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6-07-05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再现《西行漫记》——记制作《中国日记》电视片的美国人

第7版()
专栏:

再现《西行漫记》
——记制作《中国日记》电视片的美国人
刘力群
“我第一次见到斯诺,是在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教室里……”“我第一次见到斯诺,是在盔甲厂十三号他家的小客厅里。当时我正和黄敬同志密谈学生运动,海伦·斯诺在外屋嘀嘀嗒嗒地打字……”
“我第一次见到斯诺,是1935年在北平宣武门一个临街警察所里。斯诺后来护送我离开了北平……”
一个接一个地,两位美国人专心致志采访着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故旧,不时翻动着手中厚厚的研究档案和照片资料,请被采访者帮助辨认照片上的人物。
这两个美国人是四十六岁的蒂姆·康西丁,美国工合制片公司制片人,中国朋友都管他叫“老康”;洛林·曼代尔,今年五十八岁,是美国较有声望的剧作家,有电影电视剧作二十余部,“老林”是大家对他的昵称。他们今年4月底来到我国,在中国三S研究会协助下,到北京、西安、延安、志丹、上海等地实地考察采访,准备拍摄一部反映埃德加·斯诺与海伦·斯诺在中国经历的电视系列片《中国日记》。
“老康”是第二次来中国了。1974年,他偶然读到斯诺的《西行漫记》,立即对把这一题材拍成电视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与海伦·斯诺取得了联系,得到了她的赞同和支持。1978年他曾陪同七十岁的海伦·斯诺一道来中国,受到邓颖超、康克清、王震、黄华、王炳南等同志的接见。他还在各地拍摄了长达十一英里的资料纪录片。回国后,他埋头研究七、八年。1984年,他又得到海伦在美国出版的《我在中国的岁月》一书,该书为创作和拍摄《中国日记》提供了更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把斯诺著作以及海伦提供的大量手稿、书信中的重要段落按照分类摘出,输入电脑;把海伦保存的上百张照片精心地贴在一本大相册上,编上号码;他的家里摆满了有关现代中国的各种书籍,简直成了中国书屋。一切基本研究工作准备妥当后,他开始物色剧作家,要把斯诺的经历写成电视系列剧本。几经努力,终于在去年找到了曼代尔先生。
“老林”一接触到这样丰富的资料,就为之动心。他虽系初次来华,但对中国的美好感情却由来已久。在家,他常和夫人沏中国茶,学着包饺子。
这次,“老林”是来增加感性知识的。他认为“要使人们了解中国,就必须向人们提供有关中国的大量真实的情况。埃德加·斯诺和海伦·斯诺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当人们对中国革命运动、中国红军、中国革命领袖一无所知、甚至带有偏见的时候,他们却冒着生命危险到中国西北采访,将中国的实情报道于世。今天,传播和沟通手段大大发展了,尤其是电视,影响到千家万户。要使人们对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电视讲述真实的历史故事。
这两位美国先生坚信《中国日记》能拍摄成功。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超凡脱俗的志向。正如“老康”所说:“一个人要有所追求,我感兴趣的事,就一定要干到底。光为了钱是没有意思的,如果你上面口袋里放的是钱,下面口袋里放的还是钱,到处都是钱,但没有崇高的目标,那还是很可怜的。搞《中国日记》这部电视系列片,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迎着挑战上,其乐无穷。为追寻真实历史的足迹,他们不畏艰辛,上北京残存的古城墙,踏西安北郊汉代未央宫遗址,登延安凤凰山麓,钻志丹红军大学的土窑洞,访上海鲁迅旧居……他们能勾画出“一二·九”学生游行的线路,辨出历史资料照片里国共两党的大小人物,对西安事变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轶闻亦了如指掌……
《中国日记》是一部长达六至十小时的系列片,故事从1931年海伦初到上海开始,到1941年埃德加·斯诺与她先后离华为止。它将再现斯诺夫妇在中国的不平常经历。

图片

第7版()
专栏:

中国三S研究会会长黄华(左)与康西丁(中)、曼代尔(右)交谈。 刘力群摄

南斯拉夫的报刊漫画

第7版()
专栏:

南斯拉夫的报刊漫画
朱维群
在南斯拉夫,漫画是受到人们广泛重视和喜爱的一种艺术。在报刊、出版物中,即使在素以严肃、庄重著称的各大报上,它也稳稳地占据着突出的地盘。《战斗报》基本上天天刊登漫画,《政治报》常在头版以约六分之一的版面登一幅以最新国际事态为题材的漫画,以生动的形象勾画、评说国际事件。
南斯拉夫的政治讽刺画,数量较大,有些作品的主题思想挖掘也较深。究其原因,是因为漫画家们总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为出发点,敢于抓住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题材,抓住群众特别有意见的消极现象,痛下针砭,且分寸得当;但更重要的是,揭露矛盾、批评错误,把困难和问题如实告诉人民,在南斯拉夫舆论界是一贯的作法。铁托生前曾说过:“《刺猬》(一家讽刺杂志)和各幽默报纸,即使在将来也将有自己的作用,因为总是有需要谴责的畸形现象存在。而漫画,如果它们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出现,那么它就是一种通过图画来影响那种难以说服的人的强有力的方式。”
南斯拉夫漫画家也喜欢为著名领导人和社会名流画漫画,登在报刊上,这不仅受到读者,也受到被画者欢迎。人们认为,这表现了漫画家们对领导者的关心和敬意。今年五月新政府刚刚组成,有广泛影响的《每周新闻》杂志就为新内阁成员每人各登了一幅漫画头像(左图,上,总理,中,国防部长;下,新闻部长)。在其它报刊上,这类人物漫画往往代替了一些刻板的照片。(附图片)
地中海——战神游戏场。无题

世界博览会漫谈

第7版()
专栏:

世界博览会漫谈
元济
以“世界在运动,世界在交流”为主题的1986年世界交通、通讯博览会于今年5月2日至10月13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这次展出的内容为各国从古到今使用的交通和通讯工具。
世界博览会又称“万国博览会”。它以高技术为主轴,突出反映当代最新科技成就,辅以展览各国文化历史风土人情。世界博览会自1 851年在英国伦敦首次举行以来,先后不定期地举办过二十多次。七十年代以前,博览会全部在欧美国家举行。1970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博览会首开由亚洲国家主办的记录。
世界博览会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类。前者规模大,内容多,耗资巨,时间长。为庆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二百周年和艾菲尔铁塔落成一百周年,法国将于1989年主办一届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专业性博览会则主题鲜明,针对性强,规模小,易于组织。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博览会较多采取专业性方式。如1 974年的美国斯波坎博览会以环境为主要内容、1975年的日本冲绳博览会侧重海洋科技,1982年的美国偌斯维尔博览会则以“能源推动世界”为主题。
在世界博览会上,参观者可以目睹实物表演。去年日本筑波博览会上,几十个机器人或悠闲漫步、或泼墨绘画、或自在自如地弹钢琴,它们的精彩表演令人叹为观止。世界博览会还注意展示某一展品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本届温哥华博览会上,展品从古到今,反映了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史和当今水平,从人类早期的原始交通和通讯手段到现代的卫星、电子通讯设备,一一在目。
世界博览会展出的大都是各国的尖端技术成果,这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和科技知识的传播无疑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1876年,费城博览会首次介绍了贝尔发明的电话机,结果,推动了后来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苏联人造卫星1958年在布鲁塞尔博览会展出,随之出现了各国的太空研究热。
融科技和娱乐为一体,是世界博览会的一大特色。当年的日本筑波博览会把各个展馆布置成一个个科技游艺乐园,以娱乐的方式把电脑、通信等丰富的现代化科技概念表现出来。此外,博览会还专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温哥华博览会会场里,兴建了电影院、俱乐部和儿童游戏场,并邀请世界著名的演出团体来献艺。科学技术与娱乐相结合使世界博览会既是科技荟萃之地,又是欢腾的乐园。难怪观众如堵。

热心学习汉语的苏联儿童——访莫斯科第十四寄宿学校

第7版()
专栏:世界见闻

热心学习汉语的苏联儿童
——访莫斯科第十四寄宿学校
沈修
5月的一天,我们来到莫斯科第十四寄宿学校参观。
在苏联各地,有四百多所“寄宿学校”,仅在莫斯科一地就有三十二所。它的特点是:学生全部在校住宿,校服食宿免费。孩子们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照拂,寒暑假时还由老师带领外出旅游。难怪每年要求入学者甚众,竞争程度远远超过进入大学。如第十四寄宿学校,每个新学期招收三十人,申请者却逾四五百。
可是,第十四寄宿学校的代理校长卡丽娅季娜却向我们说:“这都是些可怜的孩子啊!”
原来,这些天真活泼、纯真稚气的孩子大都是家庭悲剧的受害者,从小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值得欣慰的是,他们得到了社会的帮助和关怀。
这些“寄宿学校”中,有十一所教授汉语。莫斯科第十四寄宿学校是其中之一。
女学生们用汉语说着“欢迎,欢迎”,把一束束丁香、旱水仙、郁金香、稠李花献给我们。代校长和六位教汉语的老师陪我们进入大教室。卡丽娅季娜介绍说,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普通十年制学校完全相同,外语则选择了教授汉语。低年级每周有两小时汉语课,中年级增为四小时,高年级则为五小时。学生毕业时,可掌握约一千二百个汉字,达到当地大学汉语专业二年级水平。汉语师资力量很强,电化教育设备也齐全,只是教材比较缺,全靠老师们自己编写。
接着,几位学生依次用汉语发言。瓦夏·库比克介绍学校共青团情况;切乌斯托斯谈外出旅行见闻……他们发音准确、语句连贯、词汇运用得当。外国人最难掌握的四声,他们竟一例错误也没有。
“请跟我来,去参观我们的学校!”八年级女生阿夏·巴尔斯卡娅充当我们的向导。她先带我们进入正在上课的低年级教室,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你叫什么名字?”我们用汉语问。
“我叫别嘉。”
“你几岁了?”我们问另一个孩子。
“七岁。”
“你在几年级学习?”又问第三个孩子。
“二年级。”
“中国的首都是哪里?”我们向第四个孩子提问。
“我是二年级学生。”这孩子显然没听懂。也确实难了点。
“回答问题要站起来!”老师在一旁用汉语提示。
孩子站起来,他听懂了。
我们正在为这些稚气未除的孩子们的听力感到惊异,一个女孩主动站起来说了一段顺口溜:“一二三四五六七,妈妈买了七只鸡,老大老二小三小四……”嗬!“小三儿”,她连北京话的“儿”字音都发出来了。
在另一个教室,三年级的玛莎又清晰准确地说了一段顺口溜:“一个蛤蟆一个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咕呱,咕呱,咕呱……”说得我们都笑起来。孩子们还唱了中文歌,并能把歌词内容用俄语说出来。
我们翻看了学生的汉语作业。其中虽有把“樵夫”写成“焦夫”,把“卖”写成“买”这样的错误,但一篇篇都不失工整、通顺,达到了中国小学生的水平。
在参观中,我们发现:教材和中文资料太旧、太少。
看着一张张稚气的面孔和好奇而期待的眼睛,我心里想,我们能为这些热心学习中文的未来的汉学家和有志做中苏人民友谊桥梁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呢?二年级学生在上课。

经理初学ABC

第7版()
专栏:社会剪影

经理初学ABC
唐若水
美国肯塔基州洛斯维尔城传出了一条奇闻:一位在当地颇有声望的经理——四十四岁的艾迪尔先生竟然是个“目不识A”的文盲,而原先这家公司上上下下竟都认为自己的经理是位“知识渊博、学问高深”的绅士!进一步的调查证实:这位艾迪尔经理从未进过学校,除了依样画符签名外,既不会写也不会读,甚至还不会背诵英文字母表……
然而,多年来艾迪尔却以种种巧妙办法,成功地掩饰了自己的“大老粗”身份。为了给上司和同事们一个“知书识理”的印象,艾迪尔进进出出腋下不忘挟一份报纸,或者装模作样地当着大家的面“阅读”墙上布告,口中还念念有词。此外,艾迪尔心灵嘴巧,善找借口。比如,当有人请他填表时,他便推说眼镜忘在家里了,然后把表拿回家去请妻子代劳。
艾迪尔虽是文盲,但工作十分勤奋,人缘又好,因而步步高升,最后当上了拥有五百多名雇员的一家分公司的经理。不过,当上经理后,艾迪尔与“白纸黑字”打交道也越来越多。为了不露马脚,艾迪尔灵机一动,又聪明地聘请了一位不知自己底细的秘书,专门代他处理一切公文报表。然而,纸总是包不住火的。有一天,秘书恰恰外出,而一位上司带来一封信,要艾迪尔读了马上与他商讨。艾迪尔这时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谎言既被戳穿,艾迪尔便不得不在人们的惊叹声和哄笑声中狼狈辞职……
对于这出闹剧,美国的一些观察家认为“同时还是一出悲剧”。君不知,美国虽然号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第一富国”,但据统计,全国却有多达二千七百万的成年人是文盲。
据说,这位艾迪尔先生大出洋相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痛定思痛,报名参加了该市的扫盲中心,全天投入文化学习,老老实实地从A BC学起。

有第三颗心脏的人

第7版()
专栏:

有第三颗心脏的人
李忆民
1986年5月27日20时38分。巴黎。
一辆救护车,鸣着警笛,冲入拉皮蒂—萨尔伯蒂埃医院。车里窜出一个护士,手提一只轻便冰箱,径直奔向手术室。
冰箱里装的是一颗心脏活体。
27日18时15分,患者克里斯蒂昂的胸腔已被打开,以卡布罗尔教授为首的外科手术组,正准备为他移植一只活体心脏。
克里斯蒂昂今年二十一岁,一个月前患了病毒性心肌炎,心脏肌肉坏死,生命危在旦夕。5月14日,他那坏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医生们用七个小时给他换上了“贾维克”——这颗人造心脏使他起死回生。“贾维克”是一个塑料泵,用两条管子连在体外一个笨重的一百多公斤的压缩机上。近两个星期来,病人就靠这套机器维持生命,等待着移植一颗别人的心脏。
5月22日,得知兰斯医院有一个无可挽救的病人可提供心脏活体。虽然血型一样,但无奈克里斯蒂昂块儿头太大,移植的心脏承受不了这种负荷。
5月27日,医院终于在图尔找到了一颗理想的心脏活体。克里斯蒂昂重新被送进手术室。新的心脏和人造心脏置换的时间必须准确无误地计算好。置换速度必须尽可能地快。此刻,“时间就是生命”!一系列准备工作和提取活体的每一环节都必须万无一失。
27日20时15分,“贾维克”仍在跳动着。一旦完成使命,它将被送到美国盐湖城,由它的发明者检修,并改进和完善它的性能。
20时37分,移植心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克里斯蒂昂的胸腔内什么也没有了。
16时,达卢医生启程去图尔提取心脏活体。19时24分取到。由于空军密切配合,他一小时后返回巴黎。20时38分,盛在大玻璃瓶中的心脏活体已送抵医院。几分钟内,帕维大夫敏捷练达地对这颗心脏进行了至精至妙的“雕琢”,清除碎肉,修整好伤口,以便缝合。
21时零7分,移植手术开始。三双戴着手套的手象跳起了非凡的“芭蕾舞”。
22时零7分,移植手术结束,心脏接通了。但仍无活动能力。这时,卡布罗尔教授拿起了电动起搏器,成败在此一举!医生们的眼睛都盯着心脏或监控器的荧光屏。突然,这颗非同凡俗的方寸人心又有节奏地跳动起来了!从一个死人身上提取的心脏,又重新给人以新的生命!
28日晨6时,克里斯蒂昂恢复了知觉,第三颗心脏在他胸中正常地跳动。好一曲医学上的新史诗!

金字塔可能是人造石筑成的

第7版()
专栏:

金字塔可能是人造石筑成的
林静
埃及人一直认定:巍峨入云的金字塔是用数万名工匠采集来的数百万块三至六吨重的石块修筑而成的。对此,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产生疑问:金字塔筑于公元前二千六百年,比埃及人学会制作青铜工具还早了八百余年,因而当时埃及人根本没有有效的切割石块的工具,那么他们究竟怎样将大石切割得如此精密,以致邻近的两块石块之间天衣无缝,竟塞不进一片薄纸?此外,根据当时的运输水平,这么多“庞然大物”又是如何顺利运往工地的?
美国化学家乔斯福·达威杜维茨对金字塔的石块作了化学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含有的矿物质和小气泡都比采石场的石块多得多!由此他推测:当时工匠们并没有去采石,而是将石灰石碾碎后混以某种矿物质作粘合剂,然后象制造水泥一样将混和物置入木制模具中干燥凝固,制成一种“人造石”。
如果这一推测无误,那么,金字塔的工程就比想象的要简单得多了!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