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8-10-07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老年学研究的开展

第5版(理论)
专栏: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老年学研究的开展
邬沧萍
老年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把老年学看成是一门研究长寿或衰老的科学。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日益感到长寿决不是老年人追求的唯一目标,至少“健康”和“更高的生活质量”不比长寿次要;对老年人来说,仅仅健康长寿也不够,还要求过一个有意义的晚年。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出现,人们开始懂得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仅仅研究衰老或长寿,还不能全面概括老年学的研究对象。
国内外也有不少人把老年学看成是“研究老年人问题”(诸如“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等)的科学,有人甚至把老年学看成是研究“老年福利”的科学。这些说法都不全面、准确。虽然老年学比任何其它学科都更多地研究老年人的问题,但是老年学决不仅仅是一门老年人关心的科学和仅从老年人的立场、观点进行研究问题的科学。老年学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人口老化的产生及其各种问题的科学,是同整个社会和各年龄层都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其一,任何人都会成为老年人,衰老的出现和延缓衰老的努力从成年、中年就已开始。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出生,因而同育龄人群的生育行为息息相关。其二,老年人口的晚年社会保险或私人储蓄保险,总是从人的一生来考虑,在每个人就业以后,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参与。其三,人类文明的社会继承和世代交替,是在老年人和年轻一代之间进行的,绝不局限于老年人。其四,对老年人的社会价值观、代际关系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等都必须从整个社会而不能从某一个年龄层的利益来考虑,任何有年龄偏见的看法都不是科学的。因此全社会和各年龄层人口对老年学都应该有所认识,决不是与己无关。
老年学是研究人类老化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类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各种问题的科学。老年学研究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这门科学必须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它是一门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它是一个学科群,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老年学及其分支有理论老年学的内容,也有应用老年学的内容。如果不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就很难全面、深刻认识人类老化的规律性。
老年学是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要
(一)老年学是我国庞大老年人口健康长寿和提高生活质量、过一个有意义的晚年的需要。
1982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7664万,如果加上妇女按55岁退休计算为老年人,是9303万,现在已超过1亿人,其平均余年15.7—22.7年(1981年资料估计)。在这个较长的岁月中,如何过一个健康、愉快、充实、有意义的晚年是老年人和所有人都关注的,也是人们期望老年科学回答的问题。延年益寿是多少世纪以来人类的共同愿望,把它作为人类追求的目标虽然不够全面,但要求人的晚年能健康长寿、生活充实,则是现代社会应能做到的。在这方面,人们对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和社会老年学寄予厚望。
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现在接近70岁,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老年人的寿命和健康状况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因此,老年科学在探索延缓我国人口衰老的奥秘,总结我国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增进老年人的生理卫生和精神生活,提高老年病的医疗水平,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另一方面,老年人在生命余年中继续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也需要老年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证老年的社会价值,老年继续参与社会、保护老年合法权益等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老年学是我国人口代际间实现最优的社会继承和世代交替的需要。
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大差别,就是有社会继承和世代交替。一方面是人类能把物质财富的创造在代际间转移和继承,即参与劳动的一代从事物质生产并承担抚养新生和年轻一代;而被抚养的一代成长后又能继承老一代的物质财富和生产经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用以抚养下一代和已退出劳动的老一代。另一方面是人类能够把世代积累下来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文化、艺术等精神遗产,一代代地传下去,不断发扬光大,使社会一代比一代进步和更加文明。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社会继承能否顺利进行,也取决于代际间对老年价值观的认识,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代际间相互抚养的方式和渠道,代际间文化传统的交流和传递的结合方式,所有这些都要求有科学和理论来指导。
(三)老年学是我国制定人口老龄化对策和立法的需要。
人口老化已在发达国家普遍出现,我国人口老化过程加速也十分明显。本来老年学在人类认识人口老龄化以前就已产生,但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对这门科学的需要更加迫切,对这门科学的广度和深度有更高的要求。从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问题来看,在人口老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劳动力队伍的老龄化和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医疗保健和对老年生活服务需求急剧增加,相应地家庭结构也发生变化,家庭需要照顾的老人增多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妨碍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因此在宏观决策上有必要在萌芽的状态时就认真研究,做好各种准备,选择最优方案,使良性运行受到的干扰减到最小限度。
人口老龄化涉及人口发展战略、国民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和工资、社会保障、住宅、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老年人口和其他年龄层人口的看法并不常常一致。有时老年人认为可行,在整个社会难于做到;或者其它年龄层人口认为可行,却损害老人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老年学作出可行性论证,寻找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符合全社会利益的最优方案。
老龄化的对策十分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要制定各项老年人立法,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四)老年学是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老龄工作道路的需要。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老年人数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另一方面,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迎来人口老龄化的,是人口老龄化国家中经济上最落后的。我国缺乏老年社会保障的经验,只有家庭养老的传统。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福利国家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完全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因此,探索中国特有的养老方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老龄工作道路十分必要。多年来,我国老龄工作的实践提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要求,在这几个方面也创造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各种经济成份同时存在的局面,使得老年社会保险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找到一个能得到中、老年人和年轻一代的一致拥护和支持的最佳方案,需要有老年科学的指导,把已有的经验理论化,并对国内外各种经验的可行性加以比较。这些无疑都需要老年学。
积极开展我国老年学的研究
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重视老年学的理论作用。
老年学不管是从医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还是从社会科学和心理学来研究,其首要任务都是认识老年问题的客观过程和规律性。人类生老病死和人口老龄化是不能避免的;但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把科学研究成果用于实践造福于社会。例如,老年生物学、老年病理学、老年医学,对衰老机理和老年多发病、常见病的认识和老年心理学、老年人卫生、老年精神病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和康复,会提高老年的健康水平,减轻社会的负担。又如把人口老龄化规律和社会老年学的各种规律性的知识用于宏观决策,会使老年工作更加科学化。老年科学的作用就在于能把实践提升为理论,使老龄工作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在工作上少出偏差或不出偏差。
第二,要做好老年学的宣传工作。
在老年人和年轻一代中普及和宣传社会老年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使人们认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必然性,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既不惊惶失措,又不掉以轻心,在人口老龄化到来之前,及早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第二,使人们能科学地理解不同年龄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特点以及不同年龄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提高人们对自己角色变换的自觉性。第三,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老年价值观,有助于正确处理代际关系和解决各种老年人的社会问题。第四,可以提高人们对养老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实现社会继承意义的认识。第五,可以提高老年人对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增强老年人参与社会的自觉性,使他们正确处理个人的权利、义务和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责任。
第三,要加强老年问题的科学探索。
老年学是新兴的学科,正处在发展时期,在我国可以说是处于幼年时期。就是历史最久的老年医学、生物学和病理学等,对衰老机理和许多老年人特有常见病也未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科学解释和有效的临床治疗,中国许多传统的老年医学知识和养生之道还有待总结。在人口老龄化规律方面,由于世界人口老龄化时间不长,许多问题没有充分暴露,还有许多“必然王国”有待认识。迄今我国对老龄问题还缺乏系统周密的材料,对老年人的情况尚若明若暗,各种解决老年工作的方案还有待科学论证,许多理论问题尚未有作出科学的回答,老年学的分支学科有待建立、丰富和发展。至于说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老年科学体系的探索,任务就更繁重了。
第四,要培养和建立老年学的研究队伍。
目前我国从事老年医疗、护理和康复工作、老龄工作管理、老年社会服务和老年科学研究的人员很少,而且大多是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有1亿多老年人口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因此,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培养各种老年学人才,首先要大力培养老年临床的医护人员和从事老年工作的管理干部。培养从事老年学教学和研究人才,编写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教材工作也要抓紧进行。建立相应的老年科学的研究和管理机构,也应当加以考虑。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反思——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第5版(理论)
专栏:书评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反思
——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方广锠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可避免地与人们观念深处的传统文化劈面相撞。使命感与危机感在漩涡中升华,于是,一股强大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便在中华大地上崛起。“新儒学”的呐喊,《红高粱》的出现,由《河殇》产生的争论,因“全盘西化”引起的风潮,形式与角度虽然各不相同,触及的主题实际只有一个: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到底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序列表上那倒数第二十位的名次,使这一反思显得分外严峻:“文化大革命”是偶然的吗?我们的落后是必然的吗?中国会被开除“球籍”吗?现实向历史深处追溯,民族向传统文化反思。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汇合。在展开传统文化诸元之分析时,我们不能不惊异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之广。两千年前传入的异邦宗教,汉魏以后竟深深地扎根到中国人思维的深层,成为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连的有机组成部分。两千年来的功罪,如何评说?面对今天东西方文化大撞击的现实,它又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迪?将佛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来考察,尤其是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诸种表现形态相结合,进而研究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对它的吸收、容纳过程,从而清理历史的积淀,解剖民族的灵魂,这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方立天教授的新著《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正是深入研究这一课题之后的一部力作。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中国佛教与中国哲学的科研与教学。他提出:“佛教在中国流传、发展了两千年,经过试探、依附、冲突、改变、适应、融合,深深地渗透到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中。人类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批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文化,就必须反思过去,探寻佛教文化在人们传统观念中生存的种种因素,分析佛教文化在人们心灵中积淀的种种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取中国佛教文化中一切有价值、有活力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第3页)这是贯穿全书的重要指导思想。从这一基点出发,作者在阐明佛教诸要素的同时,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揭示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横向联系,以此说明中国佛教的特点,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异同,使读者更好地把握中国佛教的基本风貌,尤其是中国佛教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殊性格。作者的努力是成功的。
在拙作《印度文化概论》中,我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汇,必然会起矛盾,起冲突,激荡起浪花。但同时,又相互吸引,相互融合。其结果,有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一个整体;有的也可能始终扞格参差,最后分道扬镳。”佛教传入中国,被铸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疑是两种不同文化成功结合的范例。《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一书向读者揭示了这一结合是怎样逐步进行并渗透到传统文化诸领域的,为文化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不仅如此,作者还以较厚的功力认真清理两千年来中国佛教的历史积淀,一方面指明,佛教的人生观是消极的,宇宙观是唯心的,佛教道德与封建道德相一致,佛教在历史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利用,成为封建思想统治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指出,佛教文化中还包含着那些有价值有活力的思想内容,值得发掘、保存、改革、借鉴和发扬,不应一概予以抛弃。
佛教已扎根于中国人思维的深层。今天我们清理佛教的历史积淀,探寻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实质正是反思我们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及其结构层次,解剖民族灵魂。在本书中,作者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文艺民风及至思维的最高层次——哲学,探索了中国思维模式中的佛教因素及其由来。解剖自己的灵魂需要胆识与功力,《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一书的出现,标志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反思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古代,当泱泱中华敞开胸怀,对各种不同文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之时,她的生命便迸发出绚烂的光芒;而当她禁海锁国,自居一隅时,便萎靡落后。今天,我们怎样才能把握当今东西方文化大撞击的脉搏,把握民族的未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以为,有自知的明睿,有鉴别之慧眼,善于吸取历史上文化交融的经验教训,将可使我们在新的文化撞击中处于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一书值得各界朋友一读。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

第5版(理论)
专栏:书评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
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不久前在江西省新余市举行。与会代表认为,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主题。不少学者认为,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已经面临和正在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民主化和私有化三大浪潮的冲击。这种冲击使得国际经济秩序和社会制度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格局。这种变化和格局使得我们必须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我们不仅不能放弃社会主义,而且还要发展社会主义。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基础和前提就是发展生产力。就世界范围而言,发展的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但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肩负双重任务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来说,发展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它应该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有的同志认为,有必要区分和区别“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力的初级阶段”两个概念。认为前者是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而言的,指的是从三大改造基本结束到下世纪中叶这上百年时间内的特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力,而不是泛指一切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力。而后者是就生产力自身发展而言的,是指生产力在其自身发展过程的断代或阶段上所表现出来的“初始状态”。例如第二代生产力(机器生产力)的初级阶段是蒸汽生产力。我们现在和今后所要集中力量研究的生产力是
“初级阶段的生产力”,而不是泛泛而论的“生产力的初级阶段”。
部分同志提出,研究初级阶段生产力问题要坚持四个观点:在研究社会形态演进问题上,要坚持生产力的“一元论”;在研究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发展上,要坚持生产力标准论;在研究生产力优化运行问题上,要坚持生产力成长的“生命周期论”;在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上,要坚持这二者的辩证统一论。
关于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特征。较多的人认为,不能把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特征简单地归结为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如果只看人均占有水平,而忽视生产总量;只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忽视世界各国的普遍水平;只看平均技术水平,而忽视用在高技术领域和制造重大设备等方面所能达到的先进水平;只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忽视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等等都是不客观的,由此而作出的结论就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
有的学者提出,在研究发展问题时应区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发挥。认为这是两个互有差别的不同概念。在讨论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时,有的同志作了两点估计:第一,根据目前我国生产要素老化、素质降低、整体功能恶化的状况,认为中国生产力只能在不断优化整体功能的条件下才能顺利发展。相应的对策一是调整原有的发展战略,二是加快改革的步伐。第二,认为中国生产力唯有通过商品经济大发展才能顺利发展。相应的对策一是以市场社会主义为目标模式,深化改革;二是顺应商品经济发展,采取更开放的政策。 (张德霖)

龚育之谈 研究党领导科学和文化方式改革的经验

第5版(理论)
专栏:

龚育之谈
研究党领导科学和文化方式改革的经验
龚育之在接受《求是》杂志记者访问时说,一九五六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我们党在科学文化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一个重大决策,也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党领导科学和文艺的方式的改革。那时确实是以苏联为鉴戒,在探索一条新的路子,一条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创造活力的新路子。当时党有一批文献力图来阐明和规划我们希望开辟的这条新路子。今天讲改进或改革党对理论工作的领导,我觉得需要重新研究那个时期的文献,包括当时的中宣部长陆定一同志代表中央向科学界、文艺界阐明这一改革的报告,当然,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文献。比如,一九五六年二月十九日毛泽东同志关于学术问题的一封信。针对苏联一位专家不赞成毛泽东对孙中山的世界观评价,不同意孙中山是唯心论的意见,写了这样一段话:“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如果国内对此类学术问题和任何领导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应加以禁止。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这段话阐明了一个原则:在学术问题上可以同任何领导人争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不是领导人,对任何领导人的学术观点,如果不同意,外国人可以议论,中国人也可以议论。不会也不应该弄一个“毛泽东是这么讲的,你是那样讲的,你就是反毛泽东思想”的公式。
又如一九五七年七月三日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的一组批语。这是批在中宣部整理的各方面关于百家争鸣政策的反映上的。反映里有一条,说有人认为党校有特殊性,不能允许非马列主义的思想争鸣。毛在旁边划了杠,批道:“似乎不很对,何必怕争鸣?”反映里又有一条,说有人认为经典著作不许怀疑。毛在旁边批道:“不许怀疑吗?”还有一条,问党的政策是否允许争论。毛批道:“为什么不允(许)争论呢?”还有一条,问党员在理论上怀疑或反对马列主义个别原理是否允许?如果根本怀疑马列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可否留在党内?对于这个问题,毛批道:“前者是肯定的,后者是否定的。”还有一个问题,如何克服马列主义教学中的教条主义。毛批在旁边:“就是允许批评、争论。”(摘自《求是》一九八八年第一期)

李宝恒在《现代化》撰文说:要尊重科学,重视文化建设

第5版(理论)
专栏:

李宝恒在《现代化》撰文说:
要尊重科学,重视文化建设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李宝恒在《现代化》杂志撰文说:当今世界,科学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成为代表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以致可以说,当代文明就是科学文明。科学在当代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已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文化建设也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而不能违反科学,违反科学是要受惩罚的。历史的教训至今记忆犹新,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
现在,大家都忙于经济建设,这是好事。但是,确实存在忽视文化建设的问题。现实生活已经证明,只抓经济建设,长期忽视文化建设,是会出问题的。而且,这些问题单靠物质财富丰富还解决不了,还要靠精神财富丰富多采,通过各种文化手段,靠富有感染力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才能解决。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仅取决于物质基础,而且取决于科学和文化素养。否则,即使手里有几个钱,生活的内容,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内容仍然可以是贫乏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