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2-05-21第8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愚公移山精神与科学态度

第8版()
专栏:探真小语

愚公移山精神与科学态度
欣仁
反对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的人,打着“科学”的旗号彻底否定“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以此来制造愚公移山精神“不科学”的口实。他们说:“这则寓言‘迂恢怪诡’、‘语意怪诞’,虚妄无际,不可置信。”而愚公借以立论的两个根据,一则“山不加增”并非绝对真理;一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并不符合科学。还有人进行了“科学”的计算,结果也证明用“愚公的那种挖法,到今天也挖不平”,从而判定愚公的主张的确是“幻想”。以昔人尚不曾有的现代科学知识作标准,来对古代文化精华和民族优良传统吹毛求疵,洗垢索瘢,那用意无非是说,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科学态度。
愚公坚持移山的论点是否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要求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考虑。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出自《列子》;虽说列子其人其书的时代均有争议,但至迟不会晚于为《列子》作注的晋人张湛。我们且看他对愚公挖山开路的主张是怎么看法?他说:“世咸知积小可以高大,而不悟损多可以至少。……苟功无废舍,不期朝夕,则无微而不积,无大而不亏矣”。这是说,长期坚持挖掘不止,高岸是可以变为幽谷的。比张湛还早一个世纪的曹操,北征出卢龙塞时,曾“堑山堙谷五百余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他统率大军能在较短时间内挖山填谷五百余里,是史实,并非诞语;而愚公坚持世代相续、子孙相继,对方七百里的太行王屋挖山开路,为什么就要被看作荒诞不经呢!
作为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怪诞”的成分自然是有的,诸如神仙下凡背走大山之类。但愚公的言行中并未表露出丝毫这类侥幸心理,他的话明明白白,他的行动实实在在,一点也不“怪诞”。历史的事实是,正是愚公的子孙们在挖山不已的实践中,不断改革更新着挖山修路的工具,不断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无视今天我们已经修通了不只一条万里以上的公路、铁路,穿越了不只一座方七百里的高山大谷的事实,无视愚公的子孙们现在已数至亿计,不得不厉行计划生育的事实,而要断章取义地去死抠“科学”的教条,指责什么“山不加增”的说法并非绝对真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不符合科学,企图以此抠死一则寓言故事,从而否定一种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其积极意义的思想,一种革命精神,一种优良作风,这能算是“科学态度”吗?
我们并不否认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和思想糟粕。如为了给愚公的主张找一个圆满的结果而添设的神仙、上帝,从而把愚公那种完全相信人类通过奋斗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思想,淹没到最终还要由上帝主宰人类命运的思想中去了。而这正是毛泽东同志在发掘这则寓言合理的内核的同时,用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加以巧妙地改造的东西。他情深意长地指明:只有人民才是我们的“上帝”。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的大决战的前夕,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华,熔铸进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把愚公移山寓言中所反映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前仆后继、人定胜天的精神发扬光大,以此教育全体中国共产党员,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以此启发全国人民大众的觉悟,使他们相信中国是中国人民的,而不是任何反动派的,一齐起来同我们一道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愚公移山精神也从而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继往开来的新的历史时期,要同心同德地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艰苦奋斗,必须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这是毫无疑义的;愚公移山精神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任何科学的思想,到了某些形而上学家的手里,往往也会被歪曲得面目全非。因此,在继续肃清“左”的思想的残余影响的同时,提出坚持科学态度的问题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支新秧歌的播种队——忆鲁艺工作团在绥德分区

第8版()
专栏:

一支新秧歌的播种队
——忆鲁艺工作团在绥德分区
曾刚
1943年下半年,整风刚刚结束,由张庚、田方等同志率领的、以实践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主旨的鲁艺工作团,从延安出发到达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为广大群众演出,推广新秧歌运动的成果。冬天,鲁艺工作团来到米脂,很快就在东街父庙大院里演出了我们从未见过的新秧歌。那天,天气很冷,院子里却挤满了人。锣鼓一响,当时还是二十来岁的青年刘炽同志,红光满面,身穿工人服,手持镰刀斧头标,以新
“伞头”(注)身份,带领扮演工农兵及其他各阶层人物形象的全体演员扭起了大秧歌。接着,又在广场演出了《兄妹开荒》(王大化、黄准主演)、《拥军花鼓》(黄准主演)、《二流子变英雄》(王家乙、韩冰、于兰等主演)、《推小车》(张鲁等主演)等秧歌剧。观众们被这内容全新,形式亲切、活泼的新秧歌吸引住了,一个个引颈注目,兴高采烈,发出了内心的赞叹!
几天以后,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党组织决定派我和杜锦玉、杜生华等同志到鲁艺工作团去实习,以便积累经验,准备将来开展当地的秧歌活动。我被编入第三班,班长是时乐濛,成员有:王大化、贺敬之、刘炽、张鲁、李刚、彭英、王岚和我。他们大都是知名的艺术家,却一点也不摆“艺术家”的架子。
我没有专门学过艺术,音乐知识很少,只是粗识简谱,知道一些民歌,后来又自学过几样民族乐器。到鲁艺工作团后,领导上让我参加乐队,为新秧歌(剧)演出伴奏。工作锻炼了我,并促使我以后走上从事革命音乐工作的道路。
我们整天在农村、乡镇里演出,除了秧歌小节目外,还排演了用郿鄠、秦腔、民歌等改编的大型歌剧《血泪仇》。演出的时候,常常是台上台下哭声一片;“为王仁厚报仇!”“打倒万恶滔天的国民党!”……等口号声也经常在观众中爆发。
演出间隙,同志们总是抓紧时间同当地的群众、干部交谈,搜集村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了解老区的革命斗争史。音乐工作者还要找会唱民歌的艺人记录,向他们学习民间音乐和民间歌舞,直接从生活中吸取题材,提炼主题,进行创作。工作团后来演出的秧歌剧《李桂英纺线线》、《下南路》和《周子山》,就是在米脂、佳县、子洲一带深入生活时,就地取材创作的成果,因此备受群众的欢迎。
陕甘宁边区当时的物质条件十分困难。一个40多人的艺术团,剧目繁多,服装道具的需要量自然也不会很少。没有钱,没有交通工具,用什么去买?怎样装运呢?只有一个办法:向群众去借。好在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什么奇特的东西,无非是些群众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衣物。我们走到哪里,首先就派人向群众去借服装道具。记得当时是王家乙专管道具,王绳武专借道具,胡仁智专管服装,姜应宗专借服装(实际都是兼职)。对此,我们新来的同志都感到新奇和振奋。
生活是艰苦的,然而没有人愁眉苦脸。行军时,人人背上压个大背包,手里还要提上乐器之类的东西,翻山越岭,却有说有笑,甚至还拉唱刚学会的民歌小调。炊事班的马可、陈可等同志,总是背着行军大锅,健步行进。马可还不时要拿出自制的、约五寸长的芦苇笛,用粗壮的手指按孔,吹奏《信天游》或其他逗人笑的旋律。
活跃在无定河两岸的鲁艺工作团,既是为人民服务的战斗队,又是传播新秧歌种子的播种机。他们在为群众进行大量演出的同时,还十分热情地培养了从绥师、米中调来的近十名青年文艺爱好者。工作团快结束时向绥德地委汇报演出的《双喜临门》(田方导演,杜生华主演)、《王老汉与八路军》(张水华导演,姜应宗、王绳武主演)等,从剧本、音乐到表演都是我们实习的产物。在鲁艺同志们的精心栽培下,这些节目受到了好评。
1944年的春天,鲁艺工作团回到了延安,绥德分区的群众仍然念叨着“鲁艺的秧歌”。鲁艺的同志走了,他们撒播的种子却没有枯萎:群众的秧歌活动,以新的姿态蓬勃地发展起来,并成立了专业团体——绥德分区文工团(我和其他实习的同志都参加了这个团),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沿着鲁艺工作团的脚印,驰骋在绥、米、佳、吴、清广袤的黄土高原上,为工农兵群众引吭高歌。
注:伞头——民间秧歌队的领头人。

关于“某某领导说的”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关于“某某领导说的”朱洸
一次小组会上,大家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争得面红耳赤。其中一位眼见自己的观点不为人们所接受,又不甘心服输,于是搬出“某某领导同志说的”来作论证。与会者虽然觉得话不对味,但有碍于“领导的话”,就默不作声,讨论也就不了了之。
这位领导同志得知此事,检查了自己言谈的偏颇,亲自向与会的有关同志道歉,并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这位领导同志的态度是好的,只讲真理,不讲面子,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那种以某某领导同志的意见作禁令,动不动就以此堵别人的嘴的情况,不仅在会议上,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却时有发生。
领导的正确意见,应该尊重。若以“抗上”自命,搞无政府主义,不遵守纪律,当然要不得。但也应承认,领导同志有时对方针政策的理解也可能有偏差,工作中也可能有失误。如果人为地把某些领导的话、意见“绝对正确化”,那同样是非常危险的。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有不少或是某某同志批的,或是某某同志的部下干的;下面工作同志“人微权轻”,使一些犯罪分子气焰嚣张,活动日益猖獗。因此,一讲话,一办事,先把“某某领导说的”作为大前提,这无益而有害。
“某某领导同志说的”,有时的确是原话,有的却是“歪传圣旨”,甚至是“假传圣旨”。因此,不要一听是“某某领导”的看法,就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对领导同志的话,特别是传言要进行分析,绝不应盲听盲从。
俗话说:“人在事中迷,就怕没人提。”发现领导同志哪些讲话、做法不尽妥当,给他及时提出来,作为真正共产党人的领导干部是会由衷感谢的。如果领导不接受,甚至给小鞋穿,那是见不得人的,迟早要垮台。

黄花岗烈士墓

第8版()
专栏:

黄花岗烈士墓
流沙河流沙河阅读现代史的这一页,该用显微镜放大。能看见辛亥残春在广州,满城滔滔的绿荫下,爆开朵朵的血色花。能看见这些花聚作一丛,在丘岗上垒成一座墓塔,塔上刻着每朵花的姓名,来自天下一十三省,七十二户百姓之家。能看见这些花抬起自由神,请她擎着夜明的火把,登上塔顶去眺望天涯,叫那太阳快快出大海,照亮一个没有帝王的新中华。能看见这些花曾经是敢死队,他们会演说会射击会笑会骂,只是在巷战中绝不会想到:自己美丽地开放在书中,辉煌地放自己在镜下。能看见他们同清兵隔街对射,被打败被刀砍被马踏。他们记得那天是三月二十九,记得晚云烧天如血,记得鲜血浸地如花。他们永远保留着死前的记忆,不可能看见清朝的崩垮,不可能看见这一座墓塔。这些敢死队员如果忽然醒来,一定会问:“枪?枪在哪?”

东岛掠影

第8版()
专栏:

东岛掠影
韩作荣
在西沙群岛,东岛是以葱郁的植被和世界上独有的?鸟而驰名的。东岛是天然动物园。
常见的椰子树不用说了,看那人称抗风桐的避霜花吧,枝干粗大,呈银白色,没有南方植物特有的肥大的叶子,只是几点墨绿,象琼枝上镶嵌的几点翡翠。在岛上,除高大的抗风桐和椰子树外,大都是低矮的灌木林丛,羊角树,叶子真象一支支羊角,黛绿中闪烁着油亮的光。而银毛树,则是银灰色的叶子,看上去那么淡雅、素朴。这些低矮的林木,根须盘络,藤条般的枝干柔软而坚韧,牢牢地纠缠在一起,再大的风雨也奈何它不得。在这林丛的黛绿中,偶尔可以看到几朵不知名的小白花,象一只只银色的唢呐,伴着涛声,吹奏着南岛的谣曲——迷人的东岛啊!
最为壮观的是看?鸟了,傍晚,登上信号塔,海天礁岛尽收眼底。远看,海天连成一线,那么苍茫、壮阔,看鸟群从海上归来,象飘着半天鹅毛般的飞雪,纷纷扬扬,在林丛中洒落;小岛,又似一个海中之海,树浪翻卷,鸟群,似一簇簇喷涌的浪花……?鸟,这白色的鸟,有尖利的黑喙,白色羽翅的边缘,也染着一线乌黑;而雏鸟则更令人喜爱,那一身细细的羽毛,象披一身薄薄的春雪,仿佛用手一触,就要融化似的——美丽的东岛啊!
岛上,还有野牛。可惜得很,我在林丛中寻觅,只看见牛饮水的水洼、零落的蹄印和堆堆牛粪,想是天气太热,牛都到树荫中避暑去了罢。寻牛不见,可羊群却从路旁漫过来了。战士告诉我说,岛子小,不用羊栏的,只随便放在岛上,羊也跑不到大海里去。
环绕这小岛的,是一带嫩绿的海水,这对于我,是从没见过的海的颜色。这嫩绿,是因为水底铺了一层白珊瑚沙所造成的。浅水中,偶尔有带着斑纹的热带鱼轻快地游动;白沙滩上,也会有硕大的海龟造访,悄悄地在这里生蛋。而海中,时而飞鱼掠出水面,成群地沿着浪尖低飞,时而又潜入水中,形迹不见了。
这里,海产是丰富的,梅花参享有盛名。石斑鱼、海?脍炙人口;这里,景色是俏丽的,尽管在地图上没法标出它的名字,而它的美,却占据了战士们的心。
东岛太大了,就象是祖国的缩影。
东岛太小了,就象是战士的心……

喜闻乐见(图片)

第8版()
专栏:

喜闻乐见(中国画)
——《源泉》组画之一
选自《董辰生人物画展》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