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3-02-21第7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坚贞的战士 伟大的作家——纪念卡赞扎基诞辰100周年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坚贞的战士 伟大的作家
——纪念卡赞扎基诞辰100周年
王振基
“祖先,给我下道命令吧。——做尽你所能做到的!——祖先,这不够呵。再给我下道命令吧。——做你所不能做到的!”
当代希腊伟大作家尼科斯·卡赞扎基常被引用的这段名言,来自他最后一部作品《向格雷科汇报》。作家忠实地执行了具有叛逆性格的格雷科(十六世纪希腊画家)所下的这道命令。他把自己比做耶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也就是人间的苦难,艰难地向顶峰攀登,沿途洒下斑斑血迹。为了“一个公平合理世界的实现”,为了人类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和平,他攀登一峰又一峰,实践他作为作家的职责,直至最后一息。
卡赞扎基曾于1935年以记者身份到过中国和日本,著有《中日纪游》一书,对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怀着崇高的敬意。1957年6月他已身患痼疾。但为了实现他渴望已久的新中国之行,不顾亲友劝阻和长途跋涉,毅然率希腊作家代表团应邀前来我国访问,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新旧中国的对比使他感慨极深,他称此行为他一生中的“最高收获”,并准备写成《二十年后》一书。他以疲病之躯,仍积极为此收集素材。但不幸在返欧途中病发,同年10月26日逝世。
今年2月18日是作家诞辰100周年,世界各国都为此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在希腊,筹备已久的“卡赞扎基博物馆”也将隆重揭幕。中国人民深切怀念这位真挚的国际友人、国际主义文化战士。他受到人们的崇敬,不仅因为他是当代希腊的伟大作家,更因为他是毕生为祖国自由和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坚贞战士。
卡赞扎基生长在希腊遭受外族侵略和占领的年代,幼年亲历战乱,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他早年抱着拯救民族危难、寻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在雅典、巴黎等地学习,1906年开始从事写作,此后几乎每年都有作品发表并经常得奖。与此同时,他还参加了为争取他的故乡克里特解放回归祖国、反对外国对希腊的干涉和争取政治革新等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二十年代中、后期,他曾三次访问苏联,精心探讨苏联的现实,认为共产主义是消灭贫困、不公平和压迫的唯一有效途径。1928年在希腊曾因宣传苏联而被控诉和拘捕。但是卡赞扎基已选定了自己的政治道路。他立足于本国,矢志不移地为一个未来的美好世界的实现而献身。他足迹遍及欧亚和北非,写了大量的游记、诗歌、剧本和小说。1941—1945年在希腊沦于德军占领期间,卡赞扎基虽被软禁,仍然勤奋地写作,著名的悲剧《佛陀》和小说《亚历克西斯·佐尔巴》就是在这时完成的。他还把但丁的《神曲》等译为现代希腊文。
1945年德军溃败,卡赞扎基在雅典为团结希腊社会党人积极工作,被推选为社会党高级会议主席,并被任命为内阁部长。不久由于英国军人在希腊的跋扈和国内派别斗争,使他无法继续政治活动,1946年离开祖国,定居法国,一度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嗣后因厌于官方酬酢和会议,遂退居法国南方的昂迪布岛,悉心从事著述。直到1954年被确诊为患白血病后,他面对死亡,仍坚持不辍,于1955年写出了前面提到的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向格雷科汇报》(又名《一生总结》)。卡赞扎基于1956年被授于世界和平奖金。
卡赞扎基一生艰苦奋斗,著作甚丰,但直至晚年始享有世界声誉。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他逝世后在国外陆续译出,但一经出版就得到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希腊出版的《卡赞扎基全集》共26卷,其中的代表作已有三十多种文字的译本。长篇历史小说《自由或死亡》的中译本,已由我国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卡赞扎基最著名的三部小说:《自由或死亡》、《被重钉十字架的基督》、《亚历克西斯·佐尔巴》,都是以作家的故乡克里特为背景展开的历史画卷。
《自由或死亡》是对十九世纪末克里特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自由的一场未遂的起义斗争的生动、真实的描述。书中的主人公米哈伊队长孤胆奋战,宁死不屈,在弹尽粮绝,身陷重围之际,高呼“自由或死亡”的口号未竟而中弹身亡。
在小说《被重钉十字架的基督》中,作者通过一个村庄发生的故事对教会和统治者的虚伪、贪婪、腐败、残酷,作了深刻无情的揭露,从而激发了人们对黑暗势力的憎恨和对光明的向往。这部小说成书于1948年,五十年代先后在法、英、美等国改编为电影、戏剧与公众见面,引起强烈反响。但也正因为这部小说以及其它著作(如旨在说明耶稣是人而不是神的另一小说《最后的诱惑》),东正教当局宣布作者反基督,禁止其灵柩进入雅典大教堂举行例行仪式。
另一部畅销各国的小说《亚历克西斯·佐尔巴》,是作者根据他1917—1918年的一段经历,描写一个埋头哲学而陷于彷徨的中年知识分子,与一个粗犷豪迈的务实老人的一度邂逅和永恒友谊。作者通过佐尔巴的浑朴有力形象,探索了有关人生哲学的许多实际问题。(附图片)
1957年6月26日,周总理会见希腊作家卡赞扎基(右一)和他的夫人(左一)。

银幕上的里德

第7版()
专栏:世界影坛

银幕上的里德
李 湄
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的名著《震撼世界的十天》,以作者亲身经历的大量事实,对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作了真实的、异常生动的描述,对于帮助世界人民理解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经受到列宁的称赞。里德也因此驰誉全球。1981年,美国电影界将里德的生平事迹拍成一部宏伟的影片,题为《赤色分子》,它是当年美国最佳影片之一。自编、自导、自演这部影片并自任制片人的沃伦·比蒂,获得了1982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赤色分子》并没有按照一般传记片的手法拍摄里德的生平,而只取他一生中最后的五年,那是他革命活动最集中的五年,也是他和女记者布赖恩特爱情生活的五年。影片开始于1915年,里德回故乡,与布赖恩特邂逅相爱。布赖恩特随里德去纽约当记者,不久,两人正式结婚,婚后布赖恩特独自赴法国进行战地采访。1917年,里德感到俄国革命风暴即将来临,说服布赖恩特同去俄国。他们亲身经历了十月革命。回国后,里德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不久,他组织了美国共产主义劳工党,被政府视为非法分子。1919年,里德决定再次去俄国。布赖恩特极力反对,她说,一个第一流的作家改行当第三流的政治家是件蠢事。但里德仍执意前往。到俄国后,里德发现自己在美国能起更大作用,于是取道芬兰回国,不料在芬兰被捕。待布赖恩特闻讯赶往芬兰时,里德已被营救返回莫斯科。他见到老朋友、无政府主义者埃玛·戈德曼。后者对革命前途没有信心,里德却毫不动摇。季诺维也夫请里德和他同去巴库参加东方各族人民代表大会,归途中遭到白匪袭击。回到莫斯科后,里德与布赖恩特重逢。不久,因病去世。
为了拍好《赤色分子》,沃伦·比蒂学习俄语,阅读各种有关里德的报道,访问了二十几位里德的熟人,花费了四年的时间。据西方电影界人士说,自从三十年代奥逊·威尔斯拍了电影史上不朽之作《公民凯恩》以来,还没有人象沃伦·比蒂那样,为一部影片如此呕心沥血。
《赤色分子》几位主要演员都很成功。黛安·基顿表现出布赖恩特坚强、勇敢地寻求自由解放的性格。沃伦·比蒂扮演的里德富有魅力,干劲十足;但有的评论家认为,他内在的热情尚嫌不足。玛琳·斯塔普莱顿扮演无政府主义者埃玛·戈德曼真实可信,获得1982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影片《赤色分子》公映后,在西方引起了许多不同的反应。有的影评家说,《赤色分子》是一部宣传共产主义的影片,它对里德信仰的共产主义持严肃和同情的态度,并表现里德至死忠于自己的理想。有的影评家则截然相反,认为这部影片对共产主义持否定态度。还有人说,《赤色分子》与其说是一部政治片,不如说是一部爱情片。它虽然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贯穿全片的主线却是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沃伦·比蒂拍摄此片并不是为了宣传共产主义。作为一个制片人,他必须考虑盈利问题。同时,在政治上,他也必须考虑投资数千万元的大老板的意见。《赤色分子》尽管以政治事件为题材,归根结底,还是一部好莱坞式的影片。然而它说明了,美国影片的选题范围正在扩大。
在《赤色分子》公映后不久,苏联与墨西哥合拍的反映里德目击1913—1914年墨西哥农民起义的大型故事片《红钟》(上集)也与观众见面了。《红钟》的下集,也反映了里德十月革命前后的经历。

圣马力诺风情

第7版()
专栏:

圣马力诺风情
郁泉锡
邻近亚得里亚海的圣马力诺,是历史悠久的山国。境内的蒂塔诺山层峦叠翠,蔚为壮观。三座山峰巍然耸立,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显得格外雄伟。山国的首都就在山顶。这里许多街区崎岖狭窄,不通机动车辆,人们漫步街头,自由自在,神态悠然。由于地势起伏,街道层层叠布,俯仰上下,但见街上有街,道下有道。登上峰顶极目眺望,全国60平方公里的秀丽景色,便可一览无余。
圣马力诺是世界闻名的游憩胜地。冬日白雪皑皑,夏季清新凉爽,春秋花香四溢。5,000居民的首都,教堂、博物馆、旅馆、餐馆、商店,比比皆是。内外整洁卫生,服务项目齐全,热情周到。这一切都吸引着异乡游客,使这个只有25,000人口的小国每年却迎来300万旅游者。旅游旺季,人群摩肩接踵,熙来攘往。旅游业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这儿的民间工匠手艺高超,工艺品种类繁多。商店里,现代化时髦商品应有尽有,富有地方特色的邮票、金银首饰、陶瓷器、打火机、木制品更是琳琅满目。旅游业为圣马力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圣马力诺人常风趣地说:“我国自然资源贫乏,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丰富,可以大量‘出售’”。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应邀参加了圣马力诺执政官(即国家元首)的上任仪式。这一天,全国张灯结彩,一片欢腾。在庆典上,执政官的一身打扮别具一格:中世纪式的圆顶帽,黑斗篷,绣着黑色绸花的白花边衬衣,超短喇叭裤,黑长袜,带有金色佩环的黑鞋……。腰间还有佩剑,胸前有蓝白两色(国旗颜色)的佩带。此情此景,仿佛使人们回到了古老的年代。
按圣马力诺宪法规定,国家设有两位执政官,对内主持大议会和国务会议,对外代表国家。他们权力相等,行使职权时互相协商,配合行动。任职期间,除了出国访问,不得擅离国土。执政官任期半年,不能连任。每年4月1日、10月1日举行新老执政官交接仪式。新执政官宣读施政纲领后,老执政官为他们授勋,取下自身佩带的勋章,挂在新执政官脖子上,象征权力的移交。接着,老执政官即退下成为普通公民,庆典完毕,就回到半年前的岗位上去,不享受任何特权。在圣马力诺,从部长到中学校长,从工程师到工人,从自由职业者到职员,曾任执政官者为数不少,其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之高,可算是世界各国独一无二的了。
据圣马力诺朋友介绍,从事“业余”及“义务”服务在这个小国已蔚然成风。如国家仪仗队82人、军乐队71人,都是业余工作者。参加执政官上任典礼的那天下午,我们上街观光时走进一家商店,一位身材结实、和蔼可亲的店主热情向我们打招呼。正当我们感到惊讶时,他笑着说,“我是仪仗队队员,上午我一直注视着你们。庆典完毕,我回来继续行商,不要国家一分钱”。当晚,我们在国家剧场参加了为新执政官举办的音乐会,一散场,就看到演奏者都手拿乐器纷纷回家去了。他们说,“我们不搞聚餐,不愿加重国家负担”。这种良风美俗,令人赞叹不已。(附图片)

巴西狂欢节

第7版()
专栏:

巴西狂欢节
孙国维
火树银花,灯月辉映,如醉如狂的人流倾城而出,投身于欢乐的海洋之中。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朝野官民,都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呼雀跃。化妆的游行队伍在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下汇成一股股色彩变幻的洪流,一辆辆彩车上演着五花八门的剧目,欢呼声、鼓乐声、号角声和汽车喇叭声奏鸣着一支配器繁复的交响乐,回荡在大西洋之滨。这是去年2月下旬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等地举行盛大狂欢节的情景。
巴西狂欢节在每年天主教复活节前45天开幕。最初由葡萄牙人自非洲传入,逐渐形成象现在那样规模盛大的群众性庆祝活动。这一活动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外旅游者前来观光,增加了巴西的外汇收入。据说,它还能促进文艺交流,增进友谊,并使人们在狂欢中忘掉一切忧愁和烦恼。然而,乐极生悲。过度的狂欢往往造成社会秩序和交通的混乱,打乱了正常的生活,从而酿成悲剧。据报道,在去年为时4天的狂欢中,里约热内卢至少有139人死于非命,还有11,500人受伤或患病。当时,巴西出现酷热的天气,气温最高时达到摄氏40度。人们倾杯狂饮,以致增加了疾病的发作。为了避暑,数以万计的如痴如醉的人群一起涌向海滩,横冲直撞的汽车压向桑巴舞群,酿成惨剧。经过几天狂舞、暴饮之后,大多数人不是烂醉如泥,就是精疲力尽。正当其时,社会上的歹徒们就乘机作案。圣保罗在24小时之内竟发生凶杀和抢劫案各22起;偷盗122起;车祸144起;警方拘捕242人。
狂欢节也并未使人们解脱痛苦和忧愁。节后,人们不得不怀着怅惘的心情,拖着疲劳的身躯,重新回到严酷的现实生活中去。他们必须面对近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日益加剧的失业威胁。
据报道,巴西今年的狂欢节比较冷清,大概是接受了去年那种乐极生悲的教训吧!(附图片)

夫妻船

第7版()
专栏:

夫妻船
丁 炜
无论在那浩瀚的大西洋、黄浪滔滔的比斯开湾,或在泰晤士河、易北河,以及西欧的其它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船体狭长、驾驶台设在船尾的船只,穿梭般频繁来往,航行快速而灵巧。当它平稳而安逸地锚泊时,又似静谧沉睡的天鹅。
这种十分常见的船,就是西欧诸国大名鼎鼎的近海运输船舶的主力——夫妻船。
它是一种载货千吨左右的小型货船,驾驶和管理这种船的只有夫妻俩。一般是只有三四十岁的中年夫妻,才敢于驾驶这种“夫妻船”。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征服大海,换取生存的权利。
一天下午,我和大副在美丽如画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港,访问了一艘锚泊的夫妻船。
这是一艘船体黑亮,镶红、黄边的十分漂亮的船,叫“威尔士王子”号。
男主人加斯东·伊斯更斯先生,41岁,长着一把潇洒的大胡子。他热情地将我们引进客舱,在沙发上就坐,加斯东·伊斯更斯先生耸耸肩,习惯地摆一下手:“我的太太去市区购货去了,只好由我来给你们煮咖啡。”
“加斯东·伊斯更斯先生,你和你的太太还有分工吗?”大副诧异地问。
“噢,是的。”加斯东·伊斯更斯先生狡黠地??那对深邃美丽的碧眼,“我是船长,兼做水手、木匠、报务员和服务员,而我的太太则是轮机长、厨师和管事。”
“噢,真了不起。”大副笑笑,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就只你们俩,却把一艘载重千吨的货船管理得如此好,令人敬佩。”
“‘夫妻船’在西欧诸国是一种较易谋生的手段,它是近海运输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对于青年人来说,船上的生活是单调的,可我们就无所谓了。”
“加斯东·伊斯更斯先生,恕我冒昧,你们夫妻俩有孩子吗?”
“有一个,叫‘比基’。”加斯东·伊斯更斯先生不自然地用银匙搅了搅咖啡,“不过,它是一只狗。西蒙娜带它进城去了。”
大副默然了,低头呷了口咖啡。似乎那咖啡味道过于苦涩,大副不禁皱了皱眉头。
客舱外传来欢快的狗吠声。
加斯东·伊斯更斯先生站了起来,高兴地嚷道:“是‘比基’,哈哈,我妻子回来啦。”
我们随加斯东·伊斯更斯先生走出客舱,果然,是西蒙娜太太开车回来了。加斯东·伊斯更斯先生给我们作了介绍。然后,她在加斯东·伊斯更斯先生的协助下,将小汽车开上了客舱的棚顶。
西蒙娜太太做事的麻利劲儿使我们相信,她是一位称职的轮机长,厨师和管事。
在热情好客的女主人的提议下,我们仔细参观了“威尔士王子”号。
驾驶室里,窗明几净,朝前看,可一览那四个黑亮的圆形货舱盖和那面彩色旗上展翅欲飞的安琪儿。
附近传来阵阵洪亮的汽笛声,也许,那是一艘拖轮在牵引货船进港吧。
时间不早了,我们告别了伊斯更斯夫妇和他们的小“比基”。
(季力群插图)(附图片)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