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采集本站数据请保持每秒一条的频率。高于此频率则失败,滥采则封IP。谢谢!

1982-05-16第5版面所有文章内容

三春鸟与金钱豹

第5版()
专栏:大家谈

三春鸟与金钱豹
陈允豪
4月下旬一个星期天的清晨,在北京东四附近的路旁停着某机关的一辆大轿车,准备去郊区春游的男女老少正在排队上车。队伍中有五位青年,每人手里一支猎枪,高高兴兴,说说笑笑,鱼贯而上。见这一批猎枪,不由人想起了林中之鸟,又突然使我忆起了少年时候看到的一幅画。半个世纪过去了,对那幅画的记忆却还是那样的清楚。画的作者是丰子恺先生,画面是一棵树上有个鸟窝,鸟窝里有三只活泼可爱而又嗷嗷待哺的小鸟。画旁还有一行字:“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那时我在上海郊区一个县城里上小学,这幅画是登在当时上海出版的一个刊物上的,我们学校里当时有些同学都在用橡皮条做弹弓打鸟,那时髦劲儿不下于今天有些青年买猎枪打鸟的劲头。我的老师陈伯吹对丰子恺先生的这幅画很欣赏,陈伯吹老师不但叫我们看这本刊物,而且叫一位同学照葫芦画瓢,用一大张白纸描下来贴在学校公告牌上,画旁的一行字还是陈老师自己写上去的。追想起这幅画,又猜想起所见的这批猎手是不是会“满载而归”……但愿不是如此。“爱鸟日”“爱鸟周”宣传了不少,但“猎手们”看来还是无动于衷,而且同车排队的游友们对持枪上车的猎手也毫无忠告之言。
就在看到一排猎手持枪去郊游的同一天。又读到了报上的一则新闻,是批评北京郊区怀柔县喇叭沟门公社的一个干部和几个猎手在已划为禁猎区的山林中围猎,用半自动步枪和刺刀捕杀一头金钱豹之事。金钱豹是属于国家明令禁猎的“珍贵动物”。奇怪的是打死了金钱豹以后,怀柔县武装部还在全县表扬了猎豹者。明明是有意围猎,却说成是“民兵练武、英勇杀豹”。这样“表扬”实在令人吃惊。记得前年北京玉渊潭公园发生过游人用猎枪杀死白天鹅的事件,杀鹅者受到了舆论的谴责和司法部门的公正处分,而不知今日击杀金钱豹的猎手是否也受了应得的处分?更不知怀柔县武装部对自己颠倒是非的胡乱“表扬”是否也作了恰如其分的检讨?
最近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总纲”的第十三条中明确写着“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第二十四条中写着“保护生活环境和生态平衡”。金钱豹属于珍贵的动物,林中之鸟不但是绿化祖国大地创造花香鸟语的美好环境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是有关保护“生态平衡”的大事。把这样的事列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中是很有必要,很得人心的。
立法、守法、执法都是不可少的,是国家机关及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十分必要,使人人都有个明确的维护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见到违法者一定要大家挺身干预,不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能象怀柔县武装部那样干颠倒黑白对违法者进行“表扬”的蠢事。

“小人书”要为“小人”服务

第5版()
专栏:

“小人书”要为“小人”服务
关树人
四川人民出版社编绘的《小小连环画》(第一辑),一摆上柜台,就被娃娃们抢光了。书店的女售货员说:这是几年来卖得最快的“小人书”。
和娃娃们聊起来,才知道这书受欢迎的原因全在一个“小”字上。它装帧“小”,还有彩绘硬盒封套,比较精美;它价钱“小”,一辑八本,四角五分钱。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小”,很适合孩子们的口味。这一辑中有《丁丁战猴王》、《阿凡提种金记》、《黑熊奇遇记》、《小海豚》、《雪孩子》、《好猫咪咪》、《老狼请客》、《西瓜炮》等故事,饶有趣味,全是娃娃们喜爱看的。
“小人书”,顾名思义,它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小人”。可是前一段时间,有些“小人书”却不是这样。有的谈神弄鬼,荒诞不经;有的谍影憧憧,阴森恐怖;有的多角逐爱,缠绵悱恻;还有的采用大量倒叙、插叙、幻影、迭画手法,叫孩子们翻来覆去,看不明白。这样的东西,有些对成人尚且不宜,更何况是洁白无瑕的娃娃。任何一种刊物,总有它特定的对象,总要研究自己读者的特点和需要。儿童刊物,担负着用正确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感情教育、影响下一代的任务,加之孩子们鉴别能力弱,叔叔、阿姨们更要严肃负责,切不可粗疏马虎,更不能随心所欲。我们反对那种把娃娃描绘得比大人还正确,板着面孔教训人的枯燥无味的东西,也反对这种把一些成人欣赏的甚至不健康的东西塞给娃娃们的做法。这两种做法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没有从“小人”的特点出发,想“小人”之所想,印“小人”之所需。娃娃就是娃娃,就是幼苗,就是希望。我希望我们的启蒙读物,不要在启去孩子童稚之“蒙”后,又给“蒙”上社会的灰尘,玷污了幼小纯洁的心灵。这恐怕也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部满族舞剧《珍珠湖》

第5版()
专栏:

第一部满族舞剧《珍珠湖》张世英
在百花盛开的季节,辽宁歌舞团送来了满族神话舞剧《珍珠湖》,为北京舞台增添了新的光彩。
舞剧《珍珠湖》是我国第一部满族舞剧。它是根据满族民间传说创作的,通过勤劳朴实的渔民舒东阿和纯洁善良的公主相爱的故事,展示了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其中约半数以上属于辽宁省。辽宁歌舞团的创作人员,为了在舞台上展现满族的民族艺术之花,他们不辞辛苦,跑了一万多里路,到满族居住的许多地区深入生活,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文献。他们虚心向满族人民学习,访问过几百人,了解了满族的风俗人情和生活习惯,挖掘、整理了满族的音乐舞蹈材料。从采访、创作到排练演出,花了两年的时间,终于创作出了具有满族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舞剧《珍珠湖》。从今年元旦以来,它在东北三省和天津等地演出,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舞剧《珍珠湖》的几个主要演员都很年轻,其他演员也比较年轻,平均年龄25岁。他们活跃在舞台上,技巧熟练,舞姿优美,充满着生气和青春的活力,较好地学习、运用许多高难度技巧,塑造和刻画了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珍珠湖》的创作人员和演员中,有满族的,也有汉、回和蒙古族的。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发展满族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共同贡献了力量。

北方曲艺在香港

第5版()
专栏:演员手札

北方曲艺在香港
姜昆
北方曲艺甭说在香港,就是在内地方言较重的地区演出,我们也带着几分顾虑。毕竟是语言说唱的艺术,话听不懂,哪里会笑呢?可侯宝林老师充满了信心。一出九龙火车站,记者蜂拥而上,问及如何估计这次演出,侯宝林老师说:“凡是来的都听得懂,要是听不懂就不会来!”
不出他所料,我们刚一落脚,就在报刊上看到了“7日票一抢而空,艺术中心打破纪录”的消息。首场演出,郝爱民报幕。简短的报幕词没有十句话,中间居然七次掌声,连我们都惊讶了。一个热心的观众告诉我们:“甭别的,就那浓厚的北京味儿,早让我们坠入浓密的乡情之中,多亲哪!”接下来,我们的演出一直在高潮中进行。四胡的一个过门,满堂彩;单弦的一个拖腔,满堂彩;京韵的几个鼓点,满堂彩!相声的演出,则是笑声与掌声自始至终混在一起。听着满堂喝彩的声音,演员都激动了。从来不大爱动感情的李文华,在台后踱来踱去地说:“这勾起了三十年的回忆呀!搁着我,三十年没看这些,今天一睹,扯着嗓子也得叫它几声‘好’!”是演员陶醉在自我欣赏中吗?不是,是为我们民族土生土长的艺术而骄傲呵!
顾虑扫除了,自信心更强了。七场票抢光,我们加演三场。三场票又空了,我们又演了三场。不敢说我们的艺术越过了语言的障碍,可我们为北方曲艺在香港赢得了观众。开始来的,北方人、上海人居多,后来连“老广”们也来了。观众中有影星,有戏迷。有美国来的,有台湾来的,有新加坡来的,也有专程从泰国来听童芷苓、梅葆玖的戏,一听我们到就不走,又接着看的。短短的15天,报刊上介绍的文章多达170篇。而同胞们的“笑口常开”,又为我们作了多少宣传呀!望着观众们一张张欢笑的面孔,我在想:北方曲艺之花,今年开了新葩。在不久的将来,也许那美丽的果实不仅在国内,在香港,甚至在侨居国外的侨胞中,也会散发着浓郁的清香呢。

古城开封看书画

第5版()
专栏:

古城开封看书画
马鹤青
古城开封有一个特点:人们很喜爱书法和绘画。
在这里,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各宾馆、旅社、招待所都挂有书画。街上的大小饭馆、食堂都挂有书画。随便走进一家住户,墙上也有书画。有人对我说:“我们开封的青年人结婚,新房里缺件家具不要紧,可是几幅装裱讲究的书画不能缺,缺了人家笑你没文化!”
开封市爱好书画和长于书画的人也真多。有点名气的老书画家,有五六十人。具有相当水平的中青年书画家则多达100余人。至于青少年中的书画爱好者,就更多了。许多干部、教师、工人和一些郊区的社员都能写字绘画。驻开封的解放军指战员也满腔热情地卷入了书画活动。
开封市的相国寺,是全城的书画中心。相国寺后楼上有个“相国寺书画社”,是书画家们常来聚会的地方。楼上大厅里,四周墙上挂满书画新作品。我去参观时,看到一大群外国旅游者围在开封书法研究会负责人靳选的案旁,靳选一笔挥出“旅途愉快”四个草书大字送给客人,客人们高兴得热烈鼓掌。近几年,这个书画社的作品已传遍五大洲,现在挂在墙上的许多作品,已经被外宾和华侨们预先订购了。
设在相国寺前院的开封市群众艺术馆,有一个书法研究会,河南省书法协会理事牛光甫常在这里同书法爱好者谈字论笔。在美术方面,这里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版画、油画等小组,还有一个雕塑组。经常参加各组活动的有100多人。美术组负责人程守贵才42岁,他的国画《春正浓》在美国展出以后,受到国内外许多人的喜爱,纷纷求他画这幅画。现在他正为全市少年儿童书法比赛奔忙。他拿出几张获奖作品给我看,我大吃一惊。程守贵说:“你不必怀疑,72名获奖的孩子,我们是一个一个当面考核的,真不错,很有希望!”
我问过几位开封人,为什么开封的书画之风如此盛行?
答案的内容一直追溯到一千年前的宋朝。宋朝的第一个皇帝宋太祖就是个书法爱好者。他亲自收集前朝帝王名臣的碑帖编印成册,在朝廷里设立“翰林书画院”,把全国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都请到京城开封。经过考试,皇帝授给优胜的书法家和画家四品官或五品官。此风一直传到宋徽宗。宋徽宗虽然政治上无能,军事上老打败仗,最后自己当了俘虏,但是此人却很会写字很能绘画。他创办的“宣和画院”,集中的书画家更多。宋朝在开封建都一百六十八年,创作的书画艺术珍品是很可观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宋代留下的一件“神品”。宋朝以后,几经历史变迁,开封多次遭受天灾人祸的摧残,但是古城人爱好书画艺术之风却从未中断。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爱好书法和绘画的人越来越多。在谈起开封的这种文化活动盛况时,青年书法爱好者陈国桢铺开宣纸写出“情趣盎然”四个苍劲的大字送给我。我问他:“这四个字怎么理解?是不是提高情操趣味,讲究精神文明的意思?”他说:“是的,我们开封人爱书画,就因为这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

苏派盆景《秦汉遗韵》

第5版()
专栏:艺术欣赏

苏派盆景《秦汉遗韵》
张昌颐
最近,在南京玄武湖畔江苏省盆景艺术展览开幕了,苏州馆的一盆古柏树桩盆景,以它迷人的风姿和隽永的神韵,使参观者驻足凝视,流连忘返。
苏派盆景,是我国盆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早在唐代,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文化传统的久远,能工巧匠的云集,苏州盆景已初显特色。以后历代更是能人辈出,宋代有范成大,明代有文震亨,清代有胡焕章,近代有周瘦鹃,朱子安,都是著名的盆景艺术家。苏派盆景以树桩盆景为主,古雅精巧,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次展出的这盆古柏树桩盆景,其古柏树桩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它的树干苍古拙朴,形似枯木,而枝叶却老而弥健,繁茂碧绿,充满着勃勃生机。整棵树桩虽不高大,却给人以顶天立地、挺秀峻峭之感。整个盆景如同一幅优美的中国画,使人观赏以后,余韵悠扬,回味无穷。我国自古有秦松汉柏之说。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在观赏这盆盆景以后,欣然命名它为《秦汉遗韵》,并提笔写下了“不向半天擎日月,却来片地撼风雷”的诗句,成为这件艺术珍品的生动写照。
苏派盆景历来有一景二盆三几架之说,不仅追求盆景本身的诗情画意,而且讲究盆盎和几架的配置。《秦汉遗韵》所用的盆盎,是一只俗称“大红袍”的莲花紫砂古盆。这只古盆是明初的遗物,通体紫红,古朴雅致,盆面呈莲花状,盆四周也镌刻着莲花图案。
它的几架使用的是一座呈青灰色的青石九狮礅。礅体稳重,造型幽雅,四周刻着九只形态各异的狮子,工艺精湛,古朴生动。据考证,这座青石九狮礅,是元末张士诚府第花园中的旧物,其本身就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古桩古盆配古礅,使这盆古柏树桩盆景古意盎然,成为苏派树桩盆景中的“老寿星”。
这盆古柏树桩盆景的摆设陈列,也颇为别致:上面是“秦汉遗韵”的题额,两侧是费新我左书的对联,而盆景的背底,是一幅装裱精致、没有任何字画色彩的白轴,在柔和的灯光映照下,衬着白轴观赏这盆盆景珍品,真正收到了“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生命的雕塑”的艺术效果。(附图片)
图为盆景《秦汉遗韵》。 苏州市园林管理局供稿

部队举办曲艺创作学习班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部队举办曲艺创作学习班
为了提高曲艺创作水平,繁荣军事题材的曲艺创作,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和解放军文艺社,最近举办了有50人参加的曲艺创作学习班。学员大都是部队专业曲艺工作者和业余创作骨干。
部队曲艺工作者刘学智、常宝华、朱光斗、陈增智担任了
学习班的教员,他们分别就部队的曲艺传统、在部队中较为普及的曲种相声、山东快书、数来宝、快板书的创作等进行了专题讲授,同时也结合他们自身的创作实践介绍了经验。学习班还安排了一定的时间深入海边防连队,开阔视野,熟悉生活,
寻找新的人物,新的主题,新的思想,使曲艺的创作有一个新的繁荣。 (李培森)

新边塞诗问题学术讨论会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新边塞诗问题学术讨论会
最近,在新疆大学中文系召开了“新边塞诗问题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就古代边塞诗;建国以来的“新边塞诗”(如闻捷、郭小川、张志民、李瑛等人的作品);七、八十年代的“新边塞诗”,以及这些不同时期的创作的历史连贯性和阶段差异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美术之友》创刊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美术之友》创刊
《美术之友》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普及性美术刊物。该刊除向广大读者评介推荐优秀美术书刊外,还辟有《画家谈画》、《当代画家介绍》、《介绍新人新作》、《画家故事》、《创作经验》、《外国美术家介绍》等专栏,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资料性并重。
《美术之友》暂作为丛刊,每年出版四期。创刊号已于最近出版,由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出售。 (宣)

《知心姐姐的话》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知心姐姐的话》
“知心姐姐”,是广大少年朋友所熟悉的名字。她在中国少年报上,以一个少先队辅导员和知心朋友的形象和身份,通过信箱的形式,回答了各地少年儿童提出的有关理想道德、文明礼貌、生活学习、团结友爱等各方面的问题;还通过谈话的形式,向少先队组织和少年儿童推荐了各地优秀少先队活动的经验,以及优秀少先队员的先进事迹,因而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和辅导员的喜爱和欢迎。
中国少年报社将以知心姐姐专栏内容为基础,编写成一本少年儿童新书《知心姐姐的话》,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 (敬业)

外国的广播剧

第5版()
专栏:

外国的广播剧
黄炳琦
六十年代电视开始在西方国家普及以后,广播剧经历了一场危机。谁知到了八十年代,广播剧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听众数量在回升,除了老听众外,还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其原因何在呢?
广播只能听不能看,是它的局限也是它的优点,它只提供声音的形象,其它由听众自己去设想、补充,这里有一个广阔的天地听凭想象去驰骋。名著搬上银幕,有时候令人失望。如人们熟悉的、津津乐道的人物形象一旦出现在面前,你可能会觉得它们比文学形象逊色不少。而听广播剧,只要人物的声音合你的意,他们的外表尽可由你自己去想象。
立体声的发明大大增强了声音的表现力。你可以听到不同空间的、游动的声音从不同的方向传来,如果戴上耳机听一种用“人工头”录下来的声音,你对这个声音的世界的感受就更为真切。细微处可以清楚地听到人们的窃窃私语,听到一只蚊子在嗡嗡地围着你的头打转转,似乎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宽广处仿佛置身在喧闹、沸腾的城市中,航行在雨暴风狂、巨浪滔天的海洋上……
音响效果在广播剧里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象西德、英国这些广播剧比较发达的国家,对音响资料的搜集工作做得很细,不管你要一九二○年伦敦火车的背景杂音,还是一八九○年科隆大教堂的钟声……都能一一提供。它们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有助于烘托广播剧里所描绘的特定环境气氛。音响效果的制作、使用越来越讲究,不论是辽阔、宁静的田野,浪涛拍岸的海滨,还是庄严、肃穆的宫殿,都能用有代表性的音响真实地加以再现。听众用自己的想象可以描绘出广播里看不见的东西。视觉形象的空白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听众的悬念,激发了听众的想象力。

特种邮票《九星会聚》

第5版()
专栏:

特种邮票《九星会聚》
今年3月10日和5月16日,太阳系九大行星会聚于太阳一侧96度和105度的扇形区域里,称为“九星会聚”。这种天文现象大约两三百年出现一次。为记录这一少见的天文现象,宣传天文科学知识,邮电部决定于1982年5月16日发行《九星会聚》特种邮票一套,共一枚。邮票设计者是邮电部邮票发行局张克让。

图片

第5版()
专栏:

江苏省宜兴县图书馆积极扶植农村社队创办图书室。图为出席全国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先进工作者、县图书馆副馆长徐瑾同志为铜峰公社图书室送来新书。
张文彪 文 徐国忠 摄

瞿秋白(油画)

第5版()
专栏:

瞿秋白(油画) 俞云阶 作

生命之泉(图片)

第5版()
专栏:

生命之泉 阎德林 摄

太阳和月亮(木刻)

第5版()
专栏:

太阳和月亮(木刻) 徐 匡
随便看看别的资料:
热门资料: 生活妙招 兔子百科 生肖運勢 古書大全 養生常識 健康飲食 古人大全 歷史人物 科普知識