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5-01-18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二十届萨赫勒地区国家间抗旱委员会部长会议发出呼吁 加强南南合作 共同战胜旱灾

第7版()
专栏:

二十届萨赫勒地区国家间抗旱委员会部长会议发出呼吁
加强南南合作 共同战胜旱灾
本报阿尔及尔1月17日专电 记者辛树藩、吴文斌报道:由于连续十年干旱,撒哈拉沙漠以南萨赫勒地区的八个非洲国家缺粮一百七十五万吨,大批牲畜饿死,沙漠化不断蔓延,急需采取紧急措施对付这一严重局面。
这是历时三天的第二十届萨赫勒地区国家间抗旱委员会部长会议向国际社会发出的呼吁。
出席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举行的这次会议的,有毛里塔尼亚、冈比亚、塞内加尔、布基纳法索、马里、佛得角、乍得和几内亚比绍等八个国家的农业部长。此外,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伊斯兰发展银行、阿拉伯发展银行以及经济与合作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就严重的干旱引起的沙漠化和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会议认为,首先要加强萨赫勒地区自身的合作,让这些国家的农牧民懂得科学、合理应用土地,是最为有效的。
关于国际援助,会议认为,阿拉伯国家提供的援助逐年增加,1974年为九百万美元,1979年就达到四亿四千七百万美元,占萨赫勒地区接受的国际援助总额十二亿美元的三分之一以上。(附图片)
图为苏丹南部干涸的河床。

比利时为何推迟部署巡航导弹

第7版()
专栏:

比利时为何推迟部署巡航导弹
本报记者 姚立
1月13日,比利时首相马尔滕斯同美国总统里根会谈后表示,比利时保证支持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的决定,但将推迟原订于今年3月开始部署的计划。比利时各界对这次会谈的结果甚表关注。
按照北约1979年作出的双重决议,比利时应在今年3月开始部署四十八枚巡航导弹,1987年底结束部署工作。但迄今为止,比利时政府尚未能作出最终的部署决定,原因在于马尔滕斯政府在落实该计划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牵制。比利时国内几个主要政党在这个问题上立场不同,特别是多数派内部也意见不一。美苏日内瓦会谈后,比利时国内一度平静下来的争论又热烈起来。
今年比利时即将举行大选。马尔滕斯所在的基督教社会党担心坚持按原计划部署导弹,可能引起反对派和选民的不满,因而倾向于等待美苏会谈后再作出决定。该党主席斯瓦伦表示支持推迟部署导弹的决定,他认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结果,它承认有必要给日内瓦会谈一个机会。”但多数派的另一政党自由党则坚决要求如期部署,主张以部署导弹的行动压美苏进行谈判。而弗拉芒社会党领袖卡雷尔·范米尔特则认为,马尔滕斯的话是出于大选的需要。他表示他的党将为把暂时的推迟变成彻底取消部署导弹的计划而斗争。
在这种情况下马尔滕斯左右为难。据报道,在他动身去美国前召开的内阁会议,决定将在3月份作出是否部署导弹的正式决定。马尔滕斯首相美国之行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向美国政府解释他目前的两难处境,希望美国在推迟部署导弹问题上作出让步。里根总统虽然表示理解,但仍以“影响不良”为由没有支持马尔滕斯政府关于推迟部署导弹的立场。
此间舆论认为,北约的其它盟国也不大可能同意比利时推迟部署导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马尔滕斯访问美国前夕,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苏联电视台发表讲话,威胁说如果美国继续在欧洲部署导弹,日内瓦达成的协议执行就成问题。舆论认为,葛罗米柯讲话的目的之一就是针对“美国的西欧盟国,特别是要在3月份作出部署决定的比利时”。人们还认为,荷兰政府也将在今年年底就此问题作出决定,比利时的态度对荷兰也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马尔滕斯在美国发表的谈话看,比利时有决心在1987年年底完成导弹部署计划,但开始部署的时间尚难决定,有人估计要拖到今年大选后开始。这样做,既执行了北约的“双重决议”,又可以缓和多数派内部矛盾。但事态究竟如何发展,各党态度是否还有变化,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报布鲁塞尔1月16日电 )

偶然与必然

第7版()
专栏:国际札记

偶然与必然
1月11日,一枚未装核弹头的美国潘兴Ⅱ式导弹,在联邦德国南部一次训练演习中突然起火,四名美国士兵丧生,十名被烧伤。
此前不久,一枚从巴伦支海发射的苏联SS—N—3型巡航导弹闯进挪威北部领空,飞越挪威、芬兰边界后,坠落在芬兰北部。事发后,挪威、芬兰提出抗议,苏联后来表示道歉。幸好导弹落在无人区,而且没携带弹头,总算没有造成伤亡。
两起导弹事故接连发生,虽然没有酿成大祸,可也引起人们对美苏两家部署在欧洲的大量导弹的担心。
美苏两家常常声言,他们所以在欧洲部署导弹是为了维护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可是它们在欧洲的核导弹,还不曾用于对付什么威胁,倒是先给欧洲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险和不安。试想如果苏联因技术故障而偏离航向的导弹,落到人口稠密的城市里,或者美国起火爆炸的导弹带上个什么弹头,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两次事故被认为都是“偶然事件”。但是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必然是通过偶然显示出来的。这两次无独有偶的“偶然事件”表明,美苏两家竞相在欧洲部署导弹,必然要增加欧洲的不安全感。导弹多了,迟早总会在这个或者那个环节上出事。因此,如果美苏真正关心欧洲的和平与安全,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停止在欧洲的核军备竞赛,并且大量削减和最后销毁部署在欧洲的核导弹。否则人们只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不知哪一颗核导弹又偏离了航向或者突然爆炸了,那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呢?
·特安·

里根说不要对苏联同意谈判表示欢欣 《真理报》强调解决太空非军事化问题

第7版()
专栏:

里根说不要对苏联同意谈判表示欢欣
《真理报》强调解决太空非军事化问题
新华社华盛顿1月16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今天告诫出席美苏日内瓦会谈的美方高级顾问,不要对苏联同意恢复谈判表示“欢欣”。
白宫发言人斯皮克斯说,里根在白宫办公室同舒尔茨一行交谈了二十分钟。里根强调,美国希望达成一项可靠的武器控制协议,但是“如果它不是一项好协议,如果它不起作用,我们是不会要一纸空文的。”
里根在另一次谈话中强调,他决心使美苏就大大裁减核力量问题达成协议,并表示“美国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即将举行的谈判取得成功”。
新华社莫斯科1月16日电 苏联《真理报》今天发表社论,再次强调解决“太空非军事化”问题的重要性。
《真理报》说,只有就防止太空军事化问题达成协议,才能为解决战略武器问题创造良好的前景;在存在太空军备竞赛的情况下,要在限制和裁减战略核武器和中程核武器方面取得进展是不可想象的。
人们注意到,美国并不同意苏联的这种看法。

就中美洲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交换意见 里根特使出访孔塔多拉集团成员国

第7版()
专栏:

就中美洲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交换意见
里根特使出访孔塔多拉集团成员国
新华社墨西哥城1月16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的中美洲特使哈里·施劳德曼在结束对墨西哥的工作访问后,今天离开这里前往巴拿马,继续对孔塔多拉集团另外三个成员国进行访问,以便同这些国家领导人就有关中美洲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交换意见。
施劳德曼是15日晚上抵达墨西哥城的。16日,他会见了墨西哥外交部长贝尔纳多·塞普尔维达。
这位美国外交官在离开墨西哥前对记者说,孔塔多拉集团在近两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他指出,目前,“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地区的形势是好的”,而这对中美洲各国达成谅解是有利的。但他强调说,中美洲面临的问题很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据报道,施劳德曼前不久访问了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同这些国家领导人就孔塔多拉集团提出的和平文件交换了看法。

卡斯特罗会见美国民主党议员

第7版()
专栏:

卡斯特罗会见美国民主党议员
新华社哈瓦那1月16日电 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昨天在这里会见了美国民主党议员威廉·亚历山大,威廉·亚历山大在会见时递交了美国众议院议长托马斯·奥尼尔的一封信。
威廉·亚历山大在结束对古巴访问前对记者们说,“预言美国同古巴建立外交关系还为时尚早”。他指出,很多美国政治家对同古巴接近表示反感,里根政府也不愿意“把步子迈得太大”,因而这个问题需要冷静地对待。他与美国共和党议员约马·詹姆斯·利奇率领的美国国会两党代表团是11日抵达古巴进行访问的。

法国社会党德国社民党要求美苏裁减核武器 西德将装备防空导弹系统

第7版()
专栏:

法国社会党德国社民党要求美苏裁减核武器
西德将装备防空导弹系统
据新华社巴黎1月15日电 法国社会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西德)今天在巴黎发表联合声明强调,美苏应裁减核武库,放弃太空军备竞赛。
这个声明是在两党就安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会谈之后发表的。
两党认为,为了裁减核武库和放弃太空军备竞赛,美苏重开谈判是需要的。
两党认为,为了与苏联及东欧国家建立稳定的合作,西欧国家与它们进行对话是必要的。
据新华社波恩1月16日电 西德议会国防委员会今天作出决定,同意装备“爱国者”和“罗兰”防空导弹系统,以加强这个国家的防空力量。
国防部长韦尔纳说,国防委员会的决定是一次“决定性的突破”。

美考虑向萨尔瓦多提供军用直升飞机

第7版()
专栏:

美考虑向萨尔瓦多提供军用直升飞机
新华社墨西哥城1月16日电 圣萨尔瓦多消息:美国正在考虑向萨尔瓦多政府提供先进的直升飞机,以加强这个中美洲国家的政府军在同游击队作战中的力量。
美国驻萨尔瓦多的外交官最近对报界说,美国国务院正在研究萨尔瓦多政府军购买四架“休斯500”型直升飞机的要求。这种飞机装备有每分钟可以发射六千发炮弹的微型炮。
据报道,到目前为止,萨尔瓦多政府军已装备有大炮、坦克、装甲车和二十四架战斗机及一定数量的其他类型飞机。

驻西德美军举行训练演习 一未装弹头潘兴导弹烧毁

第7版()
专栏:

驻西德美军举行训练演习 一未装弹头潘兴导弹烧毁
本报讯 据报道,驻联邦德国美军的一枚未装弹头的潘兴Ⅱ式导弹,1月11日在训练演习中起火后烧毁,造成四名美国士兵死亡、十人受伤。
这是潘兴Ⅱ式导弹发生的第一次重大事故。事情发生在斯图加特市以东约四十八公里的海尔布隆市东南面的山上。这里是美国陆军在联邦德国南部的三个导弹基地中的一个。联邦德国南部正在部署潘兴Ⅱ式导弹。
目前,美国军方和联邦德国警方正在调查这枚潘兴Ⅱ式导弹的火箭发动机着火的原因。

挪威将造世界最大客轮

第7版()
专栏:

挪威将造世界最大客轮
挪威的加勒比航船公司最近决定建造一艘世界最大的客轮。这艘能容纳五千位旅客的豪华客轮为二十一万吨,主甲板长一千二百三十五英尺,造价为四亿至四亿五千万美元,由该公司及一些美国资本家共同投资。鉴于世界旅游事业将大发展,该公司认为它的宏伟造船计划将大有前途。 ·东·(附图片)
图为世界最大客轮的模型。

初访乌拉圭

第7版()
专栏:乌拉圭通讯

初访乌拉圭
本报记者 管彦忠
三、文化发达的首都
初到蒙得维的亚的人,总觉得她是一座海滨城市。因为拉普拉塔河流到这里,河面宽达上百公里,怎么也望不到边。蒙得维的亚被称为“建在沙滩上的城市”,绵延二十公里长的河岸上有无数的沙滩,一条宽敞的河滨大道把沙滩连在一起,如同一颗颗珍珠镶嵌在一条美丽的彩带上。
然而,蒙得维的亚不仅仅是一座诱人的旅游城市,而且是一个文化发达的首都。蒙得维的亚是随着共和国的诞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圣特雷萨的“老城”里,一百多年前的大教堂、市议会、宪法广场等历史古迹依然如故,让后代凭吊,一米高的城墙残垣上还印着印第安人反抗西班牙入侵者的痕迹。独立广场上的阿蒂加斯将军塑像昂然矗立,正是这位民族英雄1811年领导乌拉圭人民进行争取独立的斗争。有名的“7月18日大道”从这里开始,向北与阿蒂加斯大道相接。乌拉圭1825年宣布独立,1830年7月18日颁布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大道因此而得名。
今天的蒙得维的亚,是一座拥有一百四十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占全国总人口的44.5%。乌拉圭人口三百多万,人口增长率只有1.1%,在拉美国家中是最低的,这与居民的文化水平高有关。在接触当中,乌拉圭人确实很懂礼貌,有文化教养。
乌拉圭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现在义务教育扩大到了中学,上大学和专科学校也是免费的。在全国十岁以上的人口中,识字的占94.3%,在拉美国家中它的文盲指数最低。全国唯一的大学就在蒙得维的亚,有十三个院系,专业齐全,四万多学生。公共关系部的主任说,根据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今年增设了国际贸易,通信科学和社会学等专科。据介绍,乌拉圭十分重视智力投资,国家每年的教育经费占全部预算的25—30%。重视教育的结果是国家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记者参观过一家羊毛生产咨询机构,人数不多,但有农艺师、化学工程师、兽医和经济学家和许多技术员在提供有效的服务。
乌拉圭人的文化生活水平,还可从以下数字窥其一斑:每五百一十八个居民有一名医生,居民平均寿命男七十二岁,女七十五岁;具有大学水平的人占4.7%。
漫步在蒙得维的亚街头,你不仅会赞叹环境的幽美、宁静,而且可以看到许多有意义的雕塑作品。不论是为独立战争立下功劳的英雄人物和一些有名的总统,还是为国家发展科学文化作出贡献的人士都有他们的形象。这里既有本国雕塑家的作品,也有外国能工巧匠的杰作。单是在绿树成荫的普拉多公园里,就有五十四座不同的塑像,教师、科学家都有自己的位置。乌拉圭是个欧洲移民的国家,现已没有印第安人,但仍能看到他们的塑像。有一组描写农民传统运输的群像十分引人,六头姿态不同的牛拉着一辆木轮的篷车,一位健壮的农夫手执长鞭坐在车上,车后还有两头牛跟着。蓝天白云下,仿佛是正从远方归来,让人看到艺术家赞美劳动生活的匠心。
随着乌拉圭民主新时期开始,蒙得维的亚正以她美丽的风光和发达的文化吸引着游人。
(续完)(附图片)
蒙得维的亚的独立广场。
本报记者摄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