老的农业文明国家过渡到工业文明的现代中国去,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一批教育界有识之士,其中有些是中国共产党白区工作干部,高举普及教育运动旗帜,以上海为中心开展活动。陶行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工学团”,他派马侣贤、王作舟、戴自俺等筹办。1932年10月1日,在上海与宝山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工学团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既生产劳动,又读书识字,还团结互助与抗日自卫,这对贫苦农民与失业失学的青少年真是天大的福音,得到群众的拥护。工学团迅速发展,建立起八个分团,周围十四个大村庄都成了他们活动的范围。张劲夫、刘季平、王洞若、徐明清、朱泽甫、林一心、唐文粹、朱锡明、陆维特、杨应彬、方与严、徐祥先、俞文华等都先后是工学团的领导或骨干。邹韬奋、艾思奇、薛暮桥、田汉、聂耳、冼星海、钱俊瑞等都到山海工学团讲课或演讲。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提出“科学下嫁”,“要使做工种田的人,拾垃圾的孩子,烧饭的老太婆,也能享受近代科学知识,要把科学和日光一样普遍,人人得能享受”,并办起了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空中学校(广播学校),由陶晓光用普通话每日每次播讲20分钟。请陈鹤琴、戴伯韬、丁柱中、高士其、董纯才、方与严、吕镜楼、陶宏等协力编写《儿童科学丛书》,共出版108册。1933年又组织了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扫盲工作,在工厂区开办工人夜校、识字班,并派张宗麟、唐文粹、戴自俺、程今五等分头到广西桂林、广东百候、河南百泉等地创办学校,推动普及教育运动,不少省区的教育工作者纷起响应,一场普及教育、扫除文盲的热潮又在中国兴起。这时,在山海工学团里出现了一件新鲜事,张健、吕朋等小朋友在教其他小朋友与农民读书识字。陶行知抓住这个好苗头,把他们称为“小先生”,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又叫方明、陈挺夫、王东方等小朋友用“小先生”制办法发展组织了“报童工学团”、“流浪儿童工学团”,开展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活动。又组织了“儿童社会”,推张健为委员长,使扫盲工作与抗日宣传密切结合起来,更加有效地进行。陶行知把“小先生”制与中国文盲众多师资奇缺的状况联系起来,进一步提出了运用所有识字的人来“即知即传”、“互教互学”,使普及教育运动更快地发展。“小先生”制受到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的欢迎,各地纷纷仿效。不久,“小先生”制推广到全国二十五个省市。
近代中国的两次扫除文盲的热潮,虽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不能收到更大的效果,但却是中国教育史上灿烂的一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扫除文盲要普及义务教育与开展社会扫除文盲活动并举。今天,我们已有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立法,不少地方执行得很有成绩,这是普及初等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扫除文盲的基本途径。但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即使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了,也难以完全避免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复盲现象。所以必须开辟扫除文盲的多条道路,重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采用“能者为师”、“即知即传”等多种形式使之与普通教育有机结合。
第二、扫除文盲要城乡兼顾,以农村为重点;男女并重,以妇女为重点。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已明确指出,“搞教育的人总要在城里热闹,冷静的山村,实在没有人过问,但是中国以农立国,一百个人中有八十五个在农村里。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也是到乡间去的运动”(《陶行知全集》第5卷,第50页)。二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向乡村教育转化,三十年代以陶行知为首的生活教育社面向农村搞普及教育,同时也在城市开展活动,都说明教育界的先驱们已经认识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农村是扫除文盲工作的重点。
第三、搞普及教育、扫除文盲要与人民的长远利益、目前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劝人抓住饭碗求进,不逼人丢掉饭碗上学”(《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805页)。旧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错就错在脱离农村实际、脱离群众利益。陶行知大声疾呼要求“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使“教育与农业携手”,与各行各业结合,要“教人生利”、“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只有当普及教育能促进农业丰收,使穷乡变富乡,才会得到群众的内心拥护,才会得到社会的有力支持。这正是发展经济与普及教育互为依托、双相促进的宽广道路。
第四、扫除文盲、普及教育需要千千万万热心教育事业的人。中国近代两次扫除文盲热潮,能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有如此成绩,是与有一大批热心教育的积极分子分不开的。其间起动力作用的是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他们怀着炽热的爱国家、爱民族的赤心,投入普及教育运动。这批爱国者为推行平民教育南来北往,马不停蹄,立志“凡我脚迹所到的地方,就是平民教育到的地方”,以“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搞扫盲,把“平民教育输入军队里、善堂里、工厂里、监牢里、尼姑庵里、济良所里。我们要叫黑暗的地方大放光明”(同上)。他们以“请罗汉”(培养积极分子)的办法搞扫除文盲,要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兴学,一个“罗汉”一个星期办一个平民读书处。为此,到处游说、宣传、动员办识字班、办平民读书处。很多商店、家庭办起了“平民读书处”,陶行知家里也挂出了“平民读书处”的牌子,由他二个儿子教祖母识字。这样光在北京就办起了一千多个平民读书处。这种全心全意为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正是今天我们需要发扬光大的。

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等单位联合召开 纪念列宁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研讨会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等单位联合召开
纪念列宁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研讨会
三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政治学研究会和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联合举行了“纪念列宁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理论讨论会”。
与会同志指出,列宁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一般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俄国实践,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开拓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道路,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阶段,这是他的伟大贡献。
大家认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本质及其基本特征的剖析,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没有过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虽然有了新的发展,但其基本矛盾并没有改变;发达国家之间的联合和妥协,并不会改变矛盾激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虽是当代的主流,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仍然存在,有时还很尖锐。今天,我们纪念列宁,就要像他那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与会同志认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论断,不仅对我们说清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我们深入研究当代社会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也具有指导意义。大家认为,在经济上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反对私有化;在政治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多党制;在思想文化上,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清除剥削阶级腐朽意识形态等等,这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动摇的,但它的实现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又是各具特色的。
大家强调,我们今天纪念列宁、探讨和学习列宁的思想,应当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包心鉴 王希君)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