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3-05-26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论拈阄儿

第8版()
专栏:

论拈阄儿
曾慧民
拈阄儿原始、神秘,又近乎儿戏,但历史淘汰不了它。
有时候,怎么也裁决不下谁该做什么,或谁该得到什么,人们就求助于拈阄儿。凡伸手拈了阄的,都服服贴贴依阄行事。拈阄儿是解决疑难问题的绝招。
历史上曾有过皇位没人愿去坐的事。没有办法,把皇子们请来拈阄。拈中的被迫登基。拈阄儿多“神”!
《水浒》里也有拈阄。攻打曾头市,活捉史文恭后,宋江请卢俊义为山寨“第一把手”。头领们鼓噪不服。宋江无奈,提议和卢拈阄,决定谁去攻打东平府或东昌府,“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于是,拈阄也为解决农民起义领导权的“危机”找到出路。
古希腊时,法官对一名罪犯说:你面前有两个阄,一个写生,一个写死。对你的判决就看你拈着什么了。罪犯早猜到两个阄写的都是“死”字。他拈起一个阄迅即吞进肚子里,迫使法官宣判他为“生”。法官借拈阄作幌子欲致罪犯于死地;罪犯也借拈阄斗智死里求生。拈阄的妙用变化无穷。
有用,谁都用。大户人,兄弟分家拈阄。保甲长抽壮丁拈阄。浮浪子弟赌赛拈阄。甚至值更守夜、聚酒作诗都拈阄。七拈八拈,拈出了旧社会的众生相。
新中国建立以后,拈阄儿的用场逐渐缩小了。只是偶尔使用了。
不料,近来拈阄儿又有增加的趋势了,似乎不少事情,也非拈阄不足以办通。
分新房子,谁住下边,谁住顶层,谁占有阳台,拈阄。杀猪分肉,谁要七肥三瘦,谁要七瘦三肥,谁要肥瘦各半,拈阄。派人植树,十人抽二,谁去谁不去,拈阄。拈上了瘾,连“长”字辈也参加进来,只是有点羞羞答答:“你们先拈,剩下是我的。”使人怀疑,这样下去,有一天,医生做诊断、法院做判决、开会做决议,等等,会不会象古代一样,也都要拈阄呢?
分点东西,不能让主其事者拍板吗?不能让参与其事的众人商量吗?难。让主事者拍板,又怕主事人“捷足先登”,“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由参与其事的人“商量”,则又怕旷日持久,言不及义,张飞捉耗子——大眼瞪小眼,不欢又不散。
生活是螺旋式前进的。有些事失去权威,没有信赖,便仰仗于拈阄儿,把人世间的“公道”、“公正”、“公平”付诸于“阄”,听凭一字发落,各人去碰各人的“运气”!
人力并非可以随时征服一切,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但这要靠我们奋发图强,努力克服困难。
我们是社会主义者,我们的命运当然不能交由拈阄儿来安排。倘一切都拈阄,那我们还要什么信仰和道德规范呢?

江水的源头

第8版()
专栏:大地

江水的源头
张振国
我是喝长江水长大的,是听着滚滚东流的涛声长大的。然而我很少想到长江的源头。近读一则新闻,久久不能平静。
杨振宁教授是美籍物理学家,当他得知四十年代的导师、北京大学副校长王竹溪教授逝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向他的导师深表悼念。尽管杨教授的统计物理学在世界早已享有盛誉,但他还是真诚地说:“我一直感激他把我引上了统计物理研究的道路。”……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一种饮水思源的尊师美德。我常常想起一位老师家中悬挂着的一副对联。上联写着:“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下联写着:“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这副贺联是一位学生赠给他的老师的,也是赠给千千万万个为中华民族培育“三千桃李”、造就“十万栋梁”的教师们的。
是啊!“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师”。从师,是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尊师,是我们民族的公德。我随着起伏的思潮,忽又想起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知识分子,曾经接到他半个世纪之前的一位学生给他的一封充满着尊师情感的信。
老人名叫喻科盈。二十年代末,曾在家乡湖南浏阳县立初级中学教过书。五十多年来,这位老师的名字,一直记在他的一位学生胡耀邦心里。六十年代中期,他曾打听过喻老,但始终音信全无。十年动乱期间,这位从教育战线早已转入冶金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任理化室主任的老先生,曾被挂牌游斗,并作为重点对象,无故被审查。然而这件事,却使故乡人知道了他现在的家庭住址。粉碎“四人帮”之后,当胡耀邦同志再次打听时,这才确切得知喻老的下落和他为人正直的多半生。
1981年11月29日,胡耀邦同志亲笔写了一封信。信一开头就说:科盈老师:得悉玉体犹壮,健饭如常,儿女都已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人民尽力,不胜欣慰。接着说:我没有忘记你,没有忘记小学和初中时期其他几位老师,因为这些老师那种正直、廉洁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曾经给了我以巨大的感染力量。信的后部,是一个学生对待老师的真诚相约:“很高兴能在北京见到你。不过此地气候现已严寒,于年事过高之人,诸多不适。希望你明年夏秋季节来……
接到这封信后,喻老一家有说不尽的喜悦。师生相会的日子就要到来。喻老师虽已退休数年,但身体确很健壮。他不打算送给学生什么厚礼,只是利用理化室用过的地层深处的岩芯,亲手为自己的学生精心磨制了四条镇纸石,并刻制了两枚印章。一枚刻上“建设四化”,一枚刻“振兴中华”。
喻老在1982年7月6日到达北京,7日下午见到了分别五十多年的学生。喻老在北京住了十日,临别前,学生和老师合影留念。学生依依不舍:“祝你健康长寿,下次再来!”老师恋恋难分:“谢谢!我争取八十岁再上一次长城!”

为“平生我自知”一辩

第8版()
专栏:大地

为“平生我自知”一辩
曾敏之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是刘备三顾茅庐时听到的诸葛亮吟诵的诗句。雨生同志据此认为诸葛亮“好象有点看得透的味道”。然后推论他出山以后所经历的失败、困顿……直至向刘后主叹息:“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于是下断语道:“从高唱‘平生我自知’到自叹‘难可逆见’,前后简直判若两人”云。(见3月24日《人民日报》雨生:《诸葛亮并非看透派》)
把“平生我自知”说成是“看得透”,我以为与诸葛亮的本意是并不符合的。
考诸葛亮因避世乱,躬耕于南阳,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怀才未遇,守以待时。在所居的草堂中,还悬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潜心修养的表现。对联所表露的思考先见之于他写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方才,非志无以成学。”毛宗岗在增补《三国演义》时,把对联加进去了,并加评语:“观此二语,想见其为人”。
诸葛亮未出茅庐时就洞察了世局,于是有《隆中对》的决策,明告刘备:将军“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思想,第一要取得荆、益两州;第二要巩固蜀、吴联盟;第三是在军事上巩固襄、樊和汉中两大战略基地,条件成熟时才西击洛阳……这是诸葛亮的条件论。只是由于刘备破坏了蜀吴联盟,才不得不改变战略,分兵屯田,准备决战,但计划刚开头,他就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了。
要理解“平生我自知”与诸葛亮的为人,必须从他一生事迹进行研究才会得出正确的判断。明代的张溥在其《诸葛丞相集》里评道:“……国势三分,臣心无二,讨贼而死,始答顾命,岂自违隆中之言哉”。就是说诸葛亮的“平生我自知”不是唱高调,从三顾到“鞠躬尽瘁”表现了一贯的思想,形成了一个卓越政治家的风格。不愧是我国古代的一个著名的“明白人”,哪里会是“前后简直判若两人”呢?

定风波 为《人物》杂志题句

第8版()
专栏:

定风波
为《人物》杂志题句
张爱萍
世间偏爱逐炎凉,生而何如鸟虫忙。争权夺利人亦鬼。羞愧,如此人生寄荒唐。
贵在青年有理想,高尚,矢志为民正气张。莫让年华空虚度,重负,献身祖国展翅翔。
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日
〔编者附记〕这是张爱萍同志为《人物》杂志所题的一首词。《人物》杂志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五月出版),是“青年和青年时期专号”。内容有《陆定一在“五卅”前后》《记南昌起义失败后的萧克》《桥——茅以升博士话征程》《爬也要爬到延安——记高士其青年时期》《大将军邹容》等文,还介绍了一批开拓者的事迹,介绍一批没有上过大学的学者经历。

下川岛的芒花(外一题)

第8版()
专栏:

下川岛的芒花(外一题)
陈知柏
登上南海前沿的下川岛,扑入我眼帘的尽是峥嵘峻峭的石头——灰色的,褐色的,黛色的……
这里的石头仿佛是被火辣辣的亚热带太阳烤糊了,仿佛是叫热烘烘的西南季风熏焦了!
可那山腰、山巅上飘动着的是什么呢?一团团,一簇簇,象白天鹅袅袅浮动的羽毛,象和风中打着秋千的柳絮。
我登上去……
呵,芒花!芒花!
我怎么也不曾想到,在这穷山瘦石间,竟会生长着一蓬蓬墨绿的芒草,竟会绽出一片片冰清玉洁的花!
芒花哟,你生得艰辛,却又生气勃勃;你活得拮据,却又郁郁葱葱。你的根勇敢地扎在岩隙里,那里面能有多少土呢?你的根顽强地贴在风化石上……
蓦地,一个特写镜头闯入我的视线——我身旁这一个个身着白色水兵服的战士,不正是一丛丛圣洁的芒花么?
星 星 泉
疏疏落落地缀在崖壁上,闪射着宝石般的光芒,一滴,两滴,三滴,象珠,象露,纷纷从上跃下,滚一路辉霞,有声有色地溅落在水池中……
呵,星星泉,这清澈甘美的泉水哟,是咸涩的海水经过石隙的千百回过滤而净化成你的么?是满岛的石缝积蓄起天河的玉液汇集成了你么?
星星泉,是从清癯的岩石里沁出来的,这是经过多少曲折和重压,从贫瘠的母体上挤出来的甘甜的乳汁呵!
我想起了趵突泉、崂山泉、安宁温泉……我想在那很深很深的地底,星星泉,你必定与它们是一脉相通的。
呵,祖国,即使在最冷僻的边陲,也有你延伸的血脉,有你清明的眸子!

翻筋斗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翻筋斗
近来报刊上常有学者谈治学之道的文章,书店里也有各种专家介绍经验的新书。读者从这里得到知识,寻求门径,大有好处。微感不足的是,谈成果者多,谈如何获得这些成果者少;谈个人成功经验者多,记失败教训者少。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印象,实际情况并非全如此。
譬如,谈鉴定书画,条条经验都是拆穿作伪者的漏洞,发现旁人马脚。好象作者的眼力好得非常,却一贯不谈自己吃亏上当的惨痛经验。这在读者看来,就觉得既不深刻,也不真实,难以得到更为珍贵的教训。
《红楼梦》里有一句话,说某人“是翻过筋斗的”。这话富有哲理,也揭露了真实。自呱呱落地以来,一帆风顺,直趋专家宝座者能有几人?科学地回答起来应该是“一个也没有”。说出自己翻筋斗的经验,于人于己都将毫无损失,而只有大大的好处。 王元倬

难题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难题
一位相声演员最近说,过去他自以为吃苹果是不可削皮的,因为报纸上说苹果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不曾想,近日报纸上又有说苹果皮受了农药污染,是万不能不削的,他便有些茫然了。进而再看,他又发现同一天的另
一张报纸还在讲吃苹果去皮的弊大于利。同是报纸,又是同一天发行,到底该听谁的呢?
他碰到了这个难题,实在是小事一桩。一些报刊杂志常常介绍一些生活中的科学常识,是很好的事情,但此亦一是,彼亦一是,如大讲某食品的营养价值的墨迹未干,一夜之间又被另一些刊物指为“致癌”的禁物,真令读者莫衷一是。我想,科学常识并不是海外奇谈,读毕一笑了之,似乎是不行的。
刘宁

鱼运四方(图片)

第8版()
专栏:

鱼运四方〔木刻〕 王贺君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